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泛珠三角区域所包含的内地9省区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3是多少
从2015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即经济总量数据来看,该地区的经济总量大约22.56万亿元。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万亿元。
『贰』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珠三角或者珠三角城市群)2000年以前的历年人均GDP,亿美元计
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经济实力比较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城市、产业和市场三大集群,进入工业化成熟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过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分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留在上海,劳动密集的工业则到苏州、昆山等地区。这两个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达,城市配套设施齐全,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因此,客观评价两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实力显得尤为重要,并通过比较,以求更好地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各城市的协调发展。
一、研究的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法与指标选取
我们可以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城市经济的相关理论,选取综合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交通运输、对外经济、财政收入、人均收入7个分指标中11个反映城市经济实力的指标(GDP总量、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货运量、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借助于一定的数量分析方法和模型,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出各城市若干个综合指标得分,再加以累计,从而得出各城市在经过数量模型计算后的排序情况。这里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研究,利用2001年的统计数据,客观准确地评价长江三角洲15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珠江三角洲9城市(广东、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惠州、肇庆)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主成分分析的计算
(1)计算由Yij构成的数据阵Y的相关阵R,R=(X’Y)/N。
(2)计算相关阵R的特征值,并将其由大到小的顺序列成λ1≥λ2≥λ11,同时求出它们相对应的特征向量。
(3)计算各指标的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公式如下,结果如表1。可以看出,当K=2时,其累积贡献率达87.44%,因此,取前两个主成分,记为P1、12。
(4)计算由F1、12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构成的因子载荷阵和主成分得分系数,公式如下,系数如表2所不。
二、24城市经济实力比较
(一)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实力比较
城市经济实力总排名中位于前12名的两地区各占一半,即上海、深圳、广州、东莞、苏州、杭州、佛山、珠海、宁波、无锡、南京、中山。在珠江三角洲城市中排名第3位的东莞排在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中排名第2位的苏州之前。珠江三角洲城市的经济实力较强。深圳、广州、东莞在24城市中排名居于前列。
综合经济位于前12名的两地区各占一半,上海位居首位,排在2—5位的是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无锡居第6位;C,DP总量超过1000亿元城市依次是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和佛山。上海最多达4950.84亿元;佛山最少1068.36亿元,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6个,珠江三角洲城市3个;人均GDP超过3万元的城市依次是珠海、深圳、东莞、广州、上海、佛山、无锡、苏州,珠海最高为48931元,苏州最少30384元,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3个,珠江三角洲城市5个且排名靠前;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0%的城市依次是广州、上海、舟山、东莞、南京、深圳、杭州、江门、无锡、珠海、佛山,广州最高为54.1%,佛山最少为40.4%。11城市中长江三角洲5个,珠江三角洲6个。可见珠江三角洲城市综合经济优势主要体现在人均GDP和产业结构上,尤其是人均GDP优势明显,而经济总量则不及长江三角洲城市。
表1 主成分的特征值及解释方差在总方差中的比重
初始特征值
修正载荷开方和
主成分
总值
总方差中的%
累计的%
总值
总方差中的%
累计的%
1
7.538011
68.52737
68.52737
7.538011159
68.52737
68.52737
2
2.080464
18.91331
87.44068
2.08046362
18.91331
87.44068
3
0.605777
5.507065
92.94775
4
0.335989
3.054441
96.00219
5
0.180194
1.638129
97.64032
6
0.112921
1.026551
98.66687
7
0.070328
0.639347
99.30621
8
0.047409
0.430991
99.7372
9
0.016436
0.149421
99.88663
10
0.007114
0.064675
99.9513
11
0.004991
0.045371
100
表2 主成分得分系数表
主成分
1
2
GDP总量
0.125222
-0.14087
人均GDP
0.092944
0.253179
第三产业比重
0.089175
0.031097
固定资产投资
0.124214
-0.16128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0.123108
