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濮院镇的相关传说
天下第一绸
“宋锦人传出秀州,清歌无复用缠头;如今花样新翻出,海内争夸濮院绸。”濮绸为什么特别好?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濮院地处杭嘉湖平原中心,古代有深邃的幽湖傍镇而过,水网密布,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特别适宜蚕桑业发展,加上水质优良,缫成的“土丝”有别于外地,都是上等好丝。盛唐时,一个名叫诸载的人从中原迁到杭州,带来了中原较为先进的机织技术。这技术传到了当时的濮院镇后,经过当地能工巧匠的进一步改进,“得机杼之巧甲天下”。优质的土丝原料加上先进的织造技术,在工艺上采用与众不同的“双格经”制作,生产出来的濮绸具有质地细密,柔软滑爽,色彩艳丽,牢度特别强等特点。因此,濮绸与当时的杭纺、湖绉、罗锻合称江南四大名绸,不仅远销海内外,而且是历代朝廷的贡绸。
明朝燕王朱棣打着“靖难”旗帜,从北京发兵到南京,夺取了皇位,成为历史上较有作为的永乐皇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为了壮大明声威,巩固国防,又维修了长城,并在山海关上竖起大旗。山海关上风沙极大,用一般丝绸制作的旗帜几天就被风撕裂。为此守关将军伤透脑筋,就建议永乐皇帝选用贡绸中最好的绸制旗。永乐帝命大臣把十几种贡绸分门别类一一平置在案桌上,用一把刀刃锋利的宝剑在绸布表面水平刮动,以试牢度。其它的绸只刮了一个来回,有的就起了毛,有的裂了缝,唯有濮绸刮了三个来回稍稍起了点毛,永乐皇帝就下令用濮绸制作大旗。
濮绸果然不负众望,制成的大旗不仅能较长久耐风沙袭击,而且艳丽的色彩也经久不变。用濮绸制作的大旗,上书“天下第一关”十分壮观。
濮绸因此声名愈著,被人称“天下第一绸”,广泛用于军事上制作战袍、军帐等。后来的满清皇朝,太平天国义军等,都长期选用濮绸以作军用,至今故宫中还能找到濮绸的制成品。
院的翔云观在明清时是和苏州玄妙观等齐名的江南三大道观之一,观内殿阁重复,建筑精良,规模宏伟,更以多奇石异树珍藏为胜。 翔云观原玄明观,始建于五代,至元朝经濮氏家族大规模扩建,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大寺院。观的后院珍藏着江南奇石——翔云石。该石与当时崇福福严寺的绉云石并称江南二大奇石闻名遐尔,玄明观也因此更名为翔云观。该石是在寺观扩建时从太湖采得,经能工巧匠加工后,造型奇特。石高20余尺,耸峭玲珑,石中多洞穴,每逢天将阴雨时洞穴中会喷薄出五色彩云,环绕其石,底部洞穴中有涓涓细流溢出,日子久了在方石周围形成一个小池塘,从云石流出的清泉水,其味清凉甘甜,世人称之为云泉,有治病祛灾之效。相传有一年江南大旱人们易子而食。皇上贴出皇榜,招聘呼风唤雨之人。玄明观张和道长看到干涸已久的翔云石又一次喷出五色云彩,知道不久将有雨来,便斗胆揭了皇榜,搭起祭台,免不了口中念念有词,装神弄鬼一番,果然不久便天降甘霖,旱象顿除,龙颜大喜,即封张和道长为真人,拨款重修玄明观,并赐名为“翔云观”。
观内还有一倒生奇树,树根朝天,树叶从花坛中部伸展出来,十分繁茂。传说人称张半仙的道长张烂头,有一天走路匆忙,被花坛旁的柏树枝挂破了道袍,张烂头一怒之下,将这株柏树连根拔起,倒插在花坛土中,这株柏树竟然大难不死,从花坛砖缝隙衍生出繁茂的枝叶,成了观内又一珍奇之物。
濮院是古丝绸之乡,市镇极其繁荣。在翔云观内建有机神殿,供奉机神并设有机业公会,统领全镇机织及丝绸贸易事务。公会规定,凡产销一匹绸,机户和商行合捐钱二文,用于翔云观的修缮。当时濮院日出万匹绸,捐款甚丰。到了康熙盛世,翔云观内大兴土木三易工匠,历时三年,耗资逾万,建起了盘丝结顶的大戏台及厢楼等配套设施。
观内翔云石曾被列为进贡皇上的花石纲,终因搬运困难而作罢,后在民国时被军阀所掠,在运输途中沉舟于太湖。倒生树在文革时被毁坏。至今只有巍峨的山墙依然伟立,成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之一。
㈡ 浙江嘉兴桐乡经济怎么样
桐乡是县级市 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已形成了丝绸及服装、毛纺针织、建筑材料、版机械电子、化工医药权、食品加工、皮革及制品、化学纤维等八大支柱产业
在全国县市排名中 桐乡排位27(2010)经济发展快 房价不高 但是物价高
㈢ 濮院镇的农村建设
濮院镇14个行政村中,永乐、永越已成为省级示范村,除西浜村外,其余村已争创为整治村。回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答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这个根本目标,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以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为支撑,以示范村建设和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为切入点,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推动了全镇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2007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790元,比上年增长13%。已获得中国羊毛衫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科普示范镇等荣誉。
㈣ 濮院镇的大事记
