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现象

国际贸易现象

发布时间:2020-11-26 08:14:22

1. 【绝对优势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现象中,存在力所不能及的领域吗

绝对成本说是科学成分与非科学成分的混合,其正确的方面,是深刻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利。其错误主要表现在,认为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本性所决定的。事实上,交换以分工为前提,在历史上分工早于交换。同时,交换也不是人类本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方式和分工发展的结果。
绝对成本说解决了具有不同优势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的合理性。但是,这只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如果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各方面则都处于劣势,那么,它们应该怎么办?对此,斯密的理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大卫·李嘉图的功劳。

2. 当代国际贸易有哪些新现象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不是能解释这些现象

新现象:第一,国际贸易结构趋向高级化,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第二,产业内贸易出现若干新形式,公司内贸易和跨国公司供应链网络内部交易越来越重要。第三,国际贸易的利益实现愈来愈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跨国金融业务成为各国密切关注的风险领域。 第四,区域内贸易不断发展,加深了世界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3. 一带一路是一种国际贸易现象吗

更准确的来说,是一种国际营销活动,就像丝绸之路一样!

4. 几个国际贸易的问题

第一题的话可以参考书本的
第二题、1、出口信贷
是一国的银行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力,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分为买方和卖方信贷两种形式。
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商或商业银行向国外进口商或银行提供的贷款,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
3、出口补贴
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强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
4、商品倾销
是指商品以明显低于公平价格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大量抛售,以打击竞争对手,占领或巩固国外市场。
分为偶然性、间歇性、持续性倾销三种
5、外汇倾销
是指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价,使本币贬值,达到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目的。
6、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
具体有:成立专门机构,研究与制定出口战略;建立商业情报网;建立贸易中心;组织贸易代表团出访或接待来访;组织出口商的评奖活动。
第三题、答案肯定是机遇和挑战,下面的材料自己可以整理一下,比较多:
中国入世后的十大利与弊
一、中国入世将形成“三赢”的结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可以看做是中国、美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三赢”的结果。众所周知,尽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其经济总量在全球排第7位,并已经成为世界第十大贸易国,21世纪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更为显著,没有中国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将是不完整的,其作用必将受到很大影响,中国入世是WTO实现其普遍性的必需。对美国来说,中国加入WTO实现了中美双边贸易发展的格局和利益关联的一般需要,并可逐步解决对华贸易巨额赤字问题。

对于中国来说,经过13年的艰苦谈判,终于实现了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的目的,中美双边协议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一根本原则。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意义十分重大,它意味着中国可以依法享受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安排,幼稚工业的保护、出口补贴、关税制度的弹性规定。上述缓冲的机会只有发展中国家才有权利享受。在中美协议中没有出现类似禁止中国引用WTO例外条款,客观上承认了中国所具有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意味着中国可以引用幼稚工业保护这样的例外条款。在国内市场受到外来的强烈冲击而招致损害时,可以采取临时措施加以补偿。

二、中国入世标志着改革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20多年的实践证明,愈是改革开放较早的行业,发展就愈快;改革开放是一条必由之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处于十分关键的时刻:国企改革问题、市场疲软问题、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中国经济遇到的所有困难全部都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大局,处理不好这些关键问题,不进则退;加入WTO,从改革开放的逻辑上讲,可以借助外资和外在的推动力,促进改革进一步发展,突破改革进程中的瓶颈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成功入世,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中国入世将有助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中国以一个有巨大潜力和庞大的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GATT/WTO这样一个世界性经贸组织,可以在运作规则上发挥影响力,参与规则的制定,而不仅仅是被动地予以执行,从而可以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提高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讨价还价中的分量,促其尽快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参加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和与世界经济的互接互补;与此同时,有助于打破国内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垄断,促进借鉴各成员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验,加速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法治建设。

