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所通过的主要方式...
【答案】A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是在1994年,由关贸总协版定发展而来,因此权不合题意。其它各项都正确。故选A。
考点: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此外,世界市场的形成的过程也需要掌握: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
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贸易特点形成的原因
操纵某一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且与银行相结合形成金融寡头 2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而且参与政内治事务,甚至控制国容家的经济命脉和政治事务 3为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支持政府对外扩张和对外战争 原因: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产、资本集中的加剧,使资本主义不得不在生产关系领域作出重大调整,
⑶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国际贸易的历史演变过程:
1、国贸起源: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商品和劳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它是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由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的。
由于对外贸易是一国与别国之间发生的商品交换,因此,把对外贸易按商品分类和按国家分类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查明一国出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去向和进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资本主义方式准备时期,实行的是保护政是重商主义下的强制性贸易保护政
3、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出现了两种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4、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推行带有垄断性质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5、二战后,出现了两中倾向,一是20世纪50年代带70年代出现了贸易自由化。二是70年代中期以后,出先了新贸易保护主义。
6、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开始推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
7、当前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
(3)20世纪初国际贸易的发展主要受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的方式变革:
无纸贸易(简称EDI),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代替传统的纸面单据进行贸易活动,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讯网络,在商业伙伴的计算机之间进行传输和处理,以实现买卖双方交易的目的。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利用EDI,可以大量减少甚至消除在传统贸易过程中的各种纸面文件和单据,避免数据的重复输入,简化工作程序;
这不仅能加快信息的反馈速度,可及时得到大量的商业信息,减少差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便于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可提供更有利于企业的贸易机会和条件。
无纸贸易始于60年代,但到80年代才逐步扩展到国际贸易领域。从1992年开始,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报关都采用EDI;日本结合EDI的应用开发了“战略信息系统(SIS)”;韩国也建立了EDI服务系统――韩国贸易网(KT―NET);
中国政府已成立“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委员会”,负责推动EDI的应用工作;联合国也提出了应用EDI的贸易服务促进项目――ET2000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正在制定有关EDI应用的国际法,为EDI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使用创造条件。
⑷ 国际贸易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阶段 国际化经营的阶段,可以从历史发展和企业发展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1.历史发展的角度 从历史发展来看,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一个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疑分为三个比较典型的阶段。 (1)初始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从19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1865年,德国拜尔化学公司在美国纽约州投资开设了一家苯胺工厂;1866年,瑞典制造炸药诺贝尔公司在德国汉堡开设了炸药厂;1867年,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在英国的格拉斯哥建立了缝纫机装配厂,从而拉开了跨国经营活动的帷幕。但是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主要特点是,活动方式主要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跨国投资的方式较少且所涉及的国家和行业也十分有限,此时的跨国投资主要被当作各发达国家的企业保卫各自海外市场的防卫手段。 (2)高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国企业纷纷以主动的姿态开展国际化经营。这一阶段突出的特征在于,国际化经营的产物——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组织者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导方式,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在这一阶段,虽然发达国家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但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纷纷崛起,并成为国际化经营中的一支重要的新兴力量。 (3)全球竞争阶段。 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各国经济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被纳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革命和各国市场的日趋开放,国家间、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当今,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化经营活动最主要的载体。通过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战略并形成全球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2.企业发展的角度 从企业的发展来看,国际化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乔纳森和威施米普尔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分为五个阶段:国内经营阶段,零星出口阶段,经常性出口阶段,国外销售阶段和直接投资阶段。邓宁认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可以被区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间接、被动地参与国际贸易阶段,直接、主动地参与国际贸易阶段,非股权安排阶段和国际直接投资阶段。
⑸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那时候的贸易主要是以欧美等国为主导的 欧美国家在美洲亚洲获取所需的原材料运回国内 再从国内工厂生产出产品销往全世界各地
⑹ 国际贸易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一)手工工场时期
(二)第一次产业革命到第二次产业革命之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
(三版)第二权次产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
(一)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
(二)二战后的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原材料、初级产品的地位相对下降,人工合成材料、高科技产品的地位相对上升。
(三)二战后的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
发达国家地位相对上升,美国地位相对下降
⑺ 国际贸易是什么时代开始发展的
1贸易的由来编辑
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商品流通量不大,国际贸易很有限,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供奴隶主消费的奢侈品。在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与欧亚各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国际贸易活动,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和黑海沿岸各国之间也有贸易往来。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当时参与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和供封建主消费的奢侈品。
