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贸易 > 环境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环境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01:30:04

㈠ 我的论文范围是: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老师让缩小范围,求指导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引进外国智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垄断行业监管机制问题研究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及路径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发展 惠州对外贸易企业的变迁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现状、成因和对策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转基因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中泰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 中国农业开放模式的选择研究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选择与完善研究 从轮胎特保案看我国的反倾销 金融危机下广东的双转移战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广东企业走出去研究 广东外资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金融危机下广东某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港口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中国国际多式联运问题研究 港口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问题研究 中国第三方物流中的问题研究 中国集装箱运输中的问题研究 提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贸易救济制度研究 对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国际贸易交易结构的确定 欧盟优惠性原产地规则调整与中国出口战略应对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以美国对中国输美纺织品设限为例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国际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趋势与促进肉类产品出口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或某省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的技术提升研究 引进外资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或作用研究 FDI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推动广东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国际商品流动与要素流动关系研究 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自主创新与增进我国出口商品比较利益研究 论技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推动 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利弊或转型升级研究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 社会责任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研究 标准化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效用研究 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贸易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 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我国商品出品对策 国际劳工标准下我国政府、企业对策 我国纺织业出品竞争力问题和对策研究 我国纺织业的贸易格局与市场策略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世界FTAS发展态势与中国策略分析 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行业协会在规范出口竞争秩序中的作用探讨 加入WTO后我国民族产业的保护 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选择——以惠州经济为例 古典比较利益论与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FDI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贸易的影响看我国开展海外投资 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相互关系 中国经济反垄断立法的探索 广东区域聚集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及风险研究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 欧元汇率变动对惠州制鞋行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㈡ 求关于"地理环境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的资料

