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这个尼日利亚客户是不是骗子该怎么判断
现在尼日利亚有很多骗子专门骗中国人的,就是抓住了中国人贪心、不懂他们国情和国际贸易中转帐汇款程序的弱点。分辨他们有以下几点可寻:
1.政府基本上不会花钱在这些方面进行采购;
2.如果是大规模的政府采购,是有采购流程的,你可以向他询问政府机构的采购部电话,直接拨打询问(但如果对方是骗子,可能会伪造电话号码,这个时候就需要与驻尼大使馆联系,核对电话号码);
3.尼方与中方在交易中,由于双方央行没有互通,所以资金需要比较复杂的转帐(一般是奈拉换美圆,美圆换人民币),不能直接在尼日利亚国内使用奈拉兑换人民币或者汇款至中国国内。刚才对方说可以通知银行汇款,那么就好问仔细,汇的什么款,是什么银行,如果是不知名的大银行,单据可能会是伪造的,因为在尼日利亚,花100万奈拉(约5万人民币)就可以注册一个私人银行。
4.与黑人做生意,如果不知根知底,就得首先要求他付全款,款到后发货,即使是知根知底,也要防着他,不要在金钱上犯傻,因为不知道哪天就把你卖了。
5.中国货在那边很热销,广州有很多黑人专门倒中国货回去卖,现在已经是成熟的行业链了,如果能让广州有信誉的黑人代理公司担保,就再好不过。
❷ 尼日利亚骗局的发展过程
基于亚洲的经济起飞,不少骗徒把目标从欧美人士转移到东亚地区。这些骗徒假冒当地的银行或律师行职员,并宣称有一笔为数可观的遗产等他们来申领;但其实跟以前一样,仍然是一个骗局。
受害者多是在使用网络交友时遭诈骗,受害者透过网络与骗徒(通常都是使用假造的身份资讯,例如假装是欧洲的白领阶层,或是某国的贵族显要)交往多时后,诈骗分子利用各种借口诱骗受害者将金钱汇往他国,且受害者大都是具有高教育背景之女性。此类诈骗中,骗徒通常都是以被害人只需汇出一笔金额较小的汇款,就可以换得巨额利益作为诱饵让被害者上钩(例如要求被害人汇款参与高获利的投资,或是先得替一笔金额极大的汇款代垫操作费用之类理由),由于骗徒与被害者之间往往还有感情上的关连,导致许多被害者纵使被骗,也坚持不承认自己已经遭到诈骗。
据美国经济情报局统计,“尼日利亚骗局”平均每年在全球骗取的金额高达15亿美元,数目之高,令人咋舌。比如设局者编造一位显要人物称自己有一笔巨款,因某种变故必须汇出国外,希望能借收信人的银行账户一用,骗子承诺只要有人愿意提供银行账户号码,让他把钱存入账户,就可以分得那笔巨款的一至三成。一旦同意和对方合作,被骗者就很难摆脱骗局。比如对方要你先汇些手续费,然后再找借口让你汇些电汇费、政府税金等乱七八糟的费用,一步一步以巨款做诱饵让你先把这些相对少的钱转给他,但是最后对方拿到了钱却从人间蒸发了。
类似这样的邮件骗局在国内也有。比如“中奖邮件”,邮件通知你中了几等奖,只要支付一笔邮资和手续费就可以拿到奖品,但等你把钱汇出后,你已经中了“尼日利亚骗局”。这样的案例在外贸中也时常发生,现在外贸普遍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联系客户,联系的成本降低了、范围和空间也扩大了。于是一些外贸骗子,尤其落后国家的骗子乘国际电子支付制度的不完整来骗取样品和保证金的现象也层出不穷。
❸ 尼日利亚骗局的行骗手法
骗子的诈骗伎俩几乎如出一辙:某显要称自己有一笔巨款需要寻求帮助,希望借用收件人银行账户一用,提供帮助者将获得一笔数额不小的馈赠。在取得信任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收取手续费或者其他费用,待行骗成功后,骗子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
假美金
