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均gdp各阶段剖析
GDP(GrossDomesticProct),就一个国家而言,被称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产量的标准测量指标,表示该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总和。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通常使用GDP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重要指标。这三个指标分别具有不同的功效。 GDP总量,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它的主要功效是:1、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2、用于国际间和地区间进行比较。3、用于制定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4、用于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GDP指标为经济学家分析经济运行状况、政府调控管理经济提供了广泛的用途。 GDP增长率,衡量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其主要功效是: 1、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目标。 宏观经济调控的通用目标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2、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测度指标。经济增长速度围绕潜在的生产能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上下波动,是经济运行的一种必然的不可完全避免的现象。 3、是横向、纵向比较的重要参照指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今日与过去相比较,一国与他国、一地区与他地区相比较,除了比较GDP总量外,更重要的是比较GDP增长率1978—2002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4%,国际地位快速提升。 在横向比较中,1996—2002年间我国GDP增长分别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的4.5个、5.0个和3.3个百分点。 人均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同时也是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世界银行按人均GDP水平(实际购买力平价),将各国分为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四个等级。2000年,人均GDP1980美元为低收入组,4600美元为下中等收入组,9120美元为上中等收入组,27770美元为高收入组。中国当时为3920美元,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数,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7400美元)的53%。 从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看,国际上通常把一国的发展水平按人均GDP分为几个阶段:300—400美元以下是贫困阶段;400—500美元是摆脱贫困的阶段;800—1000美元是开始走向富裕阶段,我国称小康阶段;3000—6000美元是比较富裕阶段,我国称全面小康阶段。如英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9项现代化量化指标,其中第一项就是人均GDP(或GNP)在3000美元以上。我国研究机构提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共分3类12项,其中第一项为人均GDP9000美元。可见,人均GDP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对GDP要用历史的观点看待,在人们对GDP普遍质疑时,仍然要看到,GDP是美好的,其“功”不可没。
Ⅱ 中国人均收入现状与差距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居世界之首
2011年12月02日 09:53 来源:羊城晚报
最高与最低的收入差距扩大到15倍近20年来职工报酬占GDP比重大幅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社会财富大量涌现,但是,财富分配不均日益加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
根据省际收入法GDP构成数据,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1990年为53.4%,1995年为52.8%,2000年为51.4%,2006年为40.61%,2007年为39.74%。2000年到2007年,劳动报酬占比下降了11.66个百分点,其中,2004年,国家统计局把个体经营业主的收入从劳动报酬转为营业利润,然而,这并未改变2004年之前劳动报酬比重不断下降,2004年之后劳动报酬比重仍下降的总体趋势。
而且,劳动报酬总量占GDP的比重下降,还不足以说明普通职工收入的变动状况。如果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相比,还应考虑劳动报酬的结构性变化:一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工资差别不大,企业经营者与普通职工工资差别不大,且那时企业职工基本不缴纳社会保险费;二是1998年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多次增长工资,而企业中经营职位和一般职位间收入差距目前普遍在20倍以上;三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有行政性垄断行业职工工资增长过快,行业平均工资差距从2倍左右扩大到6倍以上;四是目前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中还包括要缴纳约占基本工资10%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可以断定,近20年来,企业普通职工的实际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是大幅度下降了。
此外,初次分配中行业收入差距过大。根据去年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证券业的工资水平比职工平均工资高6倍左右,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达11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这一差距又扩大到15倍。如果把证券业归到金融业一并计算,行业差距也高达6倍。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行业收入差距,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保障研究所提供的资料,2006-2007年最高和最低行业工资差距,日本、英国、法国约为1.6-2倍,德国、加拿大、美国、韩国在2.3-3倍之间。从目前的资料看,中国行业收入差距已跃居世界之首,已经超过巴西。
Ⅲ 从我国和发达国家在人均GDP、产业结构、农业发展、科技现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来谈为什么我国要长期处在社会
好像问题没问完哇?我国人均GDP、产业结构、农业发展、科技现状:1、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排世界127位。表明世界发展中国家
经济都在快速增长,速度都不慢,连续几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排名都没啥变
化啊!