-0.15729
货运量
0.112143
-0.22298
外贸出口
0.112914
0.18516
实际利用外资
0.125726
-0.04145
财政收入
0.123887
-0.13235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0.086453
0.33169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0.076488
0.362964
固定资产投资位于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广州、深圳和佛山,而且第2位的广州与第1位的上海相比,差距很大。2001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984.31亿元,广州为978.21亿元,不及上海的一半。前6名分别是上海、广州、深圳、苏州、南京和杭州,其中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两个,可见珠江三角洲城市的投资需求相对不足。
国内贸易位于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广州、深圳和佛山,前6名城市依次是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宁波,其中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两个。2001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61.3亿元,广州为1248.28亿元,深圳609.26亿元,深圳约为上海的1/3,广州的1/2。总的来说,珠江三角洲城市的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
交通运输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有广州、佛山,深圳居15位。位于前6名的依次是上海、广州、杭州、南京、佛山、宁波。2001年上海货运量5.4亿吨,广州2.49亿吨,深圳0.514亿吨,上海是广州的两倍多,是深圳的10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珠江三角洲城市需要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扩大交通流量。
对外经济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是深圳、东莞、广州、佛山、惠州,位于前6名的依次是上海、深圳、东莞、广州、苏州、佛山,其中外贸出口超过100亿美元的城市排序为深圳374.8亿美元、上海276.28亿美元、东莞189.89亿美元、苏州123.07亿美元、广州116.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亿美元的城市有上海、深圳、广州、苏州、东莞、无锡、惠州、佛山,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3个,珠江三角洲城市5个。可见珠江三角洲城市外向型经济发达,尤其是实际利用外资优势明显,但广州的对外经济排名不仅落后于上海、深圳,还落后于北京。
『叁』 珠三角(含港澳)09年gdp和长三角谁高
长三角
长三角现在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全境
省区市 GDP(亿元) 人均 名次 人均名内次
广东 39081.59 41360 1 9
江苏容 34061.19 44670 2 8
山东 33805.30 36089 3 11
台湾 125273.96台币 542906台币 4 3
浙江 22832.43 45123 5 7
河南 19367.28 20691 6 23
河北 17026.60 24523 7 15
辽宁 15065.57 35062 8 12
上海 14900.93 80198 9 4
香港 16335.35港币 232485港币 10 2
四川 14151.28 17412 11 28
湖南 12930.69 20347 12 25
湖北 12831.52 22515 13 17
福建 11949.53 33369 14 13
北京 11865.93 72663 15 5
安徽 10052.86 16431 16 29
澳门是2008~2009
江苏浙江的总就已经比广东+港澳高了
『肆』 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较哪个角经济强些
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经济实力比较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城市、产业和市场三大集群,进入工业化成熟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过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分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留在上海,劳动密集的工业则到苏州、昆山等地区。这两个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达,城市配套设施齐全,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因此,客观评价两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实力显得尤为重要,并通过比较,以求更好地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各城市的协调发展。 一、研究的方法(一)主成分分析法与指标选取我们可以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城市经济的相关理论,选取综合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交通运输、对外经济、财政收入、人均收入7个分指标中11个反映城市经济实力的指标(GDP总量、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货运量、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借助于一定的数量分析方法和模型,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出各城市若干个综合指标得分,再加以累计,从而得出各城市在经过数量模型计算后的排序情况。这里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研究,利用2001年的统计数据,客观准确地评价长江三角洲15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珠江三角洲9城市(广东、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惠州、肇庆)的经济发展状况。(二)主成分分析的计算(1)计算由Yij构成的数据阵Y的相关阵R,R=(X’Y)/N。