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产自销制造企业和贸易出口公司的一般贸易下出口退税如何核算和有什么区别
自产自销企业必须自己有进出口权,而且是具有必须有退税权,才可以做退税。
而且相对一般纳税人的进出口公司来说退税比较麻烦,时间也比较长。所以有很多工厂不愿意自己做退税。
而给一般纳税人的进出口公司,操作方式也比较灵活,而且是先把退税部分金额先垫付给工厂,让工厂资金流动周转更快。当然中间操作需要更加专业的一般纳税人公司进行操作,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但是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出口退税是按照货物的进项做退税。
(1)贸易公司具体出口退税政策扩展阅读:
出口退税在不同企业登记方式也有不同,如下:
1、出口企业应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及其授权批准其出口经营权的批件、工商营业执照、海关代码证书和税务登记证于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所在地主管退税业务的税务机关填写《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生产企业填写一式三份,退税机关、基层退税部门、企业各一份)。
申请办理退税登记证; 外贸企业购进的出口货物,外贸企业应在购进货物后按规定及时要求供货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
其购进货物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属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退税(以国家实时政策为准)部门应要求外贸企业自开票之日起30日内办理认证手续。
2、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应在发生第一笔委托出口业务之前,需持委托出口协议、工商营业执照和国税税务登记证向所在地主管退税业务的税务机关办理注册退税登记。
3、出口企业退税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注册登记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退税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填写《退税登记变更表》(生产企业填写一式两份,退税机关、企业各一份)。
按照规定企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布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退税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B. 外贸公司第一次如何申请出口退税求全面的详细过程!急~~
1、有关证件的送验及登记表的领取:企业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准其经营出口产品版业务权的文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工商登记证明后,应于30日内办理出口企业退税登记
2、退税登记的申报和受理:企业领到"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后,即按登记表及有关要求填写,加盖企业公章和有关人员印章后,连同出口产品经营权批准文件、工商登记证明等证明资料一起报送税务机关,税务机关经审核无误后,即受理登记。
3、填发出口退税登记证:税务机关接到企业的正式申请,经审核无误并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核发给企业"出口退税登记";
4、出口退税登记的变更或注销:当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某些退税政策发生变动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变更或注销退税登记。
出口企业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骗税行为暂缓退税,依法终止退税业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前,清算已退税款,追回多退税款,再持有关证件向原退税机关申报办理注销退税登记。
出口企业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而涉及改变退税税务登记机关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前或者住所、经营地点变动前,向原退税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退税登记。
C. 贸易公司怎样办理退税
贸易公司办理退税如下:
D.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及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区别
生产企业是先“免”后“抵”,出口时不需要先交税,拿退税额去抵消应交税额。
外贸企业是先“交”后“退”,支付货款给工厂时其实支付部分包含了增值税, 国家按退税率和发票面额把退税退还到外贸企业。
(4)贸易公司具体出口退税政策扩展阅读: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
1、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税额的依据及计算方法。
(1)对出口货物单独设立库存帐和销售帐记载的,应依据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明的进项金额;对库存和销售均采用加权平均价核算的,可按适用不同退税率的货物分别确定:退税依据=出口货物数量*加权平均进价。
应退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进项金额×退税率或征收率(从一般纳税人购进出口货物为退税率,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出口货物为征收率)
(2)对出口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退税依据为购买加工货物的原材料、支付加工货物的工缴费等专用发票所列明的进项金额。
原辅材料应退税额=购进原辅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进项金额×原辅材料的退税率
加工费应退税额=加工费发票所列金额×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合计应退税额=原辅材料应退税额+加工费应退税额
2、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应退消费税的依据及计算方法。
凡属于从价定率计征的货物应依外贸企业从工厂购进时征收消费税的价格为依据;凡属于从量定额计征的货物应依据购进和报关出口的数量为依据。
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的工厂销售额(出口数量)×税率(单位税额)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
1、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额的计税依据及计算方法
根据国税发[2002]11号规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委托代理出口的,出口发票可以是委托方开具的或受托方开具的),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若申报数与实际支付数有差额的,在下次申报退税时调整(或年终清算时一并调整)。若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离岸价,企业应按实际离岸价申报“免、抵、退”税,税务机关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
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不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从第13个月开始按免抵退税计算公式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3、消费税的计税依据
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消费税的应税货物,属从价定率计征的按增值税的计税价格为依据;属于从量定额计征的按出口数量为依据,予以免征消费税。
另外,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外销收入属于免税收入,不计算退税额。
参考资料:出口退税_网络
E. 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退税的具体流程
购买原材料之类的增值税发票必需要有,没有进项税额就不能退税!预申报是在网上专申报还是要到属税务局 这个要问你当地的税务局,问你的退税专管员,有些地方不用预申报的!软盘或U盘是将生成的申报数据带到税务局去拷给税局的,还有出口发票你是生产企业那什么时候做账什么时候开没什么问题!但是自出口之日起90天内一定要申报退税,如出现意外要申请延期,如不申请延期就要做出口转内销了!