所以看我国总的GDP我国还是算可以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国情是人口众多,如果我们将我们的人均GDP和别人比较的话那我们就得往后靠了由此可见我们国
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甚远。
2、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农业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我国大部分的是农民,而且农民是个很庞大的的队伍。但是进入近现代以来,在工业文明的发展中,中
国落伍了,这不仅表现在工业上,而且在曾经创造灿烂文明的农业也大大落伍了。水平远远比不上发当发达国家都是飞机播种的时候我们大部分还是人工插秧,当发达国家都是飞机施肥的时候我们还是人们到田地里面去撒。发达国家的农民一个人可以拥有几十亩或者几百亩地的时候,我们每个人最多也就十几亩。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
3、政府的引导、支持和协调在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
我们国家的措施就没有他们那么健全我国农业还处于过渡性农业阶段。在中国,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相对于市场力量、企业家力量,农民还处于相对劣势,而
在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体系中,大多数农户就是企业,农户的主人就是农场主,
或叫农业企业家。农户做为企业,在这条企业链上没有任何特殊,不存在受欺负、
被剥削的问题。在农业发展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的距离还是有的。4、我国的人口众多,出现的人才应该也是不少,但是在科技方面我们还是比
不上发达国家,可能一方面是我们国家对于科技人才的回报这方面的有些欠缺,
缺乏吸引、调动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有效政策和措施,所以导致了人才流动。而
且科技管理部门缺乏基本工作条件,职能弱化,相当数量的)科技管理部门工作
条件很差,不能有效开展工作。所以我国有必要加强在科技方面的投资和关注。由以上方面可看出我国在和发达国家的比较时,我们还是有相当大的进步空
间的,所以我国要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Ⅳ 2008~2010泰州经济发展情况(包括人口量,GDP总量,人均GDP年平均工资)
根据2008、2009、2010年3年的泰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年份 2008 2009 2010
GDP(亿元) 1394.2 1651.02 2002.58
总人口(万人) 500.89 503.98 504.65
人均GDP(元) 30256 35498 42872
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25737 29807 34473
总人口是户籍总人口,人均GDP按照常住人口计算
Ⅳ 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是什么
目前中国经济现状怎么样?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2%,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高增长。初步测算,前三季度GDP为697798亿元,可比价格同比增长6.2%,季度方面,第一季度增长6.4%,第二季度增长6.2%,第三季度增长6.0%。
中国经济现状.png
以产业计算,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4.3005万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277869亿元,增长5.6%;三是产业增加值376925亿元,增长7.0%。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名义同比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1%,基本与经济增长同步。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近年来发展良好。如果看人均GDP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人均GDP增长率快。名义增长方面,根据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前三季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
中国经济的变化有哪些?
从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来看,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十一;2000年超过意大利,世界排名第六;2007年超过德国,世界第三;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2017年,中国GDP将相当于12.3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的15%,比1978年高出约13个百分点。
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稳定的锚。
按人均GDP计算,1952年中国人均GDP只有119元。此后人均GDP增长曲线与GDP增长曲线相似,经历了两次下降,总体呈上升趋势。到1976年,中国人均GDP为318元,比1952年高出1.69倍,低于同期GDP增速。这主要是因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口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
中国经济现状1.png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均GDP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从1978年的200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8250美元,超过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在银行公布的217个国家(地区)中排名高达第95位。
2017年,中国人均GDP达到59660元,比1978年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2018年,中国人均GDP突破6万元。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如何?