(2)计算相关阵R的特征值,并将其由大到小的顺序列成λ1≥λ2≥λ11,同时求出它们相对应的特征向量。(3)计算各指标的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公式如下,结果如表1。可以看出,当K=2时,其累积贡献率达87.44%,因此,取前两个主成分,记为P1、12。(4)计算由F1、12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构成的因子载荷阵和主成分得分系数,公式如下,系数如表2所不。二、24城市经济实力比较(一)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实力比较城市经济实力总排名中位于前12名的两地区各占一半,即上海、深圳、广州、东莞、苏州、杭州、佛山、珠海、宁波、无锡、南京、中山。在珠江三角洲城市中排名第3位的东莞排在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中排名第2位的苏州之前。珠江三角洲城市的经济实力较强。深圳、广州、东莞在24城市中排名居于前列。综合经济位于前12名的两地区各占一半,上海位居首位,排在2—5位的是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无锡居第6位;C,DP总量超过1000亿元城市依次是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和佛山。上海最多达4950.84亿元;佛山最少1068.36亿元,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6个,珠江三角洲城市3个;人均GDP超过3万元的城市依次是珠海、深圳、东莞、广州、上海、佛山、无锡、苏州,珠海最高为48931元,苏州最少30384元,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3个,珠江三角洲城市5个且排名靠前;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0%的城市依次是广州、上海、舟山、东莞、南京、深圳、杭州、江门、无锡、珠海、佛山,广州最高为54.1%,佛山最少为40.4%。11城市中长江三角洲5个,珠江三角洲6个。可见珠江三角洲城市综合经济优势主要体现在人均GDP和产业结构上,尤其是人均GDP优势明显,而经济总量则不及长江三角洲城市。 表1主成分的特征值及解释方差在总方差中的比重 初始特征值修正载荷开方和主成分总值总方差中的%累计的%总值总方差中的%累计的%17.53801168.5273768.527377.53801115968.5273768.5273722.08046418.9133187.440682.0804636218.9133187.4406830.6057775.50706592.94775 40.3359893.05444196.00219 50.1801941.63812997.64032 60.1129211.02655198.66687 70.0703280.63934799.30621 80.0474090.43099199.7372 90.0164360.14942199.88663 100.0071140.06467599.9513 110.0049910.045371100 表2主成分得分系数表 主成分 12GDP总量0.125222-0.14087人均GDP0.0929440.253179第三产业比重0.0891750.031097固定资产投资0.124214-0.1612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123108-0.15729货运量0.112143-0.22298外贸出口0.1129140.18516实际利用外资0.125726-0.04145财政收入0.123887-0.1323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0.0864530.3316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0764880.362964固定资产投资位于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广州、深圳和佛山,而且第2位的广州与第1位的上海相比,差距很大。2001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984.31亿元,广州为978.21亿元,不及上海的一半。前6名分别是上海、广州、深圳、苏州、南京和杭州,其中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两个,可见珠江三角洲城市的投资需求相对不足。国内贸易位于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广州、深圳和佛山,前6名城市依次是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宁波,其中珠江三角洲城市只有两个。2001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61.3亿元,广州为1248.28亿元,深圳609.26亿元,深圳约为上海的1/3,广州的1/2。总的来说,珠江三角洲城市的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有广州、佛山,深圳居15位。位于前6名的依次是上海、广州、杭州、南京、佛山、宁波。2001年上海货运量5.4亿吨,广州2.49亿吨,深圳0.514亿吨,上海是广州的两倍多,是深圳的10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珠江三角洲城市需要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扩大交通流量。对外经济前12名的珠江三角洲城市是深圳、东莞、广州、佛山、惠州,位于前6名的依次是上海、深圳、东莞、广州、苏州、佛山,其中外贸出口超过100亿美元的城市排序为深圳374.8亿美元、上海276.28亿美元、东莞189.89亿美元、苏州123.07亿美元、广州116.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亿美元的城市有上海、深圳、广州、苏州、东莞、无锡、惠州、佛山,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3个,珠江三角洲城市5个。可见珠江三角洲城市外向型经济发达,尤其是实际利用外资优势明显,但广州的对外经济排名不仅落后于上海、深圳,还落后于北京。
『伍』 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相比,谁的经济GDP更有潜力
谁的经济GDP更有潜力,短期看政策,长期看基础。
短期看政策方面,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在改革开放后享受到了国家政策全力扶持,而且目前政策的红利仍在不断释放。与珠三角相联粤港澳大湾区目标是世界四大湾区之一,而长三角定位是建成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尤其长三角地区肩负着中国未来金融中心的期望。目前,长三角城市群的GDP是高于珠三角城市群的,但珠三角GDP数据港澳两地没有加入统计。应该说,综合各种政策,长三角获取的政策效应预期要略多与珠三角。
