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苏州GDP为何能排全国第四
2004年上半年经济发展统计数字公布出来,苏州各项经济指标又向前迈了一大步:GDP总量增长18%,达1 630.36亿元,超过深圳(1519亿元),排名全国大中城市GDP总量第四名,并且紧跟在北京(1910.3亿元 )、广州(1865.54亿元)这两座传统意义上的特大型城市之后。
对于只有583万人口的一个地级城市而言,苏州的经济规模是一个奇迹。
“这样的发展速度还看不到减缓的势头。”苏州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徐刚荣说,由于近两年上千亿元的生产性投入,这些资金都将在未来几年转化为GDP数字,因此苏州GDP高速增长的势头还将持续,并可能在2008年前超越北京、广州,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经济“巨无霸”城市。
但在苏州GDP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以外资投入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给苏州经济耀眼的光环上投下阴影。
GDP增长与人均收入不对称
2003年末,苏州人均GDP高达4.77万元,折算成美元是人均5746美元,高出一直领先的上海(人均5 643美元)一大截,成为全国各大中城市中的状元。
但苏州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却并不如此乐观。按人均收入计算,苏州只能排在长三角16个大中城市的第七位,落在宁波、绍兴之后。苏州就业群体的工资收入普遍偏低,大学本科毕业生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大专生、技校生收入在10 00元左右,来自附近省市农村的外来打工族收入则只有几百元。
随着近几年房价狂涨,普通就业群体的生存压力日益增大。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在苏州一家外资企业打工的张彬抱怨自己辛苦一个月的工资还买不到半个平方米的住房,他甚至夸张地说,自己是“住在天堂(指苏州),活在地狱”。
西南交通大学的龚坚将苏州和成都两座东西部城市的统计年报作了比较后发现,除GDP、进出口总额等数字苏州大大超过成都外,在许多有关居民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上,处于东部最发达地区的苏州,还比不上地处西部内陆、发展较为迟缓的成都。
比如体现老百姓消费水准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成都是771.5亿元,苏州是526.1亿元,成都比苏州多出2 45.4亿元;在体现当地居民富裕程度的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上,成都是1494.4亿元,苏州是1470.5亿元,成都比苏州多出23.9亿元。
人均住房面积和私家车拥有量,苏州比起成都来也落后一大截。成都的人均住房面积是27.1平方米,苏州为18 .6平方米,成都比苏州多8.5平方米;2003年成都私人拥有汽车34.5万辆,苏州是16.8万辆,成都是苏州的 2.18倍。
在经过以上对比后,龚坚得出结论:虽然苏州的GDP在高速增长,但苏州市民的生活水准,相对于内陆城市成都却并不高。
本土品牌折戟
“苏湖熟,天下足。”苏州在明清两代一直是全国赋税仰给的地方,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兴起,苏州再度名噪四方。当时苏州也出现了一些行业内排名靠前的全国品牌,如香雪海冰箱、孔雀电视、春花吸尘器、长城电扇等,人称苏州“四大名旦”,此外,尚有虎丘牌照相机、登月牌手表等精密产品,以及非常发达的丝绸织造业,但这些企业后来都相继没落。
苏州本土品牌的全军覆没,值得苏州人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深刻反思。
香雪海曾经荣获70多个各种形式的荣誉和奖牌,是当时国内电冰箱行业的龙头老大。但在与韩国三星集团合资后,三星提出让香雪海品牌退出市场三年,这样的条款对于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来说,无异是一种慢性自杀,而等苏州人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时,为时已晚,冰箱市场早已被以海尔为首的新品牌取代。之后,香雪梅从国外高价引进先进设备和生产线,但这一品牌早被市场淡忘,原有的技术队伍和熟练工人也加盟与三星合资的企业中。
⑵ 苏州GDP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
从1月19日下午开幕的苏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获悉,2020年,苏州地区版生产总值迈上2万亿元新权台阶,过去五年年均增长6.1%。
1月19日,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苏州地区生产总值(GDP)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38亿元。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2)2017年上半年苏州的gdp扩展阅读
苏州经济的四次跨越
1986年,苏州经济总量迎来第一次巨大的跨越,GDP首超百亿达到104亿元。从4.38亿元到跨上百亿元台阶,苏州走过了34年。
苏州经济总量的第二次跨越是在1996年,在这一年,苏州GDP一下子跃上了千亿台阶,达到1002亿元,从百亿跃升至千亿,苏州用了10年时间。
第三次跨越是在2011年,苏州用15年时间完成了GDP从千亿元跨上了1万亿元台阶,达到10670亿元。
2020年,苏州经济运行经受住了疫情冲击等多重考验,迈上了2万亿元新台阶,实现了GDP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的第四次跨越。这一次跨越,苏州花了9年时间。
⑶ 苏州GDP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经济总量经历了几次大的跨越
1月19日消息,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苏州地区生产总值(GDP)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记者从市统计部门获悉,从苏州地区生产总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的4.38亿元,到2020年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苏州经济总量经历了四次大的跨越。
