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8年各城市GDP前20名
2017各地经济年报出炉,山东省突破7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三,赶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个省回份GDP迈上新台答阶,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共有11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体来看,广东GDP总量将近9万亿元,连续29年位居全国首位。东北、山西等地的经济增长已开始呈现回暖态势。 2017年,多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迈上新台阶,目前,GDP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共有11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体来看,广东GDP总量将近9万亿元,连续29年位居全国首位;江苏、山东、浙江分别首次突破8万亿、7万亿、5万亿元的大关;四川和湖北均超过3.65万亿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过3万亿元,从城市经济来看,上海是我国首个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城市。而在山东省,经初步核算,2017年青岛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1037.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7.1亿元,增长7.1%。 2017年31个省份经济增速一览 2017年31个省份GDP总量一览
② 2018上半年湖北GDP为多少亿
7月17日,湖北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联合发布2018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农业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18.3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5%。工业生产稳中向好。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2%,快于全部规上5.4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3.7%。装备制造业增长9.8%,高于全部规上工业2.0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0.6%。
③ 2020上半年GDP公布,城与城之间差距是否过大
2020上半年GDP公布,城与城之间差距是否过大?
GDP的数据已经公布了,有的城市GDP数据非常好,而且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也非常强,这些城市一般排名都非常靠前。 但是有一些城市在数据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太强,他们的整体数据没有太靠前。所以在表现当中并不是太好。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产生疑问了,现在城市之间的差距竟然这么大了?是不是这种差距过于大了?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点赞关注。
④ 在本次上半年城市GDP榜单中,哪些城市的名次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上半年的gdp城市的榜单之中,有见到了北上广深那四大巨头出现,可以说他们的排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2018年中国大陆各大城市GDP排行榜出炉,第一名为上海,以3.3万亿居于榜首,其次分别为北京、深圳、广州。北上广深作为全国响当当的GDP大城市,排名中国前4名并不陌生,因为这4个城市的经济地位,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没有哪个城市可以挑战的地位。继“北上广深”之后,排名第一的城市是重庆,以2万亿的GDP产值排名中国第五,比天津、苏州、武汉、成都、杭州都要靠前。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的不断进步,中国的经济、文化等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在更多资金源源不断发展下,与国际产业渐渐接轨,使得国家的整体城市建设变成了重要的发展目标。
⑤ 2018年柳州上半年gdp是多少亿,同比增多少个百分点
1272亿,同比增长6.4%
⑥ 上半年GDP十强城市出炉,分别有哪些城市入榜
近日,随着北上广深等全国主要城市的上半年GDP数据陆续出炉,十强城市的名单也算是基本确定了。据悉,2020年上半年国内城市GDP排名前十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南京、天津,其中上海以17356.8亿元的生产总值排名第一,北京以16205.6亿元的总值紧随其后,深圳排名第三。
除上述变化之外,成都与苏州的GDP数值也值得我们去注意,其GDP差距相比去年同期正在逐渐缩小。疫情之下,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容易,希望下半年各个城市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⑦ 哪些城市虽然没有进入上半年城市GDP30强中,但是依然是很有实力的
随着各地的经济数据统计慢慢的接近尾声,中国城市的经济竞争格局已经成形。数据新闻实验室整理出各地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得出2019年上半年城市GDP百强榜,入榜名单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差无几。
佛山原本是第17个,但仅差了65亿,只能待明年晋级。天津下降8.8%,成为唯一负增长的城市,“水分”还没有挤干净。
从增速来看,东莞、广州的增速超过10%,合肥、贵阳、厦门等14个城市的增速超过9%。
从以上综合数据显示,很多城市虽然没能排上上半年GDP30强,但是数据所差无几,仍然是很有实力的城市
⑧ 柳州市2017和2018年的GDP数据
2017年的GDP为2755.64亿元,2018年GDP为3083.7亿元。
2017年柳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755.6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4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487.08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1079.07亿元,增长11.6%。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88%、53.96%和39.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35.0%和61.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9249元。
2018年柳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达3083.7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09.5亿元,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财政收入436.2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1.2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784元和13488元,分别增长6.5%、11%。城镇登记失业率2.92%。年内脱贫99897人,6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