1982年冬种时,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5月,镇个体劳动者协会专成立。
1990年9月,首届“梅属泾文化艺术节”举行;11月,镇人民政府集资建立广播电视站。
1991年10月,开通程控电话,进入国内、国际通信大网。1992年6月,濮院乡并入濮院镇;8月,召开扩镇并乡后的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同月,镇农工商实业总公司成立。1995年10月,举办全国专业市场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暨全国首届羊毛衫、羊绒衫产品展示会。
1996年12月,被列为全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被评为“东海文化明珠”和省级文化市场管理示范乡镇。
1997年,桐乡至濮院引水工程竣工;被授予省级体育先进乡镇荣誉称号。
1998年,被授予省级卫生城镇和省级教育强镇荣誉称号。
㈤ 濮院镇邮编多少
浙江省 嘉兴市来 桐乡市 濮院镇自的邮编是:314502 。
濮院镇地处长三角平原腹地,沪、杭、苏中间节点位置,气候温和,水网密布,土地肥沃,被誉为"鱼米之乡、百花盛地",历史上曾以"日出万匹绸"成为"嘉禾一巨镇",是明清时期江南五大名镇之一 。
㈥ 濮院镇邮编是多少谢谢
濮院镇邮编是: 314502
所属城市 : 桐乡
电话区号 : 0573
详细信息 :
星旗村 永联村 新东村 新河村
新联村 新妙智村 新濮村 永乐村
濮院镇 油车桥村 新星村 永越村
红旗漾村 新港村
中国羊毛衫名镇——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
<<我爱我包>> 更新时间:2008-11-19 10:14:15
--------------------------------------------------------------------------------
中国羊毛衫名镇--濮院,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江南五大镇”之一,是名扬海内外的“中国濮绸”的发源地。地处沪苏杭金三角地带,距上海127公里、杭州65公里、嘉兴18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濮院羊毛衫市场建立于1988年位于320国道两侧。谁也不会想到,当年由几个人通过集资形式在公路边建起来的一个简易羊毛衫交易场所,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管理规范的大型专业市场——濮院羊毛衫市场。市场现有交易区12个,门市部5000余间,货运中心年出货量达16.89万吨,每年有5亿多件毛衫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日本、法国、韩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南非、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㈦ 濮院镇的介绍
濮院镇地处长三角平原腹地,沪、杭、苏中间节点位置,区内有320国道、申嘉湖高速公路、嘉湖公路、嘉桐公路、京杭大运河等交通要道。全镇总面积64平方公里,辖5个居民社区、14个行政村,总人口20万人,其中新濮院人15万余人。濮院气候温和,水网密布,土地肥沃,被誉为“鱼米之乡、百花盛地”,历史上曾以“日出万匹绸”成为“嘉禾一巨镇”,是明清时期江南五大名镇之一。历经88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镇街区至今保存完好,历史遗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风雅质朴,古韵悠悠。改革开放以来,因毛针织产业发展壮大而获得“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市场名镇”、“中国毛衫第一市”、“中国大型品牌市场”、“全国百佳产业集群”、“中国最具商业影响力专业市场”、“中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中国羊毛羊绒服装第一镇”、“中国纺织服装商业20年杰出市场”、“全国百强商品交易市场”和“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等荣誉称号。濮院镇在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中列第80位,在中国乡镇投资潜力500强中列第19位。是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国家卫生镇、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科普示范镇等。2013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7:49.7:46.6,农民人均纯收入21286元。
㈧ 濮院镇有几个村
濮院镇辖鸣凤、梅园、咏梅、锦苑、中新5个社区,新河、永越、永乐、新濮、新星、永联、新东、
新妙智、新联、新港、红旗漾、油车桥、星旗13个村委会。
㈨ 濮院到桐乡高铁怎么做公交
公交线路:桐乡8路 → 桐乡k282路,全程约26.1公里
1、从濮院镇步行约4.0公里,到达东北公交站
2、乘坐桐乡8路,经过18站, 到达南门桥站
3、乘坐桐乡k282路,经过19站, 到达桐乡高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