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陕西省GDP排第几
陕西第14位。2.44万亿元。
㈡ 陕西省的经济排行榜
2006年中国各省经济排名:陕西省列位20(总共31个省份)
2007年中国各省经济排名:陕西省列位21(总共31个省份)
↑以上资料来源
润鑫网络
2005年中国各省GDP排行榜:陕西省列位20(总共31个省份)
↑以上资料来源
经济论坛
2007年中国内地各城市gdp排名:陕西省省会西安市列位38(总共100个市级城市)
2007年中国内地各城市人均gdp排名:陕西省宝鸡市列位96,西安市列位129,咸阳市列位132(总共200个市级城市)
↑以上资料来源
HI
㈢ 2010陕西县域经济排名
陕西省政府办公厅昨日召开表彰大会,对2010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进行表彰,府谷县、神木县、靖边县等10个县成为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10强县,其中我市高陵县排名第5。
十强县陕北占了7个
经对83个县(市)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31项指标进行综合监测和排位,去年名列前10位的县(市)依次是:府谷县、神木县、靖边县、吴起县、高陵县、志丹县、黄陵县、凤县、彬县、安塞县。
2010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获奖县分别是吴堡县、合阳县、延长县、富平县、白水县、洛南县、镇安县、柞水县、永寿县、丹凤县。
同时,经过对2010年107个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进行排位对比,昨日的表彰大会还对陕西省工业增长速度前10名的县(市、区)予以表彰。依次为富县、佳县、吴堡县、麟游县、宁陕县、长武县、旬邑县、平利县、永寿县、横山县。
府谷神木靖边名列前三
在10强县中,依靠能源产业支撑,府谷县、神木县、靖边县名列前3,资源优势明显的陕北占了7席。其中,府谷县仍然连续两年稳居第一,而彬县以其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由上年的第11位上升至第9位,跻身全省10强县行列。
在2008年的10强县排名中,府谷排名第3,2009年首次由第三跃居第一,取代了神木县连续5年名列全省之首的地位。相关人士分析,府谷居首,靠的是较快的经济增长和良好的社会指标,特别是很多增长速度指标位次前移。
根据2010年监测指标,府谷县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财政总收入增长速度等都明显超过位居第二的神木。但与此同时,神木县的部分总量指标仍然稳居第一,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居民人均收入等。
十强县6%人口创造18.1%GDP
2010年,10强县人口占全省的6%,创造了18.1%的GDP。
据统计,去年全省83个县(市)实现GDP5244
.6亿元,占全省的52.3%。其中,10强县GDP为1809.81亿元,分别占全省和83个县(市)的18.1%和34.5%。同时,10强县县均GDP180.98亿元,是83个县(市)平均水平的2.9倍;实现工业增加值1381.8亿元,占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的49.1%,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6.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1.3个百分点。
链接
西安连续两年包揽五强区
陕西五强区榜单昨揭晓
昨日,2010年度陕西十强县、五强区等备受关注的榜单新鲜出炉。
其中,西安市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荣获2010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西安市连续两年包揽陕西五强区。
经对24个区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30项指标进行综合监测和排位,2010年度名列前5位的区依次是: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即2010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
据了解,在2009年,西安继2008年占据五强区其中四席后再进一步,新城区进入前五强,因此西安市已经连续两年包揽了城区发展五强。
去年,陕西五强区人口占全省的10.4%,创造了20.6%的GDP。五强区GDP为2066.81亿元,分别占全省和24个区的20.6 %和43.1%。区均GDP413.36亿元,是24个区平均GDP的2.1倍。
背景
十强县五强区如何脱颖而出
“十强县”、“五强区”如何从陕西众多区、县中脱颖而出?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要参考四大类指标,多达30余项,最后对指标加权计算出综合分值进行排名。
什么是县域经济社会?
据悉,县域经济社会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社会。根据我省实际,县域经济社会监测考评范围为全省107个县(市、区),重点监测考评83个县(市)。
监测考评有哪些指标?
去年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检测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大类。其中83个县(市)监测考评指标为31项,24个区监测考评指标为30项。资料分别来源于统计、教育、公安、民政等部门。
其中,经济发展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总收入等,前三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指标,是监测考评县域经济的基础性指标。
经济结构指标包括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比重、城镇化率等。主要反映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等重点工作任务的实绩。
社会发展指标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有线电视入户率等。主要反映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推动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情况。
生态环境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总量减排、常用耕地面积指数等,主要反映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最后,监测考评以功效系数法对监测指标进行无量纲化标准处理,加权计算出各县(市、区)监测指标的综合分值。
十强县、五强区如何奖励?