从1960年代开始至1980年代,不少尼日利亚骗徒都会在世界各大城市,特别是经济正在起飞的东亚地区的酒店里寻找猎物。最初他们会声称身上的美金已用尽,但还有一批经特别处理的美金。由于这些美金是非法从尼日利亚转移,所以被涂上特制的黑油,以避过海关的检查。他们手上通常都会有一张至数张经特别处理过的美金作示范,并在受害者面前用特别药水清洗美金,以证明自己所言不假。之后,他们会看受害者要求,指若受害者愿意替他作兑换,他愿意以一个较低的汇率来兑换这一批“美金”。基于贪小便宜的心态下,有不少人都会跌入圈套,而用当地的现钞换来一大叠不能还原的废纸。有不少受害者更需要额外向骗徒付款购买该种特制的“清洁药水”。
虚假交易
骗徒会声称希望跟你购物,但需要你把货物送往尼日利亚某地。对方会用支票或信用卡来付款。但当货物送抵目的地以后,你才发现支票不能兑现,或对方使用虚假的信用卡来购物。
支票轮
骗徒会利用时区的差别,以及各地处理支票所需的时间差,利用一张可以兑现的支票提供保证金作交易,但在交易完成后从户口撤走资金,使支票不能兑现。
虚假遗产
声称某人(或你的某个远方亲戚)逝世,而对方需要你提供你的个人资料及银行户口号码,以便把死者的遗产存入你的户口里。有时,他们甚至会声称要借用你的户口来作资产转移,并承诺会以所转移的资产的某个比例作为报酬。
网络骗局形形色色
另外一些网络骗局虽然不如前3个那么常见,但是它们的危害程度一样不容忽视。因篇幅关系,这里只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它们的作案手法,以引起大家的警惕。
上网服务有关的骗局
消费者看到一些网上广告说只要到某某网站免费注册一下,该网站将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注册的时候,网站需要你提供信用卡信息,但保证决不会要你付费。注册完毕后,他们会让你下载上网所需的软件,说是供你上网所用。岂不知,这个软件里含有病毒,一旦在电脑中安装后,每次一点击上网器,电脑就会死掉,根本上不了网。与此同时,你的信用卡却已被人盗用多次。提供上网服务是假,获取你信用卡信息才是这个骗局的真正目的。
成人服务骗局
“成人内容”的网站往往是光顾者最多的地方,很多美国人付费从这些网站上下载照片。这个骗局正是针对这群消费者而来,以提供顾客免费下载“成人内容”的照片为诱饵,结果当顾客在下载照片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下载了一个拨号软件,此后,他们的电脑被这个拨号软件神不知鬼不觉地自动拨通了一个国际电话。直到顾客收到巨额电话费账单的时候,才知道受骗上当。
购买电脑软件有关的骗局
你在网上购买了一个价格比其他商店要便宜得多的电脑软件,当你在下载软件的时候,行骗者把电脑病毒一并下载给你,窃取你电脑中的信息,然后再利用这些信息在网上作案。
在家上班计划
很多美国妇女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家庭与事业中找到一种平衡。在家上班当然是再完美不过的解决办法。此类骗局就是针对这种心理,精心设计。最常见的形式是收到猎头公司的邮件,说是能帮你找到在家上班的工作,不但工作轻松,而且每周能赚1000美元以上。只要付他们100美元左右的材料费,将提供你在家上班的各种工作挑选。一旦等你把钱寄去之后,要么就是没了音讯,要么就是收到一堆让你参加传销的废纸。
贷款申请费
网上有人提供利息很低的房屋或汽车贷款,申请条件也相当松,说是只要付一笔贷款申请费就保证批给你贷款。结果申请费收去后,就再也没有音讯。此类骗局以低利率贷款为诱饵,目的在于骗取申请费。
赢彩票/抽奖之类的骗局
你收到一封从某大公司或某彩票机构发出的邮件,告知你在他们最近的随机抽奖中有幸中了头彩,他们需要知道你的银行账户以便能把钱尽快划进去。此类骗局正是以中奖为名,利用消费者听到中奖后的兴奋心理,达到骗取消费者银行账户信息的目的。
信用卡申请
有些人因为信用记录不好,很难申请得到信用卡。此类骗局正是针对这群消费者而来,说是为他们提供“免信用调查”的信用卡,只要申请人付一笔申请费,就保证发给他信用卡。结果,申请人付了申请费之后,还是拿不到信用卡。这是一起以骗取信用卡申请费为目的的骗局。
中巨奖后捐献给需要的人