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部分,前者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它们是国际贸易的自然地理基础。
一、地理位置的影响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地球表面的热量、降水量等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广大中纬度地区因其位置居中,致使这一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贸易等活动都较适宜,是人们生存、发展和交往等的理想环境。举世瞩目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是古代文化、经济和贸易等发展最早与最繁荣的地区和国家。他们疆域的主要部分就是位于中纬度的温带和亚热带范围。我国汉代就开拓的沟通欧亚非三洲的古代“丝绸之路”即是世界上著名的最早的国际贸易通道。同样,从世界地图上可以清楚看出,当今地球上社会经济最繁荣、交往最密切、经贸活动最活跃的几个区域,也往往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等三洲的沿海地区,其中包括北美洲五大湖区与大西洋沿岸区域,西欧地区和亚洲日本的“三湾一海”地区以及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等世界重要经贸区域,上述地区其土地面积只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而工农业总产值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却分别约占世界的80%和70%。
与上述情况相反,国土辽阔的独联体(前苏联),虽然是世界上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其国土的大部分处在高、中纬度,相当大部分的疆域,特别是广阔的东北部地区,自然条件严酷,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永久冰土带广布,以农业综合自然条件分析,远不如同纬度的西欧诸国和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故其农业土地的生物潜力可能性要比美国低57%,比法国低53%,比德国和英国分别低38%和32%,不仅严重影响种植业的发展,而且对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以及交通运输与经贸活动等都带来不少困难。至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伸入北极圈和南极洲的那些地区,由于位处高纬度,气候严酷,对社会经济的制约作用更大,故至今仍然是地球上经济、贸易活动最不发达地区之一。
濒临海洋还是深居内陆的位置,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发展和贸易交往等亦会产生重要影响。沿海地区(尤其是开放地区)与内陆地区(特别是边远偏僻山区)相比,因为环境、交通和出海口等条件大不一样,使这些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内部,其经贸状况会形成明显的差异。一般前者发展较快,成为发达地区;而后者则发展较慢,往往是比较闭塞和落后的地区。例如,我国东部沿海一带,因为紧临太平洋,海运的地理优势突出,加之沿海都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科技先进,实力雄厚(总人口不足全国的8%,工业产值却占全国的25%左右,高等学校也占全国的17%多),又临近港澳地区和国际市场,侨商、侨眷众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先后开放了“5个特区”、“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多个三角洲地带,形成了由南向北的沿海开放前沿地带,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往来,各个方面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经济腾飞的前沿阵地。相比之下,西部内陆地区则较为闭塞落后,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很大差距。
地球上有20多个内陆国家,除欧洲的8个属于发达国家外,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位处欧洲的内陆国家所以会比较发达,这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较早,现代化铁路、内河航运与航空运输等交通较方便以及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较好紧密相关。其他广大内陆国家之所以较贫困,经贸活动不够发达,有其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等复杂原因,而距离海洋较遥远,没有方便的出海口这一重要地理环境因素,是严重影响他们经贸发展的带根本性的共同原因。众所周知,海运是当今国际间经济贸易活动联系的主要手段,内陆国家只有取得通畅的出海口才有发展经济、繁荣贸易的现实可能,而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与邻近的海运便利、经济又较发达的国家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南美洲的玻利维亚100多年来一直是借道智利的港口进行对外贸易活动。又如非洲的赞比亚,其传统的出海口在南非,由于南非推行种族主义政策,赞比亚被迫又重开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道路,这才保证了其最重要的外贸物资——铜矿的正常外运出口,使开展经贸活动的愿望变成现实。
当然,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独联体虽然为北冰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所包围,但是,由于北冰洋长年封冻,成为天然障碍,太平洋岸仅有的港口距西部经贸重心地区遥远,交通很是不便,西部出海口被土耳其海峡所扼,北冰洋西部的摩尔曼斯克港,虽为不冻港,但航线需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控制的挪威海峡,因政治原因,进出口甚为不便,所以前苏联虽濒临三大洋,但却酷似内陆国家,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它的对外贸易的发展。
