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2013年全国百强县gdp排名

2013年全国百强县gdp排名

发布时间:2021-02-12 19:25:56

Ⅰ 2014年中国县区gdp排名

没有所有的,只有百强县,希望能帮到你:

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榜单

Ⅱ 全国的县当中2013年gdp澧县排第几

《2006年新疆维抄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区年末总人口2050万人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018.98亿元(经国家统计局联审通过),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487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14位。

Ⅲ 全国GDP十强县 是哪十个县

2009全国百强县排名:

1.江苏江阴市 R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 江苏昆山市 R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 江苏张家港市 R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 江苏常熟市 R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 福建晋江市 R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 江苏吴江市 R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 浙江慈溪市 R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 浙江绍兴县 R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 江苏宜兴市 R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0山东荣成市 R1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Ⅳ 全国百强县排名是看什么的

全国百强县(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发布时间:-5-10 被阅览数:658 次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2000年以来,关于县域经济“百强县”的评价,国内有两个最权威的排名。即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评出的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区)和《经济日报》与中国区域经济学会评出的我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即“经济百强县”,至今已进行到了第四届。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百强县”评价,主要采用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的33个指标,分别计算出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发展潜力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根据测算和统计结果,每年公布综合发展指数前100位县以及重要单项指标前100位县。该评价指标体系中,发展水平主要反映县(市)的发展程度,它包括经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发展活力主要反映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包括经济发展速度、贸易、外资、投资等。发展潜力主要反映县(市)的发展后劲,它包括资金、生产效率、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文化教育。各方面具体指标:
发展水平
(1)经济规模
地区生产总值
地方财政收入
(2)产业结构
非农产业比重
(3)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密度
人均GDP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4)社会发展水平
每万人拥有社会福利院床位数
每万人中的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数
发展活力
(1)发展速度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工业企业增长速度
(2)贸易与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额与GDP之比
出口总额与GDP之比
外资企业比重
(3)投资
每百户居民民用汽车拥有量
每百户的电话拥有量
人均各项贷款
人均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投资变动率
发展潜力
(1)财政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
(2)生产效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
工业劳动生产率
耕地产出率
(3)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
人均耕地面积
公路密度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
(4)文化教育
每万人中的中学生人数
每万人中的小学生人数
小学密度
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
指数含义及计算过程为:
1、指数所反映的经济意义
每个指数值的范围是介于0到100之间,在单项指数中,每一个指数值代表一个县在该方面的水平高低,指数为100代表基期年度的最好水平。在综合发展指数值中,每个指数值代表一个县在该年度综合发展的水平和程度,指数的高低反映的是一个县(市)发展的综合水平的高低,在年度和年度之间,该指数既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又可以进行纵向比较,既可以反映它的相对变化程度,又可以反映它的绝对变化程度。
2、指数的计算过程
主要根据主成分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一个县(市)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评,主要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原始数据同趋化和无量纲化;
第二步,计算相关系数。对标准化后的每两个指标变量间计算相关系数,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关系数矩阵。
第三步,计算其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第四步,选择综合反映该经济现象的主分量;
第五步,确定该主分量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元素值为各变量的权数;
第六步,计算指数值。以以上确定的权数对经过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加权合成,从而得到反映各因素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
最后,以各因素的指数值进行加权合成,计算出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 =0.5×发展水平指数 +0.2×根号下(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0.3× 根号下(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

Ⅳ 2O15年全国百强县排名

第十五届全国百强县,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江苏省数量最多共26个,其次依次内为山东21个、容浙江18个、辽宁7个、福建6个。
江苏包揽了榜单的前五名。该省的经济实力近年来大有赶超“老大哥”广东之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GDP总量为34526.64亿元,为全国最高;江苏紧随其后,为33926.90亿元,这两个地区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3万亿俱乐部”成员。不过在百强县榜单中,广东仅1县上榜。
与此同时,有9个除直辖市以外的省份与榜单无缘。分别是:甘肃、广西、贵州、海南、黑龙江、宁夏、青海、西藏和云南。

Ⅵ 全国百强县排名第一是哪里当地的经济有多厉害

Ⅶ 百强县排名是按什么排

百强县的惟一标准
从200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每年根据全国2000多个县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对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算,以客观评估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更为科学地描述县域发展轨迹,并根据测算和统计结果,公布综合发展指数前100位县以及重要单项指标前100位县。

百强县大多落户“三大圈”

广东顺德、江苏昆山、江苏江阴、江苏张家港、江苏常熟、广东南海、浙江萧山、江苏武进、江苏吴江、浙江绍兴分别排在今年中国县域经济最发达的前十强。广东的顺德连续四年稳居榜首,江苏凭借强劲的苏南板块在前十强中占据6个席位,而浙江以遍地开花、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为后盾在百强中占据了最多席位。

2004年度百强中有84个县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三大圈”中,其中47个县属于长三角地区,15个县属于珠三角地区,22个县属于环渤海地区。不属于上述三个地区的县也主要分布于大城市周边、交通要道和口岸地区。86个县分布于平原和浅山丘陵地区。农业生产大县也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蔬菜、水果生产大县约占一半左右,肉类生产大县占三分之一。

