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经济年鉴(2008-2009)的目录
综合报告·专论
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
美国经济的深层危机与美元体制的前途
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的重要动因:金融因素
国际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世界经济失衡及其影响
国别(地区)经济
亚洲经济
中国
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阿富汗
阿联酋
朝鲜
韩国
菲律宾
科威特
马来西亚
缅甸
尼泊尔
日本
泰国
塔吉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伊拉克
伊朗
以色列
印度
欧洲经济
阿尔巴尼亚
奥地利
比利时
德国
俄罗斯
法国
荷兰
瑞士
英国
非洲经济
阿尔及利亚
安哥拉
加蓬
摩洛哥
卢旺达
南非
突尼斯
美洲经济
巴西
玻利维亚
厄瓜多尔
古巴
海地
加拿大
美国
墨西哥
智利
大洋洲经济
澳大利亚
新西兰
世界农业
2007年度世界农业发展形势
战后美国的农村发展政策与机制
菲律宾农业
埃及农业
世界工业
世界电子产业
世界航空航天工业
世界汽车工业
世界钢铁工业
世界能源市场
国际贸易·国际投资
世界商品贸易发展综述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国际商品市场新变化
国际直接投资新趋势
全球100个国家果品机贸易投资风险指数(ITIRI2008)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形势综述
国际外汇市场综述
中国人民币的汇率改革
国际黄金价格走势
世界保险业的发展
世界旅游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状况
中国旅游规划业及其前景
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世界环境保护
改善全球大气状况的清洁发展机制
环境保护时代的全球城市化进程
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时代的化学工业发展趋势
考虑环境目标的英国电力生产政策
绿色GDP核算在中国的进展
最近两年世界环境事件的回放
世界流通业
全球零售业250强与行业新趋势
世界零售巨头的新发展
网上零售业成为美国主流商业方式
国际经济组织(集团)最新动态
八国峰会述评
WTO多哈回合的进展
欧盟经济一体化的新进展
北美自由贸易区:南北区域
合作的典范
亚太经合组织:悉尼会议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
国际经贸最新动态
2007年世界经济大事记
中外工商企业
2008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前300家)
2008年中国500强企业(前300家)
2008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前100家)
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前100家)
2008年(第22届)电子信息100强
中国经济社会之窗
中国300个省市绿色GDP指数(CGGDPI2008)
中国300个省市管理效率指数(CMEICN2008)
中国城市名片
世界经济统计汇编
宏观经济
工业、交通与能源
农业
财政与金融
贸易
跨国直接投资
科技、文化与卫生
……
❷ 一个国家顺差100个单位投资100个单位,GDP增长是400个单位,求外贸乘数是多少
Y=C+I+G+NX
C=cY+C0
所以,Y=cY+C0+I+G+NX
变形可得,Y=(C0+I+G+NX)/1-c
现在有
△NX=100,△I=100,△Y=400
代入可得
400=(100+100)/1-c
解得 c=0.5
所以外贸版乘数是权 1/1-c = 2
外贸乘数为2
❸ 国际贸易的统计分析指标
1、贸易额和贸易量
贸易额就是用货币表示的贸易的金额,贸易量就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贸易额,贸易量使得不同时期的贸易规模可以进行比较。这里有三个概念需要掌握。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
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可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是以美元表示的;各国在统计有形商品时,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无形商品不报关,海关没有统计。
(2)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综合,又称国际贸易值。它等于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用FOB价格计算的出口贸易额之和。
(3)贸易量: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能准确反映国际贸易或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而确立的一个指标。在计算时,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贸易额,得到的就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贸易额,该数值就叫报告期的贸易量。
贸易量可分为国际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以及出口贸易量和进口贸易量。
2、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1)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我国也称它为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2)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我国也称它为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赤字,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3)贸易平衡:就是一定时期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一般认为贸易顺差可以推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所以各国无不追求贸易顺差。但是,大量的顺差往往会导致贸易纠纷。例如日美汽车贸易大战等。
3、国际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条件(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对比关系,又称进口比价或交换比价。它表示出口一单位商品能够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很显然,换回的进口商品越多,越为有利。贸易条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通常是用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贸易条件指数是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的比值,计算公式是:出口价格指数除以进口价格指数,再乘以100(假定基期的贸易条件指数为100)。
报告期的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说明贸易条件较基期改善。
报告期的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说明贸易条件较基期恶化。
4、贸易的商品结构
贸易的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Trade)就是各类商品在贸易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这里涉及到一个商品分类的问题,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
(1)联合国秘书处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把有形商品依次分为10大类,其中0一4类商品称为初级品,把5一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第9类为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初级产品、制成品在进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就表示了贸易的商品结构。
(2)是按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进行分类,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密集型商品等某种生产要素密集型商品。
5、贸易的地理方向
(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是指该国进口商品原产国和出口商品消费国的分布情况,它表明该国同世界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例如,2003年我国前十位进口来源地分别是日本、欧盟、台湾省、东盟、韩国、美国、香港地区、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巴西。2003年我国前十位出口市场分别是美国、香港地区、欧盟、日本、东盟、韩国、台湾省、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加拿大。由此而确定的2003年我国前十大贸易伙伴(根据进出口总额确定)为日本、美国、欧盟、香港地区、东盟、韩国、台湾省、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是指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商品流向,也就是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例如,2003年世界商品出口前 八位的国家或地区是美国、德国、日本、法国、中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2003年世界商品进口前 八位国家或地区是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中国、意大利、加拿大。
