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考虑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考虑净出口额,而不考虑进口的
有的学者在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完全可替代的假设下,得出进口对经济只起负贡献作用的结论;而在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完全不可替代假设下,假定进口全用于中间投入,把进口产品占全部中间投入的比重作为进口对GDP的贡献。这种计算方法既缺少理论上的支持,也过于简单,没有考虑各种进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与国内产品的各种联系及其对增加值的影响。
判断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必须把外贸产品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来考察,根据各种外贸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与国内产品的联系和作用,来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所以,顺理成章的就是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相应的分析方法。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对经济系统有着不同的作用,应分别予以考虑。在出口方面,出口产品是最终产品的一部分,从需求方面拉动经济。通过严格的数学公式推导,可以计算由出口拉动的总产出,根据总产出与增加值的关系即可计算由出口拉动产生的增加值以及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和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进口方面,进口作为初始投入的一部分,从供给方面推动经济。在定义了供给系数以后,通过严格的数学公式推导,可以计算由进口推动的总投入;根据总投入与增加值的关系,可以计算由进口推动产生的增加值以及进口对经济的贡献和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❷ 外贸对经济增长是“负贡献”吗
有人据此认为,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负,说明外贸拖了GDP增长的后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的。对这种观点,有必要加以分析和澄清。
我们先来看看净出口负贡献率的含义是什么。按照经济学理论,从总需求角度,一国的GDP可以分解为总投资、总消费和净出口三个部分,净出口是指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净出口增量/GDP增量×100%。因此,净出口指标以及净出口贡献率,表示的是外贸对GDP的统计贡献度。净出口贡献率是负数,表明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减弱,但并不表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起了负的拉动作用。
假设一种极端的情况,一国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没有对外贸易,那么,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就等于零,不会产生负作用。再假设一国开展了对外贸易,但进口额和出口额相等,净出口为零,这能说明该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于零吗?显然不能。即使净出口是负的,也不能说明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负的。多年来,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净出口当然是负的,难道可以说外贸发展拖累了美国经济吗?事实上,美国利用国际贸易,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本国已经丧失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产品,为本国产业升级、占据产业高端提供了条件;价廉质优的进口产品,降低了本国的通货膨胀率;等等。可见,美国从外贸中获得了巨大经济利益,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并没有吃亏。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是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发展了,贸易参与国可以本国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增长,能够带动一国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发展开放型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引擎,而对外贸易在开放型经济中起着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发展到出口和进口并重的新阶段。“净出口负贡献”的观点掩盖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进口对一国的经济增长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第一,进口贸易可以缓解供给约束,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一国的产品生产会涉及多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通过进口国内短缺的原材料、能源、关键设备等要素,可以缓解国内短缺要素约束,弥补国内生产要素供给缺口。第二,进口贸易可以创造有效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进口国外的商品尤其是进口国外的新产品,会培育国内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当需求扩大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刺激国内企业生产该种商品、形成新的产业。第三,进口贸易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通过进口,可以获得更为先进的技术设备等,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第四,通过进口获得技术,可以节省研发时间和资源,加速本国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❸ 中国2019年gdp总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 值达 99.09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0,467 亿元,同 比增长 3.1%;第二产业增加值 386,165 亿元,同比增长 5.7%;第三产业增加值 534,233 亿元,同比增长 6.9%。
❹ 中国201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30万亿占gdp多少
2019年我国gdp是99.0865万亿元。30万的进出口总额,占当年gdp的大约30.27%。
❺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已稳居全球第一位了吗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居第一位。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压力挑战下实现平稳开局,居民消费持续旺盛,投资增速平稳回升,凸显出强大的国内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和意义。中国大市场潜力加速释放,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底气,也将在中国和世界进一步加深融合过程中为全球经济带来更多红利。
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引擎。今年第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1%,消费需求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790亿元,同比增长8.3%。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家詹姆斯·劳伦斯森评价说,中国零售业“蓬勃发展表现突出”。
强劲内需产生积极外溢效应。美国经济学家戴维·戈德曼注意到,今年年初,中国几乎所有的亚洲贸易伙伴都增加了对中国的出口。这一势头还在延续,4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1万亿元,增长6.5%,其中进口1.21万亿元,增长10.3%。
除商品消费外,旅游、休闲、餐饮、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也亮点纷呈。一季度,在全部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为47.7%,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在这样的关键年份,国际社会期待从两会中读懂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内在逻辑,从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探寻破解时代难题的信心与启示。
