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世界人均gdp动态演变

世界人均gdp动态演变

发布时间:2021-02-28 23:05:41

❶ 美国近10年人均gdp是多少

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 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 、 以色列、 韩国 、马耳他、匈牙利 和捷克 。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微型国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湾、荷属安的列斯等未获国家地位的经济体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

欧洲(18国): 卢森堡(69,056) 挪威(53,465) 瑞士 (49,246) 爱尔兰 (46,335) 丹麦(45,015) 冰岛 (44,133) 瑞典 (38,451) 英国 (36,977) 奥地利 (35,861) 荷兰(35,393) 芬兰 (35,242) 比利时 (34,081) 法国 (33,126) 德国 (33,099) 意大利 (29,648) 西班牙 (24,627) 希腊 (18,995) 葡萄牙 (16,658)

美洲(2国):美国(42,076) 加拿大 (32,073)

亚洲(2国): 日本 (36,486) 新加坡 (25,176)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 新西兰(23,276)

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

塞浦路斯 (19,008) 巴哈马 (18,190) 斯洛文尼亚 (17,660) 以色列(16,987) 韩国 (14,649) 马耳他(13,144) 匈牙利 (10,896) 捷克(10,708)

从新增的8个发达国家来看,大多是原有发达国家的近邻,如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匈牙利、捷克、塞浦路斯是欧盟成员国的近邻,韩国是日本的近邻,巴哈马是美国的近邻。只有以色列是例外。

在发达国家之中,卢森堡仍位居榜首,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继续拉大 ;爱尔兰的人均GDP在20年前只是发达国家中的中下水平,2005年已跃居世界第5名,是过去20年中经济最成功的发达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东欧国家在经历了90年代初转型期的阵痛之后,在过去10年间纷纷走出低谷,成为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东欧国家中转型最顺利且最靠近欧盟的斯洛文尼亚、捷克、匈牙利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立陶宛、波兰、拉脱维亚等国也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预备梯队中。

在人均GDP 的下一梯队中(5500-9000美元),有下列国家:

塞舌尔(8,892) 爱沙尼亚 (8,885) 斯洛伐克 (7,963) 克罗地亚(7,764) 立陶宛(6,796) 墨西哥(6,566) 波兰 (6,373) 拉脱维亚 (6,150) 智利(5,742)

如能保持发展劲头,它们有可能在未来10多年内成为新增的发达国家。

人的眼光都向前看的,人们都看到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但有几个人注意到最贫穷的国家呢?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新闻公报宣布,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已达49个。它们是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老挝、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也门;安哥拉、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佛得角、中非、乍得、科摩罗、刚果(金)、吉布提、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莱索托、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尼日尔、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苏丹、多哥、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萨摩亚、瓦努阿图、图瓦卢、基里巴斯、所罗门群岛;拉丁美洲1国:海地。

世界最穷国是莫桑比克,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美元,平均每人每天0.2美元,约为瑞士的1/500。瑞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6410美元,人均每天近100美元。1996年5月17日,世界银行发表的统计资料表明,卢旺达成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年人均收入为80美元。

这些数字中惟独没有提到中国的情况,那是因为,中国既不是最发达的国家,也不是最贫穷的国家。中国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综合经济水平相当于2002年美国的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然后再用50年,进入世界前10名。中国从经济欠发达国家迈向发达国家仍任重道远。

