❶ 结合我国国内国际金融形式分析我国2015年货币政策走向
货币政策,也被称为货币政策,是指各种主权国家,以实现其经济目标和使用方针,政策和措施,货币供应量或控制信贷规模的具体法规的总称,是一个国家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其内容包括很多方面,货币政策的最关键的目标。在货币的许多目标的政策,中介目标特别显著。目前,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是货币供应量。所谓的货币供应量是指组织的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包括企业和家庭部门等)通过货币总量举行之外。货币供应项目现金从国债发行央行和金融机构,根据流动性,货币层次统计强弱购买力一般的差异。目前全国划分方法一般是:M0 =流通; M1 = M0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M2 = M1 +商业银行存款; M3 = M2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押金(CDS)的M4 = M3 +转让存单;短期国债和储蓄国债M5 = M4 +政策; M6 = M5 +短期商业银行票据。根据央行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水平来监测对经济的影响。我们的货币流动性作为标准的主要区别在于,货币供应量将分为四个层次:M0 =流通中现金; M1 = M0 +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在农村的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存款+信用卡存款; M2 = M1 +储蓄存款+存款城乡居民企业存款定期性质+外币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3 = M2 +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存款等在哪里,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的可转让存单,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区别,M1是准货币,M3是需要建立金融创新的。 1995年人民银行正式M3作为中间目标的监测指标,1996年正式公开的控制指标M1和M2,M3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尚未公布。
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政策工具来实现其政策目标。据调节功能和货币政策工具来划分的影响,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点击看详细(一)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也被称为通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是指全面的或一般的影响,央行采取了对整个金融体系和黄金所产生的货币信贷扩张,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俗称央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调整的总量。点击看详细(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央行的信贷对于一些特殊的工具或经济,采取了一些特殊的领域。这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银行业务方面的控制,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股市的信贷控制,信贷控制房地产,消费信贷的控制和优惠利率。点击看详细(三)补充货币政策工具。央行有时会使用一些额外的货币政策工具,控制信贷的直接和间接控制。直接控制工具,包括信贷和间接控制的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工具:信贷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和专用存款上限。信贷间接控制工具:窗口指导和道义劝说。点击看详细“中国法学中国人民银行”第23条规定,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使用六货币政策工具:准备金制度,以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政策再贷款政策,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这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
❷ 从1500年开始到2015年全球发生过什么金融危机简单说一下原因
一、1637年 郁金香的疯狂
对于17世纪的荷兰人来说,花的力量是一件恐怖的事情。1637年的头几个月里,当郁金香尚未成熟时,在荷兰被视为地位象征的郁金香价格大幅上涨。在那个疯狂的时期,郁金香最高价曾炒至4200荷兰盾,20倍于一位熟练技工的年收入。现在的经济学家一直在探讨当时的疯狂是如何蔓延开来的。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也是现代金融史上第一次投机泡沫。同时,在市场已经失控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在监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的话题,也引起了一场政治争论。
二、1720年的南海泡沫
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倒闭,给伦敦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1701—1714年,英、法等欧洲国家为争夺西班牙及其殖民地和海上霸权而进行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战争期间,南海公司同意承担战争造成的巨额国家债务,以牟取在南美地区贸易中的垄断地位。但是,尽管英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西班牙仍然维持着其在南美殖民地的贸易特权,南海公司继续增加承担更多的债务。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投资十分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 后来因为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三、1837年的恐慌
1836年,在马丁·范市伦(Martin Van Buren)未成为美国总统之前,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关闭了美国的联邦银行,以使美国经济摆脱其严格的信贷监管,杰克逊将资金转移到了那些州银行。
到了1837年,美国银行系统出现混乱,马丁 范市伦并没有成功稳定市场。其也在1840年的总统竞选中失败。
四、1907年银行家的恐慌
1907年,美国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信托公司(Knickerbocker Trust)大肆举债,在股市上收购联合铜业公司(United Copper)股票,但此举失利,引发了华尔街的大恐慌和关于尼克伯克即将破产的传言。 银行纷纷收回贷款,股市暴跌,民众挤兑,几家大银行濒临倒闭。 在这样的情况下,曾经攻击过尼克伯克信托公司的银行家摩根组建了一支救援团队稳定了市场,该团队的成员还包括美国政府的官员以及部分银行的总裁。
五、 1990年储蓄和贷款危机