6、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 Dependence Degree)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外向程度大小的一个基本指标。它是指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❹ 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
1、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技术助推生产工具变革。改革开放前,在科学技术欠发达的背景下,人们的劳动方式和社会分工相对单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等新技术的出现,以及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改变了过去以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合作与分工为主要基础的生产、生活和劳动方式,推动人类社会逐渐走向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时代。
2、城乡劳动方式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区域之间的流动,大量农民工涌向城镇就业。
当前,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的背景下,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回流现象普遍出现,本地就业成为农民新的选择,城乡劳动方式日渐趋同。
3、发展方式变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前提。40多年来,人们从观念到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依靠粗放式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进步,致力于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共享美好生活的增长点。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人们追求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4、消费方式变化: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取消了消费品的票证供给制度,引发了城乡居民的第一次消费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经历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再到“吃出文化”“吃出品位”的消费层次变迁。
当前,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的出现,使人们在消费方式上达到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个性化满足,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教育、旅游、保健等方面呈现消费热点,品质型、发展型的消费观念和方式成为趋势。
5、消费结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等成为消费增长最快的领域;食品、衣着、交通等则是农村居民增长最快的消费领域。
❺ 国庆60周年黑板报
迎国庆60周年黑板报资料
共祝祖国六十华诞
五星红旗似彩霞,
迎风招展庆华诞。
光辉版历程世权瞩目,
神州大地遍地花。
改革开放扬起帆,
祖国跃上千里马。
今日再展战洪图,
灿烂前景世人夸。
举国上下庆国庆,
遥想当年战鼓惊。
全国人民齐祝兴,
皆出儿女爱国心。
金秋十月好心境,
举国欢腾迎国庆。
四十九年风雨径,
共祝未来更光明。
华夏河山遍红旗,
中原内外皆兄弟。
南辗北转实不易,
岁月峥嵘应有忆。
洪魔肆虐似无敌,
众志成城画蓝图。
环保黑板报资料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
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
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从喝纯水想起
❻ 高分!急急急!!!祖国发展变化或身边美好生活美术作品,O(∩_∩)O谢谢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就,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猛增到246619亿元,30年间增加了67倍。2007年中国每天创造的GDP为675亿元,1978年的GDP现在只用6天时间就可以完成。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人民币,按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1:8.1917计算,中国GDP总量约折合为22248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5.6%,排在世界第四位(见图1)。[2]如按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PPP)转换系数1.8 水平计算,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GDP现价182321亿元人民币折合为10128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排在全球第2位。[3]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币快速升值,中国以美元衡量的经济总量还将快速增加。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数据表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步性。1978-2007年中国经济
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步系数是3.4,即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3.4百分点(见图2),中国经济影响世界,世界经济影响中国。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WERCCN)和首都流通研究基地中国经济指数中心(BCEIC)主任季铸教授主持编制的《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ITIRI2007),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政策风险、支付风险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状况,中国综合风险指数0.8341,从第38位上升到第36位。排在埃及之前,秘鲁之后。政治风险指数0.8513,排在第42位。经济风险指数0.8064,排在第51位。政策风险指数0.7902,排在第76位。支付风险指数0.8937,排在第23位。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充实,经济总体安全。然而,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1978-2007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4%,中国同期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8%,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2.8倍,是同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3.2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稳健。1978-1995年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经济增长波动性和周期性都比较显著。此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周期性明显减弱,表明中国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日渐成熟。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这其中有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有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因素。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那时的中国相当贫困,人们吃粮、吃肉还要凭粮票、肉票。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8%,下降了37.7%。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3%,下降了36.4%。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在这30年里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汽车、电脑、网络、电话、手机、音乐、电影、旅游、奥运,如此等等,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3、改革开放30年十大思想转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社会经济思想理论也发生了积极转变。