❷ 我们国家目前消费方式的变化

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状况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民众消费重点是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为主;90年代,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下降,家用设备支出比重增加;到新的世纪,像洗衣机、电冰箱这样的传统家用设备支出比重也已大大下降.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状况如何?其结构变动有何特点?搞清这些问题,对宏观经济决策、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近几年统计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
消费结构是指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极为重要的指标,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50%-59%为温饱,在40%-49%为小康,在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根据以上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是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1999年继续下降到4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93年增长1.90倍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50.13%降到了37.9%。尽管恩格尔系数持续平稳下降,但跟西方富裕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美国八十年代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九十年代平均为24.12%。
根据近几年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数量特点,可以把居民消费结构分成三个阶段:1993年和1994年分为第一阶段,这阶段恩格尔系数大于0.5; 1995年至1999年为第二阶段,这阶段恩格尔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介于0.4-0.5之间;2000年和2001年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恩格尔系数低于0.4。这三阶段各有特点区分明显,充分地表明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下降
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一方面由于食品供应的日益充足,2001年我国水果产量6658万吨,是1993年的2.211倍;油料产量2864.8万吨,是1993年的1.588倍。另一方面由于在外饮食的增加,粮食消费比重减小,购买量大幅度下降。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粮食79.7公斤,比1989年下降40.5%;人均购买食用油8.5公斤,比1989年增长37.5%;购买牛羊肉、家禽、蛋类、鲜奶、干鲜瓜果等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在外饮食达到人均314.2元,比1989年增长4.7倍。
衣着是两项基本生存资料之一, 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衣着支出534元,比1993年增长1.775倍,它的消费比重2001年为10.05%,由1993年的14.24%下降了4.19个百分点;衣着消费向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发展的倾向更加明显,成衣化倾向成为主流。
从衣着和食品消费比重的下降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满足基本生活的支出并没有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满足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需求阶段已经结束,逐步向以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阶段过渡。
用品消费增长减缓,主要耐用消费品趋于饱和
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和洗衣机数量分别是81.9和92.2,比1993年增长1.44倍和1.07倍;拥有彩色电视机121台,比1993年增长1.52倍。上述数字表明主要耐用消费品逐步饱和,城镇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费特别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势头逐年减缓,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390元,比2000年下降3.9%,表明用品消费已经不再是人们消费的重点。
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在传统电器降温的同时,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一些新兴的家用耐用品正在取代传统电器的位置成为现阶段的“消费”热点。如:电脑、空调等。移动电话每百户拥有量从1997年1.7部到2001年每百户拥有34部增长20倍,增长幅度最大;在短短的五年间家用电脑的拥有量从97年的2.6台到2001年的13.3台增长5.12倍,2001年空调拥有量为35.8,比93年增加15.36倍。这充分证明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转变,新的世纪像洗衣机电冰箱这样的传统家用设备支出比重步入衣着消费的后尘,正在逐步下降。
交通通讯支出持续增长,支出比重变化最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的下调,移动电话及家用汽车已成为我国近几年形成的新消费热点之一。从趋势上看,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
调查显示,2001我国城镇居民交通通讯消费的比重为8.61%,比1993年上升了4.79个百分点;其中,2001年城镇居民交通消费的比重为3.31%,比1993年上升了0.82个百分点;通讯消费的比重为5.30%,比1993年上升了4.0个百分点。
住房消费比重上升较快
居住方面的消费比重大幅上升,这是与我国住房及配套的工资制度改革紧密相关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健全,住房的商品化、货币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人们用于改善居住环境方面的支出也呈较大幅度的增长。所有这些,都将导致住房消费比重上升。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在全国57个城市对2.28万名城镇居民进行了买房意向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房改政策对住房需求的拉动效应已经基本释放,城镇居民中有74%的人拥有了自己的住房。51%的人是为了扩大居住面积和改善居住条件,这说明城镇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已开始从“有房住”向“住好房”方向转变。
医疗及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比重上升趋势明显
医疗制度的改革也导致人们用于医疗的支出增加,绝对支出额和支出比重都有上升趋势。2001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医疗支出343.3元,比1993年增加6.03倍;娱乐文教也是近几年来增长较大的一项。2001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娱乐文教支出为690元,1993年仅为194.01元,从1993-2001年,其所占比重从9.19%增至13.00%,绝对支出增加3倍多,教育投入的增加一方面表明了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还反映了整个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投入的增加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反映出人们收入的增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居民消费增长点在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以及娱乐教育方面。而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为主的消费结构已经被取代了。而以人力资本投资的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的新消费结构正在形成。但更健康的消费结构由于受到消费观念、国家政策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制约,还没有完全形成,就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改革现行消费体制。我国消费体制改革滞后,制约了消费结构的转变,割裂了巨大的市场消费需求潜力与现有供给能力之间的联系。在城镇住、行的消费方面,福利型、供给型和集团型的消费方式至今仍未彻底打破,用于住、行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仍未完全纳入个人商品消费领域,使这两个方面的消费需求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从而围绕住、行的相关产业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2.推行鼓励消费的政策。加快费改税步伐,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体制,千方百计降低住房、汽车等高价值商品的价格。彻底整顿土地转让价格和拆迁补偿费,清理各种摊派和收费,规范住房成本构成,切实降低房价。放开住房二级市场。取消对汽车的各种不合理收费,积极推进燃油税改革进程。放开轿车价格,鼓励企业竞争。
3.扩大就业渠道。制定再就业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积极促进其再就业,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消费信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标志和条件,也是提升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前提。
http://www.bjstats.gov.cn/zwxx/wzxw/zzwz/200308080006.htm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居民消费倾向较20世纪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未来居民消费将如何,本文作简要分析。
一 消费模型建立及发展变化轨迹的探讨
1.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期。要预测未来居民消费,必须先预测未来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经济动荡、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处于关键时刻的大环境下,要预测国民生产总值是一项很难的工作。权威人士经过对样本的观察发现,在正常情况下,中国国民收入呈近似指数增长。施发启预测中国GDP的增长率在1998~2010年分别为8.20%、7.71%、8.71%、10.79%、10.16%、8.33%、8.56%、8.55%、7.87%、7.71%、7.30%、7.36%、7.85%(施发启,1996)。Lawrence. J. Lan也曾预测“1993年中国实际GDP增长将保持强劲势头,接近13%, 但其很快就会平缓下降,保持近似于8%的增长速度”(Lawrence.J.Lan,1994)。 再结合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目标导向,“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及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现状,确定理想预测方案:2001~2005年为8%左右,2006~2010年为7%左右,2010~2030年为6.55%左右,2031~2050年为6%左右。根据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基数,可预测表1。
表1 未来中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
年份 2005 2010 2030 2050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34076 188049 662618 2125105

2.消费额的预测。由于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较多,包括人均收入及构成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技术水平、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政策等。但基本因素还是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可选用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模型作为消费结构预测模型,其模型为:
C=α+β·NI+γ·C-1+μ模型中C表示当期消费额,NI表示当期国民收入,C-1表示前期消费额,β表示短期边际消费倾向,μ表示随机误差,α为一常数。根据1979~2000年时序资料参数及用Durbin-Waston检验,(D.W=21.1733)得出预测模型为:
C=148.3407+0.4083NI+0.4156C-1+μ
预测结果见表2
表2 未来中国总消费额的预测
年分 2002 2005 2010 2030 2050
最终消费额(亿元) 63178 78611 105663 356131 1090243

由于消费额由居民消费额和社会消费额构成,居民消费又可分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两种消费。出于一种愿望——城市化目标导向,认为城乡差别将会缩小,以下选定未来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的预测方案为:2001~2005年为215%、65%,2006~2010年为212%、70%,2011~2030年为205%、75%,2031~2050年为200%、80%,预测结果见表3。
表3 未来政府消费额和城镇、农村居民消费额预测
年份 2005 2010 2030 2050
政府消费额(亿元) 13189 16525 49368 143057
居民消费额(亿元) 65422 89138 306763 947186
人口预测(亿) 13.4188 13.9394 15.6227 15.8873
居民人均消费额(元) 4875 6395 19636 59619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额(元) 10481 13557 40254 119238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元) 3169 4477 14727 47695