按照省政府有关奖励办法,对年度通报表彰的“十强县”、“五强区”和争先进位前10名县、前5名区及工业化发展单项奖前10名县(市、区)进行奖励。
首次进入“十强县”和“五强区”的县(市、区)将各获得100万元的奖金,其他“十强县”、“五强区”以奖励50万元为基数,对照上年位次,每进1位增加奖励10万元,每退1位减少奖励10万元,减完为止。
亮点
神木县和雁塔区居民最富
去年陕西县域经济比重占全省半壁江山。记者了解到,去年陕西县域、城区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神木县GDP位居全省县域之首
据统计,去年我省83个县(市)GDP为524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0%,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52.3 %,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县均GDP 63.19亿元,较上年增加13.2亿元。其中,神木县GDP达到604.94亿元,位居全省县域之首。
神木县和雁塔区居民最有钱
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5元,83个县(市)中,有58个超过全省水平。神木县在上年7223元的基础上,再次突破8000元大关,达到8672元,分别高出全省和全国水平4567元和2753元。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5元,较上年增加1566元。其中41个县(市)和20个区超过全省水平,神木县和雁塔区分别达到22301元和23517元。
神木县财政收入最高
去年,全省县均财政总收入7.56亿元,较上年增加1.75亿元,增长30.1%;区均财政总收入28.21亿元,增加6.65亿元,增长30.8%。有13个县(市)和17个区财政总收入超过10亿元,最高的神木县达129.32亿元。
在财政支出中,全省教、科、文、社、卫、农和住房保障支出比重为57.6%。其中,83个县(市)比重为63.7%,高出全省水平6.1个百分点;24个区比重为65.4%,高出全省水平7.8个百分点。
府谷县城镇投资最高
去年,我省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83个县(市)平均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9.43亿元,较上年增长30%,22个县(市)超过50亿元,最高的府谷县达到182.72亿元;24个区平均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2.6亿元,较上年增长29.1%。雁塔区固定资产投资最高,达到808.17亿元。
同时,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9.5%,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有26个县(市)和6个区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5个县(市)和 6个区达到或超过50%,比上年增加4个和2个,最高的眉县达到70%。
㈣ 全国2016年县域经济排名
分类
1.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宏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2.从历史发展来看:家庭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3.从政府参与经济发展的方式看: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4.从经济的主体来看:政府经济(又称公共经济或公共部门经济)、非政府经济(包括企业经济等)。
5.从经济的研究对象来看:金融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等。
㈤ 2016年西安市各区人均GDP
2016已经划上圆满句号,今年西安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6257.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较2015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8和0.9个百分点。在全国位于26位。
对于过去的一年西安各区县取得的成绩您是否清楚呢?
日前西安统计局公布了2016年西安各区县经济运行数据。GDP是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体现了各区的财力、经济活跃度以及创造财富的能力。
您知道哪些区县最富,哪些区县实力较弱呢?
雁塔区
1235.43亿
全市排名:第1
全区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超过110万。雁塔区是西安市最大的核心区,区内拥有西安市最好的文化教育资源与众多名胜古迹,是中国著名的科教文化旅游大区。2016年雁塔区跃上1200亿元的大关,总量居全省24城区之首!
未央区
772.88亿
全市排名:第2
全区总面积262.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80万。历史上先后有秦、汉、唐等11个王朝建都未央。2010年跻身新中国60年县域经济最具投资潜力十大县市。如今的未央区位于西安城区北郊、是西安市新的行政中心、城市中心区,是二十一世纪的“浦东新区”。
碑林区
741.68亿
全市排名:第3
全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60万。是一个文化教育发达、文物名胜荟萃、科技力量雄厚、市场经济繁荣的城区。碑林区也是西安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莲湖区
621.91亿
全市排名:第4
总面积38平方公里,总人口70.68万。辖9个街道,这里交通发达,遗址众多,历史上莲湖区域是西安中心城区的一部分,自汉高祖五年(前202)设长安县后,历代属长安县辖。
长安区
608.02亿
全市排名:第5
全区总面积1580平方千米,辖25个街道办事处,人口108万,古长安曾是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的京畿之地,长安交通方便,铁路公路连接四面八方;通讯发达,电力充足,水源丰沛,地下热水蕴藏丰富。
新城区
540.66亿
全市排名:第6