以英文邮件形式,说自己中了巨奖,并且会附加一些真实的新闻链接,然后说要把这笔钱给你,让你去帮助最需要的人,但是给你这笔巨款需要付手续费啊。一个善良的骗局。
❹ 尼日利亚骗局的骗局警示
尼日利亚骗局的警示
回想往事,加斯米夫妇承认他们也曾产生过疑心,但是巨额“财产”的诱惑使他们失去了理性的思考,在付了几笔钱后,就愈陷愈深,无法自拔。尼日利亚骗局正是利用这种心理,对上钩的人骗取大笔钱财。
而且,很多人被骗之后,怕亲戚朋友耻笑,一直不敢报警;还有些人想凭自己的能力一个人把钱追回来。
对此,美国经济情报局告诫人们要格外小心:尼日利亚骗局不是一般的诈骗案,他们是一个跨国经济犯罪组织,不但买通尼日利亚当局的某些政府官员,而且作案手段相当毒辣。有些美国受骗者一气之下去尼日利亚找他们算账,结果一去无回。收到此类邮件的消费者们要及时向有关当局反映,以免酿成大祸。
❺ 中海油尼日利亚骗局
尼日利亚石油生意要许可证,中国进口石油也要许可证,中国石油,中化在尼日利亚都有公司在运作,有你的分?
请不要去做所谓的石油生意!
如果你真有做石油生意的钱能,那我来带你去找尼日利亚石油公司的经理(是我的邻居),海关也会帮你搞定。
❻ 为什么是骗局还在继续骗,国家为什么不制理,难到样人民继续上当受骗
千万别信,这是骗人的。他们有许多诡计,最终会将你袋子里的钱骗到他们的口袋里去的。这种骗人伎俩已被多次揭露。你在网上稍稍查一下,就会发现许多这样的案例。
前几年他们是在欧美骗,近几年逐渐转到在中国骗了。
以下是我在网上查到的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文章有些长,不过应该对你有帮助。
屡试不爽的“4—1—9”骗术让美国人频频中招
尼日利亚人把美国人骗惨了
9月6日,美国广播披露了一则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一向精明的美国人竟被一些尼日利亚人给骗了!许多美国人在这些尼日利亚骗子设计的骗局中愈陷愈深,损失惨重。有的美国人受骗后,将其不幸遭遇报告了当局,但也有人羞于启齿,打断的牙齿往肚里吞。因为他们觉得太丢人了。
维扎德的故事
今年7月份,一名叫布莱恩·维扎德的美国俄勒冈州男子出版了一本名叫《尼日利亚419,游戏玩完了!》的书,讲述他与尼日利亚骗子打交道的经历,说这些骗子用一种奇怪而变化多端的黑币骗术“4—1—9”骗美国人的钱。书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尼日利亚骗子把维扎德约到伦敦一家酒店的酒吧里。见面后,他对维扎德说他有一个箱子,里面装满了100美元的美钞,但都是非法所得。这些钞票每张上面都有一个污点儿,在通过美国海关时容易被扫描设备发现。他已经找到了一种化学药剂,可以将这些污点儿“洗掉”。现在,他需要8000美元这种药剂。由于他身在海外,身上没那么多钱。意思再明白不过:他急需8000美元。
当然尼日利亚人保证,事成之后,维扎德的好处是相当可观的。尼日利亚人的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服了维扎德,结果他被这名尼日利亚人骗了。维扎德说,他总共花了4000美元“玩”了4种不同的“4—1—9”骗局。现在,他希望通过他的这本书来弥补他的损失。为了作个纪念,他将这位尼日利亚骗子伪造的一大堆文件和传真都保留起来,其中有一张证明,证明他在贝宁某地的一保险箱里拥有2500万美元现金。此外,还有各种不同签过字、盖过章、已获批准的外交批文,以及一张“出狱卡(get—out—of—jailcard)”,卡上说,他(维扎德)即将得到的这笔钱是一笔黑钱或毒资。
美国人被骗得晕头转向
布莱恩·维扎德并不是第一个被尼日利亚人骗的美国人。据美国官员估计,尼日利亚人每年从美国人手中骗走的金额至少是1亿美元。这个数目相当于小竞选阵营的竞选经费。美国今年向尼日利亚提供外援的总额也大致就这么多。尼日利亚人到底有什么高招,致使美国驻尼日利亚和来尼日利亚的公民纷纷“落网”呢?
