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六大宁德是什么
12月29日召开的中共宁德市委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宁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设“六新大宁德”的决定》,为宁德建成福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增长极、跻身全省第二方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了具体目标和实施步骤。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把宁德建成福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增长极,跻身全省发展的第二方阵,宁德市委作出建设“六新大宁德”的决定。力争通过五年的奋斗,在产业、城镇、交通、文化、民生、环境六方面创新转型,力争到2017年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新产业 宁德腾飞添新翼
着力构建高质高效新产业的“大宁德”
今后5年宁德市将立足转变发展方式,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持续推进央企、外企、民企“三维”项目聚集,并加快实施临港先进制造业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传统产业提升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四大产业计划”。
“十二五”期间,宁德市将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四年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五年翻两番。同时,形成10~20个产值超100亿的企业,3~5个500亿的产业集群,培育形成电机、冶金和新能源3个千亿产业集群。到2017年底,努力实现“2324”的目标,即GDP达到2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4万元,成为福建中等发展水平设区市。
新城镇 滨海新城平地起
着力构建宜业宜居新城镇的“大宁德”
今后宁德市将以构建宜业宜居的城镇为目标,中心城市将按照临海、跨海、环海“三步走”战略和“经济提速、功能提档、形象提升、人气提高”的要求,提升中心城市的规划层次和建设档次,加快中心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临海布局、环湾发展,逐步形成“一市多区多组团”的滨海生态宜业宜居新城市。
县城将提高人口、产业聚集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小城镇要加快综合改革发展试点步伐,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心城市更强大、县城更加繁荣、乡村更加美丽,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特色鲜明、生态优美、分工有序、布局协调的城镇群体系。到2017年底,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要增加至5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镇化水平提高至70%,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0%。
新交通四通八达更便捷
着力构建畅通便捷新交通的“大宁德”
在交通建设上,今后我市将围绕“北承南联、西进东出、通江达海”的目标,进一步提升三都澳港区、白马港区、三沙港区、沙埕港区的服务功能,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闽东北、浙南地区重要物流集散中心,切实提升港口对地方经济社会法阵的带动作用。
今后5年,我市将加快推进衢宁铁路、宁古高速、溪南高速及白马、漳湾、溪南、城澳铁路支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并推进霞浦机场的军民共用,努力开通宁德通往主要大城市的航班。力争到2017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增加到10500公里,其中实现通车的深海高速、宁武高速、京台高速、沈海复线、福寿高速、宁古高速、屏古联络线、溪南疏港高速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50公里,二级以上普通公路达1430公里,港口通过能力和货物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实现大部分县通铁路、县县通高速公路、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进一步完善以港口为取向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为早日形成“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的格局奠定基础。
新文化人文书香气息浓
着力构建丰富多彩新文化的“大宁德”
文化繁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面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等矛盾,今后我市将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步伐,逐步建成宁德市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体育馆等一批大型文化体育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通过保护闽东畲族文化、民俗文化、廊桥文化和红土地文化,重视培育文化名人、文化大家,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通过大力推动“魅力闽东”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提高艺术精品创作水平,争取一批文艺精品获“五个一工程”和省级以上奖项,打造一批省内外知名的广播电视栏目;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抓好一条旅游精品线路、一座文化主题公园、一个畲族生态文化保护区、一个影视基地等文化产业“七个一”项目建设等。
到2017年,市本级和大部分县(市、区)力争进入省级文明城市(县城、城区)行列,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全面实施文化风尚引领、文化设施完善、文化惠民推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精品打造、文化产业跃升等“六大工程”;与此同时,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力争到2017年,文化产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8%,基本实现文化强市目标。
新民生共创和谐新生活
着力构建幸福和谐新民生的“大宁德”
在保障民生方面,今后我市将重点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努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在教育上,宁德市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力争2017年底,全市所有县(市、区)实现“教育强县”目标;就业上,我市将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设立自主创业担保基金,支持大学生创业,建设综合型人才市场并广泛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大力提高就业水平,将城镇失业率继续控制在3.5%以内;社会保障上,我市将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加强价格监控,并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其他社会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而医疗卫生上,我市将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对于住房,我市将努力解决城镇低收入人民住房困难问题,力争将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覆盖率提高到20%;同时,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力推进“船民安居工程”,改善连家船民生产生活条件。
此外,我市还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全市95%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村)要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以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新环境创业宜居新福地
着力构建优质优美新环境的“大宁德”
对于环境建设,今后我市将以构建高效的政务环境、宽松的投资环境、温馨的人文环境和美丽的生态环境为目标,力争到2017年之前,我市要建成国家级生态市,森林覆盖率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质量进入全省前列,让美丽宁德天更蓝、水更净、地更绿,成为“山海画廊、人间福地”。
首先,今后5年我市将大力推行“马上就办”、容缺预审、并联会审等审批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确保在“十二五”期间逐年压缩10%的审批项目,进驻中心审批项目的办理流程精简到5个环节以内,实现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努力使我市的行政审批工作到“十二五”末走在全省前列。
其次,在构建宽松的投资环境上,我市将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降低投资创业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社会事业、市政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力求在推动企业上市、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方面实现突破;在人文环境上,我市将强化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大力弘扬闽东精神;而对于生态环境,我市将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同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项目引进和建设。
❷ 宁德2017年GDP多少
根据宁德官网显示,2017年宁德市gdp是1793.87亿元,同比增长5.3%。
❸ 2017广东省各地级市GDP
找了好久!希望对你有用!
❹ 2017全国各地GDP年报出炉各省份排名如何
2017各地经制济年报出炉,山东省突破7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三,赶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个省份GDP迈上新台阶,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共有11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❺ 2017各省市gdp 人口 面积统计
2017刚来 数据哪有那么快公开 而且GDP是按季度计算的
❻ 2017全国贫困区县gdp有多少钱
大概只有一千万左右的,全国人民还有二亿每天消费不超过二十元的
❼ 2011福建省各市各县各区域GDP
泉州市初步统计实现GDP:4270亿元 13.5%(较2010年增长/百分比)
福州市初步统计实现GDP:3705亿元 13%
厦门市初步统计实现GDP:2527亿元 15%
漳州市初步统计实现GDP:1768.9亿元 14.2%
龙岩市初步统计实现GDP:1259.87亿元 13.2%
三明市初步统计实现GDP:1231.17亿元 14.1%
莆田市初步统计实现GDP:1050亿元 15%
宁德市初步统计实现GDP:920亿元 24.50%
南平市初步统计实现GDP:800亿元 13%
福建省GDP总和为:17500亿元(全省GDP不等于各地级市GDP之和)
❽ 2017年上半年各地gdp都出来了吗
上半年中国经济能否延续向好势头,外界十分关注。
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速能否实现延续一季度的走势,继续跑赢GDP增速,外界对此抱以期待。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795万,创历史新高,在此重压之下,上半年就业能否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日程安排,国家统计局今日将公布中国经济“半年报”,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等重磅数据将揭晓。
上半年GDP增长水平如何?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迎来“开门红”,GDP同比增长6.9%,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2个百分点,比上年四季度加快了0.1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
上半年中国经济能否延续这种向好势头,外界十分关注。记者注意到,对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国务院7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已有定调: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先期披露的进出口、物价、用电量等数据印证着“经济稳中向好”的判断。其中,上半年进出口增长19.6%,创下了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半年度同比最高增速;上半年全国CPI同比上涨1.4%,处于年初制定的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之内;1-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3.6个百分点;上半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均值为51.5%,高于去年同期1.7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记者分析,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二季度中国经济延续了一季度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