第一、毛泽东思想转向邓小平理论。实践证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南。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并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式变化,提出了改革开放新的发展理论。
第二,阶级斗争理论转向经济建设理论,经济建设成为党的基本路线。随着时代变化,社会主义建设取代民主主义革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今天,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思想的主流。
第三,国际战争理论转向国际和平理论,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年代。对于世界形势的判断决定一个国家的基本战略,20世纪前中期是美苏争霸的冷战时代,国际战争危险依然存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政治发生重要变化。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正确提出和平是世界主流的判断。从而为中国和平发展、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第四,计划经济理论转向市场经济理论,中国开始全面的市场经济改革。新中国建立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由于计划经济缺乏市场竞争,也缺乏市场灵活性,加上帝国主义封锁,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计划经济理论转向市场经济理论使中国经济变得更有活力,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五、自力更生理论转向对外开放理论,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自力更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也使中国建立起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然而,一个国家的资源和市场总是有限的,转向开放无疑会增加发展的资源与空间,对外开放理论使中国走向世界。以往,中国对跨国公司抱有敌意,把跨国公司看作帝国主义的工具。随着改革开放,敌视跨国公司理论转向国际合作理论,跨国公司开始大量进入中国。
第六、社会公平理论转向社会竞争理论,社会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重要基础之一是公平理论,然而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候,强调分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由公平理论转向竞争理论是提高经济效率的需要,也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逻辑基础。
第七,农村化理论转向城市化理论,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中国曾一度出现农村化理论,大量城市人口随着上山下乡从城市流向农村。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理论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
第八,均衡发展理论转向非均衡发展理论。毛泽东时代,中国比较注意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转向非均衡发展理论,片面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和“以人为本”,导致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环境恶化、社会失业增加、贫富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社会经济发展失衡。
第九,平衡人口理论转向非平衡人口理论。以往中国的人口结构是自然增长,尽管一段时期内由于长期战争后的补偿性增长和经济结构引起的社会性增长叠加,造成人口增长较快,但“正三角形”人口结构基本是基本合理的、可持续的(中国距离人口饱和上限还有相当距离,且会像其他国家那样进入自然下降过程,呈正态分布)。相反,非平衡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使今天的中国人口结构呈现“倒三角形”,贫困老龄化的中国逻辑上难以持续。
第十,工业经济理论向服务经济、绿色经济理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工业化发展理论和增长方式有效率,但是没有和谐持续,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人力资本为主要增长来源的服务经济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主要问题,北京开辟了服务经济发展的新路,这也是目前所有先进发达国家的发展之路。不过,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域在城市,“三农问题”仍未解决。以原生态农业、可循环工业和可持续的服务产业为特征的四川遂宁的绿
❼ 迎国庆黑板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WERCCN)和首都流通研究基地中国经济指数中心(BCEIC)主任季铸教授主持编制的《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ITIRI2007),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政策风险、支付风险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状况,中国综合风险指数0.8341,从第38位上升到第36位。排在埃及之前,秘鲁之后。政治风险指数0.8513,排在第42位。经济风险指数0.8064,排在第51位。政策风险指数0.7902,排在第76位。支付风险指数0.8937,排在第23位。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充实,经济总体安全。然而,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1978-2007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4%,中国同期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8%,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2.8倍,是同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3.2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稳健。1978-1995年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经济增长波动性和周期性都比较显著。此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周期性明显减弱,表明中国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日渐成熟。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这其中有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有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因素。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那时的中国相当贫困,人们吃粮、吃肉还要凭粮票、肉票。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8%,下降了37.7%。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3%,下降了36.4%。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❽ 以祖国发展、学生成长为主题,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书信活动,以书信形式向同龄人或父母、师长倾诉心声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就,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猛增到246619亿元,30年间增加了67倍。2007年中国每天创造的GDP为675亿元,1978年的GDP现在只用6天时间就可以完成。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人民币,按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1:8.1917计算,中国GDP总量约折合为22248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5.6%,排在世界第四位(见图1)。[2]如按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PPP)转换系数1.8 水平计算,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GDP现价182321亿元人民币折合为10128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排在全球第2位。[3]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币快速升值,中国以美元衡量的经济总量还将快速增加。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数据表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步性。1978-2007年中国经济
