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学概论书 目前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着哪些问题和挑战
截至2006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基本结束,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国内市场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这将为中国经济贸易发展创造新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同时影响发展的因素也在增多,特别是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内产业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概括来说,主要机遇和挑战有五点:
一是农产品出口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但农业受进口产品冲击的风险加大。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包括园艺产品和水产品等)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虽受发达国家检验检疫标准制约,但出口增长潜力依然很大。2006年农产品出口220.2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可能成为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整体竞争力较弱,粮、棉、油、糖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难以与质优价廉的国外产品竞争。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关税、进口配额、国营贸易等进入门槛不断降低,农产品进口增速明显加快,自2004年起我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农产品贸易逆差国。其中,部分大宗农产品进口持续快速增长,对国内产业已经构成了巨大压力。2006年进口大豆达2827万吨,约占国内消费量的2/3;进口棉花364万吨,同比增长41.6%,超出关税配额数量三倍以上;进口玉米7万吨,同比增长17倍。从各国发展经验看,经济越发展,农业越需要保护。目前我国农产品关税仅为15.2%,是关税最低的国家之一,大大低于世界62%的平均水平。随着我国农业人口逐步减少,劳动力成本增加,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优势势必逐步下降,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劣势可能更加突出,届时我国农业将因缺乏足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而面临越来越大的进口压力,不仅逆差局面难以改变,而且粮食安全也可能受到挑战。
二是我国服务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但短期内中资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伴随着对外开放范围逐步扩大,银行、保险、电信等行业的内外资企业都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利润增长点明显增加,分散风险的渠道也大大拓宽。一批有实力的内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国内大型银行、保险、通信企业在港澳、欧美设立了大批分支机构,在境外上市的企业也与日俱增。过渡期结束后,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有利于我国服务业更好地利用外国资本、先进技术和专业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促进内资企业在竞争压力下加强管理和提升服务水平,是我国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契机。但从近期看,内资企业在资金实力、管理经验、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方面,与外资企业还存在明显差距,金融、商业企业在税收政策、经营政策上还存在不少劣势。随着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外资企业将对中资企业的市场和人才形成争夺之势,外资的市场占有率将快速提升,而一些实力较弱的内资中小企业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三是出口总体有望实现稳定增长,但拓展国际市场的阻力加大。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和对外资开放领域的扩大,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出口潜力将继续释放,2007年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国,2009年可能位居榜首。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已成为世界制成品的重要出口基地,客观上对一些国家的市场和相关产业构成一定压力,使一些人对我国发展存在疑虑和误解,一些人甚至视我国发展为威胁和挑战。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近年来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不断增加,而且贸易摩擦还逐步向知识产权、汇率政策乃至能源资源等领域延伸。1995年至2006年间,世贸组织各成员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约3000起,而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高达530多起,使我国连续12年成为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许多国家和地区还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使中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仍将面临不公正待遇。除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传统手段外,知识产权和各类标准也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出口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是进口将保持较大规模,但进口效益有待提高。2007年,我国关税水平降至9.8%,许可证、配额等非关税壁垒都已按承诺取消,汽车、石油等重要工业品的准入门槛大幅降低。这都将有利于促进进口增长,进而有利于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缓解贸易不平衡矛盾。但是,在现行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中,进口便利化水平提高后,又可能带来新的问题。比如,具有进口资格的企业过多,容易出现哄抬价格、越买越贵的现象,这几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过多,大大影响了中国企业的进口定价权。根据承诺,石油和成品油市场的过渡期也将结束,非国营贸易份额将大幅增加,石油进口市场秩序存在隐忧。再如过渡期结束后,随着汽车进口许可证取消和关税下调至10%,许多外资企业纷纷调整经营战略,以直接进口整车和零件代替在中国投资办厂,加剧了国内汽车产大于销的矛盾,对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形成一定压力。
五是我国将在国际经贸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一些成员对我开放市场要求过高。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已从国际经贸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推动者。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中,中国已不再是看客。我国在农业谈判中提出了关税封顶和简化关税的具体建议,在非农谈判中贡献了"中国公式",在规则谈判中提出了设立"立案评论期"的建议。这些建设性意见,不仅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赏和尊重,而且维护了国家利益。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能够为多边经贸体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不少成员认为我已非普通的发展中国家,不同意中国继续享受发展中国家成员和新成员的双重优惠待遇,要求我国承担更大责任,一些要求超出了中国的承诺范围。一些成员还以我入世后主要产业未受冲击为由,要求我在多哈回合谈判中进一步开放市场,为世界多边体系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多做贡献,这都会使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
总的看,过渡期结束,对我们依然是利大于弊。能否抓住扩大开放后的机遇,防范扩大开放后的风险,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战略决策和应对工作。
㈡ 上海大学到底怎么样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在上海大学待了四年的本科生,我也来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吧。
从录取线来看:上海大学作为一所“211”学校,应该算是很好的了,就拿在贵州(我来自贵州哈哈)的历年录取线来看,2015年高出一本线77分,16年高出109分,17年高出92分,18年高出96分。
4.上大实行短学期制。这种教学方法,一开始来真的感觉学习节奏特别快,适应的学生会感觉很不错,还挺好的,能做许多事,效率也高。但对于不适应的,一开始真的学不动,我大一就是学不动,但后来待久了,也都习惯了。作为大四狗来说,这种制度比较讲究规划,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很重要。当然,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节奏呢,就是开学来选课,老师上课节奏很快,才过了几周,到第五周就期中考试了(有些课没有),然后才过了一两周,到第6周或者第7周开始选下一学期的课了,然后开始好好看书了,才看了两三周,十周满了,进入为期两周的考试周。终于考完了,好了,新学期开始了……
所以在短学期制这种体制下,平时还是比较繁忙的,但待了大学四年会对你很有好处,在这四年中能够养成很多好习惯,以后在许多事中工作效率都会很高。
最后,欢迎大家报考上大,上大整体来说这几年发展还是很不错的,里面学习氛围好,教学制度不错,玩的多,吃的也多。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