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际贸易学中的sss、SHO、R定理
是国际经济学吧?
哈哈~ 最基本的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H-O-S定理);
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Stopler-Samuelson theorem S-S定理);
雷布津斯基定理(Rybczyski theorem /R定理)。
② 经济学专业都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看题主最后一句问到了学经济学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觉得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现在学了经济学两年吧,讲一讲我的观点。
经济学在本科阶段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一些经济方面的理论基础,比如西方经济学的宏观和微观部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等等。有同学看到我的志愿以后跟我说,经济学不好,学的东西太宽泛了,这种学科一般在就业的时候都不吃香。
但是我在学习以后觉得这句话是错的,虽然经济学本科确实学得很广泛,但是研究生就开始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研究,并且比起那些从大一就开始专攻某个方向的学科,学得多就意味着以后就业时其实可以提供更多的方向(虽然说你不一定擅长,但最起码学过)。也会教一些比较实用的课程,比如初级会计学、博弈论、统计学等等。
你能把这些功课都学好,找工作的时候是有加分的,在工作过程中,也会获得知识的必要的帮助。对你提高工作能力,获得升职和加薪都是有益的。
希望我的答案能给你帮助。
③ 一价定律的含义和成立条件
(1) 一价定律的基本内容
一价定律是关于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商品价格决定规律的一种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若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一价定律成立,表现为:以同一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某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应是一致的.
(2) 一价定律的成立的条件
① 国际市场处地自由贸易状态。即商品劳务等要素可在各国市场之间自由流动。这为国际商品和劳务市场上的套利活动打下基础。
② 假定外汇市场上只存在经常账户的交易,不考虑资本流动问题。即只考虑商品和劳务的国际间交换对国际货币市场的资金流动的影响。
③假定不同地区的商品是同质的,这也同样是商品劳务能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动的条件之一。
④假定市场处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状态,即价格能随供求的变化灵活地进行调整。不存在任何价格上的粘性。价格的灵活调整为套利者在不同国家采取套利策略奠定了基础。
④ 国际贸易理论中什么是单一价格法则大虾帮我解决一下
单一价格法则(The Law Of One Price),又称一价定律。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价格应是相等的。即是说,通过汇率折算之后的标价是一致的,若在各国间存在价格差异,则会发生商品国际贸易,直到价差被消除,贸易停止,这时达到商品市场的均衡状态。该定律适用于商品市场,与之相似的适用于资本市场的定律是利息平价理论。
⑤ 请用英语描述国际贸易理论有哪些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ies】
【国际贸易的各种理论】
【Adam Smith's model】Adam Smith displays trade taking place on the basis of countries exercising absolute advantage over one another.
【Ricardian model】The Ricardian model focuses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which arises e to differences in technology or natural resources. The Ricardian model does not directly consider factor endowments, such as the relative amounts of labor and capital within a country.
【Heckscher–Ohlin model】In the early 1900s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as developed by two Swedish economists, Eli Heckscher and Bertil Ohlin. This theory has subsequently been known as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 (H–O model). The results of the H–O model are that countries will proce and export goods that require resources (factors) which are relatively abundant and import goods that require resources which are in relative short supply.
【New Trade Theory】New Trade Theory tries to explain empirical elements of trade that comparative advantage-based models above have difficulty with. These include the fact that most trade is between countries with similar factor endowment and proctivity levels, and the large amount of multinational proction (i.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at exists.
Gravity model:The Gravity model of trade presents a mor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rading patterns. The gravity model, in its basic form, predicts trade based on the distance between countrie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ountries' economic sizes. The model mimics the Newtonian law of gravity which also considers distance and physical size between two objects. The model has been proven to be empirically strong through econometric analysis.
【Ricardia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modern development)】The Ricardian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became a basic constituent of neoclassical trade theory. Any undergraate course in trade theory includes a presentation of Ricardo's example of a two-commodity, two-country model. A common representation of this model is made using an Edgeworth Box.
【Neo-Ricardian trade theory】The merit of neo-Ricardian trade theory is that input goods are explicitly included. This is in accordance with Sraffa's idea that any commodity is a proct made by means of commodities. The limitation of their theory is that the analysis is restricted to small-country cases.