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步系数是3.4,即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3.4百分点(见图2),中国经济影响世界,世界经济影响中国。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WERCCN)和首都流通研究基地中国经济指数中心(BCEIC)主任季铸教授主持编制的《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ITIRI2007),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政策风险、支付风险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状况,中国综合风险指数0.8341,从第38位上升到第36位。排在埃及之前,秘鲁之后。政治风险指数0.8513,排在第42位。经济风险指数0.8064,排在第51位。政策风险指数0.7902,排在第76位。支付风险指数0.8937,排在第23位。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充实,经济总体安全。然而,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1978-2007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4%,中国同期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8%,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2.8倍,是同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3.2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稳健。1978-1995年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经济增长波动性和周期性都比较显著。此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周期性明显减弱,表明中国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日渐成熟。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这其中有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有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因素。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那时的中国相当贫困,人们吃粮、吃肉还要凭粮票、肉票。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8%,下降了37.7%。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3%,下降了36.4%。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在这30年里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汽车、电脑、网络、电话、手机、音乐、电影、旅游、奥运,如此等等,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改革开放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布满了改革的脚印;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也直接地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体现在了每一人的身旁,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已走遍了千家万户。
变化之“衣”
听妈妈讲,他们小的时候,买布需要布票,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过年的时候才会扯上一段新布,花钱请裁缝给孩子做套新衣;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还得给弟弟妹妹穿。妈妈小时候就是穿百家衣长大的。若是哪年新年得到一件新衣服的话,就像是得到了最好的礼物,穿着在伙伴们面前显摆直到脏了也省不得脱下呢!伙伴们更是会流露出羡慕的眼光。而现在,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服装店,各种款式、各式面料、儿童的、成人装、休闲式、淑女装……五彩缤纷、眼光了乱;打开我的儿童衣柜,里面的春、夏、秋、冬的衣服分层分类叠放,各种颜色、各种面料的衣服应有尽有。
变化之“食”
民以食为天,说到“食”变化也是巨大的;妈妈小的时候一个月能吃上一次肉就是件幸福的事了,粗茶淡饭只要能够吃饱就行,妈妈兄妹俩人最盼望的日子就是过年了,不仅能吃上香喷喷的红烧肉还有平日里很难看到的穿着漂亮“衣服”的糖果吃。“肯德鸡”、“麦当劳”、“和路雪”、“可口可乐”……改革开放让我们吃上了妈妈小时候吃不到的好东西,猪羊牛、鸡鸭鹅那些已不再是现代人追求的东西了,“健康、绿色食品”成为了现代人的的首选;超市里面肉类、蔬菜、水果等等品种丰富,人们在里面可以随心的购买到自己所需的食品。各种风味的饭店、餐馆一家接着一家出现在我们的身边,里面座无虚席、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变化之“住”
在我们美丽的太湖之滨,排排红瓦绿房在高大的树木的掩映下,显得那样雄伟、壮丽、高耸入云。一幢幢极具欧洲古典风格的别墅群错落有致地座落于风景宜人的太湖湖畔。乡间村落多是气派的门楼,或高、或矮、或气势恢宏、或小巧玲珑,形形色色、各式各样。家家户户窗明洁净,里面装修或豪华、或简洁,各具特色,各种家用电器摆放齐全。妈妈小时候哪有这样的房子住呀,大都是平房,泥土垒的房子也随处可见;妈妈说,平常人家里除了床、桌椅、衣物柜外基本没什么别的家具了,村里的一台黑白电视机是整个村子的“宝贝”了。
变化之“行”
现在公交车线路布满全市的各个角落,私家车也越来越多,人们出行公交车、出租车随心所欲。远程旅游、出差,飞机、火车,方便、快捷。家家户户也都拥有了交通工具——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好多人家还拥有了小轿车。爸爸说,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事,爸爸小的时候,村里就爷爷有一辆“长征”牌自行车,还是公家的,这是让爸爸在伙伴们面前最自豪的!
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在这30年里已遍布了全中国,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提高。城市,乡村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祖国的神州大地正用这繁华引来了百年奥运…
❾ 经济周期性变化指标有哪些
经济周期性变化指标包括先行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三类,具体的主要指标则有GDP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等。
(一)先行指标。先行指标是指预示未来月份经济状况和可能出现的商业周期性变化,并为分析者提供利率趋势变化早期迹象的市场指标。这些指标的高峰和低谷顺次出现在经济周期的高峰和低谷之前,因此对将来的经济状况有预示作用。先行指标有货币供应量、股价指数、房屋建造许可证的批准数量、机器设备的订单数量等。先行指标一般能在总体经济活动发生变化之前6个月达到顶峰和谷底。投资者采用该指标可以事先知道经济波动的转折点,从而采取恰当的投资策略。如当货币当局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它一方面显示了当局的政策意图,暗含着目前经济中的过热趋向;另一方面会带来利率的提高,利率的提高会带来企业成本的上升,减少盈利,从而降低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利率提高增加了股票投资的机会成本,因而必然导致投资的减少进而引起股票价格的下降。
(二)同步指标。同步指标是指其达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与总体经济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大致相同的指标。同步指标可描述总体经济的运行轨迹,确定总体经济运行的高峰或低谷位置。它是分析现实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指标。同步指标的变动时间与一般经济情况基本一致,可以显示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确定或否定先行指标预示的经济发展趋势。主要的经济同步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三)滞后指标。滞后指标是指相对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在时间上落后于经济周期波动阶段的指标。此类指标的变化一般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变化,有助于验证先行指标所表示的经济趋向是否真实。如失业率,库存量,银行未收回贷款规模、全民固定资产投资、商业贷款、财政收支、零售物价总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