第一,经济增长总体稳定
虽然去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低于上半年,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间投资保持较高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增速稳定在较高水平。经济增长适度放缓是全球经济放缓和中国积极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第二,涨幅的价格通常是可控的
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的食品和住房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但涨幅的价格趋于趋同,价格上涨趋势已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积极推进结构调整
1)从需求结构来看,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
2)从生产结构来看,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现代物流,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
3)从收入结构来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财政对社保、教育、医疗的投入显著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支付收入显著增加。
Ⅵ 我国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该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用唯物辨证法分析
唯物辨证法要求我们要辨证统一的看问题.事物是由矛盾的两方面组成的,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我们国家现在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以及落后的分配方式同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生活成本的矛盾,我们国家的社会财富已经到达了一个高度,但这些财富,如果不能为广大群众带来社会进步的好处的话,那么将严重挫伤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就我们国家的现状来看,似乎这种矛盾有日益严重的倾向:财富不是为大多数人所掌握,掌握财富的这部分人也不能对民众作出帮助.
Ⅶ 人均GDP 能反应真实生活水平吗
我个人认为:
第一、我不是行政机构管理人员,也不是经济学方面研究者,我仅凭我了解的常识和经验提供答复,未必准确,仅供参考。
第二、人均GDP是一个统计指标,其具体数量是一个统计数据。统计指标的设定是经过认真研究论证才提出的,具有一定科学性;统计数据的取得是经过确定统计调查方案、数据采集等多个程序得到的,统计数据经过数据分析后能否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对于大多数统计调查而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即时性、准确性是有保证的。因而,可以说,人均GDP等宏观经济指标和数据是值得信赖的,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一个侧面或基本面貌。
第三、如果您认真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等统计类文件资料,就会发现,反映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指标和数据不是一个,而是一组,或者一系列,比如: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除此以外,还要把这些指标同工业、农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的统计指标和数据进行整合,综合比较对照分析,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反映人民生活的概况。
第四、综上,人均GDP能够从一个角度上反映人民生活情况;如果要想了解人民生活情况的全景,应该把相关的指标综合分析。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Ⅷ 人均gdp8000美元能源产业怎么发展
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以色列、韩国、马耳他、匈牙利和捷克什么叫发达国家,而什么又叫发展中国家呢,从国际分工的合作之中可见一斑。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可以得到高尖精的产品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只能是做一些低端产品的市场。最终低端消费品往往不是发达国家制造的,而是发展中国家才生产最终低端消费品,发达国家主要是搞工业化引领、集约型研究和现代化信息整合的工作。而发达国家的脑力型工人必然要求的休闲时间、学习时间和考究时间;发展中国家则因为当地资本家要把发达国家强加给当地资本家身上的成本都让工人来承担,因此当地工人只能夜以继日地更长时间地加班。于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为的是让本国公民得到的生活休息时间,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只能是让工人付出的生产劳动时间,其中的差额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强抢来的。什么叫发达国家,而什么又叫发展中国家呢,从国际分工的合作之中可见一斑。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可以得到高尖精的产品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只能是做一些低端产品的市场。最终低端消费品往往不是发达国家制造的,而是发展中国家才生产最终低端消费品,发达国家主要是搞工业化引领、集约型研究和现代化信息整合的工作。而发达国家的脑力型工人必然要求的休闲时间、学习时间和考究时间;发展中国家则因为当地资本家要把发达国家强加给当地资本家身上的成本都让工人来承担,因此当地工人只能夜以继日地更长时间地加班。于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为的是让本国公民得到的生活休息时间,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只能是让工人付出的生产劳动时间,其中的差额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强抢来的。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发展的时间先后不同罢了,一个是现在进行时,一个是过去时。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根源及其消除作者佚名摘自未知发表2007-1-2216:55:43背景贫困是全球化的问题,也是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它影响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中国改革开放最终目标的实现,是当今人类共同的大敌。