四、中国入世将会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综合国力

据本研究报告测算“分报告之一”,中国到完成各项加入WTO的承诺之后的2005年,其GDP和社会福利收入将分别提高1955亿元和1595亿元人民币

5. 国际贸易理论是如何解释国际贸易实践的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 但当代国际贸易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一个国家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品,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由此,产生了新国际贸易理论,其核心是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这种新的理论,主要包含六个方面:
(1)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
(2)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影响。从需求角度进行探索,填补了贸易动因研究视角上的一大空白。
(3)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实的贸易格局。
(4) 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即应当对对本国经济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补贴。
(5)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
(6)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6. 比较优势原理解释国际贸易现象上的解释

要有绝对优势的话, 第一得独立一家,可以服务到它家做不到的一切!! 比如说国际进仓报关,在美国有家客户需要进口机械配件到中国,一切流程能满足客户要求就是绝对优势!! 相对就是多家都可以服务,但是自家可以做的比较好! 简单就这个意思吧!! 个人多年空运服务体会的理解!

7. 重叠需求理论是如何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

重叠需求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命题之上的。一.一种产品的国内需求专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条件属; 二.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三.贸易国之间存在重叠需求。 欧盟各国基本都是发达国家,平均收入水平普遍较高。这些高收入国家都对技术水平高、加工程度深、价值较大的高档商品的需求较大。欧盟各国消费偏好相似度很高,需求结构很接近,需求结构重叠的部分很大。由于各国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的差异,各国都会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口本国的比较劣势的产品,这种贸易的结果就是多方盈利,同时达到利益最大化。又因为欧盟各国之间货币统一,贸易壁垒很小,所有更加有利于各国之间贸易的进行。因此,欧盟贸易频繁是理所当然的。

8. 1. 比较优势原理与要素禀赋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现象上存在哪些共同点和哪些差异

要素禀赋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种发展,一种完善。两者认为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有密切关系。但是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单个生产要素生产效率的国别比较基础之上的。而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从而进一步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使得比较优势理论更加完善和更加有说服力。

