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半年GDP增长最快的省份有哪些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四川、湖北、湖南、上海。随着河北省统计局7月25日发布上半年该省的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经济十强省的排名有了清晰的呈现。据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经济总量(GDP)排名进入前十的省份并无变化,其中中部省份占据三席,分别是河南、湖北和湖南。 不过,具体的排位有所变动。具体来看,去年上半年,按经济总量排名,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南排在前五位,今年这一排名保持不变。上述5个省份也连续两年上半年经济总量都在2万亿元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经济总量排位出现变化的是第六到第八位。2017年上半年,河北经济总量实现16404.9亿元,排在全国第六位,经济增速为6.8%。紧跟在河北之后的是四川和湖北。2017年上半年,四川的经济总量为16080.3亿元,增速达到8.2%;湖北的经济总量为15871.39亿元,增速为7.8%。由于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今年上半年,四川和湖北的经济总量均赶超河北,排名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前一位。 来自四川、湖北两省的统计局官网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四川经济总量实现18327.01亿元,经济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湖北经济总量实现17958.17亿元,增速也与去年同期保持一致。反观河北,今年上半年,经济总量为16600.5亿元,经济增速仅为6.5%,低于全国平均增速(6.8%)。所以,从经济总量上看,河北位次由去年同期的第六位下滑至第八位。此外,湖南和上海也保持在经济总量前十榜单中,与去年同期一样,分列第九和第十位。
❷ 2017上半年省会城市GDP排行榜哪家强
从上半年经济总量看,广州以9891.48亿元居26省会城市之首,成都以6111.4亿元位列第二。
随着中国经济从工业化时代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型,多数特大城市的产业结构正在迅速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
在这一转型进程中,作为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的省会城市,优势凸显,在近年来的区域经济版图中越来越耀眼。
从实际增速排名上看,上半年增速最快省会城市多居于西部。
第一名是贵阳,增速为11.6%,
第二名为西宁和昆明,为9.6%,
前三名均为西部城市,
第四名为南昌,
第五名为福州,
从第六到第十名分别是南宁、长沙、合肥、银川、济南。即实际增速前十名中,西部占了一半,中部占了3个,东部有2个。
上半年实际增速最慢的5个省会城市是呼和浩特、太原、哈尔滨、兰州、沈阳,除了兰州,其余4个城市均为华北和东北城市。
发展中的国家,发展中的中国。
❸ 如何看待 2017 年上半年沈阳在全国主要城市 GDP 排名唯一增速为负
积极变化不断增加,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国内结构性矛回盾还比较突答出。下一阶段,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有效引导社会预期.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亿元,4月17日,同比增长6,实现了良好开局根据报道,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7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第一季度国民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3%。
毛盛勇表示,第一季度国民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发展势头,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654亿元,同比增长3.0%.9%。分产业看,巩固持续向好态势尚需进一步努力,为完成全年发展预期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
初步核算,按可比价格计算,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亿元,同比增长7.7%。从环比看,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促进经济持续向好,同比增长6,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0005亿元。但也要看到
❹ 上半年gdp排名前十省份分别是哪些
2017各地经济年报出炉,山东省突破7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三,赶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个省份gdp迈上新台阶,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共有11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体来看,广东gdp总量将近9万亿元,连续29年位居全国首位。东北、山西等地的经济增长已开始呈现回暖态势。
2017年,多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迈上新台阶,目前,gdp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共有11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体来看,广东gdp总量将近9万亿元,连续29年位居全国首位;江苏、山东、浙江分别首次突破8万亿、7万亿、5万亿元的大关;四川和湖北均超过3.65万亿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过3万亿元,从城市经济来看,上海是我国首个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城市。而在山东省,经初步核算,2017年青岛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1037.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7.1亿元,增长7.1%。
2017年31个省份经济增速一览
2017年31个省份gdp总量一览
❺ 2017年上半年北京GDP同比增速低于全国增速
7月日,2017年上半年全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公布后,各省份密集晒出各自的经济“半年报”。截至7月23日,共有19个省(区、市)公布了数据。数据显示,除了北京外,其他省(区、市)上半年GDP同比增速均高于或与全国增速持平。
从GDP增速来看,中西部地区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加大了发展力度,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获得向西开放的机遇,培育出新的动能。中西部加速发展,使中国地区的总体差距缩小,表明区域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增强。”
❻ 2017上半年全国31省市区GDP排名 各地经济取得哪些亮点
上半年中国经济能否延续向好势头,外界十分关注。
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速能否实现延续一季度的走势,继续跑赢增速,外界对此抱以期待。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795万,创历史新高,在此重压之下,上半年就业能否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日程安排,国家统计局今日将公布中国经济“半年报”,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等重磅数据将揭晓。
上半年GDP增长水平如何?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迎来“开门红”,GDP同比增长6.9%,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2个百分点,比上年四季度加快了0.1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
上半年中国经济能否延续这种向好势头,外界十分关注。记者注意到,对于上半年经济形势,7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家座谈会已有定调: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先期披露的进出口、物价、用电量等数据印证着“经济稳中向好”的判断。其中,上半年进出口增长19.6%,创下了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半年度同比最高增速;上半年全国CPI同比上涨1.4%,处于年初制定的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之内;1-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3.6个百分点;上半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均值为51.5%,高于去年同期1.7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记者分析,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二季度中国经济延续了一季度的走势
❼ 2017年中国GDP增长了多少
中国官方18日公布,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82.7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9%。
总的来看,2017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决胜全面小康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提质增效任重道远。
❽ 2017年上半年我国GDP总量同比增长多少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经济“半年报”,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希望我国能够发展地越来越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❾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多少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6.9%
中国国民经济正在向着稳中向好的方向发展。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GDP增长6.9%,较2016年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好于预期。
拓展内容
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发展
产业升级在去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在消费端,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及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1.7%、15.6%和13.5%。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4%,环比增长0.7%。
居民收入增速加快
消费升级意味着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好的增速。数据显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上年加快1.0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去年,百姓投资的热潮已经由楼市转移到了其他行业。而楼市在多层政策调控之下也正在向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63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7.2%,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381510亿元,增长6.0%,比上年加快2.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4%。
❿ 如何看待 2017 年上半年中国 GDP 增速为 6.9
2017年工作报告有哪些值得关注5日公布的工作报告明确了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并强内调要在容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报告称,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规律和客观实际,有利于引导和稳定预期、调整结构,也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衔接。“虽然相较于去年6.5%至7%的区间目标有所下移,但6.5%左右是个比较合理的目标值。”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说。同日公布的发展计划报告称,2016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74万亿元,今年预期6.5%左右的增量,超过2016年6.7%的增量,同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也是很高的速度。在2016年已经实现6.7%增长的基础上,今后4年,只要年均增长6.5%左右,就可以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6.5%左右的经济增速,关键是为了保就业,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预期。”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说,明年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仍然复杂多变,要稳经济、稳就业,在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