2国际贸易编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特别是产业革命以后,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并开始具有世界规模。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当时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后,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
此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世界贸易额锐减并停滞不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带有许多新的特点,贸易中的制成品已超过初级产品而占据主导地位,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
当代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极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国际贸易在当代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各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⑻ 高手请帮下忙关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简史国际贸易是在国际分工和商品交换基础上形成的。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商品流通量不大,国际贸易很有限,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供奴隶主消费的奢侈品。在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与欧亚各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国际贸易活动,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和黑海沿岸各国之间也有贸易往来。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当时参与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和供封建主消费的奢侈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特别是产业革命以后,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并开始具有世界规模。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当时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后,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 此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世界贸易额锐减并停滞不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带有许多新的特点,贸易中的制成品已超过初级产品而占据主导地位,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 当代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极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国际贸易在当代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各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⑼ 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
纵观世纪,回眸沧桑——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综述
20世纪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获得最大发展的一个世纪。20世纪
在取得世界经济巨大成就的同时,人类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20世纪相
当长一段时间里,世界经济的发展曾经历了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竞争与较量,
这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并存和斗争。在当代世界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下,只有市场经济才是最为适合的一种资源分配方式和
经济运行机制。在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世界经济曾经历了数次巨大的
变化;一个多极化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在本世纪最后十几年里逐步形成,并且这
种格局将长期延续;但是,以美国为惟一超级大国的一超多强格局一时还不会
改变。
20世纪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获得最大发展的一个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推
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面貌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成就是巨大的,但道路却不是平坦的。为了取得今日的成就与进步,人类为之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论是成功,或者是失败,都是人类在寻求社会发展过程
中获得的经验与教训,是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
20世纪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世纪。世界经济取得
成就巨大:二次大战后的50年里,世界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4.0%。进入
20世纪时,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仅约为五六百亿美元,而在世纪末,这一数字
已高达300,000亿美元之巨。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
是相当快的。世纪之初,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
只不过在300美元以下;而现在,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3万美元,还
有一些国家甚至已超过4万美元。国际贸易作为联系世界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
在20世纪的发展非常迅速。世纪之初、国际商品贸易总额约为200亿美元左右,
现已高达近60,000亿美元。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成了资本全面国际化的主要
载体。与此相适应,金融全球化正在加速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因之迅速增加。
20世纪初,全世界国际直接投资累计总额约为200亿美元,现在已达到30,000
亿美元以上。1998年,国际直接投资一年的总额就达到了6440亿美元之多。国
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从生产上把世界各国的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全面增长。在此基础上,
国际资本市场则以更快的速度扩大着。现在,世界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额已超
过15,000亿美元,一年的交易额更已在5,000,000亿美元左右。外汇交易额
已是国际商品贸易额的大约100倍。国际资本市场每年的融资总额已在15,000
亿美元以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更是层出不穷,使货币资本运动的规模大大超
过了实际经济已经达到的水平。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难以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20世纪世界经济的巨大发展,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也使人们的生活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具体表现在:
1.在进入20世纪之初,世界上只有少数先进的国家完成了产业革命。那时
还是蒸汽机的时代;电力的发展和利用还不是很广泛、很普遍。虽然有关电力
的知识及其利用在19世纪下半叶就已经获得了不小的进展,但电力引起真正的
能源和动力革命却是在进入20世纪之后的事。电力的迅速发展和远距离传输问
题的解决,使生产打破了资源和地域的限制,从而使工业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
的巨大发展。电力的发展和利用还为生产的自动化创造了条件,从而极大地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生产的自动化流水线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各种各样的机
器人不仅代替了人们繁重或危险的体力劳动,而且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精密程
度和质量。生产自动化的高度发展,不仅使各种产品的产量能够迅速地大幅度
提高,从而可以由之获得规模效益,而且也使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随之不断
地提高。电力的发明和使用还极大地推动了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从而为国际
贸易和国际金融业的扩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从而加速了经济全
球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可以说人类社会在20世纪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与电
力的发明和利用分不开的。即使是现在正在进行的信息革命也离不开电力这一
基础。所以把20世纪看做是电气化的世纪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2.在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世