从发展趋势来看,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绝大多数符合生活消费的一般规律,整体消费结构朝着优化方向发展,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将出现许多消费热点。
二 居民消费热点展望
由于消费品和劳务丰富多彩,购买力流向相对分散,居民消费更趋于理智,消费热点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排浪式的增长,在时间上可能出现渐进的特点。商品品种的相对分散,城乡、地区之间消费热点交错出现,不会高度集中,其消费热点主要表现为:
1.住房消费及围绕住房消费的室内装饰。住房不仅是基本的生存资料,而且是重要的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国家制定的住房商品化的政策,势必导致住房消费的稳健增长,而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预期的提高,他们会更加讲究居室环境优美、舒适及情调。居民住房消费热的结果是带动一个较长的产业链,使民用建筑业成为一大支柱产业,并带动诸如建材、冶金、机械、化工、林业、室内装饰业及家用电器业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就业。
2.旅游消费。旅游消费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将随着国家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发展成为人们消费生活的一个亮点,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指出: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务业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娱乐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据旅游专家研究发现,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00美元时, 就会萌发国内旅游欲望;人均年收入达到800美元时,出国旅游将提到日程上来, 依上面分析,未来中国居民的收入远要超过此数。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是极好的佐证,旅游业创汇收入从1996年的几亿美元增至现在的几百亿美元。旅游消费的兴起吸收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增加了收入,地区经济文化得到了协调发展。
3.信息消费。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家用电脑及宽带网将逐步得到普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很高的关联度和附加值,能带动机械、电器、新型材料等十几个产业。我国“九五”时期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随着人口消费基数的增大,必将对消费、生活产生更大的变革。
4.文化教育消费。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力已成为决定性因素,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广大居民对文化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文化教育的福利性逐步减少,市场化、货币化比重逐步提高,文化教育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文化教育消费成为热点势为必然。
5.交通工具消费。未来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城市空间扩大,客观上要求居民拥有自己的交通工具。现在,许多国家已把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我国的汽车也必将成为居民的消费热点。但自行车消费和摩托车消费也将长期存在。
6.农村居民消费热点展望。目前虽然我国农村还没有出现明显的消费热点,但家用电器等耐用品的普及将成为可能,其原因一是我国农村居民的耐用消费品人均拥有量起点较低,市场容量大;二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将有较大提高;三是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
三 居民消费市场条件利弊因素分析
1.居民消费市场特点
(1)一国多市。北京人首选巧克力是英国的德芙, 广州人则青睐从欧洲大陆进口的Ferrero Rocher。这种喜好上的差异不仅是价格和品味的差异,更是两地的文化差异。此外,由于我国居民购买力相差较大,在各地推介的产品种类、营销策略等也因地而异,所以出现一国多市实属正常。
(2)超市旺过因特网。尽管中国目前有1000万因特网用户, 但对人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的居民来说,计算机相对价格过高,上网费还太费,大多数家庭不能把它列为经常开支项目,因此,一段时间内,我国网上购物还难以大规模开展,传统的超市还有着大的发展前景。
(3)个性消费时代到来。个性消费是人们要求自己所使用的产品能够打上自己的烙印,让产品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志趣和心情,或者虽不能自主设计产品,但至少产品的某一部分可以自由地设计和变化。其所以出现个性消费,一是由于人们的消费档次大大提高,赋予产品以“文化色彩”或“情感色彩”,能体现主人独特的修养情操;二是由于买方市场出现,产品供大于求,消费者可以在众多产品中挑来拣去;三是人们回归天性,“自己的”意味着自豪、品味、自主,这是人之天性,它体现在消费上,就是“个性消费”。
(4)消费者素质有待提高。消费者的素质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知假买假,知差买差;二是购买知识缺乏,成本意识淡薄;三是有法不依或不懂法;四是银行储蓄情洁浓厚,这些问题的存在较大地影响我国市场发育的程序和市场化进程。
2.目前我国消费市场运行的有利条件
(1)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现状。一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增长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居民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是居民消费地位的变化。在客观上已经从经济末梢变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结构调整的先导。第二是消费模式变化。已从实物化、福利性、静态式、听命于政府化安排,转变为商品化、动态化、市场化、自主化、取决于货币化收入的新模式。第三是城乡消费结构变化。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食物消费明显改善,食物以外的消费数量增加、质量提高、选择性增强、结构多样化。物质消费之外的文化教育消费占据了第二位。第四是城乡消费习惯、消费方式、消费观念的变化,开始从自我积累型转变为量力而行的适度消费和信贷消费。二是买方市场格局呈常态之势。在微观上,意味着消费品的制造商和销售商进入了长期的微利时期,经济增长不可能再指望消费膨胀来拉动,促进消费也将不在是权宜之计。三是动态化的高中低三大收入——消费群体日益明显,形成了消费层次多样化中的三大轴心。社会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2)我国消费市场运行的有利条件。近几年,在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的指导原则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拉动消费,刺激消费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必将发挥其积极作用。
一是银行信贷业务健康有序发展。扩大消费信贷的规模和品种,促进和规范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第八次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改变储蓄——消费比例,征收利息税,刺激储蓄资金向消费品市场分流,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增加了我国居民的消费信心。通过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加大了对个人购房的支持。
二是调整居民收入政策。从1999年7月1日起,国家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保障,这三条社会保障制度线水平提高了30%,同时还实施了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大幅度提高工资及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的政策,使收入大幅度增加的人数超过1亿人以上。这一措施对于提高居民即期收入,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促进经济的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发行国债有利于居民消费增长。国家增加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措施使大量新增投资资金进入经济运行,对活跃经济、带动消费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是房改政策出台。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各主要大城市住房二级市场的开放,减免个人住房交易中的有关税费,使居民个人购买住房的比例上升。并改善家居环境、家庭装饰的愿望十分强烈,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五是假日经济的推动。国家实行“五一”、“十一”放长假的政策,产生了收入增加的直接效应,使旅游、交通、商业及相关经营部门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企业效益改善,职工收入增加,其间接效应是旅游、交通、商业等经营部门因收入提高而增加消费支出。
六是物价下降幅度减缓,部分省、市出现正增长。国家取消了通货膨胀时期出台的抑制消费的政策,这样消除了居民持币待购的心理,促进消费市场活跃。
此外,高校的扩大招生,也将增加我国居民的教育支出。
3.消费市场运行的不利因素
(1)目前我国的消费率明显偏低。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8~79%。在所统计的36个国家中,只有8个国家的消费率水平低于70%。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一直在60%左右被动,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究其原因主要与居民预期心理不佳,消费品生产和消费的阶段性、经济发展速度下滑、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不大有关。
(2)加入WTO对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品市场存在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品和服务源源不断涌入我国,促使消费总量的增长,加速国内消费品高价格体系的解体。二是加剧国内消费品市场在品种、质量、价格、信誉等方面的竞争。三是由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消费品市场明显的收入——消费差距,入世会加剧消费品由外部——东部——中部——西部依次传递的“挤压效应”,进一步改变国内原有消费品的流向和地域分布,并有可能加剧省区之间的贸易摩擦。四是消费安全受到新的挑战。五是加入世贸组织使一部分消费者产生降价预期心理,因而作出推迟消费的决策,这对于汽车等商品市场销售影响较大。
(3)我国展开的事业单位改革和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 涉及更大范围的下岗分流问题,事业单位、地方政府机关下岗分流人员和原有的失业、新增劳动力的待业大军,使就业压力加大。导致他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下降,对即期消费更加谨慎;另一方面大规模人员的失业,其收入相应减少,最终抑制消费的增长。
(4)农民的收入增幅不大。2001 年较前几年是农民收入增幅最大的一年,增幅也只有4%。国家进行了粮食、棉花收购体制上的改革、粮食、棉花价格全面放开,导致农民收入下降。据有关部门测算,仅粮、棉价格下降一项因素,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减少80%左右,全国农民总收入减少近700亿元。在农产品价格走低, 总量过剩的情况下如何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收入差距拉大。东部西部之间,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之间,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从业人员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的差距明显。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对消费的需求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居民整体消费倾向下降,一方面低收入阶层有消费愿望而无购买能力,另一方面高收入阶层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消费倾向出现递减趋势;二是新的消费热点难以形成。由于收入差距拉大,各收入阶层的消费重点不一,因而对新的消费热点拉力不集中,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与以前相比难度加大,从而抑制消费需求的迅速扩张。
四 增进城乡居民消费的基本思路
1.培育国内消费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未来国内消费的增长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效率,使社会有限的资金倾斜投向对经济增长最有效的产业和产品上。当前农产品和农村工作的一项任务是从调整优化结构,增加农业投入,扩大以工代赈,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开辟农村居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确保农村居民增收。
2.完善社保制度,强化消费信心。从即期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用途不外乎包括投资和消费,而投资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消费。在传统的福利体制被打破,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制度大大限制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朱庆方说,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低工资、高福利”的分配制度,社会福利由政府统筹统包,使居民在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能够感受到社会福利方面收入带来的安全感,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反而较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对旧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对居民的消费心理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要改变这种局面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居民从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中找回消费信心。

