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啥中印两国的gdp还不如美国
印度拖后腿啊,没办法
Ⅱ 中印gdp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差别非常复大。或者说印度和世制界的差别太大的。
中国是建立在联合国GDP统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幅度的调整。这种调整再可接受范围。
印度的GDP方法,虽然复杂,但主要就是大幅度扩大自身优势产业在总数上的比重,而减小自己的弱项的比重。按照印度的计算方法,印度的GDP比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统计出来的GDP要多上20%左右。这种直接灌水的方法,连西方国家都无法接受。
Ⅲ 2019全国gdp排名100强是哪些城市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宁波、郑州、佛山、济南、南通、东莞。
广深持续反弹,实际增速双双超过7%。名义增速广州更是高达10.35%,领跑一线。成都无论名义增速(12.1%)还是实际增速(8.2%)都位居20强榜首,长沙、武汉、郑州也较为突出,凸显出中西部地区的“强省会”特征。重庆、天津两个直辖市经济企稳复苏,GDP总量历史首次在半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天津虽然在TOP20城市中增速垫底,但同比已提升1.2个百分点。
受进出口拖累,外向型经济较为明显的上海、苏州上半年出现降速,GDP增速分别为5.9%和6.0%,在TOP20城市中仅高于天津,低于全国水平(6.3%)。继去年代替东莞入围20强后,济南今年继续朝前。合并莱芜之后,新济南上半年GDP达到4791.7亿元,排在第18位,相比去年上升2个名次。
Ⅳ 2019年gdp排名城市是怎样的
2019年gdp排名前十省份:
1、广东省GDP: 50501.17,2、江苏省GDP: 48582.7,3、山东省GDP: 41823.3,4、浙江省GDP: 28256,5、河南省GDP: 24203.8,6、四川省GDP: 20517.2,7、湖北省GDP: 19895.7,8、湖南省GDP: 17784.62,9、 上海市GDP: 16409.94,10、 河北省GDP: 17700。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6%至6.5%的预期目标。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四季度增长6.0%。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出产的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理论上计算结果相同。
Ⅳ 中印两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真实差距有多大
先看GDP吧:
几十年前,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印GDP是差不多的,印度还稍微多点,当然人均回GDP印度是我们一倍左右。
现在答,中国GDP是印度四倍吧,人均GDP也差不多四倍。
工业化方面:
印度独立比中国早,当时印度有大量英国人在印度建设的工厂,当时印度是英国女王皇冠上的明珠,所以英国人也是下大力气在印度建设了很多工厂设备,印度曾经一度有全世界最大的兵工厂加尔各答兵工厂,当然即便是印度独立的时候,这个兵工厂也是亚洲最大的。
而中国,当时民族工业基本上废了,最大工业区是东北也因为战乱损失惨重百废待兴。
交通方面:
印度独立的时候英国人在印度建设了5.1万公里铁路,是亚洲最强的,是中国当时铁路的里程的三倍(1949年数据,按印度独立时期因为内战,大量线路瘫痪,能用的不到一万公里)。
现在印度大概6万公里铁路,很多路段还是英国人当时建设的,高铁为零。而中国总里程12.4万公里,世界第二,高铁2.8万公里世界第一,其中64%是电气化铁路。
其他方面,中印也都有很大的差距的
Ⅵ 2019年上半年城市GDP前30强出炉,哪些上榜的城市后劲依然很大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这些一线城市从未让人失望,稳居第一第二。中部地区城市的发展也突飞猛进。2019年上半年城市GDP百强榜出炉,20强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宁波、郑州、佛山、济南、南通、东莞。
江苏省全部城市榜上有名。中部六省一共有21个城市上榜:河南7个城市进入百强榜,湖南有5个城市入选,湖北、江西两省各有3个城市入选,安徽有2个城市入选,山西则仅有省会城市上榜。作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板块,中部地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保持在21%以上的比重,有力地支撑了全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