【Ricardo-Sraffa trade theory】Economist John S. Chipman observed in his survey that McKenzie stumbled upon the questions of intermediate procts and postulated that "introction of trade in intermediate proct necessitates a fundamental alteration in classical analysis".It took many years until Shiozawa succeeded in removing this deficiency.The Ricardian trade theory was now constructed in a form to include intermediate input trade for the most general case of many countries and many goods. Chipman called this the Ricardo-Sraffa trade theory.
【International proction fragmentation trade theory】In his chapter entitled Li & Fung, Ltd.: An agent of global proction (2001), Cheng used Li & Fung Ltd as a case study in the international proction fragmentation trade theory through which procer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re allocated a specialized slice or segment of the value chain of the global proction. Allocations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technical feasi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keep the lowest final price possible for each proct.
⑥ 如何理解国际贸易对世界收入分配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我国行业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与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晌又重新成为国际贸易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s~s定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外贸的发,~x,-t我国不同行业之间职工收入分配及其差距的影响。关键词:对外贸易;收入差距;S-S定理 改革开放3O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贸易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因此,外贸的发展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就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一、综述关于国际贸易对一国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研究最早源于古典贸易理论。而最早直接把国际贸易与国内收入分配联系起来进行单独研究的经济学家是斯托尔帕和萨缪尔森,他们在1 941年以H—O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斯托尔帕~ 萨缪尔森定理(Stol#er—SamuelsonTheorem, 简称“S-S定理 )。S-S定理证明了当一国实行自由贸易时,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国的充裕要素)的报酬将提高而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国的稀缺要素)的报酬将降低。1 948年,萨缪尔森进一步提出:长期内,在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自由贸易会使贸易国之间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即要素均等化定理,简称 FPE定理”)。自s—s定理和FPE定理提出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又对贸易与国内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Wood和Learner认为.贸易是导致发达国家收入差距拉大的直接原因。但Lawrence、Slaughter、Krugman和Bhagwati则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制成品只占到OECD国家GDP总和的2% ,在这种情况下,S-S定理几乎不能产生作用。实证检验方面,Sebastian、Edwards利用世界银行公布的44个国家(其中有27个发展中国家)2O世纪7O年代到8O年代收入分配的最新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的结果表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大。Haral Beyer、 Patricio Rojas和RodrigoVergara运用协整性的方法分析了智利熟练劳动者的报酬与开放程度之间的长期关系。证明以外贸依存度衡量的开放程度的扩大加剧了智利国内的收入不平等。Raymond Robertson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墨西哥的贸易自由化增加了对熟练劳动者的需求 进而导致了工资差距的扩大。一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杨永康苏彦军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了对贸易与收入分配关系问题的研究。翟凡和李善同对贸易和税收政策产生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贸易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并缩小收入差距,其程度取决于政府的税收政策。尹翔硕对利用比较优势与推动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⑦ 2,请用英语描述国际贸易理论有哪些
国际贸易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有国际贸易,以及作为一个国家应当如何对待国际贸易。
目录
1概述
2古典派
▪ 重商主义
▪ 重农学派
▪ 绝对优势
▪ 比较优势
▪ 保护贸易
▪ 相互需求
3新古典派
▪ 要素禀赋
▪ 里昂惕夫
4全新派
5新兴派
6当代变化
7著作
8国际贸易专业自考
▪ 专业概述
▪ 培养目标
1概述编辑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
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2古典派编辑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重商主义
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国际贸易观点,也称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其核心是追求贸易顺差,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唯一形式即金银,金银的多少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而获得金银的主要渠道就是国际贸易。通过奖出限入求得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家就会富裕。
重农学派
17世纪下半期,在法国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的思想,形成了重农学派(physiocratic school),其创始人是弗朗斯瓦·魁奈(F.Quesnay)。
重农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包括自由贸易,他们认为“自然秩序”(包括自由贸易)是保证市场均衡和物价稳定的重要机制。
绝对优势
18世纪末,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生产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中,斯密指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各国商品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而这种差异来源于自然禀赋和后天的生产条件。
亚当·斯密认为在国际分工中,每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更好地促进分工和交换,使每个国家都获得最大利益。
比较优势
鉴于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理论。
