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泉州2017gdp

泉州2017gdp

发布时间:2020-11-25 06:36:50

Ⅰ 一直不明白,泉州GDP那么高,为什么在福建没地位

你好,泉州民营企业较多,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做大做强,
体现在GDP上就是高速增长,
但是经济和政治是两个概念,就好比上海和深圳的经济远比北京强,但是政治地位远不如北京。

Ⅱ 泉州GDP在全国地级市中排第几

|01上海市:10297+12.0%| 18645 8342 沪
02北京市: 7720+12.0%| 19978 8620 京
03广州市: 6068+14.7%| 19850 7788 粤
04深圳市: 5684+15.0%| 22567 粤
05苏州市: 4820+15.5%| 18532 9316 苏
06天津市: 4338+14.4%| 14283 7942 津
07重庆市: 3486+12.2%| 11570 2874 渝
08杭州市: 3441+14.3%| 19027 8460 浙
09无锡市: 3360+15.0%| 苏
10青岛市: 3207+15.7%| 15116 6500 鲁
11佛山市: 2927+19.3%| 18800 8000 粤+2
12宁波市: 2864+13.4%| 19693 浙-1
13南京市: 2774+15.1%| 17538 7070 苏-1
14成都市: 2750+13.8%| 12789 4905 川
15东莞市: 2624+19.1%| 25320 10530 粤+3
16武汉市: 2590+14.8%| 12360 4748 鄂+1
17大连市: 2568+16.4%| 13350 6900 辽-2
18沈阳市: 2483+16.5%| 11651 5709 辽-2
19烟台市: 2402+17.0%| 鲁+1
20唐山市: 2362+14.8%| 冀-1
21济南市: 2185+15.7%| 鲁
22哈尔滨: 2094+13.5%| 11230 4405 黑+1
23石家庄: 2064+13.2%| 11495 4486 冀-1
24郑州市: 2002+15.7%| 11800 5476 豫+1
25长春市: 1934+13.1%| 11350 4480 吉-1
26泉州市: 1901+15.0%| 15972 6606 闽

Ⅲ 人口的GDP都超过东莞的泉州,为何不是新一线城市

目前我国共有15个新一线城市,每年的排行榜都变动不居,根据2020年最新榜单,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光荣上榜。成都依旧稳居龙头地位不倒,昆明、宁波不幸出局被合肥和佛山后来者居上。对此,福建人却有不同看法,泉州GDP总量和人口总量都超过东莞,却不能入选新一线,福建人表示不服。


纵观新一线15个城市,几乎都是所在区域的交通枢纽,成都如此,武汉如此,沈阳亦是如此,反观泉州自己,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即使有高铁通过,但是却依旧没有形成通达的交通网络,且泉州晋州国际机场就运载量还需要再不断提升,完全无法支撑起一座新一线城市的客运需求。综合来说,泉州想要进入新一线,还需要多方面全面提升才行。

Ⅳ 泉州市是福建省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城市吗

是的,泉州市的经济总量省内第一,超过了9900亿。

Ⅳ 福建省哪个城市GDP最高,元朝曾超广州,连续21年领跑第一

如果要问福建省GDP最高的城市是谁,相信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地想到省会福州市和厦门市。虽然这两座城市发展强劲,但却不是全省GDP最高的城市,福建省GDP常年位居榜首的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泉州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福建省这座“低调”的城市吧。


泉州著名的景点有开元寺、府文庙、清源山等等,如今的已经泉州变成了一个非常适合生活的城市。它少了一丝北上广深厦的激烈竞争,但又同时不失生活乐趣。在泉州你既可以选择打拼事业,同样也不会让你感觉特别乏累,周末闲暇的时候再约上三五好友去清源山采风踏青,实在是舒服至极。另外泉州作为福建省的重要城市,交通自然也是没话说,他拥有自己独立的国际机场,想要出国旅游办事都非常方便。这样的一座城市,你爱了吗?

Ⅵ 为什么福建省GDP最高的不是省会福州也不是厦门,而是泉州

因为泉州的制造业多,所以GDP也就相应的领先了。
福州第二,厦门第三
给你一个数据分析,看看就清楚了。
福建省有9个地级市,其中整体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分别为泉州、福州以及厦门,而且泉州多年以来GDP总量都属于最高的,这跟泉州较为发达的工业密切相关,因为在三大产业当中,以工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所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例最高,17年工业实现增加值3926.19亿元,增长7.7%,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74.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而同年第一、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98.03亿元和2952.1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6:58.3:39.1,促使泉州经济增长较快。
其次,福州去年GDP总量为7856.81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4.6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204.90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4157.26亿元,增长9.2%。由此可见,工业的发达程度不如泉州,从而相对应第二产业创造的经济收益远低于泉州,而福州以国内贸易、对外经济、金融业、服务业以及旅游业等为主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泉州,从整体来看,泉州三大产业增加值依然超过福州,从而经济总量去年约达8468亿元,同时比福州多出800多亿元。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新活力,福建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和“苗圃地”,“多区叠加”优势正逐渐转化为发展优势,高质量发展支撑有力。
就2019年而言,张国旺表示,福建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三次产业运行平稳。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96.2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0581.74亿元,增长8.3%,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45家,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达18个;第三产业增加值19217.03亿元,增长7.3%,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制造业依旧是福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张国旺指出,2019年,福建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制造业投资增长16.2%。全省高成长企业超过4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500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7.0%和22.2%;新型功能材料、生物医药等4个集群入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产品产量增速迅猛,互联网、商务服务、科研服务、教育卫生等服务业快速增长。

