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到长乐海丝馆公交路线
公交线路:长乐市2路 → 长乐9路,全内程约14.4公里
1、从福州外语容外贸学院乘坐长乐市2路,经过10站, 到达三峰商业街站
2、步行约480米,到达长乐闽运车站
3、乘坐长乐9路,经过14站, 到达郑和广场站
4、步行约340米,到达郑和广场(长乐海丝馆所在广场)
公交线路:长乐市3路 → 长乐9路,全程约14.0公里
1、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乘坐长乐市3路,经过11站, 到达闽运车站
2、步行约60米,到达长乐闽运车站
3、乘坐长乐9路,经过14站, 到达郑和广场站
4、步行约340米,到达郑和广场(长乐海丝馆所在广场)
Ⅱ 泉州海丝商贸学校中泰国际班2019年的招生计划是多少
泉州海丝商贸学校中泰国际班2019年的招生计划,
目前还没有公布。
可询问学校招生办。
只要努力付出过,
就会有收获。
Ⅲ 论述宋元时期的对外国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宋元:对外交往进入频繁时期,海外贸易发达。对外交往东达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一些国家,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元朝时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居住十多年,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繁盛的海外贸易
宋朝西北陆路交通受阻,加上政府经营困难,所以对外贸易都较之历代进取,其可说得上是当时世界外贸最发达的国家。《宋史:食货志》所谓“东南之利,舶商居其一”。由此看来,当时对外的商业买卖活动在南方较为蓬勃。
《宋会要辑稿:食货》卷四六之一又记载两浙路造船最多,南宋时令温、明二州每年造船六百艘。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又置市舶司于温州,当中以广、泉、明三州为主要海贸港口。另外负责处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管辖杭州(今浙江省杭县)、明州(今浙江省鄞县东)、温州(今浙江省永华县)、秀州华亭县(今浙江省嘉兴县)、青龙镇(今浙江省青龙县)五处市舶务,与日本、高丽、大食等50多个地区贸易。宋太宗专门派人“各往南海诸番国”,以类似特许通行证的“空名诏书”的发放来招引海外商人来华贸易。宋高宗认为“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南宋时期“市舶之利,颇助国用。”
点评:朝廷国策、民间氛围以及国际环境的各种因素,使得两宋时期的经济高度发达,对外贸易频繁。但是,弱小的军事力量、庞大沉冗的官僚集团以及文弱的风气,又使得两宋只能坐守江山,不能将强大的经济实力转化为强盛的军事力量,失去了开疆劈土的激情。于是,宋朝与日本的国际关系用两个字便可以概括,那就是“贸易”。
宋日贸易
在有宋一代(包括北宋和南宋)来日两国贸易始终继续不衰。首先是宋朝需要对日贸易。宋朝经济通过一段恢复时期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煤的广泛应用,促进冶铁技术、质量和产量的提高;铜精炼法的出现促进铜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铸铜钱技术也相应地得到改善。自古以来就是传统出口商品的丝织品和刺绣,不仅恢复而且有所发展。此外,造船业发展较快,在内河出现“百石船”,远洋航行的“客船”可载二千斜粟。政府使用的海船,长宽都比客船高出三倍。因此,宋船在海上航行,不仅有丰富的航海经验,而且船身坚固,经得起风浪。由于宋朝注意对外贸易,因此,宋商船赴日贸易从未中断。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其次,日本国内状况要求发展对宋贸易。但是,日本禁止对宋贸易或者禁止宋商入日,是极其困难的。因为日本贵族生活对宋商品的需求日甚一日,朝廷下令禁止,但执行禁令的官吏本身就是宋货的需求者。唐代贵族的糜烂生活方式感染了日本的上层社会,到北宋初期,一般官吏已不再穿日本出产的丝织品,甚至连其婢女亦皆穿戴进口衣服。紫式部的日记中,记载当时大纳言在正月初十到初三宴会上的衣着。每天一套唐式衣裤,浓淡相配;颜色样式不相重复。连内傍跑穿唐武衣服,在这个时期日本文人撰写的小说、评话、传奇等,如《荣华物语》、《源氏物语》等书里人物的衣着样式、质地,全是唐式的和从唐进口的。