80年末以及90年代初,银行业自大萧条以来出现了最严重的崩塌,超过1000家的互助储蓄银行倒闭,其资产更是超过了5000亿美元。 最终,为挽救此次危机所付出的代价超过了1500亿美元,其中1240亿美元由美国政府以及纳税人承担,只有290亿美元是由互助银行行业本身承担。
六、2008年金融危机
2008年,美国华尔街危机不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金融危机可能会向美元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发展,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日益加大。在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主要股市大幅下挫,恐惧心理和信心危机笼罩整个市场,即使美国通过大规模救市计划,也未能阻止全球股市暴跌。受美国金融危机冲击,全球各大金融机构已经历了连续几个季度的利润下滑和越来越大的资产减记和信贷损失。
❸ 2014-2015年的国际局势。要详细。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以新的"炮舰政策"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也给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造成威胁。与此同时,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还很多。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但利用机遇,防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贫国愈贫,富国愈富。如此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难以实现稳定增长。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一致要求。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其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
(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近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若干新动向。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震惊。
(四)、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
当前,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正在进行二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战略调整。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作用,谋求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在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总体来看,国际环境还是比较好的,对于中国的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❹ 2015年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有哪些变化
2015年开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复杂,油价继续暴跌,欧元区通缩风险日益加大,各国增长形势分化明显,金融市场担忧情绪持续蔓延。
2015年全球经济形势,与危机后几年有明显的不同,增长格局、政策格局、资金流向、汇率走势随之发生变化,对全球金融风险资产价格带来重大的影响。2015年,是变局之年,是变招之年。
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称,继2014年估计增长2.6%之后,全球经济预计今年可增长3%,2016年增长3.3%,2017年增长3.2%。若采用2010年购买力平价计算则全 球增长2015年可达3.6%,2016年和2017年可达4.0%。发展中国家2014年增长4.4%,预计2015年小幅升至4.8%,2016年和 2017年分别升至5.3%和5.4%。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具有日益两极分化的趋势。在美国和英国,随着劳动力市场恢复和货币政策继续维持极度宽松,经济活动势头逐渐加快。但是在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复苏始终乏力,金融危机阴魂不散。与此同时,中国正在经历精心管控的经济放缓,今年增速预计将放慢至7.1%但依旧强健(2014年增速为7.4%),2016年增速预计为7%,2017年增速预计为6.9%。而油价崩溃将会产生赢家与输家。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表示,未来全球经济将会有五个新变化:
1) 增长势头分歧
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全球增长举步维艰。尽管货币宽松政策、中国的财政刺激曾经对需求有所刺激,但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银行金融中介功能弱化,令央行所制造的流动性无法渗透到实体经济中,就业和消费裹足不前,企业投资意愿低下。
这种局面从2014年中开始,随着美国就业市场的复苏而被打 破,汽油价格下滑更增加了美国消费者的信心,企业投资明显加快,全球增长格局由万马齐喑转为美国一枝独秀。美国经济执世界之牛耳,其货币政策不仅影响美 国,更对全球流动性、资金流向带来深远的影响。
美国之外的经济,依然乏善可陈。欧洲、日本和中国不约而同地试图用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来替代结构性调整,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有机的、可持续的增长尚未出 现。新兴市场经济,则受到资金外流、商品/能源价格下跌的冲击,估计联储加息会进一步收紧新兴市场的增长空间,增加系统性危机爆发的可能。
各国的经济周期不同步,过去并不出奇。但是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周期趋同,政策周期随之趋同。全球经济在共振中前行成为新常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向类似, 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资产种类的升跌也呈现高度相关性。这种趋同性随着美国经济的脱颖而出而开始改变,股市趋异性比债市更大。
2) 通货膨胀低迷
各国央行肆意的QE,并没有带来明显的物价上升压力,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CPI不涨资产价格涨的现象。石油价格的暴挫,更降低了物价失控的近期风险。央行 的担心开始移向通缩,担心消费者持币待购,担心企业不愿投资。央行在通缩通胀问题上立场的变化,是近几个月全球经济中最大的变化。
各国所面临的通缩风险不尽相同。日本已经在通缩心理下生活了二十多年,欧洲CPI未见负值,但是心理上早已进入通缩状态。美国的核心通胀不高,但是工资上 升有提速的迹象,随时可能触发服务业成本的上扬。中国的通胀前景最纠结,制造业通缩和服务业通胀同样明显金融资产价格向好,但是政府担心泡沫。尽管通胀前 景不尽一致,各国央行将注意力由抗通胀转为抗通缩是不争的事实。