❸ 周其仁:如何完善变革的动力机制

新浪财经悦读会《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现场。上图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新浪财经 尚祚 摄) 周其仁:我们回到这本书,不管你用什么概念,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你用什么都行,但是中国经济在毛以后发生一个惊人的变化,哪家哪派都要面对这个事情,这本书的导语说从来没有诺贝尔奖经济得主如此阐述中国几十年惊心动魄的变化。我们喜欢它也好,不喜欢它也好,认为它不够也好,但是中国经济发生很大的变化,对这个变化有没有解释?你怎么从饭都吃不上,没有人想到过农民工不够用,吃饭问题解决以后,就业问题没有人想到过。理论家也好,思想家也好,要对这么一个重大的人类,四分之一人口,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有没有一个框架、一套东西来解释。这本书对这个问题是有重要贡献的,而且这个贡献不同于前人的贡献,它也不同于张五常的贡献。张五常曾经有一个制度变迁理论,这本书的批评是静态的,是一个主体做的计算,好像整个社会有一个做收入成本计算的主体,整体建构,这是张五常81年的这本书的框架,为什么发生制度变化?他把成本拆成两部分,一个是改变制度的信息成本,一个是改变制度以后的收益,只要改变制度收益足够大,改变制度信息成本降低,这也是当时很简洁的框架。《变革中国》这本书里还是不同意这个框架的,科斯和张五常是很好的朋友,王宁跟张五常也是很好的朋友,但是朋友是朋友,不同意是不同意。不同意以后关注的是你们提出什么东西,似乎是一个动态的制度变迁。这个制度变迁,首先这个社会不是一个人在做计算,所以他们提出两元变化,一个是政府主导的,中国比世界落后,邓小平着急,不变要完蛋。还有一个是所谓边缘发生的变化,大蛋糕先从边上开始吃,一部分包产到户,一部分是乡镇企业,然后是个体户,然后是特区,他是说这四大边缘变革撼动了中国原来毛时代的框架。虽然我们还是共产党领导,还是社会主义,这个旗帜没有变。但是由于底层变革了,这个框架比张五常那个框架到底怎么样?我的看法是解释力增加了,但是含糊性也增加了。中国经历过这个过程就知道,边缘的改革如果没有政府系统的承认,那不能合法。四大边缘改革最后经过几年变成政策和法令层呢?包产到户进了法令吗?特区开放进入法令吗?如果只有边缘底下自发的变化,没有变成制度化的合法化过程,能不能解释中国今天这么一个惊心动魄的变化? 这个底层和上层的互动非常重要,自发现象和这个自发现象被纳入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它派生的法律框架非常重要,因为没有这些东西就没有稳定预期。现在的问题是,这个边缘的变革,穷的时候边缘变革发生频率很高,富有以后这个边缘变革的发生频率变低了。中国上上下下志满意得的人越来越多。回到科斯这个框架里面,自发变革靠什么?什么东西推动自发变革?穷到不行就要变,穷是变,农村的改革中饿就是变,你肚子饿还能无动于衷?无动于衷就要继续饿下去。但是等到温饱阶段一过,人均GDP到了五千美元,这个动力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哪个框架都要面对,无论是静态的,张五常的两个成本、两个收益,还是我们叫边缘改革和核心部分改革,都面对这个问题,这是中国再往前也要面对的问题。 回过头来看这个框架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动力机制,你说你有自发变革,有边缘变革,为什么变革?比喻很容易,蛋糕从边上吃。制度变革为什么从边上吃?为什么最近几年从边上吃的力量减弱了?这个蛋糕好像越来越硬,不能碰了。你一方面看我们过去释放的生产力还在鼓包,腾讯现在市值已经超过大电信运营商了。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主管部门和大运营商,微信不是很成功吗?那我得收费,不能继续这么免费下去了。就这两天发生的事情,这两个都是非常现实的例子,我们在概念上,你用哪个框架来处理?为什么自发改革到这个时候,好像不容易发出来?04年提出来的所谓非公36条,鼓励民营资本进一步往你定义的市场经济方向走,电信现在才说要鼓励民营进入,现在已经开始进入所谓去电信化,电信网络的盈利已经大幅度下降。这时候才想起开放了,你已经完全有新的通道,完全可以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完成通讯功能。我就要问一个问题,按照王宁和科斯的框架,这个动力机制怎么解决?我们不用任何概念就行吗?它在什么时候变成旺,什么时候变弱,这个是什么东西在驱动?我们理解它了吗?我们在思维上能够再现它吗?这是我觉得要讨论的事情。