另外,寺院生活在这个时期也趋于奢侈;最后,日本朝廷和大宰府官吏从贸易中获得极大益处,也是对宋贸易难以禁止的重要原因。
点评:由于宋朝军力的先天不足以及重文轻武的风气影响,无法像后来的元朝或者西方列强那样开展海上霸业,因此,宋朝与海外诸国的贸易是纯粹的以谋取商业利益为目标的。即使如此,与同时代世界各国相比,宋朝的经济强得太多,只用正常贸易手段也给日本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因为日本需要的是丝绸、茶、陶瓷等等奢侈品,出口的是稻米、木材等原料,据日本史料记载,日本宝治元年(公元1247年)十一月,幕府因九州大米出口过量,竞不得不发出命令,禁止出口。
另方面,北宋和南宋商人至日贸易时,常要求日方以砂金付款,因而日商至南宋贸易也多带砂金以换取铜钱。日商携带黄金最多的年代,总额近四、五千两之多。加上贸易中所得的铜钱,每次日商赴南宋总会带回大量铜钱。因此,南宋铜钱外流十分严重。铜钱外流,自北宋时期就曾三令五申,一再禁止。但那时主要是以来商携带的形式流到日本,现在,日商直接偷运,遂使南宋出现铜钱严重短缺。
元日贸易
元帝国与欧亚两大洲的许多国家通商,元商船多往南洋和东南亚各国进行贸易,对日贸易在元朝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元世祖准日商入元互市,主要是配合政治和军事手段,以达到迫使日本“通好”的目的。所以,在元世祖时期,对日商入元无任何限制,甚至还有意创造一些有利条件,以利日商的往来。只是由于幕府坚持不通和好,两国才没有发展成为正式的外交关系。第二,由于日本国内的各种原因,要求对元贸易。
点评:除去元朝政府的政治外交因素,元日贸易可以说是宋日贸易的延续,在此不再详细陈述。
http://bbs.tiexue.net/post_1342519_1.html
宋元时期: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机遇
http://www.cxa.cn/moles/article/reader.php?aid=3444&cid=425862
海丝”泉州“不能忘却的历史
中国古港口众多,像广州、宁波等不但是古代知名港口,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是对外通航的重镇。泉州虽然在宋元时期辉煌一时,但之后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际“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兴起,泉州以其历史地位备受世人关注,并且在国际上占尽无限风光。在众古港中,泉州的成名是必然也是偶然,泉州海交馆馆长王连茂先生向记者讲述了泉州“成名”背后的故事。
大使作媒,泉州抓住历史机遇
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了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分别走访了那些在古代世界海上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港口城市,泉州通过积极努力,成为本次考察活动的代表性港口,并从此成为国际上“海丝”研究的领跑者。
据介绍,当年,联合国在选择考察地点时,广州是中国惟一的港口,且被定为国际研讨活动的主办地。正是由于当时中国驻阿曼大使的热心推荐,改变了考察团原来的计划,使泉州一跃取代广州成为此次重点考察的中国古港。
在此次考察活动中,阿曼是重要的组织国,阿曼国王还借给联合国一艘万吨级豪华游轮,以供考察使用。在1988年的国庆节,原中国驻阿曼大使袁鲁林先生应邀出席阿曼民族文化遗产部举行的宴会,阿部长告诉袁大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准备考察海上丝绸之路,行程是从意大利的威尼斯到日本的大阪,其中,中国的考察点定在广州。
袁大使听了,随口便问阿部长:“你们怎么没有想到泉州呢?那里有你们阿拉伯民族的清净寺、圣墓,还有阿拉伯后裔……”
阿部长十分惊讶:“中国沿海还有这样的地方?我们还没听说过呢!能不能给我们一些材料看看?”