美国人称尼日利亚人的骗术为“预付款欺诈”。当然,这样说太露骨,还是用尼日利亚人的代好一些:“4—1—9”。根据美国官方的统计,“4—1—9”骗局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下面不妨列出几种让大家见识见识:
其一:将自己伪装成官员。骗子先摸清美国驻尼日利亚和一些来尼日利亚公干或旅游的美国人的情况,然后给其中一些可能上钩的人发邮件、传真或电子邮件,“生意”。这些邮件大多以公文的形式,信函有尼日利亚机构的抬头,语言专业而礼貌,语气诚恳,内容多强调是上百万的大生意。言外之意,一经成交,赚头不小,听起来绝对诱人。但为了敲定这笔生意,必须先交上一笔什么费用或税款,这次成了,往后可以获得更大的回报。收到此类函件的美国人很多,当然尼日利亚骗子并不指望所有收到函件的美国人都“上钩”,但他们相信“会有人上钩的”。
其二:巨额款项转账。某位尼日利亚人几经打探,得知有位美国商人很想做生意。于是这位尼日利亚人乔装打扮,以一位官员或国家石油经理的模样出现了。他给美国商人发来一封信,说现在有一笔钱需要转账,并提出要与他做这笔转账生意。“经理”还说,请你放心,这笔钱是尼日利亚支付合同后的余额,我的意思是要把这笔钱转到你在美国的银行账户上去,以便日后放进我自己的口袋。当然,我不会让你白放的。事成之后,好处大大的。多好的一笔生意啊!
如果美国商人同意做这笔生意,尼日利亚“经理”就会选择一个发工资的日子(这是他早就算好的)前夕对美国商人说:不过,我有个小小的要求,如果我把这笔钱汇到你在美国的账户上,你应该先给我意思意思,说白了,我给你提供这么好的一个发财机会,你总该贿赂贿赂我才对啊。嘛一定要找你呢?美国人多的是。这一意思通常就是几千美元,是对这位“经理”所承诺的一百万美元转账款的部分回报。
当然,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的,“经理“很认真地对这位美国商人说,不用害怕,做这笔生意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到时候,接到钱后,你可以再把钱带进尼日利亚,或者就雇用一个尼日利亚“律师”签订一份最后协议。美国商人此时多半信以为真了。 于是,美国商人就向这位尼日利亚“经理”支付几千美元,就这样落入圈套。受害者通过电汇方式向骗子交付一笔钱后,骗子并不会就此打住。他还有许多借口,需要受害者继续支付。受害者此时进退两难:如果不继续付款,已经支付的钱就无法收回;如果继续付款,倒是还有希望得到一大笔回报。那就再汇去一笔吧。就这样,一个受害者被一个“经理”诈取几千数万美元就不算稀奇了。至于回报,当然,是永远不会实现的,因为所谓的回报从一开始就是一句空话。
骗术高超几无破绽
的确,就像1973年的热门电影《刺》一样,那些玩弄“4—1—9”的尼日利亚人总是使尽浑身解数,让自己的骗局不露破绽。他们使用的信函是印有尼日利亚部门抬头的信笺,他们的传真是从像伦敦这样的大城发来的,而钱看上去像是从香港这样世界金融中心转账过来的,让人觉得一切都是真实可靠的。这类骗子个个西装革履,打扮得人模人样,坐在你的对面,文质彬彬,亲切友善,活生生的一个尼日利亚官员或军方代表。介绍信、身份证之类都是用计算机打印的,跟真的没有什么区别。更有甚者,一位美国商人最近收到一封尼日利亚人的行骗信,竟然是从美国驻尼日利亚大寄来的。
尼日利亚人在欧洲用的较多的是一种更加罕见且险恶的“威胁性骗术”。其做法是:他们给受害者寄来一封信,内附“刺杀通知”,说此信寄自某某国际,该局得报:现在有人要和谋杀你。你已经大难临头了!怎样才能逢凶化吉摆脱这些神秘的杀手呢?我们有办法,给我们汇来几千美元,这事儿交给我们办好了。一些美国人收到这样的信被吓得魂不附体,哪还有功夫琢磨个中真伪。安全第一,保命要紧。他们赶快乖乖地将钱寄出去,生怕寄晚了会引起不测。就在他们的那颗被提到嗓子眼儿的心刚刚放下的时候,那些尼日利亚骗子正在一边偷着乐呢! 受害者越陷越深
