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贸易 > 疫情对农业国际贸易的影响

疫情对农业国际贸易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1-24 21:41:43

Ⅰ 农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农业也是一个产品,
你这样理解就可以很清晰它所代表的意义了.

跟农产品相关的行业,自然会受其影响.

如果从再深一个层面来理解,
农业是国家的立国之本,农业强大,对国际贸易的主动权会大一些!

Ⅱ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

1990—2050年中国粮食需求预测: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在广泛地比较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和深入地研究了中国的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对1990—2050年期间中国的人口和GNP的增长情况做了预测,预测结果列于表1中。目前,许多国际机构和国际组织认为中国的人均GNP被低估了,为了更加充分地估计中国未来的人均谷物和粮食需求量,将1990年中国的人均GNP提高一倍,上调到740美元,以此为基数进行预测分析。将各预测年份的人均GNP预测值带入前面从国际经验分析中得到的经验公式,就可以得到对应年份的人均谷物需求量的推测值。当人均谷物需求量推测值小于1990年的实际值时,预测值取两者中较大的数值。假定谷物占粮食的比例不变,由人均谷物需求量预测值可以推出人均粮食需求量的预测值。由此方法得到的全部预测结果列于表2中。

决定一国的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它的人口和自然资源的比例;二是它的经济和技术水平;三是它的资源配置机制。因此,当两个国家的资源配置机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时,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低的国家,其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也应当较低。中国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意味着用国际经验公式推测的人均谷物需求量必然是偏高的,再考虑到预测值是从推测值和1990年的实际值中取大的,因此我得出的预测值只能偏高,不会偏低。认为未来20年中中国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会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是错误的。我们的政府不应该不负责地向人民许诺为他们提供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食品消费水平,我们的人民也不应该不切实际地期待享受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食品消费水平。中国目前的低收入-高食品消费模式没有持久存在的根据。由总人口和人均粮食需求预测可以得到粮食总需求预测,结果列于表3中。

2

Ⅲ 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业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

1.加入WTO后,我国可以享受40多年来关贸总协定各缔约国在开放贸易、尤其是降低关税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成果,〖HT〗并可取得大多数成员方无条件贸易最惠国待遇,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为我国农业国际化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有利于我国有效利用国际农业资源与市场。

2.有利于我国参照国际规范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对实现农业两个转变,提高农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能力,以及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可灵活运用WTO有关条款及争端解决机制,保护国内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使之免受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口的冲击。而且,加入WTO后,我国也可以成员方身份,全面参加国际农业多边贸易谈判,维护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遏制少数发达国家的单边贸易行动和农业贸易保护主义。如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日本、韩国在各方面压力下,终于有限度地开放了其大米市场,我国大米本来在日、韩市场上是有竞争力的,但美国等大米出口国则向WTO提出,日、韩开放大米市场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果,只有WTO成员方才能有权享受。因我国目前不是WTO的成员方,所以我国不能向日、韩市场出口大米。加入WTO后,上述问题将不复存在,相反,我国可动用WTO有关条款及争端解决机制来保护本国利益。

4.有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限制措施等不公平待遇,促进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HT〗乌拉圭回合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取消了非关税措施,均以关税及关税配额的形式来管理农产品贸易,这样就大大改善了农产品出口环境。目前,我国出口到欧洲的土豆,遭到欧盟歧视性的数量限制,这本不符合WTO农业框架的规定,但由于我国不是WTO的成员,因此,欧盟对我国采取的这一歧视性措施,不能被WTO纪律约束。加入WTO后,这一问题将不复存在。

5.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乌拉圭回合后,由于发达国家削减农业保护水平和增加市场准入量,因此,有利于我国抓住机会扩大农产品出口。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的不利影响

农业是传统产业,一般来说,由于发展中国家二、三产业不发达,多数人口集中在农业领域。农业不仅是这些国家发展的根据地,也成为社会稳定的保护地。现在的问题是,相当多的发达国家不仅二、三产业发达,农业也很发达,拥有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极力要把自己的农产品推向世界,特别是推向发展中国家。农产品与工业品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工业品在进入一个国家时,它总能带进去一部分技术,而农产品往往就是产品,它所包含的技术和知识很难被进口国所利用。因此,所有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入世"谈判时,都是把农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保护。在比较早的乌拉圭谈判,就把农业问题作为一个特殊问题来对待,给发展中国家一些优惠政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的70%在农村,有50%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生产,因此,我国在一系列入世多边谈判中,尽了最大努力保持农业的稳定。

我国农业与国际发达农产品生产国相比,有两个很难改变的不利因素。第一,我们的自然生产条件,比欧美主要国家差得很多。我国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旱涝灾害频繁,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使农业生产成本大大提高。而欧美国家气候温暖,雨量丰沛,是农业生产的极好地区。第二,我国资源结构严重不合理,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是我国农业一个重要特征。美国一个农户一般要种几百公顷地,欧洲小一点也要几十公顷到100公顷左右,而我国农户生产规模,平均只有0.4公顷左右。我们知道,技术状况是可以改变的,但是,自然条件差和生产规模小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

自然条件差,降低了竞争力,这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那么,生产规模小又是如何影响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呢?第一,农业生产规模小,使得劳动生产率很低,采用程度更高的机械化生产并不经济,因为由机械替代下来的劳动力,在没有稳定就业出路的情况下,仍要分享农业收入,使成本大大提高。在手工劳动为主的情况下,农民的劳动强度很大,农民必然会与其他生产领域的劳动辛苦程度作比较,结果不是粗放经营,减少粮食生产,就是设法提高价格。第二,与小规模生产相联系的低商品率也促使价格上涨。以粮食为例,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产品商品率几乎为100%,但我国生产规模小,粮食生产的商品率只有30%左右。而农民生产口粮中使用的化肥等价值投入,也要在商品粮销售中收回,这样就使商品粮的成本提高。商品率越低,这种影响就越大。第三,小规模生产的交易成本高,流通费用占粮食销售价的比重很大。