界经济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都是知识创新的结果。
知识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从来都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决不只是从今日始。只
不过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从而才被更
多的人认识罢了。若就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而言,没有知识就不可能
有任何社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经济形态都是知识经济的
一种表现,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当时人类所积累的知识相适应的反映。
从来还没有过没有知识的经济。当然,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从来没
有像现在这样巨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20世纪前二三十年科学技术在基础理论方面已经获得巨大进步的基础上,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力发展军事科学技术的推动,战后的科学技术得到了更
加迅速的发展,不仅大量的军事科学技术成果木断地被运用到民用生产领域中
来,而且还有大量的新的科学技术成就不断地涌现出来,从而使社会生产力的
提高非常迅速。石油成为最主要的能源,石油化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原子能发
电的广泛利用,各种合成原料的不断开发,电子技术的空前发展,乃至信息技
术带来的巨大变革等等,不胜枚举的各种伟大成就,都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
的情况下取得的,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快的增
长。据统计,在发达国家,战后的经济增长有70-80%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而取得的。科学技术在这些国家确实已经成为真正的第一生产力。现在,一次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迅速兴起,这必将对世界经济
产生新的推动,从而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更快增长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3.20世纪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各类国家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不小的
变化。在发达国家,虽然工业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其在整个国民经
济中所占的比重却大幅度地下降了。现在,作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物质生
产部门,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合在一起已经只占1/3左右,而以金融
业、通讯业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已有2/3的份
额。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反映在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中。在发达国家中从事农业的
劳动力一般已只占5—6%,在美国更已占3%以下。在工业部门进行劳动的人
员比重也比过去大大下降了,多数发达国家都已在30%以下。
4.20世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使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
自然资源有限性的限制。原子能、太阳能、海洋能的开发和利用,已大大减少
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矿物能源的依赖,各种化学和合成材料的出现,不仅减少了
人类对各种自然的、不能再生的资源的依赖,而且还为人类提供了许许多
多性能优于自然资源或自然资源中根本没有的新材料。正是在此基础上,才有
了电子计算机的微型化。现在的电子计算机体积已比三四十年前缩小了几万倍,
而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却提高了几十万倍。正是由于有了各种各样的新材料,激
光技术和光纤通讯才得以开发和利用,人造卫星才能上天等等,类似的例子可
以说不胜枚举。
5.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集中生活在城市之中。这是与
集中的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不断扩大相适应的。在发达国家,现在生活在城市
中的人口已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也在不断地增加,
一般已达到50%左右,并呈现继续增长的趋势。过去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已
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集中的、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这是20世纪人们生活
方式最显著的一个变化。
6.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和质量有了很
大的改善和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在衣着方面,不仅各种
天然的服装原料,如棉、麻、丝、毛、皮等等,其生产和加工的水平都大大地
提高了,而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各种化学和合成的新的服装材料,使人们的衣
着更加舒适轻便,丰富华丽。在食物方面,不仅食品的种类增加了,而且质量
也提高了。各种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正越来越多地摆上人们的餐桌。人们利用的
烹调工具和手段也更加多样和方便。在行的方面,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更早已取
代了以畜力或人力为动力的车和船。密如蛛网的高速公路,急驶如飞的高速火
车,再加上先进的喷气式客机,已使世界上的大多数地方可以朝发夕至。地球
因之相对地缩小了,以致有人说现在全人类就好像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在住
的方面,在20世纪所获得的改善也是有目共睹的。一座座新兴城市的崛起,城
市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都在有力地说明这一点。在发达国家,由于农村和城
市郊区生活条件的改善,城乡差别比之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缩小,这使人们看
到了在未来真正消灭城乡差别的希望。
20世纪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使人类社会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又迈上了一
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工业化的历程,正开始向经济信
息化的方向发展,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则在加速完成工业化的任务。世界经济正
越来越结合为一个更加紧密的整体。
20世纪世界经济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0
世纪世界经济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半叶,世界经济的发展不仅被两
次世界大战所中断,而且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间还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世界经济危机。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才由于各种条件的变
化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从而有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在20世纪之初,发达国家大多已完成了产业革命,特别是长距离输送电力
问题的解决,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快和较大的提高。人类开始进入电气化的发
展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垄断发生了,自由竞
争的资本主义开始为垄断资本主义所代替;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也使市场的缺陷暴露得越来越明显,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地加深与激化。为
了满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源和市场不断扩大的要求,发达国家加强了对外
的侵略扩张,这突出地表现在对殖民地的争夺上。这种争夺终于在1914年导致
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世界经济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
束之后,世界经济仅仅经历了10年左右的增长,就陷入一场空前严重的世界经
济危机。在这次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中,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许多国家的经
济竟倒退到了20世纪初期的水平上。国际贸易因此缩减了2/3,一些国家的失
业人数已占劳动力人口的一半左右,工人的工资水平则下降到了只及经济危机
发生前的1/3。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还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使人类社
会从此进入了纸币流通的时代,从而为以后严重的通货膨胀开辟了道路。严重
的经济危机,再加上发达国家利用殖民体系,形成了一个个排他性极强的经济
集团,使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遭到了严重的割裂,世界经济的运转再也无法正