尼日利亚骗子的骗术高明吗?也许。一些美国受害者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都不醒悟,白白交上数千美金,却始终不愿意相信自己被人骗了。还是科德维尔理解自己的同胞,他说:“这些受害者就像赌徒,赌钱一输再输,却死不认输,最终落得越陷越深就越不能自拔。正因如此,这些年里,被骗走100万美元以上的受害者不在少数。”
美国财政部的一位官员说:“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一个人在受骗后会越来越不愿接受自己已经被骗的事实,因为这种‘交易’已经使他们欲罢不能了,他们不愿相信自己正在进行的交易不是真的。”
许多次,受害者的家人或朋友请求美国当局提供帮助。当特工局收到求助信息介入骗局时,骗子又极力说服受害者,使他们相信他们根本就没有受害,或者将他们引向更大的骗局,成为更大的受害者。科德维尔说:“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许多人免受他人诈骗。可以说,我们让他们醒悟过来了,让他们相信他们确实是受害者。”
美国恼羞成怒
美国人被非洲人骗了,此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也许美国对此颇感恼怒,只是碍于面子,又不便大肆渲染,目前知道此事的人并不多。但美国也并未无动于衷。它已下令,要保护好美国各金融机构。美国财政部特工处从1995年起就开始与美国商业部、尼日利亚和其他国家的一些机构合作,力图对这些进行诈骗的犯罪活动发起反击。今年8月份,美国财政部特工处又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设立办事处,向尼国机关提供信息、专门技术和人力设备,帮助尼日利亚当局打击“4—1—9”欺诈犯罪。由于许多受害者知道自己被骗之后羞于启齿或害怕违反了美国法律而不敢向美国当局报告他们的损失,美国当局出版了一些资料,鼓励美国人在遇到与“预付费”有关的欺诈行为时立即报告,让当局把这些骗子锁定,以防其他美国人受骗上当。美国商业部还设立了,专供美国商人与尼日利亚人欺诈行为相关的事宜。
美尼双方各有说法
美国商业部官员爱德华·卡瑟尔说:“这绝不是说,所有尼日利亚的合约中90%都是骗局。应该说,大多数尼日利亚都是诚实可信的,是合法的实体。但遗憾的是,尼日利亚的确有不少骗子在国外行骗,尼日利亚作为一个进行国际贸易的场所,其形象也因此大为逊色。对于近年来尼日利亚对美国人的金融欺诈有增无减的事实,尼日利亚似乎难辞其咎,但也不无原因。有尼国官员称,归根结底,还在于本国问题太多,如几十年来失业人口众多、尼日利亚人以来渴望快速致富以及存在严重崇洋趋向等等。看来,想让尼日利亚人不骗美国人也难。
(天桥)
《齐鲁晚报》 2000年09月10日
❼ 外贸:都说尼日利亚的骗邀请函,大家看看我的情况该怎么办
哈哈,尼日利亚和印度的的确不是什么好鸟。
❽ 尼日利亚骗局的骗局揭秘
为保护您的利益,您在遇到来自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的邮件时,注意是否有以下几种情况:
1)邮件的中心内容与从尼日利亚或其他非洲国家设法转出的一笔巨款有关。由于当地政府对这笔巨额财产要征收高额税,他需要转入您名下的国外账户来逃税。为了感谢您的帮忙,事成之后,他愿意付您可观的酬劳。除此之外,信上还会附上这笔钱目前所在尼日利亚银行的账户号码,鼓励你去核实。如您表现出对此事的兴趣,他会接着问您索要手续费等。这类邮件是典型的尼日利亚骗局,它是一种起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十分典型的网络骗子的行骗手法,因缘于尼日利亚而得名。设局者利用网民在网络营销中急欲成交的心理和金融知识匮乏的情况来设局骗财,所以请大家务必小心,不要上当。