农户生产规模小使农产品生产的绝对收入很少,假设农户以种植粮食为主,那么生产仅够维持非常低的生活水平。1998年,按高于市场价的国家收购价计算,全国平均每亩生产粮食及其副产物的纯收益只有134.47元,再加上用工作价135元,共有269.47元。若户均种100亩地,收入尚可观,但若户均只有7亩地,收入仅1886.29元,按户均4人计算,人均只有471.57元,属极贫困人口。农业生产规模如此细小,决定了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弱质地位。

在这样一种资源结构下,如果过量进口粮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仅从国内经济看:第一,国外低价粮大量进入我国,会造成农民破产。我国特有的农民破产,不是指资不抵债而无法经营,而是指农业向自然经济倒退,粮食生产商品率明显下降。农民破产的直接后果是,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涌入,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第二,农民收入会明显下降。粮食商品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全国农民现金收入减少几十亿元,其中纯收入也会明显下降。更突出的是,如果农民以种粮为主,由于粮食的商品率只有30%,商品率每下降10%,种粮农民的现金收入就会减少30%,这无疑会迅速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加剧城乡矛盾。第三,对工业生产也会构成严重打击。现在,我国农民每年要购买大约2000亿元的农用生产资料,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如果农业向自然经济倒退,那么农民势必大量减少农用生产资料的购置,加上农民收入下降所引起的消费品市场萎缩,工业生产会出现严重危机。如果在农村的工业品销售减少500亿元,那么由于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整个社会就会出现上千亿元工业产品的滞销。

因此说,加入WTO对于我国经济来说,是一种历史性转折,它虽会促使我国经济体制,尤其是外贸体制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变化,促进我国农业的国际化进程,但是,在生产条件明显不利的情况下,农业国际化条件尚不具备的背景下,加入WTO会使我国农业部门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的挑战。在入世谈判中,农业问题成为我国加入WTO谈判的难点之一,这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加入WTO对我国农业虽有有利的一面,但同时也有很大不利的影响。

具体而言,由于在加入WTO的谈判中,我国应根据WTO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让出一部分国内市场,减少贸易保护,因而对我国农业直接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农产品市场面临对外开放的压力。过去,由于我国粮食等部分农产品的价格,长期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而没有进口关税,对农产品的进口限制,主要采取如进口许可证、配额等非关税措施,并通过国有进出口公司进行垄断经营。但根据WTO农业协议的规定,今后各成员方只能通过关税措施对农产品进口进行限制,不能再使用非关税措施。进口保护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我国将按国际规则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因此,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已不可避免,国内农产品将面临世界市场的冲击和挑战。

2.对国内农产品生产将产生冲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贸易保护相对减少的同时,我国农产品的低价优势也随着日益增高的农产品成本而逐渐消失,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已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价格,国内农产品市场将面临国际市场低价农产品的冲击。

第二,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调控空间和力度将受到影响。尽管目前我国所实施的农业政策大多符合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规定,不须作减让承诺,但今后我国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方面的支持将受到限制。

3.有可能增加我国进口粮油的外汇负担。由于我们的粮食品种结构还不能满足需求,每年还要进口我们缺的粮食品种,例如从美国进口硬粒小麦等。但是,过去我们还能出口一些粮食,实现进出口的平衡,现在我们的粮食出不去了,将成为净进口国,情况就会有新的变化。据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预测,由于发达国家在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中削弱了农业补贴,过去被压低的世界农产品市场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将呈上涨趋势。这样,如果今后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开放过度,使外国农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也将增加我国进口粮油的外汇支出,加大外汇储备压力。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说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就会完全被外国农产品所挤占,对我国农业形成很大冲击。因为国家已经在入世谈判中做了最大努力,减少对农业的消极影响,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我们在畜牧、水果、水产等方面潜在的比较优势,最大程度抵消入世带来的冲击。

Ⅳ 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势不可挡,给各国经济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各国的贸易往来也更加紧密,各种合作如雨后春笋。在这种情况下,谁不开放、不融入就会被淘汰、被边缘化。如何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中去,迎接挑战、规避风险、赚取利润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发展,生的,影响,对策,摘要,随着,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势不可挡,给各国经济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各国的贸易往来也更加紧密,各种合作如雨后春笋。在这种情况下,谁不开放、不融入就会被淘汰、被边缘化。如何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中去,迎接挑战、规避风险、赚取利润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应该面对的问题,

:m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影响:策略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由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最先提出来的,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解释是: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生产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本国本地区的范围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体化过程。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1/7页
从经济发展来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与我们不断的扩大开放,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是有利的,给了我们更好的机会去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充分利用外资进行资金融通,并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更多的贸易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更加坚定

当前我国的国情是人口众多,科技相对不发达,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搞闭关自守。邓小平说过“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我们应该积极地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求同存异”等原则,迅速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事实证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的外资利用额不断扩大,对外贸易额不断扩大,国内制造业飞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位列前茅,并向研发转型。

(二)经济全球化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与话语权

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使我国逐步成长为充满活力的经济大国。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日俱增,2001年11月的世贸组织部长会上,我国第一次成为世贸组织新会员,2003年成为正式会员,在国际贸易谈判中有了更强的话语权。

2/7页

(三)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全球化使跨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生产模式、高新技术迅速的融入到国内的行业中,冲击了国内企业原有的状态,带动了国内有能力的大企业纷纷效仿变革,改变组织结构与生产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融入国际竞争。也使粗放经营、重复建设、盲目投资项目不得不搁浅,使政府与企业不得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民族产业带来了挑战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减弱甚至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想在一国之内保持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是不可能了,特别是对缺乏规模的小型民族企业是不小的冲击。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都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外国的产品和企业也更多地进入到国内,冲击国内的汽车制造、农业生产、航空、电子、金融领域等等各个行业,形成竞争局面,给我国的民族企业带来挑战。

(二)经济全球化加大了国际贸易与投资的风险,增强了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不确定性