物价低迷,与金融资产价格高涨形成鲜明对照。各国央行大肆放水,物价上涨却不明显,其理由是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并未恢复,实体经济并未受惠于QE。相反在金融层面上流动性泛滥,其结果是金融资产的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3) 货币政策变招
增长分布的不均匀和通胀预期的改变,导致央行在货币政策的处理手法上分道扬镳。美国经济出现了势头较强的自主性增长,但是复苏根基并不牢靠,外围环境错综 复杂,在通胀环境并不明显的情况下,美国货币当局其实不愿意贸然加息,尤其在油价大跌的情况下。但是美国就业市场近期迅速改善,低端工资出现久违的上扬, 而且上涨幅度颇大。过往四十年美国通胀的最大拉动因素是工资,因为工资渗透到各行各业,联储自不敢怠慢。同时新一届国会监管联储的呼声甚高,货币环境正常 化对于耶伦更有政治压力。笔者认为,耶伦在加息上不会拖得太久,但是首次加息并卸掉政治包袱后,步伐可能较慢。
与美国相反,日本与欧洲先后推行进一步的量宽措施,试图通过抑制汇率走出通缩。两地经济均有些微反弹,但是增长未见进入可持续轨道,通缩情绪亦未见实质性 改善。预计日欧会有进一步的宽松措施出台,不过QE需要变招。欧洲央行的美式QE,处处受到德国的制肘,同时希腊、乌克兰两大火药库随时可能带来市场震撼,欧洲除了在货币数量上扩张外,可能走负利率政策。
日本央行持续两年扩张基础货币,政府国债多已进入日本央行库房,再想QE也许另辟途径。或是购买海外 资产,或是将政策杠杆瞄向利率而非货币发行量。中国人民银行在经历一年的政策收缩后,重回宽松之途(尽管仍强调中性政策),不过相对于降息央行似乎更愿意 定向宽松。欧日中三大经济体,仍在宽松政策基调下,不过政策工具均开始偏离QE,这意味着今年全球范围内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下降,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4) 汇率竞争激化
除了2008年危机初期,在战后数十年中从未见到过这么多的央行因为汇率原因而调整货币政策的。究其原因,一是全球范围内内在增长动力不足,二是美元升值 太快太猛,三是博弈之下一国贬值他国必须跟随。 这种以邻为壑的作法,长远来讲无可持久,但是汇率战争目前的确在蔓延。央行将政策重点从国内信贷周期移向汇率竞争,在通胀压力不大时问题不大,但是隐含风 险也不容忽视。同时汇率被舞高弄低,无可避免地造成资金流向上的乱波,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不确定性。
❺ 2015年经济形势
2014年,全球经济面临不断下行压力,贸易增长低于相对低迷的经济增长,经济全版球化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本次G20议程权研讨会期间,成员国也就2015年全球经济面临的复杂形势进行展望。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会上表示,2015年全球经济仍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朱光耀说:“我们认为,目前全球经济仍充满挑战,形势是不确定和复杂的。今年年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指数从3.8%下调至3.5%,这已经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去年连续第四次下调这一指数。这是G20和全球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这些不确定和复杂因素是G20成员国必须面对的,并且应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应对。”
朱光耀认为,2015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首先表现为美联储何时启动利率市场正常化进程,这对于美国经济发展乃至全世界经济走势都有重要影响;其次是近年来希腊的金融危机对欧元区的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三是自2014年石油价格大幅下跌超过50%,2015年预计仍然保持在低价位趋势,大宗商品价格也将保持低位徘徊;最后是地缘政治危机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乌克兰危机、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等都对地域和全球经济产生不稳定因素。
❻ 2015年国际上比较重大的经济事件或情况!!急
下面是路透社给出的重大经济事件。不过我觉得2015年至今为止,最重要的经济事件应该就是亚投行截止日期(3月31日)将至的时候,很多发达国家(德国、意大利、英国等等)都在最后一刻宣布加入亚投行。
1月28日(三)
华盛顿--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利率决定,公布政策声明(1900)。
塔林--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秘书长葛利亚访问爱沙尼亚。
都柏林--英国央行总裁卡尼发表讲话,纪念已故的加拿大前财长费海提(1850)。
法兰克福--“欧元区货币政策展望和银行业联盟发展”会议。德国央行委员Joachim Nagel主持会议。
卢森堡--第19届全球金融峰会(Global Securities Finance Summit)2015,发言者包括: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首席经济学家曼恩(Catherine Mann)和欧洲央行执委普雷特。
斯德哥尔摩--瑞典央行执委会会议。
1月29日(四)
惠灵顿--新西兰央行宣布官方现金利率。
卢森堡--欧洲央行执委普雷特在第19届2015年全球金融峰会(Global Securities Finance Summit)发表演说(0910)。
米兰--欧洲央行执委科尔参加“欧元的未来”的讨论(1630)。
1月30日(五)
美国费尔法克斯--美联储理事塔鲁洛在金融研究办公室和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上发表演讲,题为“推进宏观审慎政策目标”(1745)。
斯德哥尔摩--瑞典央行执委会会议。
1月31日(六)
剑桥--欧洲央行副总裁冈斯坦西欧在剑桥大学Marshall Society年会“政策的力量:解决问题和规划未来”上发表讲话。
2月2日(一)
美国萨拉索塔--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副总裁David Altig和达拉斯联储银行副总裁Mine Yucel参加“经济前景、货币政策与能源:美联储研究主管的想法”的活动(2230)。
2月3日(二)
美国纽瓦克--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布拉德就“美国以及国际经济和货币政策”发表讲话(1500)。
圣保罗--美国明尼亚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柯薛拉柯塔就“目标导向的货币政策报告”发表讲话(1745)。
悉尼--澳洲央行召开利率会议。
奥斯陆--挪威央行理事Birger Vikoren在一个研讨会上讲话。
2月4日(三)
哥伦布--美国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梅斯特(Loretta Mester)就经济发表演说(1745)。
伦敦--英国央行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至2月5日)。
仙台--日本央行副总裁岩田规久男在与商界领袖的会议上发表讲话。
雷克雅未克--冰岛央行公布利率决定(0800)。
法兰克福--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会议,没有公布利率决定的计划。
❼ 2015年全球金融危机来了。。。
看得在看看!我看可以有!现在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