交通地理位置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影响亦是很大的。这是因为交通运输条件既是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内容与条件之一,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美国是地跨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两洋国家”,在世界以北大西洋为经济贸易重心区的100多年时间里,它利用便捷的北大西洋航线开展对欧洲的经贸活动,使其东北部和东部大西洋沿岸地区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北美东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区经济贸易重心区。而今,美国又乘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太平洋东部国家的迅猛崛起,世界经济重心呈现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趋势的契机,利用其便利而发达的太平洋航运,促使西部和南部“阳光地带”的经济繁荣发展起来,率先抢占了太平洋地区的市场。统计资料表明,目前,美国与亚太地区的贸易总额已超过其与欧洲的贸易总额,达到2,000多亿美元。这对缓解美国的经济矛盾和稳定国内政局等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充分显示了美国濒临世界两大海洋的交通地理位置优势。至于跨越亚非两大洲的埃及,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扼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要冲——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每年获得10多亿美元的运河船只通行费,极大地促进了埃及的经济、交通和贸易的发展。此外,新加坡、巴拿马等国家,亦因位处沟通两大海洋的重要通道和国际航线的要冲等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大量船舶过往、停靠及其供养补给、维修保养,使其成为周围地区与国家的物资转运点或集散中心,繁荣了该地区的经济和贸易活动。
除上以外,因为临近或者毗连一些经济发达、经贸活动频繁的国家与地区,也会使一些国家、地区得益,促进经济贸易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地形条件的影响
这里的地形概念,内容广泛,不仅包括类型、坡度,还包括地面的覆盖层等方面。地形对于经济和贸易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地形差异是造成以后各项指标差异的“主导”因素。美国,由于平原广布,所占比例颇高,使发展农牧业有了良好基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国家创造了条件。因而,美国农牧业生产发达,农产品不仅能满足本国需要,还可以有1/3~2/5的农产品用于出口。大量农产品的出口,不仅创造了占该国外汇总收入20%的外汇,而且在繁荣国际贸易、改善美国的国标收支和外贸平衡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反之,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岭,或险恶地形直逼沿海,则必然对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展开对外贸易。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横亘于非洲偏北部的广大地区,使这里的阿尔及利亚、利比亚、苏丹、埃及等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活动深受影响。
可见,地形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牧业生产的制约作用是很大的,以致将影响整个国家与地区的经贸活动开展。
三、气候条件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气候变化的规律性是很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这是一种表现形式。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延伸,气候带排列有序,分别为热带、温带和寒带,纬度地带性清楚,这又是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生产事业,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制约着经贸活动。例如,温带地区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作为人类衣食主要来源的棉花和粮食,主要产于温带地区,以1989年为例,世界粮食总产量约是18亿吨,其中70%左右产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同样,目前世界上谷物的主要出口国是位于温带范围的美国、法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等国家。而工业原料的橡胶、剑麻、椰子、丁香以及咖啡、可可等饮料作物则完全产于热带地区。气候条件也会对国际贸易活动直接产生影响。北半球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带已经伸入寒冷的北极圈范围内,因此,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沿岸的一些位处高纬度的港口,气温太低,秋冬季节洋面封冰,致使不少港口一年中有半年因航船无法运行而被迫停用,国际贸易近乎瘫痪或停顿。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明显变暖,1990年地球上出现了创纪录的高温,对国际贸易也产生了影响。由于近几年持续暖冬,我国销往加拿大和北欧等国家的滑雪手套等很不景气,客户纷纷减少定货量乃至解除合同,贸易量大减,造成我方货物积压,经济受损。
灾害性天气(如寒潮、霜冻、风暴、干旱、洪涝、冰雹等),对于生产活动、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等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更为直接和严重。例如,一些外贸船只往往因风暴袭击而被迫停航,如果不掌握气象资料,冒然远航,外贸船舶很可能会被风浪浸没,造成惨重的损失。
自然界中变化多端,可谓“天有不测风云”。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全球性或区域性气候异常,经常干扰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和经贸活动。1972年,由于气候异常,南美秘鲁沙丁鱼的捕获量减少2/3,致使当作饲料的鱼粉锐减。与此同时,印度和西非的花生,苏联的向日葵等,也因天旱而大量减产,致使能当饲料的大豆,价格成倍上涨,由此引起了世界饲料与谷物市场的供求矛盾和国际贸易活动范围的扩大。
日本的丸红商社曾根据天气预报:该国关东地区梅雨结束时间将比往常推迟,以及世界范围将是个凉夏,作出消暑饮料的销售量会有所减少,会造成制造饮料罐的马口铁销售量的下降和价格的下滑的预测。事实果真如此,1981年和1982年其社马口铁的出口量分别减少13万吨和6万吨之巨,美洲的墨西哥亦因此取消了与该社签订的进口合同。气候条件的变化直接和马口铁生产与国际贸易挂上了钩。1989年,美国发生了近百年少有的干旱,玉米、小麦等谷物产量减少1/3左右,这不仅使农场主和农业工人在经济上蒙受了巨大损失,而且使美国与全球的粮食出口量大为减少,加剧了世界市场上粮食贸易的紧张状态。可见,气候异常将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和贸易活动发生重大变化。
重视气象现象和气候条件的观测与分析,特别是较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的观测研究,了解气候变化态势,熟悉气候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从中掌握世界市场动向,以便主动地采取措施,搞好进出口贸易,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和经贸界人士的一项基础工作。
四、资源条件的影响