❹ 求高手写一篇国名经济核算报告作业!

1、经济统计学基础与GDP统计分析(P67-69)

国内生产总值是为了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生产活动和生产活动成果而设计的统计指标或经济变量,英文缩写简称为GDP。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进行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

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同层次上的统计方法就是机构单位统计、行业部门统计、地区或国家上的统计;从内容上的统计方法是生产法、分配法(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就是将所有行业或机构部门的产出加以汇总,减去所有行业或机构部门中间消耗;分配法(收入法)就是将所有产业或机构部门的生产核算加以汇总,以要素收入形式体现的内容和结果;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反映最终产品的规模。

2、国民统计和分析(图示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P123-125)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最常用的分析国民收入的规模分配格局的方法,特别是用来分析居民户之间收入分配的均衡性或差异性程度。

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兹曲线来定义的。洛伦兹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中横坐标OP表示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列的累计家庭户数百分比,全部为100%;纵坐标OI表示对应的累计收入百分比,全部为100%。这样在正方形OICP中,45°线OC是当参与分配的每一户家庭的收入完全相等时方会出现的一条直线,所以称它为绝对平均线。但现实中的收入分配总是具有差异的,一定数量的低收入家庭或人口总量比同样数量高收入家庭或人口占有的国民收入少。因此,实际的收入分配曲线总是在45°线OC以下出现,这条实际的收入分配曲线L就是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L与绝对平均线OC的距离越近,说明居民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洛伦兹曲线L与绝对平均线OC的距离越远,说明居民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根据洛伦兹曲线的经济涵义,曲线L与45°线OC之间所夹的面积SA占三角形OPC的面积SA+B的比重就被定义为基尼系数。用公式表示为G=SA/SA+B,也可以表述为G=2SA=1-2SB。其中G低于0.2表明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为相对平均,0.3~0.4大致合理,0.4~0.6显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0.6以上则表明收入分配严重向一部分人倾斜。

3、消费需求和统计分析(分析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P144-149)

消费需求包括公共消费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作为消费需求增长的原因,分析经济增长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作用。经济增长通过社会消费品购买力的增长和消费倾向的变化两个中介因素而对消费需求发生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在既定的收入分配政策下会通过增加或减少社会消费品的购买力,在消费倾向不变化的情况下会产生消费需求增减变化的效应。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通过改变生产结构、产品结构,提高供给能力,增加适销对路产品,或增加人们新的消费欲望,从而改变人们的消费倾向,同样能起到增加市场消费需求的作用。二是作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分析消费需求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体来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1)消费需求弹性分析。从增长速度来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作用有多大?有何变化规律?也就是要分析市场消费需求弹性系数,即市场消费需求增长一个百分点时,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2)消费需求贡献分析。从市场消费需求增长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实际效果来分析。消费需求在多大程度上推动经济增长,而又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价格水平上涨。

教材中147页图表是根据我国实际统计数据计算的1979-1997年间的消费需求弹性系数。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名义消费弹性系数在0.66~1.27之间,大部分在1左右,实际消费弹性系数在0.66~1.34之间波动,实际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幅度大于名义消费弹性系数。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我国消费需求弹性的变化与宏观经济的景气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宏观经济扩张期,消费需求弹性都比较大,说明消费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而在宏观经济的收缩期,消费需求弹性系数都较小,说明这时的经济增长放慢与消费需求不足的密切联系,即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够有着重要的关系。

教材149页图所示中国消费需求拉动分析,说明消费实际增长带动经济名义增长可分为GDP的实际增长和GDP的价格上升。这可以通过计算消费拉动系数来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消费拉动系数自1985年以来均在50%以上,也就是说在GDP的增加额中,消费增加总量占主要地位的。但各年情况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最高时1996年达到69.4%,最低时1987年只有51.65%。消费拉动对经济名义增长与实际增长的作用也是变化比较大的,消费拉动对经济的正向影响度最高时1993年达到65.01%,而最低时1989年为-31.21%。在大多数年份消费对经济的正向影响度都是低于50%,即消费增长拉动物价上涨的效果大于经济实际增长的拉动。

4、积累统计和投资需求分析(试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部门结构、费用结构和区域结构的演变规律)。(P167-172)

(一)固定资产投资部门的结构是指固定资产投资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分布。1、1953-1978年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部门结构演变呈现以下特征:(1)非均衡性特点。将主要财力集中在一些能够武装国民经济的现代工业部门上,工业部门占有的投资比重达52.7%,因此呈现出以工业部门为主导的非均衡性特征;(2)重工业导向型。1953-1978年25年中,固定资产投资一半以上被投向工业部门,而工业中间重工业又占了绝大部分比重,冶炼、机械、煤炭、电力等重工业部门占有50%以上的比重,达到57.7%,而纺织、造纸、食品等轻工业部门投资仅占7.7%;(3)超前型特征。1953年来,我国投资结构演变过程具有超前特征,在国民收入很低的情况下,实现了工业的超前发展,远远超出了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超越了自身人均GDP水平下的应有状态。2、1979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部门结构的演变。经济体革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80年代加强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相关轻纺工业的发展;90年代以来又加强了能源、交通、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的非均衡型、重工业主导型和超前型的特征有所改变。投资结构演变更加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实际水平。突出表现为第一产业投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也下降,第三产业投资比重逐步上升。