从连续几年的测评结果看,各地区在指数前100位中席次的增减以及县域在指数中序列的进退,主要反映了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但与县域区划改变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广东南海、浙江绍兴在前十强中的位次的改变,主要由于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划归周边城市造成了经济总量和平均水平下降。

百强县全面改观县域风貌

百强县投资活跃,出口强劲,发展充满活力。2003年,百强县县均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7.9亿元,县均贷款余额1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37%、46%。县均出口总额达到6.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41%。

据统计,2003年百强县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1.6%。农林牧渔劳动力在所有劳动力中的比重为38.4%。规模以上企业个数达到37344家,销售收入达到22000亿元。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百强县一般都确立了自己的强势产业,从农产品加工业到制造业,从普通工业到高科技产业,百强县根据自身条件,各显身手,竞争力明显提升,产生了一大批著名企业和著名品牌。

近年来,随着高速路网的建设,许多百强县与大都市的时间距离缩短到2小时之内,成功纳入大都市经济圈。县域通讯设施、市政建设、环境美化也达到很高水平,公路密度达到0.82公里(平均公里),每百户拥有电话109门,每百户拥有民用汽车9.8辆,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百强县的另一个特点是,城乡统筹发展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部分县初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居民化,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三农”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百强县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根据2003年各县统计结果,百强县国土面积仅占全国全部县域面积的1.3%,人口占全部县域的7%,但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部县域的23.5%,财政总收入占到33.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到24.5%。

全国百强县2003年县域平均GDP总值达到163亿元,平均财政收入为1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8.6亿元。与上年相比,百强县的GDP总量增长了19%,财政总收入增长了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5%。以人均GDP衡量,前十强及部分百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甚至超过京、津、沪以及江、浙、粤等地级以上城市的平均水平。

百强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一些主要指标接近或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百强县2003年人均GDP为2.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600元,人均农民纯收入5400元,人均在岗职工工资收入1.6万元。其他指标如通讯设备拥有率、高中入学率等也已达到小康水平。

Ⅷ 请教各位,谁有2011年中国百强县(市)GDP排行情况,烦请分享,非常感谢!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8月15日最新发布了《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2010全国百强县也随之同时出炉。

据悉,该报告是在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辽宁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鞍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海城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上发布的。

此次百强县的评选主要考察当地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不仅评价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还评价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其中经济指标包括当地的人口、GDP、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县域科学发展评价包括“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和“以幸福指数为主要内容的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等三方面。

评选结果表明,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具体分布在18个省(市、区),分别是:江苏省数量最多为28个,浙江省25个,山东省27个,福建省7个,河南省8个,辽宁省7个,河北省4个,湖南省4个,陕西省3个,山西省1个,江西省2个,广东省2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吉林省1个,黑龙江省1个,上海市1个,四川省1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

据了解,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为:人口83.4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07.1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9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43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9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9240元,其分别比上年增长0.76%、14.15%(当年价比,下同)、20.86%、13.31%、12.57%、10.99%。

本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前10名分别是:
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江苏吴江市、浙江慈溪市、江苏太仓市、浙江绍兴县、江苏宜兴市、福建晋江市、浙江义乌市、广东增城市、浙江余姚市。
其中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地理位置相连的四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一名。
在陕西省,2009年度全国“百强县”揭晓,继神木、靖边去年入围百强后,府谷县今年再入百强,至此全国百强县我省已占据3席。其中神木县位列全国百强县第44位,西部百强县第5位,府谷由上届全国排名第469位一跃进入第91位,靖边居95位。

2007年,神木县以排名第92位的名次挤进全国百强,实现了陕西县域在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

2008年,除神木县外,靖边县也跻身“全国百强”,分别排第59位和第93位。

府谷县被认为是这次年会上的一匹“黑马”,该县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最大电石和金属镁生产基地,打造国内一流的煤电化载能工业基地和国际知名的“中国火电第一县”的目标,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民企集团化战略,首次跻身“中国百强县”行列,同时由西部百强的第81位跃居第6位。

此外,西部百强县陕西也增至11席。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揭晓,2009年度“西部百强”中,陕西有11个县(市)名列其中,分别是神木县(第5名)、府谷县(第6名)、靖边县(第7名)、吴起县(第13名)、志丹县(第16名)、定边县(第45名)、韩城市(第58名)、安塞县(第61名)、高陵县(第74名)、黄陵县(第94名)和子长县(第95名)。

陕西县域在“西部百强”中逐年增多,位次前移。

家乡神木从2007年以全国92名的成绩为陕西争得第一个全国百强县以来,一直保持强劲势头,2008年为全国县域经济排名第59位,在此次排名中上升15为,位居第44名。

这个以煤炭起家的县,如今全力走在经济转型的路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旅游业,促进就业,保障民生。
2009年实现了全民免费医疗,轰动全国,其实比免费医疗更早一些时候,开启了中国十二年免费教育(小学到高中)的先河,如今又在试行全民养老保险工程,在民生方面走在中国的前沿,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民生改革的风向标,被媒体称为“神木现象”。

Ⅸ 2014中国2014百强县gdp排名第100名的gdp是多少

2014年排在100位的是

四川的西昌市 GDP是418.69亿元,同比增长11.5%

阅读全文

与2013年全国百强县gdp排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