3/7页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我国的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也面临较大的风险。美国到现在还没有从次贷危机中走出来,欧洲经济的萎靡不振都严重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行风险,给国际贸易与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外市场需求的急剧缩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外贸出口,加剧了国内的产能过剩。金融领域的投资更是险象环生,随着国外资本的流入,政府的有关部门更应该增加防范意识,避免国际基金大鳄做空中国经济。

(三)经济全球化也给各国的政治稳定性带来挑战

政治稳定是各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反过来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与不确定性也给各国的政治稳定带来挑战。国际上因为经济动荡而引起政治动荡的国家比比皆是,委内瑞拉就是很好的例子。不只是发展中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更是依仗自己具有经济实力,打着“民主和人道主义、种族与宗教”问题的幌子,到处干涉别国内政。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政治化、把国内问题国际化,是他们常用的手段。

三、经济全球化对本国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都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将各国经济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国内的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海外市场。国际跨国公司的进驻挤占了国内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并且因为跨国公司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会快速的占据市场,加速形成垄断局面,绑架了国家经济。所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4/7页

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一)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信息化进程

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没有信息的全球化就不会有经济的全球化,是全球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以微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光导通讯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类世界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现在以无线电通讯、电脑、卫星、电视等为主体的传播网络,大大缩短了人类社会的时间、空间距离,使人类社会紧密的结合成为一个信息整体。在这个进程中?l落后谁就会被动、落后、被边缘化,就会“挨打”。世界各个国家竞相发展的态势促使我们必须以积极地态度把握信息全球化的带来的机遇。

(二)继续对外开放,加快融入到经济全球化当中去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客观的历史潮流,是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资本、市场、技术等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再重新配置的过程中,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本国的经济政策,对有些资源与领域要有条件、有步骤的逐步适应与开放,在准入领域与时间上要符合本国的长远战略目标,这样才能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中国企业做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及进程中,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企业

5/7页
点击展开全文
从APP打开该文档,阅读高清版
开通Plus会员,全场文档6折起 >>

Ⅳ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业有哪些积极影响,

WTO--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缩写.是重要的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其宗旨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
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是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免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中国加入WTO,就是为了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享受多边贸易带来的好处,发展本国的优势,促进国家发展.
故答案为:(1)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2)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3)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4)有利于扩大出口贸易;(5)有利于引进外资;(6)有利于激发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7)有利于我国技术进步;
(8)有利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9)有利于扩大就业机会.

Ⅵ 中国目前的农业投入值是多少其变化趋势

WTO新一轮谈判将于2000年展开,农业和服务业在上一轮WTO谈判中就已被定为新一轮谈判的重点。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未来农业政策将置于WTO框架之下。因此,我们应仔细研究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有关条款,分析对我国农业可能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制定相应措施,扬长避短,争取把对我国农业的冲击降低到最低点。

一、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简介
加入WTO后,我国国内农业生产政策及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都必须严格遵守WTO的规则。目前WTO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条款主要是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农业协议包括了世界上主要的粮农产品,从1995年1月l日开始生效。其主要内容为:
(一)市场准入 由于各国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主要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来实现,所以农业协议从"削减关税"和"贸易措施关税化"两个方面提高市场准入程度。即:(1)以1986-1988年为基期,发达国家在6年内农产品进口关税简单平均水平须削减36%,最低每项削减15%;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农产品进口关税简单平均水平须削减24%,最低每项削减10%。(2)对于在农产品贸易中所实施的各种非关税措施,各缔约方必须先将其实施的各种非关税措施转换成同等保护程度的关税措施,然后再逐步降低进口税率,保证关税化后的市场准人机会,不低于规定基期国内消费量的3%,在减让期结束时应扩大到5%。
(二)出口补贴 协议规定:以1986-1990年为基期,发达国家在6年内,将有补贴的农产品出口数量减少21%,出口补贴预算开支削减24%;对在基期没有进行出口补贴的农产品,则禁止在今后对该产品实施出口补贴。
(三)国内支持 协议规定削减对国际农产品贸易具有扭曲作用的生产补贴,如价格支持、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种子、化肥、灌溉等投人补贴,某些有补贴的贷款计划等。用国内支持总量(AMS)来进行数量表示对农产品的支持,只要其AMS不超过以1986-1988年为基期的平均农业生产总值的5%(发展中国家为10%),就无须削减其国内支持。自1995年开始,发达国家以1986-1988年为基期,在6年内削减20%的AMS;发展中国家在l0年内削减13%的AMS,对于不引起贸易扭曲的政策,称"绿箱"政策,则免予减让承诺。 (四)卫生及植物检疫 协议规定:允许各国采取正常的以保护人类健康、动植物生命安全及其生长为目的的措施,但这些措施不应构成不公正的歧视,从而造成隐蔽性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限制。对进口农产品的卫生检验应以国际标准和准则为基础。 总之,WTO农业保护规则的核心是消除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扭曲现象和实现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平等竞争。