因此,它是世界银行在其20年发展报告中唯一作为专题两次专门论述、并在其他年份的报告中多次提及的问题。一、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现状1、贫困的界定贫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贫困是经济意义上的贫困,指难以将生活维持在经济上最低水准的状况。广义贫困除包括经济意义上的贫困之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如人口寿命、营养、教育、医疗、生存环境及失业等方面的状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总体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贫困的概念逐步由狭义的纯经济层面向广义的影响生存质量的多层面过渡。贫困概念界定的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点在世界银行和国际权威组织的定义中明显地体现出来。世界银行《1980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在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显然,这里强调的是以消费水平为基础的物质条件。《1980年报告》将贫困线确定为人均年收入75美元。《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贫困,即缺少达到生活水准的能力”,并认为考虑贫困问题还要考虑人口寿命、营养状况、健康状况、儿童入学率、医疗卫生、识字能力、受教育机会等社会福利文化的内容。《1990年报告》确定了两条国际贫困线:一是人均年收入275美元以下为“赤贫”;二是人均年收入370美元(按1985年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格计算)为“贫困”。199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人文发展”的角度提出“人文贫困”的概念。它除了包括人均收入的因素外,还包括人均寿命、卫生、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多种指标。这种“人文贫困”的界定方法,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一国的经济水准和生存状况,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以这个标准衡量,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体表现。2、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现状1991-1996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达到9%,但贫困人口却没有因经济增长而减少,反而有所增加。据联合国调查,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由1990年的10亿增加到目前的13亿。这些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人每天只有不到1美元的收入。在发展中国家中有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8.4亿人营养不良,2.6亿人不能上学。在最贫穷的非洲地区,贫困发生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非洲6.3亿人口中,约有一半挣扎在饥饿线上。(注:“非洲贫困状况恶化”,《人民日报》1996年2月7日第7版。)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7年10月的一份报告称,世界贫困人口中70%是妇女。贫困家庭儿童的处境更糟。20世纪80年代中,发展中国家有1亿儿童流浪街头。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并未缓解贫困的状况给人们以警示: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经济增长是缓解贫困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最关键的因素。二、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及解决途径1、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历史条件制约、经济基础落后、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度增长、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战略不当、经济政策失误等内部因素,也有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地位不利等外部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水平低下。因为贫困人口只有获得谋生的机会,才能消除贫困;而如果没有利用和把握谋生机会的能力,或者说没有对机会的反应能力,任何机会都会从身边溜走。受教育程度低或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则无法获得这种能力。从全球不同国家和社会各阶层看,贫困人口往往集中在经济落后、通讯不发达、交通不畅、教育不普及、识字率低、观念落后的偏远地区。在这些地区,由于得不到基本的社会服务和人力资本投资,贫困人口不具备利用谋生机会的能力,无力获得足够的食物,他们的孩子就更需要早先出去赚钱以补贴家用而不能上学;他们更需要多生育,靠一个大的家庭组织来维持成员的生计,人均生活水平更低,贫困进一步加剧。这一恶性循环的源头在于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力生存状况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水平低下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2、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关键减轻贫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1980年报告》分析了贫困、经济增长与人力开发之间的关系,指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有效地消除贫困,而人力开发在消除贫困特别是绝对贫困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报告详细阐述了人力开发的几个主要因素:教育、健康、营养和生育,他们各自如何影响穷人的收入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1990年报告》进一步给出了由“机会”和“能力”两个方面组成的有效扶贫战略:“一是实行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及其配套政策,促进对穷人最丰富的资产,即劳动力的需求,为穷人提供谋生的机会;二是广泛向穷人提供基本社会服务,增加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提高穷人利用谋生机会的能力。