这次看似无意的谈话,袁大使一直记在心里,回国后,他立即给当时的泉州市市委书记和海交馆王馆长写了一封信。接到信后,市委市政府立即批示海交馆在1个月内组织好相关材料,以便呈送给中央有关部门。
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大使,是如何知道泉州海交历史的呢?原来,袁大使与泉州还有一段不解的缘分。解放初,袁大使曾在福建省委宣传部任职,因为工作关系常来泉州,对泉州的“海丝”文化有一定了解。之后不久,袁大使便调离福建,没想到几十年后,袁大使远在异国他乡还情牵泉州。正是袁大使的这份热情和细心,成就了今天的“海丝”泉州。要不然,泉州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还一直被掩盖在历史的长河里,不为世人所知。
毛遂自荐,泉州感动国内外官员
袁大使的来信,对于泉州来说,无疑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喜讯。海交馆立即组织了一批历史文化工作者,在20天内赶出了一本介绍“海丝”文化研究的书籍,对泉州的海上交通史作了详细的介绍。
当年,王馆长全程组织和参与了此事。他说赶写的那本书书名很长、很特别,叫做《为了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的圆满成功》。研究者们在书中明确提出:联合国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如果没有泉州参与,就等于陆上丝绸之路没有西安一样,是令人遗憾的。书中大量介绍了泉州丰富的海交文物,还附送了世界各国海交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资料。整理成册的书及录像等材料,被送到此次国际考察活动的“中国委员会”,即中国教科文组织手里。
王馆长说,不论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西安、兰州,还是海上的广州,没有一个是“自己找上门的”。泉州的“毛遂自荐”,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极大兴趣,也感动了许多专家。时任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的陈高华先生,恰好是这次考察活动的咨询委员会委员,他也被泉州人的热情所感动,为把泉州列为考察点积极奔走。
1989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次召开会议,确定海上丝绸之路考察点,陈高华先生在会上提出中国政府要求增加一个考察点———泉州。结果之好出乎人们的预料,不但所有与会委员一致通过,而且还表示将所有活动及学术研讨会放在泉州举行。
1991年,泉州古港扬名国际
在确定了世界各国主要考察港口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的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当时泉州由分管文教的副市长薛祖亮带队前往,抢尽了风头。
1991年,由世界各国参加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由意大利威尼斯起航,在泉州整整停留了6天,而本来作为主要考察点的广州只取得了2天的考察时间,宁波则完全失去了这个极好的机会。这年的考察,让泉州在国际上声名大振,说到海上丝绸之路,就让人想起泉州。
在离开泉州赴韩国考察的途中,所有联合国官员一致认为,在泉州的考察将是本次活动的最高峰。泉州市政府、海交馆、华侨大学都分别收到了考察团全体成员亲笔签名的答谢函,这是在此次考察活动中绝无仅有的。之后的1994年、1997年,泉州又相继举办了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的综合学术研讨会。作为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泉州在国际上影响越来越大。
建馆设会,泉州扛起“海丝”大旗
1989年10月,为迎接联合国考察船的到来,泉州有关部门初步决定建一座专业的海上交通史博物馆。在向上级部门汇报建馆的必要性时,王连茂馆长慷慨陈词:“这次考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作为中国的代表港口,泉州形象不好,就是中国不好!”