二、加入 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一)我国农业及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又是农业比较落后的国家。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农村经济和农民的收入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粮棉油等全面发展,在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和发展乡镇企业、完善能源交通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贸易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我国农业生产刚刚满足国内温饱型消费,农产品的外向度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1990年我国农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贸易呈现以下特点:
(1)出口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呈现"三多三少",即粮食、饲料、绒毛、丝类、棉花等初级产品多,而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制成品少;大路货多,紧俏商品少;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
(2)出口农副产品层次低,优质率、商品率和创汇率不高。如1996年我国只有蔬菜和水产品出口金额超过10亿美元,其余均在1一2亿美元。我国盛产稻谷,可大米出口仅1.1亿美元。
(3)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大宗农产品出口集中于港澳、日本、美国、西欧,而东欧、中东、拉美、非洲等市场占有量很少,日本、美国、西欧都是实行严格的农业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所以,过分集中的市场容易受到发达国家农业保护主义措施的冲击,不利于我国农副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二)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加入WTO后,我国不仅可以享受缔约国应有的权利,而且要承担缔约国普遍承担的义务。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进程缓慢,集约化经营水平不高,市场农业还没有真正形成,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具体讲,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对政府农业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权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流通权在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管理权又在外贸行政主管部门。这种贸工农分割、产供销分离的运作机制显然不适应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需要。
2、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加入WTO后,缔约国必然会要求我们放开农产品价格,实行农产品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实现农产品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对接,国内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将随着国际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目前,我国农产品并非总量过剩,而是农产品的结构型过剩,在政府对农业保护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若放开农产品价格,必然会导致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政府如何对农产品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以保证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从而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3、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加入WTO后,农产品放开经营,国际国内市场融为一体,我国的农产品将接受消费者在市场上严格挑选和检验。我国农产品在产品质量、品种结构上不适应市场消费需要的矛盾,已经比较突出地表现出来。如果我国不能尽快地实现按照市场需求和国际质量标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我国的农产品不仅难以打入和占领国际市场,即便已占领的市场,也可能会失去。如我国过去传统出口香港的鲜橙,就因质量欠佳而被美国优质的鲜橙所代替。根据中美农业合作协议,我国将允许美国小麦、柑橘进人中国市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市场,正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国内市场必然会受到国外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冲击。
4、关税减让和削减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主要依赖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及其他非关税措施调控。例如粮食进出口贸易实现统一代理。还保留着传统计划管理体制的模式。加入WTO后,各种非关税措施将被禁用,只能转化为相关的等效关税之后按规定削减。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政策手段的丧失,为国外农产品进人我国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对我国的宏观调控是不利的。另外非关税措施合法地转化为关税并进行减让,由于减让基期即1986-1988年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关税化后的关税等值为负值,所以我国将无法使用贸易规则规定的关税化的手段,非关税手段的丧失,不利于对我国农业的贸易保护。
加入WTO也会给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国际贸易带来许多的机遇。
(1)可以改善国际贸易环境,为我国农产品进人国际市场提供方便条件。农业是我国的一个优势产业,加入WTO后,可以享受WTO各成员国降低关税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且可以取得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限制等不公平待遇,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
(2)有利于我国在农业中发展市场经济,加强与国际间的信息交流,按照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3)有利于加强农业国际合作,从国外引进优良的农作物和畜禽品种,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全面推行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型,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加入WTO,向世界开放国内市场,短期内由于国内市场本身的缺陷,国际竞争的压力可能大于所获利益,但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深人发展,我国农业将从国际竞争中获得发展与增长的长期利益。所以我们应辨证的认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影响,末雨绸缪,适时制订出相应的对策,迎接挑战。

三、我国农业及农产品贸易的对策探讨
(一)加快政府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按WTO的要求,尽快改革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农业管理体制。对农业管理部门的管理目标和运作机制要重新定位,通过行政机构的精减和重组,从中央到地方成立一个有权威的综合性农业管理部门,协调各方面关系。同时政府管理部门要实现向宏观管理、信息服务的职能转变,尽快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贸易的信息数据库,并与国际信息网络联接,为农民及时提供准确的国内外农产品生产、供给、需求、价格变动趋势的市场信息,为从事进出口业务的经营企业提供有关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政策法规及有关的要求,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争取主动。
(二)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和价格体制的改革 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和价格体制的改革,放开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实现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产品经营组织的多元化,形成一个竞争的国内农产品市场。理顺价格关系,使价格客观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并以此价格信号引导农民安排生产经营,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消费需求。逐步放开农产品销售渠道,培育能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的市场中介组织,提高农户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支持各类经济组织平等参与农产品经营。国内区域间要消除地区封锁,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全国统一有序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
(三)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农产品主要有粮油产品(大米、小麦、粮,大豆、花生等油籽食物),传统产品(蚕丝、茶叶等),棉麻产品(棉花、麻类),高附加值产品(饮料、罐装食品),高价值产品(水产品、畜产品、水果、蔬菜、鲜花、干果、豆粕等)。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资源稀缺的国家,且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都非常低。目前我国粮油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原木、羊毛、粮油糖产品是我国主要的进口农产品。所以粮油等产品难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势产品,我国农业的优势是农村劳动力丰富,劳动力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的高价值产品、具有高附加值的加工农产品及有传统优势或地域特色的经济作物,将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我们应以加入WTO为契机,加速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积极从国外引进优质、高产、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和畜禽良种,并做好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以改善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提高农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加强对我国农作物品种的保护,以优良农作物品种为龙头,抓好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发挥各地资源优势,采用"公司+农户"的农业经营模式,把习惯于各自为政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包括清洗、分选、粗加工、精加工、保鲜、包装、储运和销售等全过程的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四)加强对我国农业的适度保护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各国政府都给予高度关注。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农业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政策倾向:发达国家给农业部门以高度保护,将资源从非农产业转移到农业部门去,这对农业发展是有利的,称为"农业正保护"; 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抽取农业部门的剩余给非农产业部门,对农业部门提供的是"负保护"。我国是世界上负保护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WTO农业协议中规定的国内支持总量(AMS)测算标准测算表明,1993-1995年我国农业处于负保护状态,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资金、资源年均达人民币1050.97亿元。就农产品品种而言,玉米的AMS达人民币-492.97亿元,稻谷为人民币-211.27亿元,棉花为人民币-126.12亿元。
目前,我国农业基本上还处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分散经营状态,土地经营规模十分狭小,自给性和小而全的特征十分明显。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单个农户从市场获得信息的能力有限,对市场的参与度低,这些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经不起市场波动的冲击。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将会导致农民的收入降低,农民投人能力削弱,农业基础地位的脆弱,进而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及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必须对我国农业政策作适当的调整,加强对我国农业的保护 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保护政策必须与WTO的基本规则相一致,按照农业协议"削减关税"和"贸易措施关税化"的原则,各缔约国对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只能降低不能提高。目前我国对进口农产品多数是免税的,以1986-1988年为基期的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后的关 税等值为负值,可见仅靠关税是不能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实施有效保护的。在WTO农业保护的基本框架下,我们可充分利用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采取农产品储备、农业保险及灾害补贴等收入支持政策,加大国内农业发展政策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力度。通过财政手段,不断增加政府在农业基建、农业科技方面的投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农业保护水平从负保护向零保护(资源的转出和转入处于基本均衡状态)接近,实现从剥夺农业向保护农业的战略转变。
(五)按国际标准经营农产品进出口业务,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 联合国《21世纪议程》对环保法规和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社会公众对环境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各发达国家都在不断提高进口产品的环境标准,日本、韩国对进口水产品的细菌指标已开始逐批化验。如我国山东荣城市出口日本、韩国的虾仁、鱿鱼均因细菌超标而被提出退货。但应该看到各国在构筑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如1994年美国有机食品市场的贸易额达25亿美元,并以年增长率30%的速度发展。据预测,21世纪初世界有机(天然)食品的销售量将占食品销售量的10%一20%,达1000亿美元。所以我们应及时了解有关国家产品的分类标准、质量要求、包装要求,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根据农业协议对环境与动植物检疫的规定,在出口时,加强质量检测和动植物检疫,以此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谋求得到差别待遇,减少出口障碍。同时加强对进口农产品的检测,确保国内环境和人民健康及动植物的生命不受危害。
(六)加快农业利用外资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利用外资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绩,也涌现出许多成功的项目和企业。如河南双汇集团、江苏连云港如意集团等。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目前仍存在增长缓慢、项目规模小、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如1996 年我国协议利用外资总金额为816.0959亿美元,其中农业利用外资为14.1158亿美元,仅占1.73%。农业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农业主要产区、农业历史悠久的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的项目相对较少。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和资源的制约。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下降,开始把眼睛转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投资建生产基地,这给中国农业引进外资和技术无疑提供了机遇。所以,我国应尽快改善农业领域的投资环境,并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不同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农业吸引外商投资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可制定一些有吸引力的地方优惠政策,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于农业综合开发;特别是对农业产业链条基础的种植部分,因其投资大、风险大、利润低,可给予投资者在政策上最大限度的优惠。如延长所得税减免期,免收土地使用费、地方所得税,延长土地使用期,对有些开发性项目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所得税等。对利用外资已有一定规模的东部地区,除了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外,要突出引进外资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总之,今后要在积极争取原有的各种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的同时,广辟其他资金渠道,包括双边政府贷款和外商直接投资等,特别是通过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的外商到农业领域直接投资。进一步加强农业利用外资项目的管理,优先选择那些高产、优质、高效、有出口创汇能力的项目,提高外资的使用效益。