(二)固定资产投资按照其费用组成的性质,可以划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投资费用和其他投资费用,其中只有设备投资费用可以直接生产产品和发挥科技进步作用。如果将建安工程费用尽量保持在一个维持固定资产发挥能力或效益的最低水平上,而将大量投资放在设备上面,就意味着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将会发挥最大强度的作用。从我国1981-199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结构变化情况看,我国的投资费用结构的质量是很低的,尽管这一时期建安工程费用所占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用所占的比重却没有明显的上升,而其他费用所占比重则显著上升。因此,我国80年代的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构成水平基本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初叶的水平。

(三)固定资产投资的区域分布应该符合利益驱动原则和区位理论,既要有利于本地区发展,还要符合全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在1979年以前,由于“三线建设”等非经济因素影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比重比较高,达到67.4%,东部地区只有26.9%。但1979年以来,我国投资结构明显向东部地区倾斜。东部地区从1982年的50.6%,上升到1997年的63%,而同期中西部地区占有的比重则大幅度下降了。

5、国际收支统计分析和国民经济物价指数(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国际收支的动态变化和存在的问题)。(P192-196)

教材193页《中国国际收支概况》表,列出了1982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化情况。1、从经常项目看,有以下三方面变化 :(1)80年代中后期,我国贸易收支曾出现过较严重的逆差,进入90年代以来,除1993年外均保持顺差。(2)我国非贸易收支一直较低,1992年以前均为顺差,但从199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5高达178.7亿美元,主要原因在于1993年以来投资收益出现巨额逆差。(3)上述因素导致我国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在80年代中后期曾有所恶化,但90年代以来得以改善。2、从资本项目看:(1)1982-1995年间,我国长期资本往来除1984年以外,一直呈现顺差,尤其是1993年以来顺差规模明显扩大,主要是由于外国在我国的直接投资迅速扩张。(2)我国短期资本往来规模较小,14年中有9年逆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受到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风险较小。(3)上述因素导致我国资本项目收支情况良好,除个别年份以外均为顺差,尤其是1993年以来顺差规模明显扩大。3、由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状况决定了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国际收支总体呈现顺差,从而资产不断上升,截至199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400亿美元,这标志着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满足可维持性标准,发展趋势良好。

但从表中也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国际收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出口结构偏低。从出口产品结构看,1996年我国出口结构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接近1:6,与1978年的1:0.85相比,有了明显改善,总体上己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我国出口商品的质量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1)工业制成品以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2)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为72.3%,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为27.7%。二是过量进口。一些商品,特别是某些长线商品过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打击民族工业,抑制新兴朝阳工业的发展。三是大量利用外资导致的投资收益巨额逆差。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数量巨大,到90年代中期后进入还债高峰期,虽然我国经常项目能够基本保持平衡,但沉重的还本付息压力却使我国的净财富不得不流入他国,从而不能实现国际收支的动态平衡。

6、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P260-263)

国民经济生产的综合分析是国民经济形势分析的重心,主要内容如下:

1、国名经济生产基本状况。这主要是运用国名经济核算有关数据说明一定时期生产的基本结果。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综合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百分比、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劳动投入增长率、资金投入增长率、设备综合利用率。这些指标主要的作用是说明国民经济生产总水平、生产结构、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2、国民经济生产变动的总特点。这主要是运用统计比较的方法,说明生产发展变化的特点。(1)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说明生产增长波动的特征,即所处增长周期的阶段特征。在增长周期波动分析方面,目前尚未系统建立。因此,做好国民经济生产分析应加强增长周期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当前迫切的是建立增长周期基准。(2)、生产率的动态比较,说明其变化的特点。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技术进步动态变化。(3)、产业结构的动态比较,说明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4)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并联系经济增长、生产率、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说明物价变化特点及其对经济运行主要方面的影响。

3、主导方面的分析。在主导方面分析中,常常使用贡献份额分析方法,即从所要分析的对象整体出发,分析构成整体的部分变化对整体发展的作用程度,以此说明主要部分。国名经济生产发展中,哪一个部门贡献大,既带来的经济增长率高,需要运用贡献份额分析方法评价。最终需求发展中,哪类需求的发展对生产影响最大,也需要运用贡献份额分析方法。

4、分析技术进步政策对生产率提高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的措施的作用上。一是分析价格政策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影响,二是分析产业政策的影响,包括投资倾斜、信贷倾斜和税收政策的影响。三是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综合影响。四是分析外贸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经济运行问题分析。要抓主要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重点是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条件。当前我国主要的问题是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下降,产业结构失调,价格体系不合理,财政收支失衡,利用外资与国际收支失衡等对生产过程的影响问题,以及企业生产缺乏动力等。具体分析可以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主要要问题,用数据说明问题的数量特征,然后从宏观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体制、市场体系等方面的失误、不合理或条件不成熟等等分析经济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条件。

7、景气和经济周期统计指标体系分析。(P293)

经济周期统计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体系由敏感性指标组成,每一个指标反映经济周期一个具体的敏感性方面的经济特征,因而综合起来可以代表国民经济活动整体的周期性变化,为宏观经济形势判断和预期分析提供依据。预警指标是在经济过程指标基础上根据敏感性指标选择原则和方法筛选出来的,指标数不宜太多。预警指标体系根据指标在时间上与基准经济周期的关系,划分为领先、同步、滞后三组设置体系的,它们分别描述经济周期的领先经济特征、同步经济特征和滞后经济特征。在宏观经济形势和运行的分析与判断上,经常是在各组指标基础上,分别计算领先综合指数、同步综合指数、滞后综合指标来分析。

(2)经济过程指标体系。它是按国民经济活动过程设置的,其结构性特征表现在七个方面:①就业和失业;②生产和投入;③消费、商业、订货和交货;④固定资产投资;⑤库存和库存投资;⑥价格、成本和利润;⑦货币和信用。每一方面的指标再按宏观经济活动过程的顺序排列各种经济活动周期指标。实际上,七个方面是对国民经济活动再生产过程的整体描述。