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劳动生产率都处于全面优势或全面劣势的地位,只要有利或不利的程度有所不同,该国就可以通过生产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小的产品参加国际贸易,从而获得比较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遵循“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认为国家间技术水平的相对差异产生了比较成本的差异,构成国际贸易的原因,并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模式。
保护贸易
1841年,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基于国家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理论,指出保护制度要与国家工业的发展程度相适应,又称幼稚产业保护论。
与重商主义不同的是,他从保护生产力的高度把贸易和国家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以国家主义为基调的贸易保护理论,在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方面也更加客观实际。
相互需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只论证了建立在各国专业化生产前提下的互利贸易基础和利益所在,没有说明总的贸易利益如何在贸易双方进行分配。
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从相互需求角度出发,确定了国际间商品交换的价格问题,以解释两国间贸易利益是如何分配的。
相互需求理论实质上是指由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完善和补充。
该理论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解释双方获利的范围; 用贸易条件说明在利益的分配中双方各占的比例; 用相互需求强度来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
3新古典派编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
要素禀赋
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Eil F Heckscher)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指出产生比较优势差异必备的两个条件。
1930年代,这一论点被他的学生伯尔蒂尔·俄林(Beltil G Ohlin)所充实论证,其代表作《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因而这一理论又称为H-O理论。
与古典贸易模型的单要素投入不同,H-O模型以比较优势为贸易基础并有所发展,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探讨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
其核心内容为:在两国技术水平相等的前提下,产生比较成本的差异有两个原因:一是两国间的要素充裕度不同;二是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样的贸易模式使参与国的福利都得到改善。
20世纪40年代,保罗·萨缪尔森(Palua A Samuelson)用数学方式演绎了H-O模型,指出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将必然使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这也称为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或H-O-S定理(赫克谢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
这一定理潜在地认为,在没有要素跨国流动的条件下,仅通过商品的自由贸易也能实现世界范围内生产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和这一理论相关的还有另外两个基本定理。
国际贸易对本国生产要素收益的长期影响,由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归纳为: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国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
罗勃津斯基定理认为,在两种商品世界中,如果相对价格固定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长会减少另一种商品产量。表明要素禀赋的变化决定着资源配置的变化。
这些定理均对H-O理论进行了重要拓展。
里昂惕夫
按照H-O理论,美国是一个资本丰裕而劳动力相对稀缺的国家,其对外贸易结构应该是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0世纪50年代初,美籍苏联经济学家里昂惕夫(Leontief)根据H-O理论,用美国1947年200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验证时,结果却得出了与H-O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这一难题称为里昂惕夫悖论。
里昂惕夫悖论虽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观点,但它对原有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引发了对国际贸易主流思想的反思,推动了二战后新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
4全新派编辑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地理结构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
同类产品之间以及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跨国公司内部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兴起,这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的贸易只会发生在劳动生产率或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间的经典理论是相悖的。
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与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也不相吻合,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新生产要素理论
新生产要素理论赋予了生产要素除了土地、劳动和资本以外更丰富的内涵,认为它还包括自然资源、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管理等新型生产要素,从新要素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变化。
1、自然资源理论
1959年,美国学者凡涅克(J. Vanek)提出了以自然资源的稀缺解释里昂惕夫悖论的观点,认为美国进口自然资源的开发或提炼是耗费大量资本的,会使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密集度上升。扣除资源的影响,美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就会小于其出口。
2、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以基辛(D. B. Keesing)、凯南(P. B. Kenen)、舒尔茨(T. W. Schultz)为代表,对H-O理论作了进一步扩展,将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引入。
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提高其素质和技能,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
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贸易结构和流向上,往往趋于出口人力资本或人力技能要素密集的产品。
3、研究与开发学说
格鲁伯(W. Gruber)、维农(R. Vernon)认为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和该种产品中的研究与开发要素密集度之间存在着很高的正相关关系。
各国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大小,可以改变它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进而改变国际贸易格局。
4、信息要素
信息虽然是一种无形资源,但它能够创造价值。现代信息技术对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强,对信息的利用状况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从而改变一国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地位。
偏好相似理论
1961年林德(S. B. Linder)在《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方面寻找贸易的原因。
他认为,要素禀赋学说只适用于解释初级产品贸易,工业品双向贸易的发生是由相互重叠的需求决定的。