前者解决的是劳动力数量过多的问题,后者解决的是劳动力质量过低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从而解决贫困问题。”要将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与使穷人受益于经济增长的政策统一起来。其途径有:(1)给穷人以资产所有权。一是将存量资产重新分配给穷人,如土地改革。二是增量资本作有利于穷人的分配。特别是通过初等教育和医疗保健对穷人人力资源的公共投资,成为增加穷人资产的重要政策手段。(2)增加穷人所拥有资产的受益。即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收益减轻贫困。非熟练劳动力是穷人最重要的资产,非熟练劳动力收益大幅度提高,能使收入分配有利于穷人。另外特别重要的是通过提高生产率来提高穷人的资产收益,这包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这种投资能够将促进增长与减缓贫困统一起来。研究表明,农业报酬增长额的1/4、非农业报酬的3/4可以归因于良好的教育。(3)对穷人进行适度转让。上述无论哪种减轻贫困的方法,都有赖于穷人自身的接受和掌握能力,有赖于他们对新方式和新机会的利用,归根结底依赖于提高这种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人也是增长的源泉。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和有健康身体的劳动者更容易获得好的工作机会,为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虽然创业精神和管理能力在公共和私人部门都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的技能、知识和工作态度。因此,必须在取得短期的经济增长与着眼于人们的长期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投资之间保持平衡。要获得增长的源泉,达到和保持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就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人力开发毫无疑问在消除贫困的斗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注:世界银行1980年《世界发展报告》。)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也是长期发展的基础。劳动能力是所有健康的穷人赖以生存的唯一宝贵的资本。因此,用教育来提高劳动力的生产率和穷人把握机会的能力,是同贫困斗争的最有效的途径。他使穷人有能力抓住经济增长的机会,提高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提高他们明天的工作效率,使经济的长期发展获得不竭的资源。因此,政府有必要对现行的支出格局倾向做出调整,其中包括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部门旨在改善穷人生活状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措施是,扩大和改善初级教育和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政府有必要在贫困人口集中的农村地区增加公共投资,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赋予地方当局的责任,持续扩大农村的诊疗所和小学数量,改进服务质量。在总结扶贫经验时,《1990年报告》指出:“任何试图在世界经济中开展竞争的国家,都有必要采取全面的教育政策,包括在高等教育、科技和专业培训方面的开支。”(注: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最成功的国家都推行一种有效的使用劳动力的增长模式,并对穷人的人力资源进行投资。这两方面兼顾的方针是减轻贫困的基本战略,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是为穷人提高运用其最丰富的资产——劳动力的机会,另一方面是改善其眼前的福利并提高其利用新出现的机会的能力。两相结合可以提高世界上绝大多数穷人的生活水准。”(注: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两个报告得出的同样结论是:对人力资本尤其是对教育的投资,有助于铲除贫困之根源。三、中国的贫困问题1、中国贫困问题的现状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贫困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自实施扶贫计划以来,中国的贫困人口锐减,但反贫困任务仍相当艰巨。一方面是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加大,初步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又产生了城市新增贫困人口。(1)农村贫困状况:以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扶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200元为基础进行调整,1999年相当于635元。按照这一标准计算,截至1999年底,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3400万。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估计,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就远不止几千万,而是1.06亿(1998年底)。(注:杨军:“中国反贫困战略面临的困惑及调整思路”,《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1期。)据国务院扶贫的报告估计,如果把那些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但极易返贫的人口算上,中国目前的农村贫困人口可能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显然,我国农村的贫困标准是建立在维持基本生存的最低水平之上的。除物质生活贫穷外,我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社会保障和医疗条件差,生活质量差;贫困使一些儿童营养缺乏,健康状况不佳,许多适龄儿童特别是女童失学,文盲较多;信息闭塞,观念落后。(2)城市新增贫困人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企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自发诱导的诸如失业、破产、收入差距悬殊等新的致贫因素的影响迅速增加,大批下岗和长期失业人员、退休职工中的低收入者等,构成了城镇新的贫困人口。1996年我国城镇贫困户数是306万户,贫困人口1176万人,户年人均生活费收入1321元,比当年划定的城市贫困线户人均生活费收入1671元还要低20%。(注:《中国工商时报》1997年10月10日。)近几年,随着下岗、失业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城镇贫困问题进一步恶化(见表1)。