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解释中国人均gdp仅8000美元却拥有入门级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
你所谓的入门级国家生活水平是什么情况?其实所谓的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国家整体比版较出来的,权但是在中国给有像美欧那么发达的一线城市,也有像拉美的二线三线城市,更有像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发展如此不均,根本谈不上什么发达国家生活水平。
因为中国发不发达,作为老百姓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感受,像媒体上宣传的美国那样阶级分明的国家,肯定会有人看不起你,可是谁又知道中国是不是那样,甚至更糟了。
『贰』 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为多少
70892元人民币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长5.7%。国民总收入988458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6%。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5009元/人,比上年提高6.2%。
按照联合国目前的划分标准,中国仍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水平,只是中国人均GDP离世界平均水平更近了。1980年,我国人均GDP约30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3%;2019年,按照现价美元估算,我国人均GDP大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90%。
(2)中国生活水平人均GDP扩展阅读:
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GDP总额,即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总人口。
二、分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意义
人均GDP虽然不能直接等同于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构成了一国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参照指标。事实上,强调人均GDP的国家,一般也比较注重提高本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
人均GDP观念及其人均GDP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会建设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与投入水平。
人均GDP与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稳定,具有一定内在联系。据亨廷顿分析,在一定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社会安定、社会和谐成正比。
参考资料资源:
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国内生产总值)
网络-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叁』 为何中国的人均GDP不高,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很高
中国的人均GDP其实并不高,来看是如此的,我们国家虽然在饮食方面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居民个人所拥有的高档耐用品上,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标准。
人们生活水平高不高,不单纯的体现在吃上面,显然与人衣食住行都分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国家因为地大物博,地形太过复杂,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有相当大的难度,即使现在在大力的改变,也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肆』 中国人均gdp已达到什么水平
按人均GDP,我们是在世界80位以后。
李总理在回答中国日报记者提问时说,“中国是不是最大的世界经济体。我在国外也经常听到这种说法,总是有被忽悠的感觉。因为按照国际权威统计,中国也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重要的是,按人均GDP,我们是在世界80位以后。”
中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2014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36463亿元人民币。当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
按照“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1美元兑6.1428元人民币”的标准换算可知,2014年,中国人均GDP已上升至7575美元。
“人均GDP应按年中人口数量计算,结果应该比7575美元略高,但也相差不远”,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在世界银行划定的标准中处于中等偏上位置,但离12600美元左右的高收入标准还有很大距离,而且甚至还没达到世界人均平均水平。
亚洲开发银行(ADB)在近期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说,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按人均收入衡量的话,中国香港的生活水平最高,其次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
而中国大陆和印度人均收入仍然比较靠后。报告中说,相比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中国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的提高还有较大的差距。
亚洲开发银行对亚太地区的2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调查,重点集中在实际人均消费支出的花费上,这一指标最能反映受调查者的实际生活水平。
调查发现,按人均消费支出衡量的话,中国香港在整个亚太地区生活水平最高,人均年消费支出高达125303港元(约合16019美元),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台湾、新加坡、文莱和中国澳门。
调查发现,尽管中国和印度已经成为亚太地区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但这两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并不算高。中国人均每年消费支出仅为1470美元,而印度仅为1202美元。
按上述标准衡量,亚太地区最贫穷的5个国家分别是:尼泊尔、孟加拉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而中国的人均生活支出水平排在世界第128位。
『伍』 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是中国的10多倍,他们的生活水平体现在哪
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公益事业,环保以及高科技研发
我说的很片面,毕竟没有在国外生版活,只有体验权过才会知道真正的区别在哪里,GDP不是衡量生活质量的唯一指标,人均GDP也不是
现在的中国,更应该关注基尼系数的实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科技水平上来
只有从细微之处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才是成功的,有很多东西不是你不敢想,是你根本想不到,中国人民整体都太容易满足了,直白点说就是奴性,缺乏创新和维权意识,同时,整个国民素质也普遍偏低,很多低素质的现象,在国外是很难看到的,这又是为什么?
『陆』 2016年中国人均GDP多少,要权威的
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
2016年中国GDP为744127亿元,人均GDP为55412元,换算美元为8866美元,世界排名为69位,
其实人均GDP没啥意义,小国,人口少的国家和地区,有几个大企业一平均,人均GDP就上去了,许多非洲和南美小国都比中国的人均GDP高,难道说这些国家和地区比中国发达?生活水平比中国还高?如果中国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那中国必须是一个28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那是不可想像的,到时候还是有很多小国比中国的人均GDP高,人均GDP只能表示人均经济规模,本身没有意义,人均GDP必须与PPP,也就是购买力平价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客观的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单讲人均GDP或者只论PPP都是不科学的!