2) 利用我国一些公司对国外招标程序不太熟悉的弱点行骗。在电子邮件中以西非国家共同体、其他地区经济组织和政府采购的名义进行国际招标,以优惠条件吸引中国公司投标。随后便要求投标公司先期支付一笔这样或那样的费用。有的则以官方机构名义,邀请国外公司来商洽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以高价求购货物,骗取一些公司的信任。诈骗分子随即要求他们提前支付手续费。当大量手续费诈骗到手后,就没了下文。
3)初次接触,在收到出口方首轮报价之后,国外客户对价格及产品规格指标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即允诺大定单,要求出口方提供形式发票。接着,以办理政府批文,或在卫生部注册为由,要求出口方先期支付这笔费用。在出口方支付之后,客户即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4)客户以支票或远期汇票形式支付定金,然后要求出口方立即出运,由于票据需要托收,银行在托收不成功或发现票据系伪造的,往往已经迟了。
5)初次接触之后,即要求出口方提供来华的邀请函,目的是利用国内企业发邀请函,其实并无采购或拜访企业的真实意图。我们建议对不熟悉的客户不要发邀请函,以免他们在华有违法行径时影响到企业的声誉。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骗局和欺诈行为存在,但客观地说,尼日利亚仍是个大市场,关键是我们在和尼日利亚人做生意时要根据尼日利亚的特点,严格遵守游戏规则,采用对自己有利的贸易方式,那么产品销到尼日利亚市场的前景仍旧是十分广阔的。以下建议一些和尼日利亚人做生意的注意事项:
1)客户委托尼日利亚任何银行开出的L/C,我们一定要求必须要经过第三国且资信佳的银行保兑(如汇
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等),没有经过保兑的L/C坚决不收。
2)有的客户以尼日利亚银行不能T/T大额外汇为由,千方百计的要求和你做D/P的条款,你不要答应,在尼日利亚汇往境外的大额外汇是不受限制的。而且尼日利亚有的银行资信不佳,采用D/P的支付方式,银行可能和客户勾结,在客户没付货款的情况下放提单而使我们的企业蒙受损失。
3)当客户只T/T了部分货款,要求你发货后再给你T/T全部余款以赎取正本提单时你一定要注意,发货后给客户传真付本提单时要将提单号、集装箱号涂黑,因为在尼日利亚,海关和客户勾结只凭提单传真件上的号码就可以将集装箱提走的事情时有发生。
4)对来中国的尼日利亚客户不要过分的热情,在华的费用一般要他们自己承担,同时要婉言拒绝他们提出的索要高挡物品和借钱的要求。不要担心生意做不成,只要你卖给他的商品他觉得有利可图,你们的生意是可以做成的。
5)支票或汇票在银行托收成功之前, 不要出运货物。以防在货物出运后再发现托收不成或票据系伪造时,出口方陷于被动。
总之,我们和尼日利亚客户打交道的时候,要擦亮眼睛,既不要被骗,也不要因为个别欺诈行为的存在而对整个尼日利亚市场失去信心,只要遵循国际贸易的惯例,采用对自己有利的安全的方式,不心存侥幸心理,一定能在贸易中始终处于主动。
❾ 尼日利亚骗局具体内容是什么
“我是一名州长夫人,由于国内发生了政变,州长不幸身亡,生前隐匿了大约3500万美元,没有被新上台的军政府发现。急需将该款项以别人的名义,作为投资款汇出境外。希望得到您的合作。事成后,您的公司或个人将得到这笔资金的30%作为报酬……”如果你收到这样一封邮件可要小心了,因为它是互联网里下的一个馅饼。