所谓资源,内涵广泛,这里着重论述矿产资源对经贸活动的影响。

矿产资源是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和活跃贸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之一。它具有非再生性质,且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其消耗量与日俱增。因此,矿产资源的赋存储量、规格品种、组合结构、品位状况、地理分布以及新矿产、新矿点的发现等,不仅严重影响着一个国家与地区的经贸活动,而且强烈地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国际分工、商品交往、货物流向、贸易格局和贸易运输等。

20世纪50年代,广大西亚地区还被列为世界最贫困地区之一,经济相当落后,在世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更是微不足道;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西方垄断资本集团进入该地区大规模石油地质勘探,找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并陆续进行大规模开采,西亚已经成为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是名符其实的“世界油极”。大量外汇财源滚滚而来,带动和促进了该地区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对外贸易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昔日的贫困地区,当今已跨入人均产值最高行列,成了世界上重要的资金、劳务和消费市场之一。
如果将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世界经济发达大国的矿产资源作一下分析研究,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从总体讲,两国的矿产资源均较丰富,但相比之下,前苏联更为富足些,很多种矿产的储量都列世界前茅,而且品种齐全,不但为其发展基础工业,以及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很好的物质基础,而且每年有20~30种矿产品供出口换汇;美国则不然,为了满足现代科技、军事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要从国外进口40~50种矿产品,形成了美苏在初级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上的明显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进入60年代中期,石油取代了煤炭,成为主要能源,世界进入称为能源的“石油时代”。以西亚为代表的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以及西北欧一些国家,一大批大油田相继发现,大力组织开采,使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加。70年代中期,北海海域发现油气田。至80年代初,荷兰的天然气、英国和挪威等国的石油产量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有相当部分出口欧洲共同体其他国家,促进了其经济发展,而且使西北欧部分国家的进出口商品格局和贸易格局产生了明显变化。另外,前苏联、中国、墨西哥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等新油田的不断发现和开采,也使世界石油储藏的地理分布、生产格局和贸易格局出现了新的态势。
至于世界铁矿石新矿点的发现、生产的地区布局变化和生产量的增减等,与世界石油的情况相似,均对世界和各国的经贸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可见,矿产资源对国家、地区的经贸发展和世界初级产品市场格局等,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作用。

㈢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自然地理条件的好坏是国际贸易能否顺利发展的外部硬环境条件。国际贸易的根本是物品的买卖,因此首先可以看到,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的地区所盛产的物品时不同的,而这些物品是否是可以促成国际贸易的商品,形成商品经济,这便成为了能否进行国际贸易的先决条件。其次,国际贸易的进行离不开软环境的开放政策,即开放地区(沿海城市)的国际贸易发达,相对比较闭塞的内陆地区的国际贸易就相对落后,当然也和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政策作为(是否鼓励本地区国际贸易开展、是否鼓励对外经济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形式、是否有完善和配套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等)、主体经济形势分不开。第三,自然环境可以决定一个地区人的行为方式、性格塑造以及思想观念,人文环境的作用同样是国际贸易能否顺利开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即国际贸易的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从业人员离不开教育培养,一般来说,自然环境可以决定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整体素质。

㈣ 政治(政策)环境对国际商务的影响

国际贸易与政治息息相关,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家就是资本的代言人,必然要为版其服务。比如权最近的丰田召回事件,地球人都知道是美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汽车工业而故意把问题夸大,从而达到打击日本汽车的目的。再如中国的货物接连遭受世界各国的贸易壁垒,这种事例你稍留心一下,非常多。

㈤ 生态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及影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居住环境不断恶化,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心有关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场以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浪潮.国际贸易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作为一种跨越国界、遍及全球的经济行为,首当其冲地对整个地球环境的保护负有责任.许多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制订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制订环境标准一方面可以优化国家贸易的商品结构,另一方面将导致南北差距越来越大.目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环境保护也成了一种贸易保护的手段.因此在"绿色经济"时代,环境与贸易的关系问题也成为新的热点.

现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在世界范围内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以及过去几百年人们生活、生产的过程当中不注意保护环境,而给我们地球的生态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以至于在许多国家出现了不可持续生产和生活的状态。所以现在全世界都在兴起环保运动,制订环境法律、制订环境方面国际的公约,甚至在WTO中专门鼓励贸易的公约里面也设置了一些环境方面的规定。所以,我们要进行正常交易,我们要取得成功的交易,如果不破除环境的障碍,我们就不能实现国际交易的目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民法、环境法以及国际私法它们的一个结合点,民法是鼓励大家在平等、自愿、自由意思的表达来进行交易,假如我们的产品出口以后,别的国家行使哪些行政法规方面自己的权利,把我们的东西查封、销毁,因为出现了有公害的物质及农药超标的情况,所以我们国家把产品出口以后,别的国家进行管理,我们就不能实现目标。因此,结合着过去的学习、结合着我现在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来研究国际贸易与环境法障碍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交易与经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通过交易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交易与环境具有双重性,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俗语说把产品输往国外,把污染留在家乡。所以说出口问题如果解决的不好会带来严重的污染环境。利用外资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化,发达国家把污染密集型的产业往我国来转移,对我国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交易对环保具有双重性,具有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我们现在要极大的注意力来关注对我们不利的一面。