9. 什么叫国际贸易风险

有人认为国际贸易风险是国际贸易流程中存在的风险,也有人认为国际贸易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某些因素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的不一致,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息不对称是国际贸易风险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以国际贸易海上货物风险为例,在CIF价格属于成交的进口业务中,通常会遇到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以及运输欺诈等风险。 自然灾害是指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等;而意外事故则是指船舶搁浅、碰撞、沉没、失踪等现象;运输欺诈是指货物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合同一方当事人或承运人或其代理人,故意隐瞒事实,而是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或失去其收益的行为。 可见,在地球上某一海面发生自然灾害的信息对于一家从事进口的企业来讲,基本上是不能确切掌握的。运输货物的船只会在何时何地搁浅、碰撞、沉没、失踪同样也是难以掌握的信息;而是否船方签发了假提单、是否会无单放货,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卖方是否装运了劣质货物、是否与承运人合谋,这些情况对于一个善良的合同当事人无法得到充分、必要的信息。 但是对于卖方和承运人来讲,信息较为充分。具有丰富经验的船长会了解很多的与航线有关的自然、气候、地理条件、航线状况、船舶性能等,承运人或其代理人会通过堆场、运输公司、仓库等渠道了解到货物、装运、船舶行驶状况,卖方会很了解产品的质量、包装、通关、结汇等情况。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买方所能掌握的信息很少,而卖方和承运人掌握的信息较多,信息出现了不对称现象,而恰恰是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国际贸易中的风险。 将国际贸易风险从风险的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如从本身性质角度,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从产生原因角度,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经营风险;从表现形态角度,分为有形风险和无形风险;从作用强度角度,分为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等等。 还有人将国际贸易风险分为国家性风险、市场性风险和欺诈性风险三个大类;也有从市场风险角度进行深入分类的:国际市场区域选择与进入时机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政治局势风险。针对出口业务的经营风险,一般认为应分为:交货风险、收汇风险、付款风险、市场风险、国内客户资信风险、国外客户资信风险等六类。 国际贸易风险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国际贸易风险进行划分。从宏观层面看,国际贸易风险应包括本国和目标市场国家的政治风险、社会风险、政策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文化风险,即营销环境中PEST结构化的风险。从微观层面看,国际贸易风险则应包括企业经营战略和经营策略方面的风险,后者最为常见,如合同风险、运输风险、结算风险、价格风险等。 对国际贸易风险的管理 1、识别国际贸易风险。首先要通过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分析和因素分解,将国际贸易中复杂的现象分解成为构成风险影响的一系列要素,并找出这些要素对国际贸易带来的风险大小。在识别国际贸易风险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故障树、决策树等,还可以采用德菲尔法、专家会议法、情景分析法等。 2、度量国际贸易风险。首先使用概率来度量风险可能性,其次度量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当然风险发生的概率主要是靠主观估计来确定的。 3、制定应对措施。国际贸易风险的识别和度量的目的就是为制定应对措施服务的,因此在对国际贸易风险进行识别和度量后,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制定应对措施。在制定应对措施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效用理论、双因素集成控制方法与多目标决策等方法,还要用到成本效益分析等经济分析法。 4、控制国际贸易风险。国际贸易风险控制工作应根据市场和业务的发展与变化的情况,不断重新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度量,不断寻找、发现和更新风险应对措施,以保证业务的顺利进行和不断发展扩大。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最主要目标是,在识别与衡量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准备处置方案,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货币资金跨国筹集与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一般包括两部分,即损失发生前的管理目标与损失发生后的管理目标,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形成风险管理的完整目标。 1.损失发生前的管理目标 (1) 管理成本最少的目标,又称经济目标,是指风险管理者用最经济节约的方法为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准备,它要求风险管理人员用最合适的、最佳的技术手段来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严格核算成本和费用支出,注意成本与效益的分析,保证经济目标的实现。 (2)减少忧虑心理和恐惧心理,提高安全保障。风险给参与者带来精神上、心理上的紧张不安,而这种心理上的忧虑和恐惧会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率。损失前的管理目标之一就是要减少人们这种焦虑和不安情绪,提供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有利生产生活的宽松环境。 (3) 履行有关义务。与其他各种管理一样,实施风险管理也必须履行有关责任和义务。这包括必须遵守政府法令和规则及各种公共准则,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全面实施防范计划,尽可能消除风险损失的隐患。 2.损失发生后的管理目标 (1)维持生存的目标。这是损失发生后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为了使跨国经济主体乃至整个社会不致因金融风险的发生而倒闭、破产和发生大的震动,维持生存成为风险损失发生后管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目标。一项成功的风险管理,有助于涉外经济主体在损失发生后承受住打击并度过难关,继续生存下去。 (2)尽快恢复正常的资金筹集和经营活动秩序。很显然,风险事件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给涉外经济主体以至整个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危害,而实施风险管理则能提供经济补偿,并为恢复资金的筹集和经营活动秩序提供条件,从而使涉外经济主体在损失发生后迅速恢复正常的借贷和投资活动。 (3) 尽快实现稳定的收入。在成本费用不增加的情况下,尽快实现稳定的收入有两种方式,即维持经营活动和提供资金以补偿因经营活动的中断而造成的收入损失。 (4) 实现资金筹集与经营业务的规模和范围持续增长。实施风险管理,不但使经济组织在遭到损失后能够求得生存,恢复原有水平;而且应促使其在受损后,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坚持并尽快实现持续增长的计划,以求得经济组织的连续发展。 (5)履行对社会的职责。国际金融风险常常会对一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道德责任观念和社会意识要求是上述风险事件对其他人员或地区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因此,实施风险管理时,应尽可能减轻损失给其他经济主体和整个国际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保持经济组织在公众中的良好声誉。 国际金融风险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金融压力在逐步扩大。近期,多边国际机构的态度转变值得注意,它们开始指责发达国家的金融问题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幷缺乏金融监管的透明度。但是,它们却对包括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给予了更多的肯定。 这种肯定也增加了中国经济在未来应当承担责任的压力,同时也引起了外部世界高度关注对中国的投资与投机机会。其实,全球性流动性过剩风险,导致未来中国所面临的风险不是在减小反而在上升。因为,当前中国的一些经济现象有点类似于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前夕的某些特征,即国际经济、金融机构对墨西哥经济模式和贡献的过度追捧和赞扬。 因此,当目前中国已获得国际舆论肯定和赞扬时,包括关注和认可中国经济发展势头、经济发展作用及对全球经济的带动作用等,中国所面临的国际舆论压力反而也在扩大。例如,随着美元贬值和欧元升值,从欧元区13个国家到G7大国联手指责,这预示着未来中国的金融压力将更为显着。 第二,对未来中国金融风险不可掉以轻心。从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状况来看,尽管中国经济仍处于较高增长周期,经济增长质量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与影响都已得到了外界的高度关注。但是,目前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幷非是一个经济发展强国。这主要体现为:中国经济平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在市场机制、市场运行及市场规模上,也难以形成对发达国家的竞争格局。这就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些基本特征。 但是,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特征,也容易吸引外部资金进入,以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从这个角度分析,易于获取财富及投资收益的特征,也赋予了外部资金更多的投资与投机机会。但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却意味着它们所面临的未来风险在扩大。泰国、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教训值得吸取。 第三,国际金融风险也值得提防。当前,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趋势是难以改变的,幷且有迹象显示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普遍表示乐观。然而,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存在较大变数,特别是难以预期和驾驭由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全球金融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我们在乐观预期中也依然应当保持足够的理性。 对此,我们应该理性认识中国经济所面对的各种机遇与挑战。例如,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爆发,虽然反映了美国自身经济结构的矛盾与压力,但经济全球化又促使这一危机波及到国际金融市场中。在这一外部经济金融背景下,我们如何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与策略,来应对美国次级债危机可能构成对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诸多挑战,幷根据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利益要求与经验积累,来实现中国经济、金融的自身调整目标。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知当前与未来中国经济金融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看清自己的位置,把握住自身的发展机遇,以规避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10. 对于国际贸易的看法