这段日子,不少京城的外贸公司和跨国公司职员都收到了这个馅饼——一封发自非洲的邮件。“尼日利亚骗局又来了。”不过它这次用上了互联网。这是一个因源于尼日利亚而得名的骗局,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尤为猖獗。骗子的伎俩几乎如出一辙:某显要称自己有一笔巨款,因某种变故必须汇出国,希望收件人能借其银行账户一用,提供帮助者将获得30%甚至更多的馈赠。在取得信任后,骗子使出杀手锏,收信人需在其账号中存入上万美元的所谓“手续费”。如今,“尼日利亚骗局”又有了新的版本,某公司一位员工最近就收到了一封自称是伊拉克前副总统默罕穆德·阿其滋儿子的求助邮件。
尽管这是一种古老的骗术,但还是有许多人上当。早在1992年,上海就有一家公司被骗280万元。香港迄今已有近百人被骗,被骗金额超过1000万港元。美国是迄今尼日利亚骗局的最大受害国,大约有1%的收件人上当。2003年年初,白宫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尼日利亚政府不采取有效措施,美国将实施经济禁运。有关人士认为,随着欧美国家纷纷向尼日利亚施压,这种骗局正向中国等东南亚地区蔓延。
❿ 尼日利亚骗局的典型事例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上他们的当。”研究尼日利亚骗局的经济犯罪问题研究专家彼得·理垒说,“其实,这不是一般的欺骗案,而是由一群相当有组织的专业诈骗份子精心策划的骗局。”
石油商人改行诈骗
尼日利亚骗局的案发原因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石油价格大跌有关。石油是尼日利亚最大的外汇收入,价格大跌之后对很多从事石油交易的商人打击惨重。
于是那些本来受过高等教育、英语流利的专业人士索性利用自己熟悉国际贸易的特长,改行从事起另一种跨国生意:国际诈骗。
他们设计的尼日利亚骗局起初以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小型企业主为诈骗对象,骗取了巨额钱财。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化,此骗局已飞快地蔓延到俄国、新西兰及亚洲各国,而且已从“尼日利亚骗局”逐渐演变出“津巴布韦骗局”、“塞拉利昂骗局”或象牙海岸等其他非洲国家骗局。
利用邮件钓鱼
作案者往往利用网络,从某个国家的网吧里,同时把成千上万个邮件发往世界各地,诈骗对象也已不再局限于小型企业主,凡是有邮件账户者都有可能收到此类诈骗的邮件。
这种邮件的外在形式多变,有的看上去是从非洲某国的政府部门发出,有的来自某大律师,也有的甚至看上去是发自英国伦敦的某大银行。不过,不管来头怎么变,它们的中心内容都跟从尼日利亚或其他非洲国家要设法转出的一笔巨款有关,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邮件是来自一位自称在尼日利亚政府部门工作的公务员,需要从尼日利亚转出一笔巨额财产,财产的数目通常在1000万美元以上。
骗子诱惑你上钩的理由
他们会说,由于当地政府对这笔巨额财产要征收50%的税,他需要转入您名下的国外账户来逃税。为了感谢您的帮忙,事成之后,他愿意付您20%~25%的酬谢费。除此之外,信上还会附上这笔钱目前所在尼日利亚银行的账号号码,鼓励你去核实。