偏好相似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 两国的贸易流向、流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需求结构越相似则贸易量越大; 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动态贸易理论
动态贸易理论主要从动态角度分析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1、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又称创新与模仿理论,M·V·波斯纳(Michael V. Posner)和胡弗鲍尔(G. G. Hufbauer)将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侧重从技术进步、创新、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扩展了资源禀赋论中要素的范围。
技术差距指一国以技术创新和控制技术外流而形成的一种动态贸易格局,会对各国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贸易格局的变动。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将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技术进步结合起来阐述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1966年他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指出,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密切关系。
这一产品生产的国家转移理论,假设国家间信息传递受到一定的限制、生产函数可变以及各国的消费结构不同,指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要是不同的,而不同国家具有的生产要素富饶程度决定了该国的产品生产阶段和出口状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比较优势论与资源禀赋论动态化,很好地解释了战后一些国家从某些产品的出口国变为进口国的现象。
3、“技术外溢”与“干中学”学说
这种观点将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罗默提出的“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技术外溢中获得的,即从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输入了技术。
经克鲁格曼(Krugman)论证,若引进国将外溢国的技术用于比较优势产业,则对两国均有利;反之对两国均不利。
假设国内技术外溢的速度高于国际技术外溢,国家原先的领先产业有加速发展的可能,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增强。技术的传播使各国的差异不断扩大,强调了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动态影响。
4、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林毅夫等提出,一个国家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从根本上取决于国内要素禀赋,其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
资本存量的变化对一国要素禀赋的影响最大。
资本存量的增加来自于积累,积累取决于储蓄倾向和经济剩余的规模。
制度性决定的储蓄倾向是固定的,因而影响资本存量的关键是经济剩余的规模。
如果一国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优势,则其生产成本就较低,竞争能力就较强,进而创造更多的经济剩余,积累量也就越大。
因此,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能够较快地实现资源结构的升级,从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又称差异化产品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经济为前提,从动态角度出发考虑需求情况,更符合实际。由于产业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陆续建立模型对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1、新张伯伦模型
在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克鲁格曼(Krugman)的模型具有开创性作用,他将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提出的将差异产品和内部规模经济考虑在内的垄断竞争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
模型证明了当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变为不完全竞争,达到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时候,即使两国间没有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产品水平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也可推动国际贸易,增加两国的福利。
2、兰卡斯特模型
这一基于简单的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以产品特性和消费者偏好的唯一占优选择性为基础解释两国贸易。
兰卡斯特(Lancaster)认为,在具有相同特点的经济体之间,如果不存在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在规模收益最大化和消费偏好差异的影响下,两个经济体间仍能进行产业内分工和贸易。
3、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基于垂直产品差异,弗尔维(Falvey)等人通过对H-O模型假设前提的调整,将产品差异与劳动和资本等要素的不同组合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但仍用要素禀赋来预测贸易,因而又称为“新要素比例学说”。
这一理论认为,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出口同种产品中资本密集的高质量品种,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则出口劳动密集的低质量品种,由此形成的产业内贸易实质上还是垂直分工的结果,在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最小偏离下,同时解释了产业间和产业内的贸易模式。
4、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为解释标准化产品产业内贸易现象,布兰德(Brander)和克鲁格曼构造了一个“相互倾销模型”(差别垄断模型)。
模型指出各国开展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要素禀赋、产品成本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
此模型表明,贸易是扩大竞争的一种方式,不完全竞争的企业可以通过贸易向别国的国内市场倾销以扩大销售,即使存在运输成本,也会存在双向贸易,并由两国间需求弹性的预期差异决定贸易量。
这就为两国相互倾销的行为提供了解释途径。
5、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模型
与新H-O模型所不同的是,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模型以寡头垄断市场假定为前提。弗尔维研究认为,一个产业包括依质量高低排列的一个“产品链”,即垂直差异性产品。
弗尔维(Falvey)和凯克斯基(H. Kierzkowski)建立的F-K模型表明,在完全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完全没有这类贸易之间有许多过渡类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程度与特性依赖于要素禀赋、技术和收入分配情况对不同国家的相对影响。
费莱姆(Flamand)和赫尔普曼(Helpman)
建立的费—赫模型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假设有两国均生产某种产品,生产效率不同,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国际分工以产品差异性的形式体现,一国生产高质量的
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另一国相反,决定产品质量的是劳动投入,这里指“人力资本”。如果两国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吻合,就可能发生产业内贸易。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el E. Porter)提出的这一理论,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一微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弥补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有关问题论述中的不足。