F. 贸易公司出口退税计算方法
贸易公司出口退税计算方法是免退税,退税平台地址这里可以一键申报出口退税
G.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如何计算
例如采购商品100万,销售价格110万。均不含增值税,不考虑其他因素。
如果在国内销售,收取的价款是110*1.17=128.7万。
出口时,你只能取得110万价款。
免的是增值税销项税额。即不用缴纳110*0.17=18.7万 增值税销项税额。
退得是增值税进项税额。你采购商品支付117万,其中退给你的是17万进项税中的部分。
退给你100*5%=5万进项税。剩余的进项税需要转出。计入成本。实际上你的成本是112万。
还有不懂追问
H. 生产型企业和贸易公司出口退税
简单抄给你说一下,应该明白,不袭明白可以再联系我。
1、确定是不是内资企业,是依据出资方。如果全部是你们公司出资,而且,你们公司不是外国企业,那么你们就是内资企业,不过,对出口企业来说,内外资企业现在没多大差距。
2、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政策是:出口环节不征,出口收汇以后退税。就是,出口的时候,出口商品增值税税率为0%,再按照你出口商品所缴纳的增值税退增值税,这里的关键是你必须在购进出口的货物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否则没有发票按没有缴纳增值税,不给退税。
3、外贸企业是出口退税,上面已经说了,生产企业是免、抵、退,具体办法比较复杂,先不说了。两者一致的地方是出口环节都不征税,不一样的环节是,外贸企业必须取得进项发票,也就是,销给外贸公司的货物,必须 先缴了税开具发票,才能退税。生产企业是免、抵、退,就是出口免税,然后计算应退税,内销部分先征税,应征的税款,先由退税抵顶,抵不完的再缴,抵完以后余下的再退税。如果你生产企业的产品,通过外贸出口,必须先给你的外贸公司开票,先缴纳相应的税款,我觉得不合适,你臫侢 衡量一下。
I. 贸易公司出口退税流程
出口退税详细流程:
一、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出口企业在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后30日内、或者未取得 进出口 经营权的生产企业代理出口在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30日内,必须到所在地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纳入 出口退税 管理。
二、购买出口企业在退(免)税申报时必须使用国税局 出口退税 申报软件。
三、确认出口销售收入
出口企业应在货物实际报关出口,取得提单并向银行办妥交单手续时,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生产企业应同时在当期的 增值税 纳税申报表上反映免抵退出口收入。出口企业必须到当地征税机关领取《江苏省淮安市出口商品专用 发票 (出口专用)》,作为入帐和申报的正式凭证。
四、出口退(免)税申报
(一)外贸企业退(免)税申报
1、 发票 认证:取得 增值税 专用发票后30日之内必须到当地主管征税税务机关进行认证;
2、申报期限:单证齐全后即可在申报系统中进行退税申报,每月可分批多次申报;
(二)生产企业退(免)税申报
1、免税申报:
1)已进行免抵退认定的生产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之前,还须用免抵退申报系统进行免税出口明细申报,将生成的免税数据导入增值税纳税申报系统。如果企业当月无出口收入,须进行免税“零申报”,操作时不需进行免税数据录入,直接生成电子数据(空文件);新办企业进行第一次免税申报时,“ 进料加工 抵扣明细表”中数据都录入“0”。
2)免抵退数据导入后,还须在当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进行反映。其中“出口销售额”,对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第7栏“免抵退 办法 出口货物销售额”;如果出口的产品征 税率 与退 税率 之间有差额,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除了反映出口销售额外,还须同时反映“ 免抵退税 办法 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对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18栏;
2、单证齐全后在退税申报系统中生成电子数据并进行退税申报,申报期限为每月15日前。