长期看基础方面,长三角坐拥中国的三大主要平原地之一,有更广阔的平原基础;而长江水运为长三角发展提供有更幽深的经济腹地;长三角拥有更开放的政策基础,新一代的改革试验田正从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潜力更加为人看好。
综合各方面看,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都潜力无限,相比较长三角略大。不过,政策与自然资源之外,一个区域的发展影响因素还有很多。近期一个中兴通讯的事例警示国人:任何区域,创造力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排除经济发展风险的固本支撑,否则经济发展无论靠政策,还是靠它国别人,都会受制于人。
相信发展健康的话,长三角和珠三角都会成为国内最早享誉世界的城市群。
『陆』 作为珠三角三巨头广深港,三座城市未来哪个潜力最大
我认为深圳的发展潜力最大,因为深圳是一个极具有包容性的城市,现代化科技已超越广州,与海外对接贸易也更加方便。
『柒』 有人说广东除了珠三角地区都很落后,对此你怎么看
在广东省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看确实存在两个世界,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珠三角像欧洲,非珠三角像非洲”。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形象的刻画了这两者的差距。
一个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竟然是2/3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点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想象。广东有这么差吗?主要是东部沿海省份江苏、福建、浙江经济发展水平全省倒一的城市,也是接近或者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还有3个地市人均GDP达不到全国的一半。真是细思极恐。
『捌』 从全球角度看,珠三角整体的经济实力到底怎么样
说真话,别听威胁论,别听夸耀轮,别听人家在放屁。说实话中国不可小觑,但是也不可以狂妄自大和高估,现在国际地位和各方面实力还有成就等都没有古代地位高,甚至连文化思想也在衰退。中国军事实力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地步,不过已经具备了强劲的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中国的陆军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美国。无论理论上还是实战上都是如此。不过真打起来是不会输的,但是很难赢,现在和以前不一样,靠勇气战术不够,还得信息化。预计到2015年将和美俄并肩。中国还据世界第八,不及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日本意大利,预计到2012年将超过意大利,步入世界前六。中国空军世界第六,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略胜日本韩国以色列一筹。预计到2015年,中国空军将进化到第四代,并且进入世界前四。中国核力量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法国,稍微胜过英国,并且到2020年,必能进入世界前三,核技术方面也逐渐步入先进行列,在常任理事国中居中。中国反导体系雏形初现,而且拥有很大潜力,目前暂居世界前三,预计在2020年真正意义上和美国不相上下。空间技术领域,中国已经逐步缩小与美俄差距,后起的印度等很难超过我们,预计到2020年,与美国俄罗斯只有一步之遥,微弱劣势而已了。目前,中国GDP世界第二,但是问题依然很多,国情不一样,要说国际形势的严峻更是复杂,说也说不完。到2020年,中国GDP肯定能达到美国的五分之四以上,人均GDP也将进入前90.中国科技实力和文化实力教育力量等也将在202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世界军事实力排名根据多年考察,真实情况如下:世界第一军事强国是美国,第一海军和空军,第二陆军,而且逐步与全球拉开距离,过大悬殊的军事力量对比。不多介绍了。总之很强大,每年军费也是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1.1倍以上。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是欧盟,英法德的联合。或者说是俄罗斯。俄罗斯拥有世界第二的海军和空军还有世界第一的陆军,不过将逐步衰弱。世界第三是法国,第三空军和海军还有核力量等。世界第四是英国,第四空军和海军还有第五核力量,以及超强科技实力和教育力量。尽管总体国力不如中国,早在1997年争不过中国,但是军事实力依然强大,并没完全没落。世界第五其实是日本,尽管说是自卫队,但是很多和美国的秘密约定,除了美国最先进战机部队海军还有反导系统等甚至是核武器,而且用了他们的所有技术,而且经济实力和中国不相上下。日本海军实力说实话再发展几年可以超过英国法国等国,甚至超过俄罗斯,中国再海军方面争不过日本,空军也只是略胜,而且优势不大,陆军倒是强得多。世界第六中国大陆,不计入台湾省的半个韩国的军力和港澳台的半个韩国的经济实力。世界第七是德国。世界第八是印度。世界第九是意大利。世界第十世以色列。世界第十一是朝鲜。世界第十二是韩国。世界第十三以后是西欧东欧国家和加拿大等国了。战争实力:1美国2俄罗斯3欧盟(实际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到2020年将像以前苏联一样了)4中国5日本6印度其他的根本不算什么力量了。而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在一个重量级,日本印度还有什么以色列韩国朝鲜意大利等国在一个重量级上。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发生,也会是在22世纪以后,胜利者必定是正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实力方面是世界第二,比欧盟更有影响力,尽管各方面实力不如它。中国政治实力仅次于美国,影响力体现在贸易等方面,特别是经济贡献率上,军事上的崛起,还有伊朗问题朝鲜问题等的中国超强影响力
『玖』 从全球角度看,珠三角整体的经济实力到底怎么样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规模已经是世界级的,但是影响力还不够。2017年,珠三角(广东9市+香港、澳门)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10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接近12%。从全球的几大湾区来看,这个规模也是可以的。但考虑到人均水平,珠三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整个珠三角的人均GDP只有2万美元左右,和其他几大湾区的五六万美元相比,差距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