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与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而竞争优势的形成有赖于主导产业具有优势,关键在于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源泉就是国家是否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
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基本因素、两辅助因素模型”中,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机遇都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波特根据以上各大要素建立了钻石模型,说明了各个因素间如何相互促进或阻碍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
从发展阶段来看,一个国家优势产业的发展可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即生产要素推动阶段、投资推动阶段、创新推动阶段,财富推动阶段。
该理论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总结。
5新兴派编辑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的经济学流派.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依托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新框架,将贸易的起因归结为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相互作
用的结果,从而对贸易的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思路,使贸易理论的核心重新回到分工引起的规模报酬递增,是一种内生动态优势模型,是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统一的
模型,是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的模型,能够整合各种贸易理论,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超边际分析法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思想形式化,将消费者和生产者合二为一,发展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该理论使研究对象由给定经济组织结构下的最优资源配置问题,转向技术与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及其演进过程,力图将外生的比较利益因素引入到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贸易理论模型中,把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框架之内。
此理论的内生分工和专业化新兴古典贸易模型(Sachs, Yang and Zhang,1999)表明,随着交易效率从一个很低的水平增加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均衡的国际和国内分工水平从两国都完全自给自足增加到两国均完全分工,在转型阶段,两种类型的二元结构可能出现。
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变化等现象都是劳动分工演进过程的不同侧面,贸易在交易效率的改进过程中产生并从国内贸易发展到国际贸易,两者之间有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
6当代变化编辑
当
代国际贸易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迅速增长。所谓产业内贸易(intra-instiry
trade)是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解释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stry
trade)相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之间的贸易,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品。
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占世界贸易额相当大比重的一部分贸易并不是因为比较成本的差异或者
资源禀赋的差异而发生的。为了解释这些国际贸易的新现象,以克鲁格曼、雷蒙德·弗农等为代表的大批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新的学说。这些学说与传统国际贸易理
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把这些学说称为新国际贸易理论。
⑧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的要素价格均等定理
生产要素禀赋说的第二个命题为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即在一定条件下,国际贸易最终将导致各国生产诸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的平均化,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间要素流动的替代物。
赫克塞尔曾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提到了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即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和同质资本收益均等的观点。俄林在《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的第二章“关于区域贸易的某些后果”中阐述了其观点。“区域贸易的后果是使商品价格均等化,生产要素的价格也有趋向均等化的趋势。这意味着更好地利用这些要素,从而减少因不适当的地区分布而引起的不利条件。”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只是一种趋势而非完全的均等化,主要原因第一是产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对几种要素的“联合要求”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因此尽管贸易开展后使资源配置合理性增强,并不能改变要素区位分布的非均衡性及拉平要素价格的区间差异。其次由于俄林假定生产要素的地区流动性为零,因而可由商品贸易部分替代要素流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要素的合理配置。针对上述“赫——俄模式”中要素价格均等的趋向性观点的缺陷和不足,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必然发生而不仅仅是一种趋势,从而对该理论进行了重要修正。萨缪尔森在《国际贸易和要素价格均等》一文首次提出其观点:在两国实行生产两种产品的专业分工的情况下,通过自由贸易要素价格会绝对相等,商品流动能够完全替代要素流动,在商品移动能有效替代要素移动的某种程度上世界生产力可达到最佳状态。
以后,萨缪尔森于《再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一文中,对要素价格均等进行了严谨论证,修正并完善了生产禀赋论。假定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欧洲;生产两种商品粮食和纺织品;每种商品由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力生产出来;生产函数呈现出线性齐次的特点,即以相同比例改变所有投入要素,产出也以相同比例变化;满足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现实中商品表现出的要素密集性不同,粮食为“土地密集型”商品,纺织品则为“劳动密集型”商品;假定两国的土地与劳动均为同质的投入要素;假定国际贸易中所有商品均能完全自由移动,没有关税和运输成本,且竞争导致两国商品市场价格比例均等;假定两国间的生产要素不能自由移动;假定两国对具有比较利益的商品实行不完全的专业分工即都生产两种产品。根据上述假定条件,萨氏运用数学推导得出的重要结论是:“两国的实际要素价格必然完全相等。”
鉴于萨氏所做的理论贡献,经济学界又将“赫——俄模型”称为“赫——俄——萨理论模型”。
⑨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表明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工人的实际工资将与土地所有者的实际地租相等 这是否正确 为什么
不正确,因为这只是理想条件下的推论而已,自由贸易不仅使两个商品价格相等,还是两国要素价格相等,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获得相同工资率,所有资本(土地)获得相同利润(租金)报酬,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供给和需求。(第一条途径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直接均等化;第二条途径是商品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间接均等化。结论:国际贸易最终会使所有生产要素在所有地区都趋于相等。同时理论提出者俄林也认为生产要素价格完全相同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只是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