王馆长回忆说,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随船带有大批展览品,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伊斯兰教等宗教文物。考察沿途各国都是将最好的展厅用来陈列这些稀世珍品,而泉州连个像样的陈列馆都没有,而且当时泉州海交馆还位于开元寺内,将非佛教文物放在开元寺里,从宗教感情上来考虑也非常不妥。所以,建一个专业海交馆已成必要。
虽然建馆请求一路绿灯,但此时,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泉只剩下一年的时间。经过一年没日没夜地赶工,在考察团到来的前4天,海交馆的一期工程终于完成了。当客人下船时,关于中国海上交通史的64万字的论文集也已准备妥当,联合国官员人手一本,宾主尽欢。在此之后,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成立,主会址就设在泉州海交馆内。
就这样,中国的海上交通史研究,以海交馆为大本营,在泉州竖起了一面旗帜,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带动了中国其他港口对此进行研究。广州、宁波等地的学术界谈及“海丝”,必称泉州,总会将宋代古船、海交研究及海交馆列为其他港口所无法企及的事情。
宋代古船,不能忘却一位老人
现陈列于泉州开元寺的宋代古船是泉州宋元时期繁荣的见证,名扬海内外。在发掘与保护、修复的过程中,我们不应忘记一位学识渊博的老人,他就是在2000年9月去世的陈允敦教授。
陈教授1902年出生于泉州,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任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顾问。在1974年至1977年间,陈教授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参与了古船的挖掘、鉴定、防腐保护、修复和考古工作。
在挖掘过程中,正是细心的陈教授发现船舱里有一枚“小黑子”,学化学、地质专业出生的陈教授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经鉴定,这枚“小黑子”就是宋元时期产于南洋的“龙涎香”,共提取出1.1克。另外,在船舱内还发现了南洋胡椒等物。这些宋元时期实物的发掘,为泉州“海丝”研究提供了重要佐证。
文化遗产,
人类共同的财富
作为泉州“海丝”研究的参与者,王馆长回忆起这段往事,感慨万千。
他说,2000年不曾衰落的广州,在1991年联合国考察活动中黯然失色,在这之后又无所作为,而宁波则一直不为人所知,关键就在于相关部门不重视,组织不积极。直到最近,广州、宁波等港口的有关部门才猛然醒悟,并积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重新开发其“海上丝绸之路”的品牌,但这些城市在海上交通史研究方面,比起泉州晚了许多。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海外交通史最为灿烂的一章,正如王连茂馆长所说,泉州、广州、宁波等古港口在不同历史时期担负起了对外海上交往的重任。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称号,不仅是对一个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最高评价,也是对中国的对外交通史所达到的地位的极高评价,无论这一称号最终花落谁家,它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http://..com/question/73140859.html?si=1
Ⅳ 怎样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一、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支撑作用增强;工业平稳增长,农业生产形势向好;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货币信贷平稳回调,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就业和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这些情况说明,中央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是正确的、有成效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取得的成绩,看到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失业率仍然处于高位,一些国家财政赤字高企,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然没有消除;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目前又出现了两个变数。一是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推动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成双重冲击;二是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灾害,短期内将严重影响日本经济,不可避免要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从国内看,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除了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外,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没有明显缓解,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宏观调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宏观调控必须坚持的方向,关键是要把握好调控的力度和节奏。今年以来,我们已经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目前广义货币增速趋近调控目标,但成果需要巩固和加强,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大环境没有改变。一是银行间市场利率保持在低位,银行体系流动性与正常水平和合理需求相比仍然充裕。二是结售汇顺差处于较高水平,造成基础货币大量被动投放,加上二季度到期央票和回购规模较大,仍存在对冲流动性压力。三是输入性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仍然较强。因此,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一是处理好控制货币总量和改善结构的关系。把好流动性总闸门,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综合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同时,要着力优化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合理调节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比例,防止短贷长用、挤占流动资金,造成企业营运资金紧张。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二是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当前,增长速度和就业都处在合理水平,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是关键,是第一位的。当然要充分估计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避免政策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
三、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去年以来,我国通胀预期压力一直在加大,特别是四季度后物价上涨较快,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对通胀问题,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早在2009年第四季度,我们就提出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去年我们及时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把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3%,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保持了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很不容易的。从一季度情况看,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这一轮物价上涨原因比较复杂,许多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加剧趋势,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一是输入性通胀压力还在加大。受全球流动性充裕、美元走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灾害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原油期货价格攀升至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点。特别是在全球流动性宽松、投机活跃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金融化特性增强,价格并不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国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二是食品和住房等结构性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三是要素成本涨幅加大。今年劳动工资持续上涨,加上利率上调,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不可低估。
目前我国物价总水平仍然处于可控区间。今年以来的物价上涨,翘尾因素比新涨价因素影响要大一些,新涨价因素中也主要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总的来说还是一种结构性上涨。我国粮食连续7年增产、库存充裕,当前小麦苗情长势较好,夏粮有望获得丰收,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进口增速较快,稳定物价具备不少有利条件,我们要增强做好价格工作的信心。