附图{F102f43.BMP}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综合失业人数=下岗无业人员+失业人员(2)综合失业率=综合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据劳动部测算,2000年下岗职工总数为2100万,按照新的要求,2000年之后,下岗职工将直接进入失业范围,不再新设再就业服务中心。这些人中约50%左右在失业救济金用完之后,不能重新就业,他们将陷入贫困之中。城镇贫困人口的加入,使中国贫困人口的结构更加复杂,使中国贫困问题更加恶化。(3)中国的“人文贫困”:中国的城乡贫困不仅表现在经济收入、人均生活支出的经济层面上,更反映在生存状况、受教育程度、医疗卫生条件等生活环境质量上。若用人文发展指标来衡量,中国的“人文贫困”状况更加严重。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对175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排在108倍。联合国人文排序的新指标包括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综合入学率、人均GDP。这一人文发展指数更能反映人类文明的进步程度,对“贫困”的理解也更为深刻。这种排序使我们看到,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不仅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更重要的是在反映综合水平的人文指标上,而后者的差距比前者更难弥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后者这些指标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决不仅是增长)潜力,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真正水平和综合实力。这些人文发展指标为我国扶贫、脱贫工作指明了方向。2、中国脱贫的关键从中国的贫困人口阶层分布看,无论是农村贫困家庭还是城市贫困人口,都集中在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人群中。在农村,由于没有文化,无法掌握科学种田的知识,即便有了土地也得不到应有的收获,更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袭击。没有利用谋生机会的能力,不掌握生存技能,看不见也抓不到改变生活的机会,脱贫基础脆弱。即使是已经脱贫,但当使其初步脱贫的物质基础发生变化或稍有不测时,很快重新陷入贫困。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刚刚脱贫的人口又返贫。在城市,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下岗人员很难胜任对技术要求较高的新岗位,难寻收入丰厚的职业。由此可见,摆脱贫困的关键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在为贫困人口提供谋生机会的同时,更侧重于提高其利用谋生机会的能力。“改善人口质量的投资,能显著提高穷人的经济前途和福利”。(注:舒尔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讲演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有鉴于此,政府应将扶贫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巩固和提高贫困个体的生存保障和发展能力上来,增加贫困人口受教育的机会,从而提升他们获取生存和发展资源的手段和能力,扶贫扶在根上、扶在点子上。政府要把扶贫和扶智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进行物质扶贫的同时增加文化扶贫的力度;在提供必要的资金、救济,使贫困人口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同时,加大提高贫困人口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教育投入;在以物质投入缓解贫困现状的同时,强调“扶人”、“治本”这一根本途径。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扶贫工作中也面临着资金不足这一最大障碍。“面对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庞大的发展计划,政府往往需要在人力开发与其他项目间费力地权衡。“发展中国家应力图提高公共企业的资金营运效率,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减少军费,以及减少一些需要高投入而不太紧急的项目投资,使的资金能够用于向小学教育、基本卫生保健这样的项目上。”(注: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亚当·斯密说过:“一个国家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其劳动者所掌握的技能、熟练程度和判断力的高低。”这句话在今天仍然是至理名言。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她的人民。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既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又是它的最终目标。然而贫困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也不可能在一夕之间实现,一个国家现今的健康和教育水平反映的很可能是其10年甚至20年前为人力开发所作的努力。(注:程漱兰等编著:《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年回顾》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7月。)《管子·修权》里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中国的人力开发与反贫困斗争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其中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
Ⅸ 人均收入与人均gdp是怎样的比例关系
两者比例关系说明了两个反应生活水平状况的标准之间的差距。
以上述的深圳为例,人均收入和人均GDP的比例为1:6.33.说明人均实际收入反应的生活水平远没有达到人均GDP反应的生活水平程度。主要原因资源不能公平、平等、有效的配置。人们没有享受到经济迅速发展的红利。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 总产出(即GDP总额,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总人口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通常为一年)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当前流动人口成为全国或地区经济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忽视,故用户籍人口作为比较指标是不科学的)。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简称GNP)。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
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