当前世界上国际贸易摩擦增多,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萎缩、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结果。石广生认为近来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抬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二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全球经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主要的经济体都发生了经济衰退或增长迟缓。
我认为当前中国所遇到的贸易摩擦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没有必然的联系。中国如果不加入世贸组织,同样会遇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制约。
中国是世界上受贸易保护主义之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遇到了480多起反倾销指控。最近就分别遇到来自欧盟关于动物产品的指控和美国关于钢铁的“201案”。去年还遇到日本对我国农产品的限制等。
对这些现象不能孤立地来看,而应把它放在世界经济困难、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背景中来分析。去年多哈会议上新一轮谈判启动的时候,大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此反映强烈。大家认为,许多发达国家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即乌拉圭回合条款中部分模糊含混的反倾销条款,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了不正确的反倾销。因此,在新的一轮谈判中,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对反倾销条款进行认真的修改和界定。
中日贸易平衡互利.中日贸易发展是正常的,符合两国的经济利益。但日本国内一批持“中国威胁论”者认为,中国大量商品进入日本市场,日本企业大量到中国投资,使得日本经济出现空洞化。石广生说,日本国内的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首先,中日之间的贸易为800亿美元,基本上是一个平衡的贸易,不存在只有中国的大量商品进入日本,而没有日本的大量商品进入中国的情况。它是一个双向的、平衡的贸易,因此是有利于双方的。
中美贸易也是一种互利的伙伴关系。中美之间实际上已经彼此成为了最大的贸易伙伴。中美两国之间确实有一些贸易不平衡,存在着一些贸易差额,中国方面有一些顺差,但并没有美国的一些新闻媒体所炒作的那么大。这个贸易上的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计算口径不同所导致的。
美国也是中国最大的投资伙伴之一。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得到了很大的中国市场份额。这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同样是双赢的、互利的。

阅读全文

与国际贸易现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