参 考 文 献
[1]冯海发:未来15年我国农业适度保护的政策选择《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6期
[2]汪尧田、周汉民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总论》,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年12月
[3]陆效龙译:《世界贸易组织文件汇编--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各项成果的最终文件》,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年1月

Ⅶ 帮帮忙!,关于国际贸易

美国农业补贴法案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分析

[摘要] 布什总统5月13日正式批准了参众两院通过的新农业法案。根据新法案,美国政府将在今后6年内为农业和畜牧业提供517亿美元的补贴,每年的补贴增长幅度约为64亿美元,将使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大约67%。其中不但包括对农作物的补贴,还包括对农产品出口、农业区的发展,以及消除饥饿等方面的补贴。美国增加农业补贴进一步提高其产品竞争力,增加出口量,必将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乃至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入世后随着农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大量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对我国农业形成较大冲击,我国粮食安全面临较大威胁,并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利益。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也就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资源转移到农业领域,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

在WTO农业多边协议框架下,农业补贴具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广义补贴,即政府对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或支持,其中较大部分如对科技、水利、环保等方面投资,由于不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发生直接和显著的扭曲性作用,一般被称为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另一种是狭义补贴,如对粮食等农产品提供的价格、出口或其它形式补贴,这类补贴又称为保护性补贴,通常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造成直接和明显的扭曲性影响,一般被称为“黄箱”政策。主要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休耕补贴等。此外,WTO《农业协定》的“黄箱”政策中规定给予发展中国家特殊差别待遇,对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采取的下述支持和补贴措施可免予削减承诺,简称“发展箱”。主要包括:(1)农业投资补贴;(2)对低收入或资源贫乏地区生产者提供的农业投入品补贴;(3)为鼓励生产者不生产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支持。

布什总统5月13日正式批准了参众两院通过的新农业法案。根据新法案,美国政府将在今后6年内为农业和畜牧业提供517亿美元的补贴,每年的补贴增长幅度约为64亿美元,将使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大约67%。其中不但包括对农作物的补贴,还包括对农产品出口、农业区的发展,以及消除饥饿等方面的补贴。

一、美国新农业法案出台的背景

1995年1月1日WTO农业规则生效前后,美国、日本和欧盟先后调整自己农业保护政策。主要原因是价格支持、出口支持及进口关税等政策越来越受到WTO农业规则的限制,同时对农产品高补贴措施的弊端如影响生产效率、扭曲市场价格等问题已逐渐显露。1996年后美国实施新的农业政策,取消了生产结构调整政策,并将政府对农业的国内价格支持政策改为对农民收入的支持;并计划在新政策实施的7年期间,给农户约356亿美元的收入补贴。新政策只是改变了农业补贴的方式,并没有改变对农民实行财政补贴的实质。其做法虽然在国际间有争议,但是美国大体上实现了将国内农业保护的大部分财政支出,变为WTO农业规则允许的、免于削减的“绿箱”政策的目标。

按照WTO农业多边协议,此次美国农业补贴属于受限制的保护性补贴政策,也即“黄箱”政策。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冒着引起众怒的危险去大范围、大幅度提高农业补贴呢?