总面积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86万人,是陕西省政府和省市机关的所在地,新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是省市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古城门户”之称。同时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
灞桥区
329.78亿
全市排名:第7
全区总面积332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办事处,33个社区,22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60.82万。集中了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产业文化资源与经济文化资源。
高陵区
300.24亿
全市排名:第8
高陵区幅员面积294平方公里,辖3镇3街道2管委会;常住人口超过35万。境内有唐昭慧塔、李晟碑、东渭桥遗址等古文化遗迹,是中国建县历史最早的县份之一。高陵区是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阎良区
193.94亿
全市排名:第9
总面积244平方公里,辖2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28万人。阎良区航空工业发达,是集飞机设计、制造、鉴定、试飞、教学、研究于一体的著名中国航空城。阎良旅游以航空科普游为主。
临潼区
183.11亿
全市排名:第10
总面积915平方公里,人口72万,辖23个街道办事处、28个社区,285个行政村。自周秦到汉唐,临潼一直为京畿之地,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带。现在是中国御温泉之都、中国十佳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城区、陕西省旅游示范县。
户县(鄠邑区)
162.81亿
全市排名:第11
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户县地处古都长安近郊,为周秦汉唐历朝京畿之地,秦汉时为皇家上林苑属地,历史遗存与文化积淀丰富而厚重。
蓝田
122.44亿
全市排名:第12
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万。蓝田县亦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因境内盛产美玉而得名。蓝田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是闻名遐迩的“美玉之乡”。
周至县
114.99亿
全市排名:第13
全县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9.4万。境内有道教文化发祥地、世称“天下第一福地”的楼观台,周至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总结: 2016全市各区基本保持8%的经济增长速度,长安区以12%的增幅占据第一位,增长速度较低的是阎良、临潼区,分别是2.3%,4.2%。
㈥ 陕西各市经济排行
前三名是西安``宝鸡``咸阳```延安```榆林```渭南```汉中```安康``商洛``铜川```杨凌``
由于国家能源开发的政策```延安和榆林对陕西GDP的贡献比重越来越大```这两个市的GDP增速也是陕西现在最高的```
㈦ 2016年全国县级城市经济排名
县级市房价的走向,主要还是看所在县能否引进工业等。因为工业发达才能吸引人口回,买答房的人多,房价自然上涨,如果没什么发展前景,房价就没什么涨的前景。因为没经济来源自然买房的人就不多,房价也自然涨不起来,反之亦然。
㈧ 求:陕西省城市排行榜
2006年中国来各省经济排名:陕西自省列位20(总共31个省份)
2007年中国各省经济排名:陕西省列位21(总共31个省份)
↑以上资料来源
润鑫网络
2005年中国各省gdp排行榜:陕西省列位20(总共31个省份)
↑以上资料来源
经济论坛
2007年中国内地各城市gdp排名:陕西省省会西安市列位38(总共100个市级城市)
2007年中国内地各城市人均gdp排名:陕西省宝鸡市列位96,西安市列位129,咸阳市列位132(总共200个市级城市)
↑以上资料来源
hi
㈨ 陕西省商洛市各县GDP排名!
GDP总量
0 c- ~, p& R; H) L1.汉滨区:GDP114.2亿元。(安康1)/ [( O" `% R/ s8 r: J5 F. P
2.汉台区:GDP107.65亿元。(汉中1)
! M5 w. I& `9 X" X$ r3.城固县:GDP77.2亿元。(汉中2)
% ?7 A8 a! w5 L7 f3 l& V4.商州区:GDP67.59亿元。(商洛1)- ^( |6 o( x) Z7 }
5.南郑县:GDP67.0亿元。(汉中3)
c$ B, W) M2 X! g6 ]3 K* }6.勉 县:GDP57.6亿元。(汉中4)
2 P6 @0 n! ?) b7.旬阳县:GDP55.44亿元。(安康2)
9 V( h6 o' ?" l8.洛南县:GDP 47.61亿元。(商洛2)1 O4 B" A0 h5 U$ L3 b. m
9.洋 县:GDP47亿元。(汉中5)7 U# _7 a0 W C# T% @% @% }
10.山阳县:GDP40.38亿元。(商洛3)
5 y5 e1 G- N2 ?+ W! J4 B11.略阳县:GDP38.74亿元。(汉中6)
; n9 @2 v: F: d! p0 _/ s2 |12.镇安县:GDP37.37亿元。(商洛4)) e& A4 E5 [8 W& |5 [$ X" h8 @
13.西乡县:GDP36.1亿元。(汉中7)9 z3 L' ?, W( Y# ?
14.丹凤县:GDP33.37亿元。(商洛5)+ R0 \4 @; |. f& Y
15.宁强县:GDP32.04亿元。(汉中8)1 r3 J% Z; M( h- ^4 v% D' a
16.柞水县:GDP30亿元。(商洛6)/ f. k! I0 O- r5 a9 C
17.商南县:GDP29.61亿元。(商洛7)
+ @8 C1 {/ Z( V6 {18.汉阴县:GDP28.45亿元。(安康3)
( j5 ]3 z8 L* ^& p8 N! B19.紫阳县:GDP28.1亿元。(安康4)7 `0 O5 B8 P6 h
20.石泉县:GDP27亿元。(安康5)' v0 }5 R8 ~2 n4 B" w, O
21.镇巴县:GDP24.87亿元。(汉中9)4 F! c% V- S- O7 F
22.平利县:GDP23.9亿元。(安康6), n% }' B- ?! O l; o ?