这封信往往措词得体,有的还备有尼日利亚政府部门的印鉴或网址,看上去几乎可以乱真,其主要作用在于引人上钩,让收信人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有赢无输的好机会。据统计,在所有收到此类邮件的人中,有10%的人会为之心动,回信要求进一步了解情况,有1%的人会最终同意与之合作。一旦同意合作后,很少有人能逃脱受骗上当的命运。
2700万美元的网络诱饵
住在佛罗里达坦柏市的家庭医生加斯米夫妇两年前曾被尼日利亚骗局的诈骗犯骗取了30万美元,每讲到往事,42岁的加斯米太太就两眼含泪,浑身颤抖。
两年前,加斯米夫妇收到一封来自尼日利亚政府的邮件,上面说加斯米太太的一个亲戚在尼日利亚过世,留给她2700万美元的巨额遗产,希望她尽快与她亲戚的律师联系。
加斯米太太并不记得自己有这么个亲戚,不过,她还是按照邮件上给的电话号码,打电话到尼日利亚,找到了那位所谓的过世亲戚的律师。这位自称叫威廉姆斯的律师告诉加斯米太太说这位亲戚是她失散多年的远亲,接着他传真给加斯米太太几份有政府盖章的正式文件,打消了她所有的疑虑。
美国加斯米夫妇上套
毫无疑问地,加斯米夫妇要求律师尽快把这笔款项转入他们的美国银行。律师先让他们电汇7240美元的律师费与手续费。加斯米夫妇二话不说,马上照办。接着,他们收到律师威廉姆斯的邮件告知要付27000美元的遗产税才能付款。加斯米夫妇又如数电汇。然后,这位律师又写邮件解释说他算错了税金,由于这笔数字特别高,政府还要额外征收63250美元的税金。加斯米夫妇牙齿一咬,又把钱电汇给威廉姆斯。
两天以后,加斯米夫妇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英语流利的男子从美国的亚特兰大市打来的。这位男子自称是尼日利亚银行驻亚特兰大的代表。他告知加斯米夫妇钱已经到了亚特兰大市,需要他们亲自到亚特兰大去签收。同时,他提醒加斯米夫妇另外再带11500美元付电汇费用。
加斯米夫妇兴冲冲地飞到亚特兰大,入住宾馆。三位西装笔挺的尼日利亚银行代表马上赶来与他们见面。他们首先收掉了11500美元的电汇费,然后告诉加斯米夫妇他们立刻把钱送来。两个小时以后,这三个男子带了两个大箱子回到宾馆。
两大箱美元
开箱之前,他们告知加斯米夫妇说:尼日利亚政府在付款的时候犯了个错误,给的全是现金,钱就在箱子里面。为了把这笔巨额现金带进美国,他们只能把钱涂黑,蒙过海关。
说着,他们把箱子打开,里面全是黑色的100元美钞尺寸的一张张纸片。加斯米夫妇正对这堆黑纸片满腹疑心,其中一男子建议他们从中随便挑几张。加斯米先生顺手在箱子的中间与底层各抽了几张出来,这位男子把钱拿到水龙头底下冲洗一分钟后,果然全部显现出100元美钞的“真相”。
加斯米夫妇吩咐他们把钱全部都洗干净,然后存入他们的美国银行账户。这三位男子说钱是可以洗干净的,但是要洗这么多钱,还要一种特殊的化学药水才行,需另外收费185000美元。加斯米夫妇告诉他们这笔费用实在太高,要回去想一下。
回到家之后,加斯米夫妇马上打电话给尼日利亚的律师威廉姆斯,告诉他事情的经过。威廉姆斯说,据他所知,这种化学药水确实很贵,加上要洗的钱数量多,这笔费用才这么高,劝加斯米夫妇把钱付了,这件事就算结束了。加斯米夫妇想想他们已经付了10多万美元,这笔钱不付,就收不到他们的“巨额遗产”。于是就抵押了他们的房子,付了这185000美元。
加斯米夫妇报案
岂不料,过了几天,他们又收到亚特兰大的电话,说是钱已洗干净,在存到加斯米夫妇的账户之前,需要再收35万美元的存款手续费。绝望之余,加斯米夫妇只得找他们在佛罗里达的美国律师询问解决办法,律师马上建议他们联系美国经济情报局。
加斯米夫妇这才知道他们成了尼日利亚骗局的受害者:原来根本就没有“巨额遗产”,所有的有关文件都是假造的,联络的人都是诈骗组织的成员,连他们表演的洗钱那一幕也是该骗局惯用的伎俩,箱子里的钱是假钞上涂了一层可洗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