㈥ 试论述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引言
近十年来,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两件大事凸显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其一是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及1993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完成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筹建,两者分别标志着全球环境保护事业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达到了新的高度;其二是1994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设立了环境与贸易工作组,专门研究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更是将这一问题的讨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虽然没有就环境保护达成专项协议,但在所达成的许多贸易协定中已经涉及到环境问题。世界贸易组织已将乌拉圭回合后的下一个回合确定为“绿色回合”,专门讨论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本文分析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从中探寻一些解决现实冲突的对策思路。
二、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由于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具体目标不同,造成双方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对立关系,体现在:环境保护的目标是限制自由贸易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因此它要求一定程度和形式的政府管制和干预,实行一定范围的权力集中;与之相反,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是消除贸易障碍,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因此它要求减少政府的管制和干预,实行权力的下放和分散化。同时,因为环境保护的自身特点和国家间的利益冲突等因素,也造成在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众多不协调,甚至相冲突的地方,准确地说,这种冲突是国际环境条约、国内环境政策与以自由贸易为基本原则的现行多边贸易体制之间的冲突。从现象上看,似乎在环境保护与世界贸易之间的对立关系难以协调,只要哪一方得到了发展,就会对另一方产生伤害,即环境控制越严,就越会妨碍自由贸易;或者自由贸易越发达,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之势就越难以控制。{1}两者之间的矛盾由于现存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而被深化和复杂化,如有些贸易强国利用自身优势,已经或正在把保护环境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加以利用,形成“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外国产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一些发展中国家因此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
尽管国际贸易的不少规则、条款为环境保护设置了各种障碍,但全球的环境保护事业也在不断地通过对自身政策的制定、法律的完善,以同样的方式对国际贸易体制、活动施加着影响。
(一)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限制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放任贸易自由化而忽视环境保护的传统做法渐渐被人们所不容。国家、地区甚至国际社会在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等领域制定了越来越多的法律规范和标准。这些法律规范和标准必然会对原有体制下国际贸易活动产生限制,下面以两个典型案例说明这种限制性影响。
案例一:美国和印度等国的海虾—海龟之争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共发现七种海龟,它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973年3月3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其中的5种列为濒危的或有濒危危险的物种。同年,美国对《贸易公约》进行部分修正后制定了《濒危物种法》,根据这项法律,在美国境内、领海和远海,禁止干扰、追逐、捕猎、杀害海龟或试图采取这些行动的行为,并要求美国的海虾拖捞船在海龟极易出没的海域作业时,在渔网上安装海龟排除器(TEDs)。1989年《美国公法》第609条规定,使用可能对海龟产生负面影响的捕虾技术捕获的产品不可以进口到美国,除非捕获国被认为有管理程序并且其偶然捕获量可以同美国相比较,或捕获国的捕鱼环境不会对海龟造成威胁。事实上,对5种海龟有管辖权并使用机械方法捕虾的国家不得不要求他们的渔民同美国渔民一样,任何情况下都要使用TEDs,如果他们打算向美国出口虾产品的话。
1997年初,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和泰国联合控告美国为保护海龟而采取对他们几国的海虾和海虾产品禁止进口的措施,而且严重违反非歧视原则,因为美国曾向西半球的一些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援助,并且给了渔民安装TEDs更长的过渡期,然而这种优惠并未给予提出控告的亚洲四国。1998年6月6日世贸专家组的报告认为美国违反了GATT第11条关于一般禁止数量限制的原则,而且不能证明适用例外情况的合理性。尽管上述争端最终以美国的败诉而告终,但美国败诉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他试图保护环境而是因为他在WTO成员国之间造成歧视;同时上诉机构特别强调,只要组织成员能够证明自己符合GATT第20条(b)、(g)条款的要求,他们有权采取措施,来达到保护濒危物种或环境的目的。
案例二:美国和墨西哥的金枪鱼—海豚之争
在太平洋东部热带区域,金枪鱼和海豚处于共生状态,金枪鱼常常在海豚所在水域的下层活动。渔民于是可以凭借海豚发现金枪鱼群,利用拖网将鱼群一网打尽,但是这种捕鱼方法同时也捕杀了大量的海豚。1972年美国制定《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为美国国内的船队和在太平洋捕捞金枪鱼的外国船队设定了保护海豚的标准,该法规定,如果捕捞金枪鱼的国家不能向美国当局证明他们达到美国法律规定的标准,美国政府就必须对该国的渔产品予以禁止进口。在这个争议中,墨西哥是出口国,其输往美国的金枪鱼被禁止进口。墨西哥于1991年根据GATT争端解决程序提出控告,宣称上述进口禁令与GATT第3条、第11条以及第13条不符,美国则请求专家组认定其进口禁令与第3条相吻合,或者能够被第20条(b)、(g)条款所涵盖。1991年9月3日专家组报告公布,结果未被双方采纳,美、墨两国通过多次磋商最终才达成和解协议。
诸如此类的冲突和纠纷有逐渐增多之势,如果不对原有的国际贸易体制加以改革,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其框架内体制化、规范化,并由此产生导向和规范作用,引导企业行为和对外贸易活动在贸易自由化、全球化的基础上,再增加环境保护的价值纬度;同时,如果不努力在国际贸易体制与环境保护规范、标准之间做更多的协调工作,使其逐渐趋向于相容、一致,就难以从源头上缓解“绿色壁垒”一类的贸易冲突,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对立格局就难以打破,二者走向“双赢”的局面就难以出现。然而,要向这一方向迈进,首先需要从思想上全面认识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就目前而言,虽然主要彰显的是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限制性影响,但应该看到,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还存在着促进作用,这正是沟通矛盾对立两级的一个桥梁。
(二)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促进
环境保护一方面对国际贸易作出许多限制,为之提出更高的环境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它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全球将出现一个以环保产品为核心的绿色市场。{2}在此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
1.环境标志对国际贸易的促进
环境标志是一种贴在产品上的图形,证明该产品不仅质量符合环境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置等过程中也符合规定的环保要求。环境标志一般有三种,一种是由生产者自己授予的标志,一种是由产业协会授予的标志,一种是由政府部门或独立的环境团体授予的标志,其中第三种的权威性最高。
环境标志的目的是通过引导消费来限制对环境有害的商品生产和流通和促进对环境无害的商品生产和流通。环境标志制度对于促进环境保护