23.白河县:GDP20.04亿元。(安康7)
6 W! l* e0 ^# D9 S- U" P24.岚皋县:GDP16.3亿元。(安康8)
8 Q9 V. J+ G* @6 r' G4 C1 ]3 N* a25.宁陕县:GDP11.61亿元。(安康9)
3 b- o( ^+ ~, c5 h: S* B2 Q- u" S% S26.镇坪县:GDP6.8亿元。(安康10)
8 ?9 ]- c) V% I# i! Q. X8 a27.留坝县:GDP5.5亿元。(汉中10): B! Q5 B+ i8 L/ }
28.佛坪县:GDP3.1亿元。(汉中11)7 u/ h4 P; O0 Q! \& N; r9 [
* K# }6 ^8 x( f! X5 C, S) Z- ]; z8 @8 |
地方财政收入. b7 b+ U+ H0 g1 b
1.汉台区:地方财政收入4.51亿元(汉中1)- q8 K* y" M; S% W& s$ p4 s' Q9 f
2.南郑县:地方财政收入2.7亿元(汉中2)
+ B2 ]% t c7 a( l! e' x8 y+ ^. U3 h3.汉滨区:地方财政收入2.22亿元(安康1)$ x0 o1 c3 g$ Y, M1 R0 R3 U) B: z
4.旬阳县:地方财政收入2.11亿元(安康2): a( L% L" V+ d6 v- M" I4 ?
5.商州区:地方财政收入2.02亿元(商洛1)2 X* O/ ]3 F9 V# u; M' p
6.洛南县:地方财政收入1.93亿元(商洛2)
% S1 v" H" X' I. C7.勉 县:地方财政收入1.76亿元(汉中3); q) p1 o: ] E h! |, q6 p
8.商南县: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商洛3)
% f2 N" b$ W, ?4 P8 G5 `+ R2 F9.山阳县:地方财政收入1.32亿元(商洛4)' p. A8 t( [- ] v0 B! R4 ~: X, S
10.略阳县:地方财政收入1.24亿元(汉中4)$ N; {5 ^( h$ F! e1 b
11.丹凤县:地方财政收入1.15亿元(商洛5)
( \# N+ L) H: X/ i! M, n0 W) _ Y9 L12.柞水县: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商洛6)
8 E- \1 B g4 F: a: E$ L1 J13.镇安县:地方财政收入1.04亿元(商洛7)" Z1 L# K) |0 q" u$ S0 F0 |4 X" {
14.洋 县:地方财政收入1.03亿元(汉中5)! ~. k- K8 d$ x4 w8 ?' x( j7 v: E, z
15.西乡县:地方财政收入1亿元(汉中6)
7 W5 r0 q9 e% x% X. B16.紫阳县:地方财政收入1亿元(安康3)
& C$ M2 f8 i, n- G6 l8 h17.城固县:地方财政收入0.93亿元(汉中7)
$ L* w% p5 C& l$ S$ R' G; N18.汉阴县:地方财政收入0.8亿元(安康4)7 t$ |$ w, h+ L+ D8 e
19.宁强县:地方财政收入0.7亿元(汉中8)
4 p" _" m- @1 t+ X4 e; K" R20.石泉县:地方财政收入0.7亿元(安康5). I y" Y/ J6 M0 b0 G" n
21.平利县:地方财政收入0.55亿元(安康6)! t: ~7 Q' p v+ G; Y! L
22.白河县:地方财政收入0.54亿元(安康7)& Z7 X" K" Z/ Z
23.岚皋县:地方财政收入0.52亿元(安康8), u/ G* Z, }- i M' o% m
24.镇巴县:地方财政收入0.45亿元(汉中9)
% S& \ L: v4 F8 l9 S" M' H25.宁陕县:地方财政收入0.3亿元(安康9)
L' }8 H" r) A! {26.镇坪县:地方财政收入0.26亿元(安康10)5 [+ ?$ A4 S$ o( Y
27.留坝县:地方财政收入0.1亿元(汉中10)
/ X7 k* A1 l: V; _8 z2 F! w28.佛坪县:地方财政收入0.1亿元(汉中11)7 b1 B1 p, f$ U( C- O
" C' ]6 `; L5 Y1 a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