(3)经济领域指标体系。从经济周期统计出发的国民经济领域主要是生产领域、市场领域、要素领域、管理领域、国际贸易领域和国际比较等。具体指标的划分是:①国民收入和产出;②价格、工资和劳动生产率;③劳动力、就业和失业;④政府活动;⑤国际贸易;⑥国际比较。其中,国民收入和产出主要是由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月度和季度数据组成,从而把经济周期统计体系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机联系起来,为经济周期深层关系的理论分析提供基础。价格、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就业和失业,政府活动是经济周期内部机制影响因素的三个主要方面,通过从理论分析结构建立的各重要方面的指标体系,联系月度和季度时间序列资料,构成进一步分析周期内部产生机制的重要基础。国际贸易和国际比较是从经济周期产生的外部环境影响的经济因素角度设置的指标体系,直接作为经济周期产生原因分析的重要补充。

8、参考教材所列资料,试对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与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的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包括8大要素,即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从2004-2006年中国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表分析,我国的优势指标集中在政府管理和国民素质要素,金融体系要素没有形成优势指标;劣势指标集中在金融体系、基础设施和企业管理要素。

从优势指标取向来看,我国国际竞争优势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经济强劲发展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竞争优势。一是GDP和人均GDP的稳定高增长;二是经济往来频繁,进出口贸易已上升至世界第三位;三是投资强劲,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保持在前3位。(2)政府管理要素是引领中国国际竞争力走向全面竞争优势的关键。一是政府经济调节能力把握速度,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过渡比较平稳;二是官方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三是公司和个人所得的低税收政策鼓励经济增长;四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减。(3)劳动力和成本优势依然是中国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决定因素。(4)居民价值观等基础关键要素正在成为推动中国国际竞争力优势成长的重要因素。

从劣势指标取向来看,主要有以下问题:(1)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一是人均发展水平低;二是综合生产率不高,人均创造的GDP仅是发达国家一般水平的六分之一;三是服务业发展质量不高;四是大型国有企业发展水平更需提高。(2)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缺口很大。不仅体现在中高层管理人才上,还体现在熟练劳动力、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等多个层次上;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3)金融体系不能有效支持经济发展。企业发展难以获得风险资本,对创新不利;信贷流通不畅;股票市场仍在恢复中;国有大银行在风险控制、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方面都有很多问题。(4)综合发展水平加待提高。我国发展水平仍处于劣势水平;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不高;城市化进程带来诸多短期难以解决的问题。污染和环境问题依然严峻,食品安全等新问题浮现出来。

要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必须解决好以下关键问题:(1)经济高增长与低成本并存,经济成果如何惠及大众。(2)高技术产品大量出口与企业创新不足并存,如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3)研发体系的高投入与低产出并存,如何提高创新体系效率。(4)政府拥有庞大资源和号召力与政府作为相对不足并存,如何促进公平与持续均衡发展。(5)高等教育快速膨胀与人才缺乏并存,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力。

❺ 为什么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力显著上升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地位还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二是外部世界。综合国力是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基础;外部世界是影响一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包括国际环境和外部联系。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变化一: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1.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1世纪头8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2008年GDP达到 4.4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今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增长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 2.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22%。中国同国际社会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在反恐、防扩散、打击海盗等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负责任的建设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3.其他主要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美在伊战后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受损,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民主、自由、法治、人权”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下降。国际金融危机又使其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受到冲击。俄罗斯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欧盟一体化进程放慢,日本经济发展面临新困难印度、巴西等发展中新兴大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增大。 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1.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同比增长7,1%。在美欧日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经济复苏。中国一再表明,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稳定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应有贡献。可以说中国一直在向世界传递着战胜危机的“中国信心‘’。 2.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大多数国家认为中国的一系列举措展现出了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感。欧盟财政规划和预算事务委员达莉亚·格里葆丝凯特的观点颇有代表性:“虽然具体问题如何解决还需各方的磋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这轮金融危机是无法完全得到解决的。”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可望在危机后进一步提升甚至有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将成为中国从地区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标志性事件”。 变化三: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 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国家深陷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从金砖四国的迅速崛起到发展中国家有一席之地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作为金砖四国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正从世界舞台不太中心甚至一度边缘的位置向中心位置靠近。作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进出口国、第三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及国际秩序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备受瞩目。美欧等西方国家主动深化与中国的合作,新兴大国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协调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维护其利益各国对中国的借重明显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话语权提高,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谈判、粮食和能源问题等其他重要国际议题方面中国的主张和建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公开称:“历史学家将会审视2009年发生的一切.看到中国在稳定全球资本市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人们相信中国将成为国际舞台上更为引人瞩目的力量。 变化四:“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 此次金融危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框,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而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相结合。在强有力的国有经济支持下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管.使得中国具有较强的规避危机与应对危机的能力。 一些舆论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模式”、“拉美模式”、“东亚模式”相继失败之后“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种真正可行的“替代方案”。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代表了世界发模式的未来潮流。如果说欧洲“莱茵模式”和美国“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分别在19世纪和20世纪引领风骚“中国模式”’将主导21世纪。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中国模式”的影响在全球范围日益彰显。 二、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 1.全面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复杂性 实力上升并不一定导致地位上升和影响力上升。邓小平指出:“中国是个大国,另一方面实际上是小国,是不发达国家,或叫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人口大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大国、人才强国。由于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的人均水平。这种既大又小、既强又弱的矛盾现状在相当长时期内都难以根本改变。这突出反映在经济上中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经济大国但仍非经济强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三占世界经济总量7.25%接近美国的1/30但人均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16仍然排在全球100多位。“中国制造”无处不在但中国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仅为0.3%,中国自己的世界名牌屈指可数。 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日益上升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中国历来是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处理国际和地区事务。作为一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主要任务是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是中国对自己、对世界承担的最大责任。对于中国来说也只有解决好自身发展问题才可能在世界上承担更大责任。而且,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中国也应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有四大机遇 (1)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当代国际体系转型的大趋势是从大国对抗为核心的传统特征向大国合作治理全球问题的未来特征转变。“和平与发展”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国际体系的主导力量。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当代国际体系转型是正相关的历史进程这是以往后起大国所没有的历史条件。 (2 )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虽然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全球治理体系尚需完善但国际社会认为主要国际组织应在现有架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继续发挥而不是削弱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作用。中国是国际体系的积极建设者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在重大国际议题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上升,正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战略回旋空间大大拓宽。 (3)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这不仅表现在“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日益显著的影响力而且出现了“钻石七国”迅速上升的势头,整个非洲经济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国作为其中的一员不是孤军奋战不是单兵崛起发展所遇的阻力会减小。 (4)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3.面临的风险挑战 (l)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空前严峻。美欧日经济同步滑向衰退边缘,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进出口下滑工业生产明显放缓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能否确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将决定中国能否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2 )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周边乱象丛生,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增多。朝核、伊核等国际热点问题有升温趋势中东、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动荡加剧海盗、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加剧,政局持续动荡。中国仍然面对外部的战略防范和牵制面对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外部安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造成重大挑战。 (3)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中国外部典论环境仍存在较大压力和挑战。尽管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同中国和平发展是机遇但仍有一些人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抱有种种疑虑,充满误解和偏见,甚至鼓吹形形色色的“中国WEI胁论”。部分学者将西方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存在的大国兴衰、霸权更替规律强加于中国宣扬“强国必霸”等论调,质疑中国的和平发展。同时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国际上一些势力仍在利用民主、人权和宗教问题“抹黑”甚至妖魔化中国。如何消除外部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让更多的人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一个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将是中国长期面临的挑战。 (4)中国发展面临诸多内部困难。当前中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仍然较多。这些内部问题是中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总的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是单一的、静态的.而是复合的、动态的。中国的国际地位内在蕴含着大和小、强和弱的对立统一,具有复杂性、快速多变的特性中国正处在从大而弱的国家走向大而强的国家、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之中。

