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国近10年人均gdp是多少
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 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 、 以色列、 韩国 、马耳他、匈牙利 和捷克 。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微型国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湾、荷属安的列斯等未获国家地位的经济体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
欧洲(18国): 卢森堡(69,056) 挪威(53,465) 瑞士 (49,246) 爱尔兰 (46,335) 丹麦(45,015) 冰岛 (44,133) 瑞典 (38,451) 英国 (36,977) 奥地利 (35,861) 荷兰(35,393) 芬兰 (35,242) 比利时 (34,081) 法国 (33,126) 德国 (33,099) 意大利 (29,648) 西班牙 (24,627) 希腊 (18,995) 葡萄牙 (16,658)
美洲(2国):美国(42,076) 加拿大 (32,073)
亚洲(2国): 日本 (36,486) 新加坡 (25,176)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 新西兰(23,276)
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
塞浦路斯 (19,008) 巴哈马 (18,190) 斯洛文尼亚 (17,660) 以色列(16,987) 韩国 (14,649) 马耳他(13,144) 匈牙利 (10,896) 捷克(10,708)
从新增的8个发达国家来看,大多是原有发达国家的近邻,如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匈牙利、捷克、塞浦路斯是欧盟成员国的近邻,韩国是日本的近邻,巴哈马是美国的近邻。只有以色列是例外。
在发达国家之中,卢森堡仍位居榜首,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继续拉大 ;爱尔兰的人均GDP在20年前只是发达国家中的中下水平,2005年已跃居世界第5名,是过去20年中经济最成功的发达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东欧国家在经历了90年代初转型期的阵痛之后,在过去10年间纷纷走出低谷,成为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东欧国家中转型最顺利且最靠近欧盟的斯洛文尼亚、捷克、匈牙利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立陶宛、波兰、拉脱维亚等国也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预备梯队中。
在人均GDP 的下一梯队中(5500-9000美元),有下列国家:
塞舌尔(8,892) 爱沙尼亚 (8,885) 斯洛伐克 (7,963) 克罗地亚(7,764) 立陶宛(6,796) 墨西哥(6,566) 波兰 (6,373) 拉脱维亚 (6,150) 智利(5,742)
如能保持发展劲头,它们有可能在未来10多年内成为新增的发达国家。
人的眼光都向前看的,人们都看到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但有几个人注意到最贫穷的国家呢?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新闻公报宣布,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已达49个。它们是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老挝、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也门;安哥拉、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佛得角、中非、乍得、科摩罗、刚果(金)、吉布提、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莱索托、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尼日尔、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苏丹、多哥、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萨摩亚、瓦努阿图、图瓦卢、基里巴斯、所罗门群岛;拉丁美洲1国:海地。
世界最穷国是莫桑比克,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美元,平均每人每天0.2美元,约为瑞士的1/500。瑞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6410美元,人均每天近100美元。1996年5月17日,世界银行发表的统计资料表明,卢旺达成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年人均收入为80美元。
这些数字中惟独没有提到中国的情况,那是因为,中国既不是最发达的国家,也不是最贫穷的国家。中国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综合经济水平相当于2002年美国的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然后再用50年,进入世界前10名。中国从经济欠发达国家迈向发达国家仍任重道远。
② 想问一下:美国二战时期的人均GDP大约是多少就说1944年吧
1944年,美国GDP为2198亿美元。人均GDP大约1588.19美元,大概相当于2005年的14705.52美元。换算到2012年,还要多。
③ 提供一些20世纪60--80年代美日经济数据。最好是2国对比和竞争的。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放缓和衰退,经济霸主地位动摇;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滞胀”;80年代的经济复苏;90年代的经济繁荣;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欧洲共同体;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原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缓和与矛盾;美国社会危机的加深;德日法西斯主义与军国主义极右势力的活跃。
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
(1)背景
①战后,进行社会改革,进一步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随着冷战加剧,美国开始扶植日本;1951年美国结束对日占领。
(2)措施
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②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③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美国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3)结果
①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②60年代末,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80年代,日本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稳步增长。
④1987年,日本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⑤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70年代中期以后,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
④ 60年代的美国经济什么样
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黄金时代”的时期。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233亿美元到1971年的10634亿美元。战后美国经济增长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为:一、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加强了干预;二、为应付冷战而加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三、战后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四、利用战后的经济优势地位,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的廉价资源,其中特别是石油资源,从而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五、战后美国的国内政治局面相当稳定。
战后美国的经济危机的烈度大大减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末,美国没有出现过1929至1933年那样的经济大危机,但是曾经经历过5次经济衰退(或者可以说发生过5次一般的经济危机)。虽然战后美国经济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循环,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时间就要出现一次,但是经济危机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基本在百分之十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这一次持续的时间最短。另一方面,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危机都实行了一系列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手段,即运用赤字财政,通过膨胀通货,刺激总需求,从而抑制经济危机的破坏烈度,避免大量的企业在危机中倒闭,同时控制失业率的急剧攀升,稳定社会秩序。当然美国政府的这些国家干预的办法,在解决危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债大增,通货膨胀有增无已,以至积重难返,对70年代的美国经济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⑤ 中国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哪个阶段人均GDP接近70年代的美国
中国生活水平相当于美国什么时候,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如果单单从生活水平上看,大致相当于美国的六十、七十年代比较合适: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生活用品过剩,房子和车子成为基本的追求;如果从中国经济走势上分析,大致相当于美国20世纪初、经济危机之前的年代——也就是段子所言的20世纪10年代:发展处在高速状态,但晃晃悠悠,经济危机的火种此起彼伏,充满隐患;但如果从人们的精神状态来分析,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恐怕要落后美国百多年以上的:或许相当于美国19世纪中期水平,法治在建设,犯罪率居高不下,社会群情涌动,贫富差距大造成社会群体撕裂,彼此对立情绪严重(权贵与平民阶层的严重对立)。
当然,仅仅这么硬性地进行数据的、现象的对比并没有什么说服力的,因为彼此的政治制度不同,其实还有个发展潜力的问题是不好对比的。比如,美国是宪政民主制度,当社会出现了问题,舆论能够充分揭示出来,人们具有宪法赋予的表达和抗议的权利,并拥有选举权等等方面的政治权利,可以对社会规则进行修正,这在中国,几乎都是零,所以没法对比的。这就好像拿着中东最富裕的国家对比美日欧一样,只要不是傻子,谁都知道他们之间,谁才真正具有发展潜力和应对困境的能力的。美国在20世纪初曾发生过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状告一名记者的诽谤事件,一名记者说他曾在巴拿马运河建设中有贪腐嫌疑,引发老罗斯福的不满,愤而状告,但最后美国法院判决了总统败诉——这种情况,能跟今天的中国对比么?别忘了,这可是段子所言的美国20世纪初的10年代!