五、领取退税审批 通知 单
一般情况下,生产企业可在退税申报的次月初,到征收大厅退税窗口领取“生产企业出口货物 免抵退税 审批 通知 单”,并根据通知单内容,做好相关帐务处理。
一、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出口企业在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后30日内、或者未取得 进出口 经营权的生产企业代理出口在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30日内,必须到所在地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纳入出口退税管理。
二、购买出口企业在退(免)税申报时必须使用国税局出口退税申报软件。
三、确认出口销售收入
出口企业应在货物实际报关出口,取得提单并向银行办妥交单手续时,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生产企业应同时在当期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反映免抵退出口收入。出口企业必须到当地征税机关领取《江苏省淮安市出口商品专用发票(出口专用)》,作为入帐和申报的正式凭证。
四、出口退(免)税申报
(一)外贸企业退(免)税申报
1、发票认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30日之内必须到当地主管征税税务机关进行认证;
2、申报期限:单证齐全后即可在申报系统中进行退税申报,每月可分批多次申报;
(二)生产企业退(免)税申报
1、免税申报:
1)已进行免抵退认定的生产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之前,还须用免抵退申报系统进行免税出口明细申报,将生成的免税数据导入增值税纳税申报系统。如果企业当月无出口收入,须进行免税“零申报”,操作时不需进行免税数据录入,直接生成电子数据(空文件);新办企业进行第一次免税申报时,“ 进料加工 抵扣明细表”中数据都录入“0”。
2)免抵退数据导入后,还须在当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进行反映。其中“出口销售额”,对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第7栏“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如果出口的产品征税率与退税率之间有差额,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除了反映出口销售额外,还须同时反映“ 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对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18栏;
2、单证齐全后在退税申报系统中生成电子数据并进行退税申报,申报期限为每月15日前。
五、领取退税审批通知单
一般情况下,生产企业可在退税申报的次月初,到征收大厅退税窗口领取“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并根据通知单内容,做好相关帐务处理。
J. 生产企业和外贸的退税 区别
1、退税复额计算基数不同制
生产企业要先采购原材料或半成品,后经过一系列加工才能形成可销售的产品,在现实生活中,税务机关很难核查内外销原材料的比例,因此是以包含成本价和毛利润之和的计税价为基数进行计算。
而外贸企业主要业务是采购产品直接出口,税务机关能容易的区分内外销比例,所以仅使用商品进价为基数进行计算,由于基数的大小不同,两种企业的进项税转出额不等,即生产企业出口同样产品所获得出口退税额将小于外贸企业所获得的出口退税额。
2、进料加工出口退税的差异
在进料加工方式下,生产企业同样适用“免抵退”方法。生产企业从国外进口原材料用于加工后出口,进项税额转出是出口产品价格减去进口材料价格乘以征退税率的差。而对于外贸企业来说,由于进料加工跟一般贸易出口没有差别,退税额等于国内购进材料价格加加工费后乘以出口退税率。
3、退税计算的方式不同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额的计税依据及计算方法,而外贸企业实行的是“先征后退”计算方法。收购出口货物先行征收,出口后凭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作为申报退税的依据,办理退税,其计算的征、退税之间产生的差额计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