『柒』 中国2017年人均GDP是多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人均GDP为59660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6.3%。如果以美元计价,2017年中国全年人均GDP为8836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人均GDP计算方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总产出(即GDP总额,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总人口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通常为一年)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当前流动人口成为全国或地区经济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忽视,故用户籍人口作为比较指标是不科学的)。
人均GDP_网络
『捌』 人均GDP能代表人均生活水平吗
不能的,GDP指标本身就存在缺陷。
第一:GDP不能完全反应一个国家的真实产出。
第二:GDP不能完全反应一个国家的真实生活水平。
第三:GDP无法说明收入分配状况。
参考文章 :高人均GDP≠高生活水平
根据世界银行[微博]的标准,人均GDP达到12616美元的国家就属于高收入国家。按照这一标准,我国目前已经有42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进入到发达行列。
这些城市首先包括天津、北京和上海三大直辖市,这也是中国各省份目前进入世界银行高收入标准的3个省份。在地级市里,新疆的克拉玛依高居榜首,内蒙古的鄂尔多斯(11.95, -0.16, -1.32%)紧随其后,类似的能源城市还有大庆、包头等。除能源城市外,其他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山东、辽宁以及中西部的一些省会大城,诸如深圳、苏州、大连等。
曾几何时,GDP的卓越表现令中国人骄傲,国人却不太敢直视该数值的人均水平。但“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29992元(以当年价格计算)”的消息,终于让国人挺直了腰杆。要知道,如果GDP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总体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那么人均GDP则反映国民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
然而,这一看似让人欣慰的数据,却引来不少吐槽,不少网民在该消息发布后都表示,自己“拖了大家的后腿了”,因为“实在没有感受到中国如此高的人均GDP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变化”。由此,关于人均GDP是否真的可以和生活水平画等号的讨论频繁出现在公众视线中。
一项来自环球网的调查显示,74.5%的受调查者认为,人均GDP的增长与实际生活水平“没有太大关联”;20.7%的人认为“生活水平改善与人均GDP涨幅呈正比”,其余4.8%的人选择了“不清楚”。不少业内人士也纷纷表示,“经济总量上去了,人均GDP上去了,不代表生活水平提高了”。
人均GDP的纸面迅速扩张并没有带来纸面外的效应。问题恐怕首先出在统计上。不少城市GDP的人均数值如此高,是因为这些城市往往只统计当地的常住人口,没有把大量外来人口纳入统计范围。例如,据统计,广州的常住人口是1200多万,但实际居住人口已经超过了1600万,外来人口达3000多万,这部分人并没有享受到很好的公共资源。
不难想见,这很有可能是出于政绩的强烈需要。还有,这种统计不能在全国所有城市一刀切,应该把不同地区乃至不同行业区别对待,这样,数据在真实性上才更有底气。
更重要的是,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远远没有赶上GDP等类似统计数据的增长速度,这和人民生活水平真正富裕的国家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的衡量指标有人均GDP高、工业技术发达、科学技术先进、社会福利高四个方面,这一标准在我国同样适用,单纯考量其中一项都不够全面。
因而,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把国家财富在合理范围内转化为个人财富,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才是比晒数据更重要的功课。
撇去统计口径和分配制度的外因,最重要的,还要看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因。在一定程度上,产业结构决定着劳动者的收入状况,从而直接影响居民的富裕情况。
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因而发展成果不能直接惠及当地居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鄂尔多斯等能源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和很高的人均GDP水平匹配,因为地方GDP的拉动来自当地国企。
再来看深圳这样的投资较低的城市,经济动力来自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等,这些产业在地方经济增长中功不可没。这样的产业以及未来型产业布局,除了可以维持地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更有利于保证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其实,就算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真的可以和当地较高的人均GDP匹配,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要知道,任何一个数据的价值,都远远没有居民在医疗、交通、失业、养老等方面获得政府“悉心呵护”来得实在。
http://ke..com/view/10147.htm?fr=aladdin&fromtitle=gdp&fromid=41201&type=syn
『玖』 为什么中国现在的人均GDP和发达国家差很多,但消费水平却如此高呢
中国的人均GDP虽然与发达国家相差很多,但是我国的贫富差距不均啊,我国的回富人多的是,而穷答人更是多的是。
我们不可否认我国的消费水平高,这也让很多外国人非常的经过,其实有些时候我们还是应该看清现实,不要盲目的去消费。
『拾』 中国人均GDP突破6万,人均GDP能直接反应出居民生活水平吗
现在我们中国的人均GDP已经突破了6万,非常的可观,那么人均GDP能直接反应出居民生活水平吗,其实是不太准确的,但是人均GDP高生活水平一般也是高的,因为人均GDP和我们认为的每个人的收入其实是两个不一样的东西。
总而言之,人均GDP只能从侧面来显示出居民的生活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居民的生活水平。不过人均GDP非常高,那么居民生活水平也是不会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