Ⅶ 福建新崛起的“黑马”城市泉州市,有望跻身于新一线城市吗

作为一个省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省会城市一般而言在其省内的综合实力是最强的,也可以说是一个省份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当然也有个例,在我国有不少地级市的经济和知名度都盖过了其省会城市,例如山东的青岛市;河南的洛阳市等,让很多人误以为这些城市就是省会城市。

而泉州的标志性景点清源山,也是当地唯一的一座5A级景区,其最大的亮点在于景区山下的老君岩,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将老子像打造的栩栩如生,尽管已经过去了数千年的时间,但是雕像依然富有神韵,也成为游客日常观光打卡的必去之地。

一座城市能否跻身于新一线,其经济发展只是其中的一环,想要真正的崛起,还是需要综合性的进步,在每一个领域都有所建树,这样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这些点,泉州基本都符合了,未来的泉州,将会大有所为。

Ⅷ 福建省泉州市整个经济状况怎么样

泉州市2010年GDP首次跨越2000亿元大关,预计达到2276亿元,增长15.7%,增幅创1998年以来新高,经济总量连续9年居全省首位。
2010年,泉州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多项经济指标创下10年最佳。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25.06亿元,增长22.8%。晋江、惠安、石狮、南安、安溪5县(市)进入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所有县(市)均保持全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
过去一年,泉州五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完成产值2160亿元,现价增长30.6%。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修船造船、汽车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新兴产业产值达446亿元,泉州人首次在自己的家门口制造出轮船、汽车。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4.2%和1.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全程式网上审批、并联审批等使项目审批时限缩短了近五分之四。
泉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936元和7240元。全市有11.24万人享受了城乡低保,30万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参加职工医疗互助。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把握机遇,发挥优势,锐意创新,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2.29亿元,,财政总收入316.15亿元,经济总量连续11年位居福建省第一,所辖县(市)全部跻身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行列,其中5个县(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民营经济独领风骚,全市现有工业企业2万家,个体工业户7.5万家,商业户近25万家;全市100家重点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8家,民营企业无论是企业数量、产值还是就业人数均占全市九成以上。
开放型经济生机勃勃,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2388家,外商实际到资202.7亿美元.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372家,实际到资17.06亿美元。2009年,外贸出口总值达58.9亿美元,在中国城市外贸综合竞争力100强中居第29位。
集群经济支撑带动,形成了纺织鞋服、建筑建材、食品饮料、工艺制品、机械制造五大传统产业,培育了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修船造船、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旅游服务“5+1”新兴产业,成就了纺织服装、鞋业、石化3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和石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是海峡西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能源九大基地之一。
品牌经济再造实力,全市共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6枚、中国驰名商标51件、国家免检产品139项,总数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荣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中国十大品牌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称号。
投资环境日臻完善,福厦高速铁路贯穿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位居福建省第一位,公路密度分别是全国和全省的3.5倍和1.76倍,泉州晋江机场获批对外开放,跻身全国50强,港口货物吞吐量766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25万标箱,中心城市面积扩展到9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57.5%,海湾型大城市框架逐步构成。
创新创业转变提升,我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出“调结构、降能耗、优能源、促循环、推交易、增碳汇”六项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力争到2012年,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以上,培育扶持壮大一批新能源骨干企业,形成 1~2家年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3~5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初步建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专业园区,形成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第二、三产业分别以年均21.6%、17.1%的速度快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38.6∶32.8∶28.6调整为2009年的3.9∶59.9∶36.2;2009年我市万元GDP能耗0.795吨标准煤,比2005年万元GDP能耗0.90吨标准煤下降11.5%。
政通人和民生宽裕。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2913元、8563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居全省第二位。先后荣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中国十大和谐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和荣誉。
科学发展风光无限。泉州市围绕“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和现代化泉州建设的总要求,聚焦9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统筹298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发展,实施“一环(环泉州湾核心地区)引领、两湾(泉州湾地区<不含一环>、湄洲湾南岸地区)联动、三轴(以沿海交通干线、长泉铁路、泉三高速公路为发展轴)拓展、多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开发区以及泉州台商投资区等各类工业园区)支撑”的产业布局战略,全力实施“百千万亿倍增计划”(力争在5年内实现超百亿企业15家,形成5个超千亿产业集群,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以上),努力把泉州建设成为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综合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和人民生活质量好、受教育程度高,城市宜居宜业,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高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

Ⅸ 泉州GDP超过东莞,福建省第一大市,为什么不是新一线

Ⅹ 福建最发达的城市,真的是GDP超7000亿的泉州吗

说到福建经济最强的城市,大家都知道,泉州是福建经济总量最高的城市,2017年的GDP超过了7000亿,内甚至几乎都容要达到厦门的两倍了。按常理来说,泉州属福建最发达的城市无疑了,可以真的是这样吗?GDP高就代表发达吗?GDP能代表居民收入吗?严格来说,福建最富,最发达的应该还是厦门这座城市!
厦门被誉为宜居城市,厦门具有丰富的滩涂等湿地资源,是国际迁徙候鸟非常重要的“驿站”和越冬地。光是东北部湿地,就分布有野生鸟类16目50科170种!这里乐趣多:在海沧,还有一个全国面积最大设备最丰富的非动力儿童公园——厦门儿童公园,游玩项目达74个,一到节假日,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天下!不过,尽管厦门被看成宜居城市的代表,但近年来,这个城市的房价却越来越让人难以“宜居”。
厦门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厦门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五个开发开放类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这座城市知道度高,经济也比较强,且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时间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阅读全文

与泉州2017gdp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