❻ 八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GDP 的关系分析与评价

一、八大城市“十五”期间的生态环境质量

根据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大城市“十五”期间的年鉴资料,利用生态环境模糊综合评判的评价方法,把生态环境质量分为4个等级,得出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大城市2001~2005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各等级隶属度值,并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大城市“十五”期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9-5。

图9-2 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分区评价

图9-3 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表9-5 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一览

由表9-5可以看出,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大城市各城市在“十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最大隶属度都处在同一个质量等级里,虽然最大隶属度的值有所变化,但在质量等级上没有变化,说明只是量上的改变,并没有质的变化。可以看出,在“十五”期间,威海生态环境质量为优,日照为良,烟台、济南、青岛按最大隶属度值大小依次排列,属于一般,而潍坊、淄博、东营为差。这个评价结果与各市2005年以县级行政区作为评价单元所得的评价结果相一致。

二、生态环境质量损益度与GDP的相关关系分析

为了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人均GDP的关系,特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损益度和损益率的概念。生态环境质量损益度和损益率用来描述某一段时间内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均GDP发展的变化量。生态环境质量损益率是生态环境最大隶属度与时间关系曲线的斜率。生态环境质量损益度是生态环境质量最大隶属度和人均GDP关系变化曲线的斜率。

根据上述定义,可计算出山东半岛城市群8个城市“十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的损益率和损益度(表9-6)。

表9-6 “十五”期间山东半岛城市群8个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损益率和损益度

续表

通过上述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大城市“十五”期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其与GDP关系的分析,可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十五”期间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评价见表9-7。从表9-7可以看出,2001~2005年,“十五”期间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大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都是提高的,以淄博提高最为明显,烟台相对提高最不明显,其他城市按损益率绝对值大小依次为东营、威海、日照、潍坊、济南、青岛。

表9-7“十五”期间山东半岛城市群8个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评价一览

生态环境质量损益度的变化可以表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和GDP的增加,如果生态环境的质量也得到改善和提高,则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协调关系,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生态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发展降低了,则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不协调关系,不利于今后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损益度的大小,其协调关系程度可以划分为:损益度的绝对值大于0.05,为协调关系;损益度的绝对值在0.02~0.05之间,为较协调关系;损益度的绝对值小于0.02,为一般协调关系。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大城市“十五”期间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关系见表9-8,可持续发展程度以损益度绝对值大小而定。

表9-8“十五”期间山东半岛城市群8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一览

通过表9-8可以看出,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大城市在“十五”期间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协调关系的是日照、潍坊;为较协调关系的是淄博、威海;为一般协调关系的是济南、东营、青岛、烟台。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大城市在“十五”期间呈现出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关系,表明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为了使经济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关系,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对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的投入,保持和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❼ 新中国有什么日新月异的变化

1、新中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

经过70年的奋斗,我国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元到2018年突破9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新中国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我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跨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更加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创造力和活力竞相迸发,“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景象成为新时代的社会标识。

3、新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分量越来越重,影响力越来越大。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多个增加到现在的178个。中国坚持正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还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无论是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还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彰显了中国外交的大国特色、大国风格、大国气度,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7)世界人均gdp动态演变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新”的含义意思是现在的社会制度相对于之前的封建制度和奴隶制度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

1、创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土地革命,是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3、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家政治上翻了射,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

❽ 人口老龄化问题

2006年2月23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这是全国老龄办首次发布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报告。该报告介绍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压力、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报告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到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期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亿~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该报告提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主要特征。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概括为四点: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人口总抚养比将最终超过50%,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低抚养比的“人口黄金时期”将于2033年结束;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该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压力巨大;在建立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加快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增加为老服务设施、健全为老服务网络的压力巨大;在处理代际关系方面,解决庞大老年人群和劳动年龄人群利益冲突的压力巨大;在协调城乡和谐发展方面,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和老少边穷地区老龄问题的压力巨大。同时,中国政府和社会还必须付出巨大成本来调整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等,以适应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

该报告强调,目前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严重滞后,要全方位地作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时间十分紧迫。

报告建议,要把老龄社会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认真对待,树立老龄意识,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挑战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在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要切实从老龄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把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列入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之一。

阅读全文

与世界人均gdp动态演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