首先,新农业法案是出于选举的政治需要。今年秋季美国国会进行中期选举,参议院议员要改选三分之一,众议院议员全部重选。民主党目前仅以一票之差的多数掌握着参议院的领导权,对布什政府的多种政策形成制约。共和党与民主党对参议院领导权的争夺肯定异常激烈,而新农业法案的发起人是来自艾奥瓦州的民主党参议员托马斯·哈金。因此,艾奥瓦、密苏里以及南达科他等农业州的选举结果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会直接影响未来参议院的控制权,这也就是新法案能够顺利通过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这项法案对下一届总统选举也将产生不可低估的政治影响。

其次,是出于保护美国农民利益的需要。美国历来都以国内利益为核心,大幅增加农业补贴,进一步提高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可以保护美国农民的利益。而且,美国总是在经济高涨时鼓吹贸易自由化,而在经济不景气时则倾向贸易保护,新农业法案将对农业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造成明显的扭曲性影响,是比较典型的农业保护主义行为。

此外,美国政府经常会将国内贸易法置于国际贸易规则之上,动辄对别国发出单方面的制裁威胁,并采用较隐蔽的非关税措施,如自动出口限制、技术等级、卫生标准等,对本国市场进行所谓的“超级保护”。美国大幅度提高农业补贴这类一意孤行的做法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有先例可寻。

二、美国新农业法案的影响

去年11月在多哈回合,美国倡导扩大农产品自由贸易。前不久,美国还发起了反对欧盟及日本对农业实施保护的政策,并且上诉世界贸易组织。然而布什政府又决定给国内农产品巨额补贴,其法案与世界自由贸易精神背道而驰,美国大幅度提高农业补贴将破坏各国为改革被扭曲的国际农产品贸易所做出的努力。新农业法案标志着美国政府“农业市场自由化”改革的倒退,将使世贸组织新一轮农业谈判更为复杂和艰难。这一法案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的谴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最近指出,美国新的农业补贴政策是对国际社会减贫努力的又一次打击。目前发达国家每年用于农业的补贴高达3600亿美元,而用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还不到农业补贴的七分之一,然而今后10年内美国的农业补贴总额高达1900亿美元。

新农业法案有触发贸易战的危险。美国新农业法案必将影响到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利益。对于美国新农业法案,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纷纷谴责美国违背承诺,违反世贸组织的规定。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表示,他们将仔细研究美国的新法案,看看它是否违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然后再决定采取何种应对措施。欧盟已经表示,将就美国的农业补贴向世贸组织讨说法。针对前不久美国对进口钢铁加征高额关税,欧盟已宣布正式向世贸组织提交了之前在钢铁贸易争端中准备对美国产品实施制裁的清单,包括总值为3.78亿欧元,针对果汁、纺织、钢铁和大米在内的商品征收100%关税的“短清单”和总值为6.06亿欧元的“长清单”。美国新的农业法案生效后,欧盟、加拿大和其它国家必将会采取相应措施,世界面临爆发贸易战的危险。

当然,发展中国家将是最大受害者。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扩大农业出口的最大障碍。美国是全球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在2001财政年度,美国的农产品出口高达535亿美元。价格低廉再加上品质优异,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001年,美国出口的小麦占世界市场的45%,大豆占34%。美国大幅度增加本已十分庞大的农业补贴,将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面临更为激烈和不平等的竞争,使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处境更加艰难。

对美国自身而言,新法案是为了帮助农民和农场主,增加他们的收入,但从长远来看也存在负面影响。目前,美国农业已处于生产过剩状态,且其三分之一农用地实行轮流休耕,新法案必将大幅提高美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美国农产品过剩进一步加剧,将导致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这样农民利益同样会受到损害。此外,巨额补贴还将进一步增加财政负担。

三、美国新农业法案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分析

2001年我国谷物及谷物粉进口增长9.4%,而出口降幅则高达36.5%,美国增加农业补贴进一步提高其产品竞争力,增加出口量,必将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乃至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入世后随着农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大量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对我国农业形成较大冲击,我国粮食安全面临较大威胁,并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利益。

但是就此次补贴而言,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不会很大。首先农产品的进口主要受需求的限制,我国需求不会受补贴的影响而一下子提高很多。其次在到2006年以前的过渡期内我国将实行进口配额管理,在配额范围内将会增加一定的进口量,但超出配额范围将要受到限制。今年我国豆油的配额将为250万吨,这也就相当于1400万吨大豆的进口量。而去年全年我国已进口了1394万吨的大豆,因此今年再增加的余地不大了。此外,在世贸规则下我国还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降低外部冲击。如我国将对来自美国的大豆进行转基因审查等措施。美国目前70%的大豆产品是转基因产品,因此在进入我国市场特别是食用市场是将经过严格审查,在获得转基因质检证书之后才能进口。

目前我国农业补贴水平很低,财政实际补贴的比率大约是2%,总量补贴根本达不到入世最后确定的8.5%。我国过去最主要的农业补贴是进行价格支持,采用保护价格收购措施,相当于对流通环节进行了补贴。但是,价格支持是需要削减的“黄箱”政策,而且根据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美国此次农业补贴虽然对我国农业的冲击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可以麻痹大意,放松对农业的补贴支持政策。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农产品的供给必须主要依靠自己。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平比较落后,而且入世后我国受到冲击最大的首先是农业。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对农业采取补贴和保护措施,以稳定农业生产,逐渐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增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发展我国农业的政策建议

坚决清理农村乱收费、乱摊派,农产品流通环节名目繁多的附加费等障碍,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业生产的社会成本,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

就农业补贴和具体保护政策而言,应调整农产品价格支持目标和重点,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把支持与补贴的重点转向农业生产者。

首先,应减免农业税费。取消现行的农业三税,即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取消教育费附加和“五统筹”范围的收费;减少村提留。取消上述税费因此而产生的地方政府收入的减少,由中央政府按有关指数核定之后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减免税费也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完全符合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农村有着十分巨大的市场,目前的问题就是购买力不足,减免税费意味着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也就是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这样可带来较大的消费需求。