当前,全球经济承压下行。世界银行认为,世界经济或将从2019年开始踏入一段低增长、高系统性风险里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近期下调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新的一年,发展问题无疑仍是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面对稳中有变的挑战,2018年的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成绩单。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6%,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居首位。
中国的经济数据引发外媒普遍关注,他们认为,中国经济走势平稳,内需和创新驱动持续增长,发展后劲十足,对世界的积极影响仍在增加。
“中国已经成为创新型经济大国,高科技制造业保持高速发展。”希腊《新闻报》援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称,中国跻身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前20个经济体之列。
创新在中国发展的引领作用增强,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数字消费、电子商务、现代化供应链、互联网金融等新技术相互融合,有效带动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稳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发展的质量持续改善。《联合早报》称,虽然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中国经济难得地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产业结构持续升级,需求结构调整优化。“转型调整期的中国,旧的产能正在退出,新的产能在不断形成,让市场看到曙光。”路透社的报道称。
意大利“投资今天”网站称,中国经济释放出的积极信号是,服务和消费正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电子通信、互联网、医药等领域的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更加关注可持续的长期发展,中国经济充满新机遇。
联合国近日发布的《201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中国全领域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将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和财富增加发挥积极作用。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希腊《新闻报》认为,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强劲动力。
❻ 2019年推动经济增长最大的引擎是
消费仍然是引领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从需求结构看,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国内消费保持平稳增长,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1%,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自2015年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一方面表现为实物消费里升级类商品增长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服务消费保持比较快的增长。与投资拉动型经济不同,消费拉动型经济更具发展潜力。消费对于经济最突出的贡献在于激活了产业端。不仅如此,消费还能引入竞争机制,助力产业结构调整。
一方面,随着科技水平与互联网飞速发展,再加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大众消费观念和模式不断更新和升级。传统的消费需求结构面临重大挑战。在消费端的压力下,供给端不得不加速科技更新,发展出以消费需求为主的生产方式。
另一方面,消费强化价格机制。在消费需求的变化下,市场通过价格的引导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价格机制能够向生产者传递出市场中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力度,同时也向生产者传递着生产该类产品所需要的成本。
从根本上来讲,消费拉动经济的路径还是通过扩大消费需求—经济增长(GDP增长)—扩大消费需求,但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其发展模式更为主动。
其一,消费拉动型经济是以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消费水平为导向,这符合经济发展的初衷,更具内生发展动力。
其二,消费需求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于政策效力,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居民对于新消费需求的愿望迫使企业更为积极地处理过剩产能,这无疑完善了市场的淘汰机制。
其三,消费需求提升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是全方位的,消费不仅对产业提出了高要求,对生产者、从业者以及服务提供者也都提出了要求,这意味着社会的教育、创新、保障都需同步跟进,而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
“足不出户、网购天下”。网购早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❼ 什么是外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必须把外贸产品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来考察,根据版各种外贸产品在生权产过程中与国内产品的联系和作用,来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所以,顺理成章的就是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相应的分析方法。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对经济系统有着不同的作用,应分别予以考虑。在出口方面,出口产品是最终产品的一部分,从需求方面拉动经济。通过严格的数学公式推导,可以计算由出口拉动的总产出,根据总产出与增加值的关系即可计算由出口拉动产生的增加值以及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和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进口方面,进口作为初始投入的一部分,从供给方面推动经济。在定义了供给系数以后,通过严格的数学公式推导,可以计算由进口推动的总投入;根据总投入与增加值的关系,可以计算由进口推动产生的增加值以及进口对经济的贡献和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❽ 求解 外贸贡献率 怎么计算
gdp是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用支出法进行核算时,使用公式Y=C+I+G+(X-M)。y即gdp,国民收入。c为消费, 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X是出口,M是进口,(X-M)就是净出口。
(2)分别计算gdp、消费、净出口等的变动率,根据上式,变动率加总仍然满足上式,再用上式右边的例如消费的变动率除以左边的GDP变动率,可以得到消费对于GDP的贡献率。其他的一样求
参考资料:sername
pengfld | 2010-12-04
❾ 消费,净出口对 GDP贡献率怎么计算
(1)gdp是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用支出法进行核算时,使用公式Y=C+I+G+(回X-M)。答y即gdp,国民收入。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X是出口,M是进口,(X-M)就是净出口。
(2)分别计算gdp、消费、净出口等的变动率,根据上式,变动率加总仍然满足上式,再用上式右边的例如消费的变动率除以左边的GDP变动率,可以得到消费对于GDP的贡献率。其他的一样求
❿ 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负 什么意思
实质指净出口对GDP贡献率为负,指净出口为负数,进口大于出口,处于贸易逆专差地位。
属按照经济学理论,从总需求角度,一国的GDP可以分解为总投资、总消费和净出口三个部分,净出口是指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净出口增量/GDP增量×100%。因此,净出口指标以及净出口贡献率,表示的是外贸对GDP的统计贡献度。净出口贡献率是负数,表明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减弱,但并不表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起了负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