常进行。世界经济陷入特种萧条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便走上了法西
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道路,妄图从发动侵略战争和对外侵略中寻找出路,从而
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被卷入的国家多达50多个,战
火直接波及了除南北美洲之外的世界各地,受影响的人口达十几亿之多,伤亡
人数几近7000万人。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0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世界大战的推动,
军事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战争结束后,大量的军事科学技术被运
用于民用生产,从而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增长。此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
在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推动下,航空运输业迅速发展、家用电器业异军突起、
信息产业后来居上,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宇航工程等等方兴未艾。科学技术
的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木断开发出巨大的新市场,给国民经济的
发展以非常有力的推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而巨大的提高。另一方面,
战争与危机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
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缓和了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力的矛盾,从而使
各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能够较为顺利地向前发展。战后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避免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发达国家的政府普遍加强了社会经济
管理职能,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而巨大的发展。国家利用各种财政
和金融手段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甚至利用反复推动国有化和非国有化,保证
国民经济较为正常而平稳的发展。为了缓和社会和阶级矛盾,发达国家政府实
行了有利于限制贫富差距扩大的税收政策,还采取了各种社会福利措施,诸如
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等,这些措施确实缓和了诸多社会矛盾,使
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并较为平稳的发展。
2.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战后相继获得了民族
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瓦解了。发展中国家的解放和独立,
摆脱了宗主国的军事、政治统治和超经济剥削,为它们发展民族经济创造了必
要的条件。广大发展中国家陆续走上了发展民族经济和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并
不断扩大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有的发展中国家还利用后发性优势,国民经
济获得了比发达国家更快的增长速度,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一
批新兴的工业化经济涌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广大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经
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且也为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3.美国一跃而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利用其霸主地位,制定了有利于
它进行对外扩张的一系列国际经济制度和秩序。其中最主要的是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形成和建立。这些国际经济关系规则的
制定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结束了战前国际经济关系受到严重割裂和破坏的
局面,客观上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相对统一
的国际经济规则、制度和秩序的形成以及众多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适应了生
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要求,为世界经济较快并较为稳定的发展创造了比较有利的
客观条件。例如,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的国际货币制度,实行以美元为中
心的固定汇率制,曾使国际货币领域保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在关
税与贸易总协定组织之下进行的8次多边贸易谈判,为大幅度降低工业品关税、
限制各种非关税壁垒做出了贡献,从而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迅速发
展的国际贸易成了战后世界经济空前增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当然,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战后建立的国际经济制度和秩序,经过几十年的运作,
现在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需要进行改进和变革。世界经济领域规
则与制度的改革滞后于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正是当前世界经济陷入困境的
一个重要原因。
从50年代开始出现的地区性经济集团,现已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重要发展
趋势。这也是国际经济关系的一种调整和变革。最早建立的欧洲共同市场,现
已变为欧洲联盟,不仅成员国由原来的6个国家发展到今天的15国,并拥有大
量的联系国,而且还由最初的关税联盟变成了一个统一大市场,实现了商品、
劳动力、资本和劳务的自由流动。不仅如此,欧洲联盟开始推行欧洲统一货币
计划。欧元正式发行,欧盟国家统一的中央银行也已建立。这使欧洲联盟成了
世界上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地区性经济集团。现在世界上的地区性经济
集团已达四五十个之多。它们对推动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加强相互之间的经济
关系起了大小不等的积极作用。
此外,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如各种双边或多边的国际会议、每年举
行一次的发达国家七国首脑会议等等,也对解决国际经济矛盾、促进世界经济
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当然,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不是直线式的上升,同样经历了困难和曲折,
呈现一定的阶段性。这可以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中看得非常清楚。在五
六十年代,世界经济经历了约20年的高速增长。当时世界经济的平均年增长率
约为5.5%。进入70年代后,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产油国展开了石油斗争,使作
为世界主要能源的石油价格成十倍地增长,引起了国际市场的价格革命;再加
上发达国家在战后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的膨胀性财政与金融政策,导致了严重
的通货膨胀,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双位数,国民经济陷入滞胀。在这
种情况下,世界经济的平均年增长率下降到了3.5%。80年代,由于许多发展
中国家发生严重的债务危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剧烈的军备竞赛,发达国
家经济政策的重点从促进经济的增长转向了抑制通货膨胀,世界经济的平均年
增长率进一步下降到了大约3.0%。进入90年代后,由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
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战后长期存在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两极格
局结束了。许多国家由于经济体制发生变化造成了经济的严重滑坡。在科学技
术加速发展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已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而
却没有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即必要的国际经济规则、制度和秩序的变革与之相
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要求各
个国家对产业结构和经济政策进行较大的调整,而许多国家的这种调整却大大
地滞后了。这正是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所以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背
景和原因所在。日本在90年代经历了10年的经济困难,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
日本和东亚、东南亚地区在过去都是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它们
的经济陷入严重的困境,不能不对整个世界经济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这种
种因素的作用下,90年代世界经济的平均年增长率又进一步有所下降,仅略高
于2.0%,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慢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