㈦ 研究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的关税水平大幅度降低,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逐步取消,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为了各自的利益,很多国家利用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合理性和复杂性作为贸易保护的手段,阻扰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成为贸易发展的障碍。如此,技术贸易措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国际上重要贸易壁垒主要形式之一。国际上技术性贸易措施限制进口的案例很多。法国在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含有红霉素的糖果进口,英国很快失去了法国市场;1994年9月美国环保署根据《清洁空气法案》,对进口汽油化学特性规定了比国产汽油更为严格的标准,委内瑞拉是向美国出口汽油最多的国家,也成为这一规定的最大受害者。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出口量大幅增长,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使用技术性壁垒对我出口产品设限。目前我国很多的出口产品深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困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已经涉及三分之二以上的出口企业、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商品,每年造成的损失约200亿美元。有关研究表明,国外设置的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超过450亿美元,占全年出口总额的25%以上,而在包装方面,据商务部统计,我国每年有价值近24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达不到国外发达国家的包装要求而受影响,我国各行业外贸企业在实践中几乎都遇到过各种涉及贸易技术壁垒有关内容的问题和障碍,对企业扩大出口和增长都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1994年4月1日,德国正式禁止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品进口,被禁止的118种物品有104种是我国各式行业的主要产品。苏南一家服装厂出口的服装因拉链材料含铅过高,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因此,加强对价值贸易壁垒的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突破技术壁垒,促进我国对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㈧ 自然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哪些

你可以从两方面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内。自然环境有很多构容成要素,例如,地形、水文、气候等,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新航道的开辟,麦哲伦和哥伦布的环球航行,不但连接了各大洲,还有各洲各个国家之间贸易、文化的交流,当然还有掠夺和杀戮!这是水文,地形方面,全球的贸易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很少,什么原因呢?因为北半球主要是大陆板块,是人类主要的聚集地,集中了全球的大半部分人口,人口多的地方,贸易往来必然频繁,以此类推,山地和和河流区贸易发达程度也不尽相同;气候方面,会对交通产生影响,交通的便捷与否影响贸易成功的效率好坏!当然,如今的互联网产生的电子商务就好了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贸易上的不足。其次,人文环境也对国际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每年国际上不都有各个国家的投资环境排名么,除了自然环境之外,最重要的是人文环境,比如亚洲、美洲、欧洲贸易往来持续加快,而非洲还很落后,非洲的人文环境对于发展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不利的影响。这有时又是一种恶性循环,经济欠发达,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㈨ 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我只能说是:很重要!