国务院从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对稳定物价总水平做出了全面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对价格走势的影响,及时发现导致价格波动的异常因素,采取多种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当前最重要的是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要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强化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加强春播科技指导和服务,引导农民种足种好春播作物,突出抓好早稻等粮食生产,搞好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加强春季农业生产的各项保障,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调运、供应,保障春耕备耕物资充足供应,努力夺取夏季粮油丰收。全面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把中央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尽快落到实处。继续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确保市场供应。二是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给物价上涨提供货币条件。三是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要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降低流通环节成本,促进产供销良性循环,避免对生产和供应形成抑制。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努力稳定市场预期。[!--empirenews.page--]
四、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
当前,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房地产价格走势。这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中央加强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应该看到,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深入推进,市场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不合理需求得到一定抑制,市场出现了一些降温迹象。这说明,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是正确的。也要看到,当前市场仍处于相持阶段,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与调控目标和群众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有的城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有的地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措施也不够有力,总的调控效果还有待巩固和加强。
房地产市场调控,除了抑制不合理需求外,还要努力增加市场供应。一方面,要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全国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中央财政为此拿出1030亿元,但光靠中央财政是不够的。各级政府都要切实负起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加大投入,并优先保证用地供应。要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配置、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避免寻租和暗箱操作,促进这一制度长期健康运行。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投放,督促开发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保证住房建设进度,如期推出全部房源并明码标价上市销售,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查处。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是保持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和价格基本合理,并始终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要切实做到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合理衔接,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
房地产调控要真正见到成效,关键要抓落实。目前市场正在观望,如果政策不能真正得到贯彻,流于形式,就很难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很难引导开发商合理定价,老百姓也很难建立起信心,我们的调控就会功亏一篑,最终,政府就会失信于民。各级政府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强化责任,确保调控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分解落实情况,以及项目开工建设、竣工计划等安排公之于众,以便群众监督。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督察。要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
五、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进出口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一季度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进口增速比出口快,出现10.2亿美元的逆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飙升,导致进口金额大幅增加。当然,这种因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顺差减少,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从目前情况看,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外部市场总体上趋于好转,企业订单有所增加。但是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影响出口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劳动力工资持续大幅上涨,将不同程度挤占外贸企业利润,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更大。
在进出口趋于平衡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着力点要放在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上来。一方面,要保持外贸政策的基本稳定,继续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充分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对扩大出口的带动作用,特别注重改善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条件,为对外贸易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发展研发设计、自主品牌和境外营销渠道,争创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全面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走出去”是一项长期战略,要继续积极推进,同时要注重防范风险、提高效益。
六、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今年是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认真做好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一要狠抓节能减排工作不放松。“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抓紧把目标任务分解下去。我国能源资源短缺是一个需要长期面对的挑战,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当前节能减排形势有反复苗头,对此决不可忽视,放任自流。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二要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抓紧制定标准,细化具体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服务业大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三要抓紧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随着部分刺激消费政策到期,今年一季度名义和实际消费增速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关键是要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改善民生,改善消费环境,从根本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四要正确处理内需外需关系。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着力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培育内需增长新动力,促进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继续用好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通过国际市场加快自身发展,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增强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