据悉,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38亿元。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1986年,苏州经济总量迎来第一次巨大的跨越,GDP首超百亿达到104亿元。从4.38亿元到跨上百亿元台阶,苏州走过了34年。
苏州经济总量的第二次跨越是在1996年,在这一年,苏州GDP一下子跃上了千亿台阶,达到1002亿元,从百亿跃升至千亿,苏州用了10年时间。第三次跨越是在2011年,苏州用15年时间完成了GDP从千亿元跨上了1万亿元台阶,达到10670亿元。
(3)2017年上半年苏州的gdp扩展阅读:
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0万亿元
日前,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接受新华社和经济日报专访时谈到,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江苏奋力打赢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防汛抗洪三场硬仗,是疫情控制最好、驰援湖北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0万亿元,为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恢复正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⑷ 苏州的GDP
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市属于同一等级,不算入苏州市GDP,据今年前三季度GDP统计,苏州今年有望超越深圳。
⑸ 苏州GDP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哪些方面取得亮眼成绩
“十三五”期间,苏州经济总量在突破2万亿的同时,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民生福祉和内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亮眼的成绩。
2020年,苏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8%,城容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万元和3.74万元,年均分别增长7.1%和7.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17.5个百分点,PM2.5浓度下降43%;新增森林抚育31.9万亩,建成生态美丽河湖885条,建成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首批美丽山水城市,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
获评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夺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满堂红”,城市软实力持续增强。
(5)2017年上半年苏州的gdp扩展阅读
苏州的未来规划
面向“十四五”,苏州提出建设高质量经济、造就高品质生活、打磨高颜值城市、实现高效能治理,率先建设充分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未来5年,苏州将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善治之城,全面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
⑹ 苏州现在GDP是多少
看2017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GDP排行
⑺ 2018年杭州市和苏州市的GDP分别是多少
从上图来看,苏州的经济总量达到了我国直辖市的水平,也就说破九千亿了。而杭州还保持在六千多亿的水平。
⑻ 苏州每年GDP究竟有多少
苏州市“十一五”开局喜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经初步核算,全市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20.26亿元,总量稳居江苏省首位,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1.54亿元,增长0.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54.50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74.22亿元,增长15.7%
⑼ 苏州GDP已近2万亿,为何说苏州成为一线不现实呢
直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只有四座一线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不可否认的是,建造一座一线城市能够给本地的经济带来非同一般的提升,但是想要打造一座一线城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目前的形势看来,下一座一线城市呼声最高的城市是江苏省的苏州。
就我看来,苏州的目前已经相当不错了,争取成为一线是没有太大必要的,上海如今已经成为了我国最发达的城市,苏州只要发挥自己这个小弟的作用,护住大哥,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也并不是说苏州不可能成为一线,只是需要的时间还很长,至少在我国没有多出来几座一线的情况下,苏州可能挺难排上号。
不知道你怎么看呢?你觉得苏州有希望吗?要是苏州没有,你觉得哪座城市最有希望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还有评论。
⑽ 苏州2019年GDP总额是多少
2019年苏州的上半年GDP总量为9548.27亿元,增速4.81%,排名江苏省内第一名。苏州总量还是要高于杭州一些,而杭州的增速则接近苏州的二倍。
苏州实现地区经济生产总值1.93万亿元,同比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万元,同比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同比增长8.1%。
古人云“苏杭二州出美女,苏杭二州似天堂”,可见自古苏州与杭州就是美丽又富庶的地方,是人类向往的天堂,其实说起苏州和杭州呢,两座城市都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苏州早在两千年前就是吴国的首都,当时叫姑苏,所以至今还有“姑苏城外寒山寺”这样的佳句,而杭州在一千多年前是南宋的首都,两座城市的底蕴也是非常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