其次,国家应不断增加直接补贴之外的其它“绿箱”政策的支出,尤其应加强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食品安全检验、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服务支出,加强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出。

此外,国家应充分利用世贸农业协定中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即“发展箱”政策----对低收入或资源贫乏地区生产者提供农业投入品补贴。

在网上找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Ⅷ 中国农业补贴对外贸有什么影响

中国农业补贴
对外贸的影响你
可以上网查查

Ⅸ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分析论文3000字

绿色贸易壁垒

及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摘要]在我国加入-.$后,发达国家纷纷采用技术壁垒、绿色壁垒来阻止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从而使我国这样一个农业
大国农产品出口创汇受到极大影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提升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及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国
际竞争力,实施标准化品牌发展战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日益发展,各国生态环境保
护意识日益增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已形成,并
对世界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
“绿色壁垒”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引导型的绿色壁垒,
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和动植物健康
为名,以限制进口贸易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境保护
公约、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标志等对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另
一类是非政府引导型的绿色壁垒,即是一些国家环境保护意识
较强的生产商或消费者,对其他国家不符合其环境标准的产品
和服务的歧视。目前,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涉及法律、
法规、标准、程序等各方面,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环境标准和法规。是指一些国家凭借其经济和技术条件
的垄断优势通过立法手段,对环境中污染物含量水平及其排放
源的限量阈值制定苛刻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通过行使境外管辖
权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入,如欧盟近期全面启动实施的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制,要求进入其成员国的产品达
到其规定的环境标准。
’、卫生及植物检疫制度。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国际食品
法典》,对!()种食品的卫生指标及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
质含量作了明确规定,不符合规定的不允许进口。
*、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是一种经权威机构认定的图形,
它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环境标准,而且其生产、使用、消费、
回收的过程也符合环保要求,环境标志既是全球绿色消费浪潮
的产物,又反过来引导绿色消费,如:全球认可经有机食品联盟
认定的“有机食品”标志,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志,各省推出的无
公害农产品标志等,调查表明:+),的美国人、)&,的德国人在购
买食品时考虑是否有绿色产品标志,甚至愿意多花!&,的费用来
购买绿色产品,发展中国家开展绿色环保认定由于受自身条件
限制,因而存在着较大困难,不少商品往往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
于不利地位。
%、成本内在化要求与绿色补贴限制。成本内在化要求生产
者将环境退化及治理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发展中国家由于
环境标准较低,暂时无力承担治理污染的所有费用,因而被认为给予了其出口商品以隐含的补贴。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政府
有时为了扶持民族工业的成长,对环保产业或外贸企业给予一
定的环境补贴,西方国家认为无论是隐含或公开的补贴均违反
了世贸组织的有关原则,需要实施贸易制裁,美国就曾以环保补
贴为由,对来自巴西的人造胶鞋和来自加拿大的速冻猪肉提出
过反补贴诉讼。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全新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由于其具有
合法性和隐蔽性、歧视性和不公正性、广泛性和关联性,时效性
和发展性等特点,在加入!"#后,取消关税壁垒、配额限制,绿
色壁垒、技术壁垒已成为各国出口贸易中使用的最通用的有效
手段,这一手段的使用,对世界各国特别是环保水平较低的发展
中国家的产品和贸易出口,构成了天然屏障和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点
%$&合法性和隐蔽性。按照《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等文件
规定,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在
遵循贸易影响最小、科学上证明合理、国民待遇和非歧视、同一
性、透明度、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等原则下,可以实施贸
易的环境控制,因此,从有关国际环境公约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有
关规定看,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或间接非关税壁
垒,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但是在具体的实际情况中,进口国往往
以卫生、检疫等多项指标超标为名,提高进口的门槛,实际是实
施贸易保护政策,有时两种动机交叉,因而要明确甄别十分困
难,这就使得绿色壁垒具有隐蔽性。
%’&歧视性和不公正性。由于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是发
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通常成为牺牲品,它的实施没有
考虑到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对环境保护所欠的账,超越了发
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技术水平的承受能力的现状,对各种
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产品规定统一的市场准入条件,这也具
有一定的不公平性,往往这些市场准入规定过于复杂化且经常
变化,违背国民待遇的原则,制定时也实施内外有别的双重标
准,使出口国商品难以进入,进口国很容易就行使自由裁量权以
实施贸易制裁,另外这些规定在执行过程中,一方面给进口国进
入市场造成限制,另一方面也容易发生争议,拖延时间,影响发
展中国家的贸易。
%(&广泛性和关联性。绿色贸易壁垒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从产
品看,不仅包括初级产品,而且包括中间产品、制成品及农业生
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各种添加剂等等,绿色贸易壁垒往往会有连
锁反应,容易从一个国家扩展到另一个国家,如$))*年我国输
往美国的木质包装由于含有天牛病虫受限制后,加拿大、英国也
迅速采用了类似的措施。
%+&时效性和发展性。近几年来,绿色贸易壁垒的时间效应不
断加强,实施方通常随着贸易伙伴国经济和技术条件的进步,不
断提高技术标准,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呈现出不断加高和拓宽的
趋势,如:日本近年来对大米进口检验的理化指标从$))(年的
’,多项增加’,,,年的$,+项,西方发达国家对进口农产品的农
药残留含量限量指标已降至几年前,-,$../。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从静态的角度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负面作
用非常明显,几乎涉及到我国外贸所有的出口领域,每年造成
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0,价值高达几百亿元。这主
要的原因有二种,一是市场准入的限制,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及
苛刻的环境、品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使我国农产
品难以进入到国际市场参加公平竞争,丧失了其它国家对我国
农产品的信任度。如:$)))年*月1’,,,年$月的六个月内,美
国234扣留了5(+批我国进口的食品,主要原因是:杂质、食
物卫生、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色素等含量超标。$))+年以来,
我国的牛肉、猪肉几乎不能出口到美国,欧盟也以氯霉素等药
物含量超标为由,完全禁止我国的牛肉、冻鸡肉及贝类产品进
入其成员国市场。’,,$年$月’6日,欧盟委员会作出决定停止
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食品。日本对进口大米检测项目已从过去
的+’项增加到现在的$$+项。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234&最
近公布了禁止在进口动物源性食品中使用包括氯霉素在内的
$$种药物名单,由此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值从前几年的$*,亿
元降到目前的$’,亿元。二是竞争力的影响,即发达国家虽然
不对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通过开展绿色认证,
征收绿色关税及实施所谓的反补贴措施,使我国出口产品的成
本大大增加,进而削弱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在绿色标志认