即使如此,因为我们跟美国生存在共同的世界,不发生此类的对比,也是不可想象的,不管怎么说,人们总是要拿着两个大国进行对比的。可绝大部分人的对比,都是对比的社会现象以及生活水平,却忘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政治制度根本性的差异。对比社会现象和生活水平,总会找到相似的历史阶段,这很容易理解;但社会总是发展的,发展还有个潜力的问题和发生危机的隐患问题。我们其实明白,找到一个社会产生危机的根源是相当重要的,于美国而言,他们的社会危机,多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严重问题而引发,比如生产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投资泡沫引发的金融危机,等等。这是市场经济社会经常遭遇到的,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日本,恐怕都无法避免,能做的,就是提前预警,靠政策、法律和国际市场合作给予及时调整。
但对我们而言,我们的社会危机根源,又是什么呢?
很明显的是,我们的社会危机,不会是美日欧那样的市场危机——即使我们出现过那样的危机,但并没有形成他们的状态,也没有出现类似他们的解决过程。比如,90年代初,我们曾发生了出口下滑导致经济疲软的严重经济问题,大批企业被迫关停,国人收入急剧下降,表面上看,是经济层面的问题,其实谁都明白,那个危机的引发,正是政治问题导致的结果——认真地说,如果不发生那场政治问题,那次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发生的。再比如,美国并没有发生过权贵逃往国外的问题,你怎么比较,恐怕也难比较这个权贵外逃问题的,因为美国就没发生过此类社会问题的,而权贵外逃,就是典型的制度性问题,并非经济运行本身的问题。
⑥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概况
1960年以来美国的保守主义社会运动保守主义的社会运动指保守派思想家从象牙塔走入社会,过指导和建立政治组织和宗 教组织、利益集团政治行动委员会、基金会、思想库等来扩大保守主义思想在社会和政治上的影响。
这场社会运动内容比较广泛,涉及经济财政保守主义运动、社会文化的保守主 义运动、联邦主义运动、自由意志运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的保守主义运动,主要有"新右派"和"宗教右派"运动。
"宗教右派" 虽然与"新右派"关系密切,但由于它的领袖主要是各教派的布道者,既有福音派,又有新教原教旨主义;既包含天主教正统派, 又有犹太教正统派,因而它比"新右派"具有更多的神学色彩 。此外,"新右派"与"宗教。
“新右派"所处的时代不同,"新右派"主要活跃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 ,而"宗教右派"则更加活跃于八九十年代和21世纪的当前 。
(6)美国上世纪60年代人均gdp扩展阅读:
20世纪60年代,指1961~1970年,在人们的记忆中,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当时许多欧美国家的青年人开始奉行一套与其父辈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尤其是学生参加了政治抗议活动,并且爆发了许多反对越战和任何形式的战争。
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为妇女和各色人种争取更多权利。其中一些美国和英国的年轻人开始吸毒,并且比其父辈享有更多的性自由,尤其有了避孕药以后更甚。
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局势的主要特点及这些特点造成的重大影响是:
特点:战争与和平的缓期,各国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均存有余心,各自都将本位主义放在前列,固地自封。
影响:这一特点针对国际经济形式及经融发展来讲,是束缚了商品与生产力的发展,针对增强政权及实力来讲,是稳固及发展自我,发展自我的商品及生产力。
⑦ 美国90年代GDP与人均GDP
美国90年代GDP与人均GDP如下:
美国1990-2000年GDP在,87153——121782亿美元之间。
美国1990-2000年人专均GDP在,23185——35237美元之间。
详细列表如属下:
⑧ 在50到60年代的美国,那时候的100美元的价值相当于现在多少美元。(看点那个年代美国的电影描述的
那时候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没崩溃,那时候的美元等于黄金,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一盎司是0.02835千克,100美元合80克黄金,按今天的黄金价值240人民币一克,10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9000人民币,相当值钱的
⑨ 美国历年人均GDP
美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00—1999
国内生产总值(英语:Gross Domestic Proct,缩写:GDP)亦称国内生产毛额或本地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区域内的经济活动中所生产出之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market value)。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亦有相当重要性。它与国民生产总值不同之处在于,国内生产总值不将国与国之间的收入转移计算在内,即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是一个地区内生产的产品价值,而国民生产总值则计算一个地区实际获得的生产性收入。再简单的来说本地生产总值是属地主义,GNP是属人主义;举例来说,无论台湾、香港、韩国、美国等厂商在中国大陆生产的最终财货,都包括在中国大陆的本地生产总值内,此一数值亦包括移住劳工的薪资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