㈩ 自然环境对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

国际货易是跨越国界的商品和服务的变换活动。任何国家的双边或多边贸易都是在具体特定的地理环境下进行的。地理环境包括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类,以下分而论之。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水文状况、自然资源的丰歉与分布等。这些因素的综合,对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期贸易政策的形成和短期的贸易行为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中纬度地区的岛国如日本,气候适中、海运便利,这些成为其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但国土狭窄、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极其贫乏的矿产资源,又是制约其工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权衡利弊,日本人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制定了“教育、科技、贸易”这一立国的基本国策。特别是在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扬长避短,执行了一条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政策。利用其便利的海运(全国有1085个港口集中分布于三湾—海地区,其中有100多个是对外贸易港,它们往往也是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大城市),形成“临海型”的工业布局。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等初级产品,出口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制成品,使其“出口主导型”的经贸战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到60年代末,日本国民经济总值仅次于美、原苏联;到80年代初,超过原苏联仅次于美国,且保持至今。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事实,充分说明日本人在正确认识自身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成功的运用了贸易立国的基本国策,并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了辉煌的经济奇迹。

相反,在高纬度和低纬度的内陆山区,因气候恶劣,交通闭塞,往往造成经贸的长期落后。如横跨赤道的非洲大国扎伊尔和纬度偏高的亚洲内陆国家蒙古,虽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但经济却长期落后。原苏联解体后,经济原本较为发达的各加盟共和国之间传统的交通联系被打乱。外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爱沙尼亚、亚美尼亚)经北高加索到俄罗斯的铁路几乎中断,一部分勉强可使用的公路也无法保证运输安全。中亚五国地域辽阔,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但因交通不畅,使经济难以发展。为了把资源推向国际市场,发展经贸,解决交通出路刻不容缓。1993年5月,上述8国代表聚会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共同商讨地区交通发展问题,通过了欧洲经里海、跨越高加索到中亚的“欧亚运输走廊”计划(TRACECA)。该计划的实施,使参加国受益匪浅,因而成员不断扩大。1998年巴库国际会议又把复兴古老的丝绸之路作为扩展TRACE计划、加强欧亚大陆交通和贸易合作的象征,为欧亚大陆中部各国经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直接影响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运输,各国的港口有的可全年通航,有的则冬季封冻,船舶不能停靠。如俄罗斯,虽有广阔海域,海岸线漫长但均因纬度偏高(除黑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南部及特殊的摩尔曼斯克港),封冻期漫长,利用率极低。中南半岛及印度半岛各国大部分属有明显干湿季的热带季风性气侯,因而在签订业务合同,决定装运期时,要根据商品的性质选择季节。如雨季不宜装运易潮、易霉变的商品;夏季不宜装运易融化物品,如沥青、浸酸羊皮等。否则,将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某年夏季,我国某公司出口一批沥青到西非,用多层牛皮纸包装,走苏伊士运河航线,当船行至红海时,沥青开始融化。红海气温高,盐度大,表层水温达32℃,盐度40%左右,为世界上温度和盐度最高的海区之一。高温使融化的沥青透过纸袋粘附在货仓里,当船入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时,沿途气温有所下降,使粘在货仓里的沥青又凝固起来,到达目的地潜口时,卸货十分困难,清扫船仓更困难,不得不雇佣大量劳力,最后结算,入不敷出,贸易失败。究其原因,除出行季节不合适,还有对所选航线沿途温度的变化情况不甚了解,若采用桶装则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全球性气候异常,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期间,世界各地旱涝失常,同时诱发狂风、大潮、低温等灾害性天气,对工业、交通、国际贸易以巨大的冲击,其中首当真冲的是农业生产。因为气候可以影响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量,由此而产生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世界市场上的粮食贸易。

阅读全文

与环境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