证方面,我国出口产品的企业为了获取国外认可的绿色标志,
不仅仅需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花费大量的财力购买
先进的仪器设备等间接费用,并要支付认证,申请费和标志的
使用年费等直接费用,导致这些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上升,进而
丧失价格竞争优势。
%’&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
展战略,实现经贸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特
别是安全质量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积极意义。从本质来讲,绿
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外源性的贸易措施,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影
响力如此之大,这就使得我们必须面对现实,除在!"#多边贸
易框架下,开展贸易协调外,还应努力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实施
农业标准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无公害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冲破
“绿色贸易壁垒”,达到贸易与环保的双赢。
三、冲破绿色贸易壁垒,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提高对绿色贸易的认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目前,尽管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有
相当的管理部门及生产企业对环保及食品安全引起的问题缺乏
必要了解和重视,面对国外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及绿色贸易壁
垒越演越烈的市场,应通过大力的宣传,引起各级领导及企业的销售全过程中贯穿环保生态意识,与国际有关技术标准接轨,使
得发展优质安全、无公害产品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深入人心,
并变为生产者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及时了解进口国贸易保护主
义的情况及对各类产品的环保要求,及时把握海关、商检等部门
的相关信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实施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建立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产品采
用国际质量标准是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关键,要像大力推进工
业产品%&’#()))国际环保管理系列一样,建立农业质量标准体
系,并按照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四个层次,国家、行业标
准主要规定农产品质量等级一般性要求和安全卫生强制性要
求;地方标准则主要围绕国标和行标对产品的具体要求,根据地
方特点,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企业标准应对产品赋予特定
的性能特征,区别于一般产品。!))#年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发
布了*项无公害农产品国家标准,主要是蔬菜、果品、畜禽、水产
四大类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和质量安全要求,农业部颁布了#+,
项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包括韭菜、番茄、蔬菜等品种,农业部
计划以每年-))项的速度制定农业行业标准,建立农业标准体
系。我们应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研究国际农业标准和有关
国家的农业标准和技术法规主要内容,转化成出口推荐标准,消
除绿色贸易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限制,实现与国际接
轨。
"!$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在进一步完善农业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
构建设,形成功能齐全的省、市、县级梯度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计划通过中央及省级政府财政投入,用+.-年时间,建成以部级
专业农产品"环境$综合性质检中心为龙头,省级"包含区域性分中
心$综合性农产品质检中心为骨干,地方"县、基地、企业、市场等$
快速检测机构为基础的全国性农产品检测网络,对农产品质量
实施统一的检测监控,使质量管理关口前移。
"+$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评价体系。目前国内农产品质量认
证主要有名牌农产品及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搞好名牌农产品认定。名牌产品是品质
好、技术含量高、生产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产
品,目前名牌农产品认定有国家级及省级,国家级主要由农业部
在举办农博会时组织认定。省级由省质监局、省农业行政主管部
门组成的省名牌农产品认定委员会每年进行一次认定,纳入整
个名牌产品向社会公告和进行管理。"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认定。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一定指标范围内的安全
农产品。江苏省!))#年开始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省政府成立了
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员会,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管理办
法》,到!))!年止已获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达/,)个,各地应加
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主
体,全面推进农业无害化生产的进程。#培育发展绿色食品和有
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是以生产全过程无公害质量控
制为基本要求,其指标要求更高。绿色食品认证中心在农业部,
绿色食品标志是国家工商局的注册商标。绿色食品分0级和00
级,0级允许使用一定量的化学物质,00级则基本接近于国际
有机联盟认可的有机食品,禁止在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过程
中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应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出口
企业、农产品流通批发市场通过一系列的绿色产品质量认证,全
面提高质量水平。
"($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快制订农产品质量安全
方面的法律法规,国家正在起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江苏省人
大也先后制定和通过《食品卫生条例》、《关于在畜禽生产中禁止
使用违禁药物的决定》,国务院也颁布了《农药管理条例》、《兽药
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使农产
品质量监督有法可依。"建立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对
经认证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安全优质农
产品或经检验质量安全指标合格的农产品可准许进入市场销
售,对未经认证认定、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准
上市流通,禁止经营销售。按照国际惯例,对产品质量末端进行
控制,使市场与基地有效衔接。#设立专销网点,在市场建立无
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安全优质农产品专销区、专
销柜,实行优质推介。要开展对超市和团伙单位的集中配送,推
行农产品超市经营,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应密切关注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发展进程,认真研究发达国
家安全健康绿色消费浪潮的基本趋势,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发展
无污染和少污染产品的产业,使环保指标和其它安全健康指标
一起构成优质农产品的内涵,从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出口贸易
商品结构,要把绿色生态平衡产业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
要方向,实施战略性产业政策,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
加以扶持,培植规模经济优势,在大力开展环保产品国际贸易的
同时,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
我国出口产品冲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提供硬件上的支持。

Ⅹ 从农业生产对外贸易货币变化的角度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1、美洲的马铃薯、烟草、玉米、花生等作物传入中国,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
2、随着远洋探索的展开,跨洋的商业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海外贸易累积的财富激发欧洲人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事业,促使资本主义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最终直接、间接地激发了帝国主义。为抵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海盗式的骚扰,清政府设置了广州行,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导致近代中国逐渐落伍。

阅读全文

与疫情对农业国际贸易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